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溆浦为何“现象级”文旅项目频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溆浦县舒小芳 湖南溆浦为何“现象级”文旅项目频出

湖南溆浦为何“现象级”文旅项目频出

2024-03-18 1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微信图片_20220428213344.jpg

思蒙风光。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石磊 通讯员 陈小勇 彭丽丽 溆浦报道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行走在溆水大地,总能与惊喜和惊艳不期而遇。这里,不仅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更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足够满足你那颗探奇寻幽揽胜的心。

从雪峰旅游落户,到思蒙国家湿地公园布局;从打造警予家乡红色溆浦,到乡村休闲旅游的勃兴,从屈原的千古名篇到传统的龙舟文化花瑶文化……一幅全域旅游的诗意长卷,已在眼前渐次舒展。

“溆浦山好、水好、人文好,打造‘诗和远方’旅游目的地,我们有底气也有信心!”县委书记郑湘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的生动实践,主动对接省内外旅游市场,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加快景区提质升级,全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溆浦最靓丽的名片。

4.jpg

瑶池仙境。

谋划定位:让“诗和远方”独树一帜

当前,发展旅游风生水起、方兴未艾,如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一门重大课题。

花开千万朵,独爱这一枝。没有特点的旅游,注定不会持久。溆浦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谋划、科学定位、全力推进,在众多旅游板块中异军突起、一枝独秀。

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决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溆浦县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财力和人才支撑。

编制《溆浦县全域旅游产业规划》,将溆浦旅游深度融入到全省全市规划之中,与全县“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精准对接,明确“一核三圈”总体布局,划分县城游客集散区、思蒙旅游拓展区、统溪河休闲度假区、北斗溪研学民宿区、山背花瑶民俗区、龙潭抗战文化区等“六大功能区”。

从全局出发,系统谋划,在溆浦高铁南站建设4万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建设“高铁南站—山背”7.6公里的全国最长景观索道,“下了高铁坐索道,看着梯田游花瑶”将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全力打造溆浦旅游精品路线,以雪峰山生态文旅长廊建设为抓手,打通“山背—北斗溪—穿岩山—思蒙”的黄金旅游通道,让溆浦成为张吉怀精品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上的闪亮明珠。

3.jpg

篝火晚会嗨翻天。

举全县之力,推进思蒙碧水丹霞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面积约为2.04平方公里,建设内容跨度约5公里,全力打造集山水观光、文化感悟、民俗体验、美食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塑造“水边听故事、屈原唱离骚”思蒙特色旅游品牌,力争2022年10月底前通过湖南省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4A景区的检查验收。

始终坚持把文旅产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亲自督办,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景区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企业困难发生在哪里,现场办公就跟进到哪里,为旅游产业发展汇聚了强大力量。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短短几年时间,溆浦已成功创建1个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锦绣潇湘·神韵雪峰”旅游板块不断完善,北斗溪镇获评湖南特色文旅小镇,思蒙镇获评湖湘风情文化小镇,龙潭镇获评全省历史文化名镇。

5.jpg

梦幻星空云舍。

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携手前行

溆浦是一方文化沃土,历史文化厚重。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个将“溆浦”地名写入文字作品的人。2000多年前,屈原流放溆浦,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一段难忘的岁月,留下了《涉江》《山鬼》《桔颂》等千古名篇及文化遗迹。

文化是旅游的“根”与“魂”。一座城,因文化的流淌,而有了生命的律动。溆浦坚持将最优质的生态资源与最厚重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屈原文化、龙舟文化、花瑶文化等本土文化特色,着力打响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四大品牌”。

深入挖掘向警予、向仲华等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传播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电视剧《向警予》在央视热播,“警予家乡、红色溆浦”成为响亮名片。先后实施舒新城故居、向仲华故居、青山界抗日遗址等修缮工程,以及龙潭弓形山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改扩建工程,全新打造穿岩山红军路,建成了一批红色文化标志性景点。

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全县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由1处增加至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3处增加至8处。湘西会战纪念园还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

