能源学人:明军电解液高压/快充篇:溶剂化学设计电解液的底层逻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溶剂DME全称 能源学人:明军电解液高压/快充篇:溶剂化学设计电解液的底层逻辑

能源学人:明军电解液高压/快充篇:溶剂化学设计电解液的底层逻辑

2024-06-04 03: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明军电解液高压/快充篇:溶剂化学设计电解液的底层逻辑 【研究背景】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碳酸乙烯酯(EC)基电解液的开发是1991年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商业化的关键。然而,能源市场在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应用场景的细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甚至更严苛的要求及需求,使得传统电解液在极端工况下易发生严重的副反应,导致电池失效。例如,传统电解液易在反复开裂/粉碎的高比容硅负极表面不断反应分解,造成电解液干涸及容量骤衰。同时,高电压条件下,传统电解液易在氧化物正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且其中溶剂脱H+易与PF6-反应形成HF,并侵蚀正极。此外,当传统EC基电解液在低温或高倍率工况下运行时,Li+-EC相互作用强,难以在电池负极界面去溶剂化,形成高极化界面导致电池容量下降或锂枝晶的形成。因此,如何优化电解液组分,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及其它功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此外,虽然EC-free电解液以及各种添加剂的开发能够形成稳定的SEI和CEI,以提高电解液在高电压工况下的稳定性。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电解液组分能够调控溶剂化结构和Li+去溶剂化行为,改善电解液与电极的兼容性及电池性能。因此,除了SEI和CEI的影响之外,电解液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溶剂化结构及界面(去)溶剂化行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总而言之,当前电解液的设计普遍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且多数电解液设计基于个人经验,而此类信息及经验多具有“个体认知差异”及“商业机密”等多种特性。

【研究介绍】

近日,长春应化所明军研究员与韩国汉阳大学Yang-Kook Sun教授合作,基于溶剂化结构模型,提出了溶剂化学定量调控溶剂的种类与含量,并考虑成膜因素等,进行电解液设计,并将该电解液应用于新型硬碳-硅碳混合负极(HC-Si/C)||高压钴酸锂(LiCoO2)电池体系,实现了283.9 Wh kg-1的能量密度、5C的快充特性,以及1C下循环200圈78%的容量保持率,证明了基于溶剂化学设计电解液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以“High Voltage Electrolyte Design Mediated by Advanced Solvation Chemistry Towards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Fast Charging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程浩然为本文第一作者。

图1. 基于溶剂化学设计高能量密度快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示意图          

【内容表述】 1. 溶剂及其界面行为相关参数

首先,作者总结了各种电解液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溶剂参数,包括:Li+-溶剂结合能、溶剂的介电常数以及溶剂的空间位阻等。这些参数,决定了溶剂化结构模型中组分的分布,并决定哪种溶剂主导形成的Li+-溶剂团簇占据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哪种溶剂主导形成的阴离子-溶剂团簇占据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不同的团簇种类将影响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例如Li+-溶剂结合能的顺序为:“DEC>EC>EMC>FEC>DMC>VC”,表明对于同类构型溶剂,其给电子能力与Li+-溶剂结合能成正相关,并影响溶剂化结构。而空间位阻与介电常数同样会影响溶剂与Li+的结合,进而影响溶剂化结构。例如,环状碳酸酯类的介电常数与空间位阻远小于线性碳酸酯,表明线性碳酸酯更难靠近Li+,并占据溶剂化结构中Li+周围的位置。基于这些参数可以预测Li+溶剂化结构的排布,其与电解液氧化还原稳定性密切相关。此外,计算了Li+-溶剂的LUMO与阴离子-溶剂的HOMO,用于比较溶剂的氧化还原稳定性。其中高Li+-溶剂LUMO意味着高还原稳定性,低阴离子-溶剂HOMO意味着高氧化还原稳定性。

图2. 电解液溶剂化结构和去溶剂化过程中的参数          

2. 基于溶剂化结构设计高压电解液

获得上述溶剂物性参数后,可以通过调控溶剂化结构的组分,设计高电压电解液。使用传统电解液EC/EMC(3/7)作为基础样,其溶剂化结构简式可描述为(Li+[EC]2.5[EC]6.6[PF6-])。其中EC主导第一溶剂化壳层,而由于存在较多的EC分子,EC分子仍可能在第二溶剂化壳层。由于一个EC分子足以保证LiPF6的解离,且维持Li+-PF6-较近的距离。因此,可将EC分子的量降低至1个单位,以抑制EC出现在第二溶剂化壳层的机率,削弱PF6--EC相互作用,进而提高正极界面稳定性。此时,电解液的溶剂化简式可描述为Li+[EC]1[EC]7.3[PF6-](即E1EM7)。然而,由于EC高介电常数与强解离能力,阴离子-EC依旧易在正极界面形成,且由于该团簇的高HOMO,导致电解液易被氧化。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调控。利用1个单位的FEC替代一个单位的EMC以增强的氧化稳定性,描述为Li+[EC]1[EC]6.3[FEC]1[PF6-](即E1EM6F1)。由于PF6--FEC相互作用强于PF6--EC, PF6--FEC将主导正极界面,且PF6--FEC的HOMO低于PF6--EC,有利于提高电解液的氧化稳定性。同时,强解离溶剂单位的数量控制在大约两个,以防止EC出现在第二溶剂化壳层。同样,可调控EMC等线性碳酸酯类溶剂,其主要存在于第二溶剂化壳层,分散电解液以降低粘度。发现Li+-DMC的低LUMO使其易在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并产气,PF6--DEC的高HOMO使其易在正极界面持续氧化,因此,EMC是合适的选择。此外,考虑了添加剂的效应,以促进稳定SEI与CEI的形成。VC具有高介电常数与低空间位阻,易进入第一溶剂化壳层,形成Li+-VC团簇,并优先在负极表面分解形成稳定SEI。LiPO2F2也有利于形成稳定的CEI,同时由于Li+-PO2F2强相互作用,有利于抑制PF6-向正极移动,减轻PF6-相关的分解反应,最后,所设计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可以描述为Li+1.1[EC]1[FEC]1[EMC]6.3[VC]0.1[PF6-][PO2F2-]0.1(即E1EM6F1A)。

