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中晚籼稻市场分析预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北省佛手山药收购价格 2023年湖北中晚籼稻市场分析预测

2023年湖北中晚籼稻市场分析预测

2024-05-03 2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

湖北省中晚稻收购工作会议于9月22日在武汉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国秋粮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湖北省粮食市场形势,部署秋粮收购工作,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会议强调,中晚籼稻作为我省主要粮食品种,抓好中晚籼稻收购是全年粮食工作的重头戏。今年湖北省秋粮收购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统筹市场化和政策性收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化产销衔接,加强调研督导、监测预警和市场预期引导,持续保障粮食供给量足价稳,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和粮食食品安全三条底线。

今年以来,湖北稻米市场供应总体无虞,在内外部因素逐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稻价重心稳步上移。进入九月,湖北中晚籼稻上市在即,丰产增收预期下,稻谷市场阶段性预期偏紧局面有望得到缓解,预计年内全省稻价高开稳走概率较大,多空因素相互交织下,涨跌空间均较为有限,后市行情或将呈现“近强远弱”走势。

一、湖北省中晚籼稻产购形势

从前期实地走访和综合调度请况看,今年全省中晚籼稻产量稳中有增,质量总体向好,价格略有上涨,市场运行态势总体偏强,“稻强米弱”现象愈发凸显。

一是丰收增产在望,质量总体向好。据湖北省农业农村部门产情调度,全省大范围集中收割将于10月上旬由南至北递次展开,较去年上市时间推后约2周左右。今年湖北省天气以晴好为主,雨水充足、光温条件适宜,田间管理措施得力,大概率实现面积、单产、总产的“三增”目标。从前期产前质量调查情况来看,今年湖北省中晚籼稻质量品质或优于上年,不完全数据显示,出糙率平均在77.2%,达到国标二等。后期集中收割期间,若无极端恶劣天气,预计今年湖北省中晚籼稻质量品质将总体向好。目前,湖北多地早熟中稻已开始少量上市,晚稻则需等到10月中下旬之后。团风县有关部门表示,今年该县风调雨顺,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较往年均值明显下降,全年产量形成关键期总体平稳,总产增长几成定局,品质监测抽样结果显示,当地今年产稻谷品质或为5年来最佳。

二是种植成本持稳,农民收入增加。据了解,今年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籼稻种植成本较去年基本持平,收购价格同比上涨是今年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按照沙洋县某种粮大户计算:2023年中晚籼稻的整地机耕机播250元/亩,种子120元/亩,复合肥140元/亩,防病虫害农药80元/亩,机械收割70元/亩,杂费120元(包括抽灌水、辅助人工等),合计成本780元/亩。售粮按单产标准粮1200斤/亩、单价1.40元/斤计算,亩均收益可达450元(不含土地流转、各类补贴等),较上年增加约280元(2022年沙洋当地亩均收益约170元)。今年以来,湖北稻市运行总体呈回暖态势,农民销路不愁。

三是稻价重心上移,开秤价格偏强。监测数据显示,1-8月湖北省中晚籼稻收购均价1.36元/斤(国标三等,下同)左右,较去年同期上涨6.53%,大米出厂均价2.05元/斤,同比涨幅0.8%,价格重心有所上移。据调研,今年湖北沙洋地区由于油菜扩面,当地早播中稻(包括再生稻头茬)已于8月10日开镰,开秤价格1.34元/斤,同比上涨0.04元/斤,截至9月18日,当地储备企业挂牌收购价1.42元/斤,同比上涨0.12元/斤;蕲春、浠水等地早熟中稻于8月26日开镰,湿稻折合标准粮价格1.32元/斤,较去年开秤上涨0.02元/斤,截至9月22日已至1.38元/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08元/吨。从目前走势来看,市场开秤价偏强运行,后期或有阶段性小幅冲高,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可能性不大。

四是市场预期偏紧,入市收购踊跃。去年,湖北省遭遇高温热害以及干旱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质稻谷供给。叠加前期河南、东北等地洪涝灾害和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市场预期呈阶段性偏紧,各类主体用粮需求攀升,收购意愿提高,入市踊跃。据调研,当前湖北省商品粮库存略低于往年,中晚籼稻作为本省各级储备企业主要品种,轮换收购刚需对稻价支撑作用较强。多家收储企业负责人表示,已做好相关准备,将积极积极参与市场化收购。同时,受今年小麦、玉米价格上涨带动,粮食经纪人、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普遍看涨后市,入市意愿较强。截至9月20日,湖北省入统企业已收购新季中晚籼稻13.5亿斤,较去年同期多购1.3亿斤,预计全省收购总量约200亿斤左右。

五是市场消费趋暖,竞价拍卖升温。据仙桃某民营大米加工企业反映,今年春节之后学校、工厂、餐饮等集团性需求作为普通优质稻消费主体,订单、备货量明显增加,市场上优质稻谷供应紧俏,各级储备轮出或成为湖北省大米加工企业粮源获取的重要补充。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交易数据表明,1-8月湖北省地方政策性中晚籼稻拍卖均价2740元/吨、成交率74.52%、成交金额23.32亿元(不包括贸易粮和在鄂中央储备),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2%、6.0%、31%。从湖北成交数据变化趋势上看,规模型大米加工企业日益增长的优质粮需求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湖北稻价维持偏强态势运行。