依托北斗溪镇为沪昆高铁溆浦南站所在地和知名文旅小镇优势,全力推进当地的民俗游和研学游,使其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如今,走进北斗溪镇,只见山水环抱,村景相融,石板路在白墙灰瓦间散发出古朴、文雅气息,游人穿梭其间,品美食、访民宿、探村史,沉浸于传统文化体验。北斗溪研学基地也已成为省委党校教学实践、全省学生夏令营、机关党建团建的首选地。

坚持把非遗项目纳入文旅融合发展规划,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以农耕文化为元素,在山背梯田开展集交易、体验、娱乐、旅观为一体的插秧节、丰收节活动;以民俗文化为元素,在阳雀坡连续6年组织开展腊八节、腊八菜以及木偶戏、花灯戏、龙灯、蚕灯、喔嚯灯、三棒鼓、打糍粑表演。同时,因地制宜创办花瑶挑花、巫傩、 花瑶山歌等非遗传习所、专业合作社,加强传承和保护,不断将非遗文化发扬广大。

文化和旅游一旦碰撞,就会迸发无穷魅力。在抗战古村阳雀坡,让游客尽情体验“一脚踏进明清朝”的森林环抱古村的古韵,领路打三梆鼓、唱花灯戏、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表演;在山背花瑶,让旅客发出“花瑶梯田天上来”的壮美,感叹花瑶民族开辟梯田的英雄气概,加上“顿屁股”“打泥巴”“打茅栗”那火辣辣猛烈烈的民族风情,让人美不胜收;在雁鹅界,让旅客体验播雨插秧、板桐收获等农耕文化而出力流汗滋味,享受阿妹农家饭菜和阿公米酒的芳香......

6.jpg

山背花瑶梯田。

创新模式:让“诗和远方”精彩纷呈

漫步山背花瑶景区,如真似幻的场景,氤氲出一方人间仙境;在绿水青山中,伴着花香眺望远方,独一无二的美景尽收眼底;游走在青山黛瓦间,尽情拥抱大自然,呼吸天然氧吧的清爽,体味着乡村小镇的优雅。曾经这平淡无奇的小山村,已成了人人梦寐以求的休闲旅游之地。

溆浦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充分整合国家政策资金、扶贫项目、社会资金等,按照差异化、多元化发展要求,积极引导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等市场主体参入发展,探索开创了“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企业+农户”等融合新模式。

立足乡村特色,做活乡村旅游。先后开发烟雨思蒙、山背花瑶梯田、北斗溪特色文旅小镇、阳雀坡抗战古村、穿岩山、枫香瑶寨、千里古寨、雁禾界、飞水洞、罗子山等景区景点,使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景变成了网红打卡景点。

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对穿岩山旅景区“红色长廊”进行提质改造,并与向警予纪念馆、灵翠山公园烈士纪念广场、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青山界抗战遗址纪念园串联起来,做足红色文章。

同时,精心设计周末游、休闲游、研学游、亲子游、自驾游等新型旅游模式,擦亮溆浦旅游特色品牌。

探索“景区+农户”模式,在旅游开发中,通过劳务用工、就业安置、扶持创业、资源入股等形式,鼓励景区及周边群众参与进来,开办农家客栈,参与旅游接待服务。目前,全县乡村民宿和旅游客栈达到246家。

着力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扶持景区周边农户205户从事生态养殖,121户从事黑木耳种植,156户从事红心猕猴桃种植,1300多户从事高山生态大米生产,357户从事腊制品加工;精心培育龙潭合田姜公糍粑、统溪河蒿菜糍粑、桥江蛇湾片糖等本地特色小吃,让优质的农产品变成畅销的旅游商品。

大力培育本土文化企业,引进煜江电子、健乐美体育用品、斯立特健身用品文化综合企业,所生产开发的一系列文体用品畅销旅游市场,带动了旅游发展。

悄然兴起的一大批形式多样的农业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点、农家乐,不仅满足了大众化旅游消费需求,更是让游客在品尝乡村美食、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寻找到了乡野情趣。

一城山水满城诗,如画溆浦迎客来。只要你走进溆浦,几乎感受不到旅游淡季和旺季的界限,即使平常日子也可看到三五成群的游人漫步古村小巷,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

如今的溆浦,处处见美,步步入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