图3. 溶剂化结构模型介导的高压电解液设计

3. 所设计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LSV和差分电容曲线,发现E1EM6F1A具有最高的氧化反应电位和更小的极化,这使得该电解液在长循环和倍率测试中表现出最为优异的性能。HC-Si/C || LiCoO2全电池初始库伦效率为84.3%,1C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77.8%。0.1C,1C和5C下比容量分别为,188、166和150 mAh g-1,且能够实现4C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80.1%。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基于该参数计算电池在电池体系中的能量密度,可达283.9 Wh kg-1,表明该电池体系在倍率和能量密度的综合性能方面优于之前的体系。

图4. 不同电解液电化学性能

4. 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差异,对于电解液的Raman光谱和NMR谱进行了测试,以获得溶剂化结构信息。测试结果表明,随着VC/LiPO2F2和FEC的逐步加入,电解液中CIPS比例逐渐增多,表明阴阳离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将EC/EMC比例调至商业化电解液比例(3/7)时(即E3EM7F1A电解液),电解液中CIPS比例增多,表明Li+-PF6-之间的距离增加,导致电解液的抗氧化稳定性降低。进一步通过核磁表征,发现在7Li- NMR中,随着VC/LiPO2F2和FEC的引入,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表明Li+-PF6-相互作用增强。对于19F-NMR(PF6-)的分析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结论,即随着VC/LiPO2F2和FEC的引入,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表明Li+-PF6-相互作用增强。而在E3EM7F1A电解液中,过量的EC,强解离Li+-PF6-,并主导第一溶剂化壳层,其α-C上的氧与Li+强结合能力强于其它组分,使Li+周围电子云密度升高,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同时EC上的H与PF6-强结合,使PF6-周围电子云密度降低,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这些结果表明过量的EC溶剂,会使Li+-PF6-相互作用减弱。最后,对谱学结果进行了总结,其中Li+-PF6-相互作用结果满足d1>d2>d3,而Li+-PO2F2-结果满足f2>f3(其中距离长代表较弱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加以验证。

图5. 不同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表征

5. 界面模型

基于上述谱学表征及模拟计算分析,构建相应的溶剂化结构及界面模型,进一步深入解析电解液溶剂化结构与电极性能之间的关系。在E1EM7电解液中,Li+-PF6-相互作用无论在体相(即d1)还是正负极界面(即d1',d1'')均较弱,导致Li+-PF6-间较弱的电中和作用,使得负极侧Li+-EC团簇易靠近负极表面(即r1')且正极侧PF6--溶剂团簇易靠近正极界面(即r1''),并分别发生严重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电池失效。此外,充电过程中,新溶出的“Li+” 从正极脱出,并进入电解液/电极界面。由于电解液体相存在大量游离的PF6-,使得体相中的PF6-能够快速向新溶出的“Li+”移动,并中和新溶出的“Li+”的电荷,使新溶出的“Li+”不能够与吸附于正极界面的溶剂结合,形成Li+-溶剂团簇,提高吸附溶剂的氧化稳定性,导致大量溶剂分解及电池容量衰减。相比之下,加入VC/LiPO2F2后,Li+-PF6-相互作用无论在体相(即d1,d1>d2)还是正负极界面(即d2',d1'>d2',d2'',d1''>d2'')均会增加,导致Li+-PF6-间较强的电中和作用,使得负极侧Li+-VC以及Li+-EC团簇不易靠近负极表面(即r2',r2'>r1')且正极侧PF6--溶剂团簇不易靠近正极界面(即r2'',r2''>r1''),增强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同时,Li+-VC能够优先形成稳定的SEI抑制后续电解液分解。此外,充电过程中,新溶出的“Li+” 从正极脱出时,由于电解液体相存在较少游离的PF6-,使得体相中的PF6-不能够快速向新溶出的“Li+”移动并中和新溶出的“Li+”的电荷,使新溶出的“Li+”能够与吸附于正极界面的溶剂结合,形成Li+-溶剂团簇,提高吸附溶剂的氧化稳定性。进一步加入FEC后,Li+-PF6-相互作用无论在体相(即d3,d3r2'>r1')且正极侧PF6--溶剂团簇不易靠近正极界面(即r3'',r3''>r2''>r1''),进一步增强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此外,充电过程中,新溶出的“Li+” 从正极脱出时,由于电解液体相存在很少的游离PF6-,使得体相中的PF6-不能够快速向新溶出的“Li+”移动并中和新溶出的“Li+”的电荷,使新溶出的“Li+”能够与吸附于正极界面的溶剂结合,形成Li+-溶剂团簇,提高吸附溶剂的氧化稳定性。与上述情况相反,在E3EM7F1A电解液中,Li+-PF6-相互作用无论在体相(即d4,d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