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分历史第2!总助攻历史第4!詹姆斯成为NBA第一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人总得分 总得分历史第2!总助攻历史第4!詹姆斯成为NBA第一人

总得分历史第2!总助攻历史第4!詹姆斯成为NBA第一人

2023-04-24 07: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时间2月1日,湖人客场迎战尼克斯。上一场不敌篮网,湖人已经吞下了2连败!目前球队23胜28负排在西部第十三。本场詹姆斯和浓眉均复出,主教练哈姆再次变阵,今日首发:施罗德、小布朗、八村塁、詹姆斯以及浓眉!这也是湖人本赛季第26套首发,联盟最多!

赛前NBA官方发推写道:“詹姆斯即将打破NBA历史得分纪录,同时他也即将进入历史助攻榜的前四位!本场他只要送出9次助攻就能超越历史第5的马克-杰克逊,以及第4的史蒂夫-纳什。”

尼克斯上一场刚被篮网击败,目前球队27胜24负排在东部第七的位置。今天能否在主场拿下胜利?本场首发:布伦森、格莱姆斯、巴雷特、兰德尔、希姆斯。罗斯已经连续14场没有得到出场时间。

上半场比赛结束,随着施罗德超远神奇压哨三分投进,湖人客场52-53落后尼克斯。首节开局尼克斯疯狂打铁,前15投仅2中,7分半钟得5分!命中率只有13.3%,湖人打出一波15-5高潮。可惜后面湖人并没有把握好机会,让对手慢慢找回了手感并反超了比分。

看看小黑这球,确实离谱啊。评论员Skip表示:“很明显这球施罗德根本不想投,他已经转过身去,没想到竟然蒙进了,真是太尴尬了。”

从前两节的比赛来看,遭遇2连败后,本场湖人的求胜欲望并不高,球队失误不断还频频打铁,詹眉好像还对上一场打凯尔特人的比赛判罚耿耿于怀!两节打完,浓眉6中4拿到11分。詹姆斯14投4中,三分3中0只拿到9分。

最高分是八村塁,6投5中,三分2中1贡献12分4篮板。替补威少也有10分入账。湖人半场全队三分17投仅3中,命中率低至17.6%!本赛季至今,湖人的三分命中率为33.7%,排名联盟第26位!赶紧交易些射手来吧。

好在上半场兰德尔的状态也不好,9投2中只拿到了7分。布伦森一人扛起了球队,第一节10投5中独揽11分,第二节5分,半场拿到全场最高的16分!另加1助攻1抢断。这4年1.04亿,确实值啊。

易边再战两队展开了对飚,詹姆斯和浓眉齐发力,上半场只拿到9分的情况下,第三节老詹7投3中独揽9分!浓眉紧随其后贡献7分。无奈尼克斯这边兰德尔也开了,连续突破造杀伤站上罚球线。加上布伦森继续稳定输出单节拿到10分,三节打完已经26分入账。三节战罢湖人暂时领先3分。

末节还剩4分钟,两队分差依然只有2分,比赛刺激起来了。关键时刻尼克斯连抢4个前场篮板,可惜三分就是投不进啊,反倒是詹姆斯外线霸气回应!把领先优势继续扩大。无奈暂停回来,尼克斯打出一波6-0,随着布伦森抛投得手,两队打成114平,时间还有24秒。

‍湖人最后一攻,布伦森造成浓眉进攻犯规!湖人挑战失败,留给尼克斯最后4.5秒。可惜了最后兰德尔遭遇詹眉包夹没能完成出手绝杀,双方进入加时!湖人第四节最后1分41秒一分未得。浓眉这球被判进攻犯规你怎么看?

加时赛又出现了争议,八村塁补防极限盖帽被吹干扰球!好在裁判及时回看后改判为好帽。这球你觉得是好帽还是干扰球?

又是兰德尔啊,关键追分时刻兰豆走步违例!球权给回湖人,威少中投命中!回过头来布伦森强行续命2+1,无奈老詹也站了出来。时间已经不够了,最终湖人客场129-123加时战胜尼克斯。

詹姆斯28分10篮板11助攻、浓眉27分9篮板、威少17分6篮板8助攻3抢断、八村塁19分9篮板、施罗德12分6助攻;尼克斯这边,布伦森空砍37分6助攻!兰德尔23分12篮板5助攻、巴雷特13分、格莱姆斯12分4篮板3助攻、哈滕16分13篮板、奎克利19分3篮板8助攻。

湖人总要和对手打到最后一刻,好在终结了2连败!詹姆斯本场比赛轰下28分11助攻10篮板三双数据,成功升至历史助攻榜第四位!生涯总得分来到38299分,距离超越历史第一的贾巴尔还差89分。生涯得分、助攻均位列历史前5,历史唯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