六是“稻强米弱”凸显,米企利润缩窄。今年,社会经济复苏,市场竞争加剧,稻谷价格上涨幅度始终大于成品大米,然而零售终端大米价格敏感、挺价困难,部分无品牌溢价的企业生产加工已处于盈亏边缘。以沙洋县某企业每加工100斤稻谷原粮(普通优质杂交稻)的产出为例:整米46斤,售价2.07元/斤;大碎6斤,售价1.54元/斤;小碎9斤,售价1.49元/斤;黄白米2斤,售价1.40元/斤;细糠13斤,售价1.38元/斤;粗壳21斤,售价0.25元/斤;合计产出可销售成品97斤,杂质及损耗3斤。折算下来,可销售的产出品售价总共约143.86元,扣除加工费和包装费附加成本6.5元,企业购销经营的盈亏点为137.36元/百斤(折合约2747元/吨,未计算物流、力支、仓储等费用)。而进入收购季,当地稻谷平均收购价已达142元/百斤(折合2840元/吨),加工成本与产出收益形成倒挂,令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二、后市分析展望

后市行情展望:在“上行承压、下有支撑”的大背景下,2023年中晚籼稻总体走势将大概率呈现出“近强远弱”的态势,预计其价格走势或从“开场过热”逐步趋于“落地平稳”,涨跌形态呈逐步收敛状,主流收购价或将维持在1.36-1.46元/斤(折合2720-2920元/吨)区间反复波动。大规模批量上市初期,购销双方在偏热市场情绪裹挟,市场收购价震荡冲高或在所难免,基层惜售心理或被进一步强化。而随着稻价攀升、逐步上量,多方胶着局面或于4季度中被打破,并于年内迎来成交“高峰”与价格“高点”。之后,市场价格走势或转入强势震荡、行情整固的存量博弈阶段,稻价走势将结合小麦、玉米走势再度寻获新的平衡。由于市场预期偏高,预计2023/2024年度湖北中晚籼稻市场收购周期将略长于往年。

利多因素分析:一是稻谷比价效应偏低。去年国内三大主粮平均收购价数据显示,小麦、玉米品种分别较年初上涨15.4%和13.1%,而稻价仅较年初上涨3.86%(含粳稻、早籼稻),比价明显被低估,上涨动能积蓄已久。二是政策性库存持续去化,加工企业库存见底或形成收购合力。据推算,近三年来国内政策性稻谷连续库存去化加上2022年全国稻谷总产略降,令市场供给进一步趋紧,过热预期下,加工企业青睐于质量更优的2023年新稻,集中的补库、建仓期或激发稻价重心上移。三是稻谷饲用或仍保持旺盛需求。疫情三年,国内累计消化超期稻谷库存4500万吨,其中稻谷需求增量多用源于国内饲用增长,如今缺口仍在。今年8月超期稻谷拍卖重启,截至9月7日累计投放1200万吨,实际成交1042万吨,成交率86.8%,需求继续保持偏强。

利空因素分析:出于对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总体需求扩张不足和产能过剩日益凸显的两大限制性因素的综合考虑,以及出现过激市场行情后可能出台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并不宜对后市抱有过高预期。从短期来看,当季中晚籼稻即将大批量集中上市,当前稻市偏热,一方面供给端惜售观望气氛较强、整体预期过高,另一方面从需求端角度,新稻品质较优叠加库存见底,部分“久旱逢甘霖”的米企盲目入市追涨,但仔细观察,二者间的博弈皆系情绪因素所主导,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若被阶段性“情绪价值”主导,往往也会为后市埋下隐忧。以中期角度而言,当前已属高位的稻谷价格,其上行动能或将再次面临外省大米入鄂势头不减、终端大米销售价格滞涨、电商新业态冲击传统渠道等诸多因素掣肘,尤其在集中补库高峰过后,买方承接能力趋弱,市场必然会再度回归理性。与此同时,若以较长时间维度探究国内谷物市场要素构成和国家粮食收储制度的内涵,可以发现稻谷仍然庞大的库存是构筑起国内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尤其是口粮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已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宏观调控“保供稳价”的总基调下稻价以“合理区间”窄幅波动,将依然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稻市运行的“主旋律”。

三、一点建议

我们需再次回顾与警惕2020/2021年度稻市冲高回落的跨年行情,以免重蹈覆辙。当前市场,在新增消费需求暂无明确亮点的基本面下,短期情绪驱动所激起的溢价,必然会经受市场规律与时间的“洗礼”,从而得到有效修正。建议各类中晚籼稻市场收购参与主体,密切留意政策变化,分批建仓理性收粮、以销定产稳健运营、科学决策降本增效,尤其要避免盲目追高所带来的衍生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