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岸边的“弧”步舞: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形式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游船码头设计方案怎么写好 城市水岸边的“弧”步舞: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形式解读

城市水岸边的“弧”步舞: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形式解读

2024-03-06 14: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M2 码头夜景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市白莲泾M2游船码头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970号

建设单位:上海东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章明、张姿、孙嘉龙、李贸、陶妮娜、陈炜

结构工程师:黄永强

项目时间:2016.8—2018.12

建筑面积:7 230m²

1 访

阴天,上海白莲泾,刚刚竣工的M2游船码头。

两排朴树标记出了主入口前的小广场,广场两侧是倾斜而上的草坡,只有入口向后退缩进了背后的光明里。广场的黑色沥青铺地微微抬升,向上蔓延。远处,入口的玻璃门后,依稀透出了波浪形滚滚向前的屋顶。这一切,都牵着人想要探索门后的世界。

左图:M2 码头总平面

右图:M2 在城市中的关系

当玻璃门在身后缓缓合上,连拱、梭柱与拉索的世界在眼前渐次展开,内庭院将承接的天光渲染弧形的切口,落水链滴答着回应昨夜的雨水,空气里浸润着一个异质而又熟悉的景象:“意大利文化里,房子如同废墟,所有的拱券,纯净的虚空,开放的空间,都向天空敞开。”[1]

古罗马城市与码头的关系

迈出候船大厅,准备登船,回望的那一刻方才幡然醒悟,这个由连拱形成的建筑被覆盖在入口的草坡之下。而草坡之上则是另一番景象,散步、慢跑、骑行的人们穿梭在花草灌木之间,这里延续着滨江绿带,完成了城市在另一个标高上的工作,身后码头上的防汛墙则执行着这个标高上的任务。一如古罗马人,当他们在靠海的断崖上建造自己的城市时,拱券建筑形成一个个台地,而船坞正是位于最下方。

文森特·斯卡利(Vincent Scully)认为,古罗马建筑的本质是晕染环境空间和使用自足的结构①[1]。而这也是M2游船码头形式背后所表现的。那么,它所要晕染的环境空间是什么?它对于结构的设想又是什么?

2 织补

码头,是陆地与水面之间的界面,人与货物在这里或是开启,或是终结一段旅程,这使得码头同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转换口。上海是个飞速发展的城市,M2游船码头的出现成为一个锚固点,架起水面与陆地之间的桥梁,嵌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它设计的开始是为了织补滨水公共空间的一个断点。

从较大的城市区域来看,它位于黄浦江的一个拐点上,靠近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中点的位置,是黄浦江两岸码头体系中的一环。它所在的区域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地带,世博轴(现世博源)、中国馆(现中华艺术宫)、世博文化中心(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重要世博会场馆都近在咫尺,此地如今已是上海一处繁华的商业文化中心。具体到基地本身,北面直接临江,东侧靠着白莲泾公园,西侧是亩中山水园,南部被城市主干道世博大道所切割,是典型的“滨江一层皮”,也属于近年来伴随着产业“退二进三”,上海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的改造范围。无论是城市商业文化中心的隐性要求,还是塑造滨江公共空间的必要条件,都使M2游船码头在城市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M2 码头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策略一:建立连接

城市策略二:打通江景

但现实情况下,它却成了一个滨江贯通工程的断点。

曾经的世博亭临时建筑权且用作候船亭,靠近道路的地方建设了三栋条状的二层临建板楼充作世博办公用房、临时售票用房和现场管理用房,中间夹杂着安检亭。不似码头,却像工厂建筑,如同屏风一样将江景堵得严严实实。况且这里只作为码头使用,全然不顾两侧公园景观,更遑论为更广阔的城市区域作出贡献。

候船厅夜景

然而这也为白莲泾码头的再造提供了两个关键性的出发点:其一是在东西方向上,衔接两侧的城市公园,与城市滨江景观体系编织在一起,也就是说,码头还要承担滨水公共休憩空间的功能;其二则是在南北方向上,打开面江的景观视线,使人既能从城市腹地快速下到江边码头,也能共享良好的亲水氛围。前者意味着码头作为一个界面,将要对陆地与水面呈现怎样的姿态;后者则预示了码头作为一种衔接,该怎样实现陆地与水面的转换。

这里存在着功能划分、建立景观廊道与设计策略间的多重矛盾,同时也蕴含着设计的契机。候船功能与滨江休憩功能可以有视线上的交流,但性质不同,应予以分离。与此同时,需要连接基地西侧的亩中山水园和东侧的白莲泾公园,打通滨江休憩景观通道。这样,在设计策略上,将候船与休憩功能放在了不同的标高上,具体而言,候船功能放在了下层,其上覆土,休憩功能就在这更为开阔的沿江平台上进行。同时,为了打开滨江视线通道,考虑后方开发地块的景观诉求,要尽可能地将候船大厅压低,将滨江景观带延伸到城市层面来,于是设计沿着世博大道筑起一段缓慢上升的草坡,整个码头建筑就成了一个躲在人工草坡下的覆土建筑,成为城市公园滨水体系中的一环。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因此,设计问题转化为一个单层建筑如何在尽可能压低层高的限制条件下,既满足候船大厅作为公共建筑的净高要求,又能满足上方景观廊道植物的覆土需求。

答案是连拱。对于下方的候船空间而言,拱券从起拱点到拱顶的高度变化是在竭尽全力争取室内空间的净高,能够缓解高度限制下大空间中可能造成的压抑,形成更为丰富的空间效果;而对于上方的景观体系来说,能够利用拱与拱之间下凹的部分进行覆土,获得更多的覆土高度,从而反过来有利于增加下方空间的净高。

M2 码头五连拱

筒拱进深方向

3 “弧”步舞

拱的使用在建筑史上屡见不鲜,在西方建筑体系中,最早可上溯至古罗马时期。虽然主流现代建筑推崇平屋顶,排斥任何历史风格残余,但不乏建筑师对拱的现代表达进行探索②[2]。他们从混凝土材料的特征和结构理性的角度出发,讨论快速建造和塑造丰富空间的可能性,为当下实践中对拱的运用提供了经验[3-5]。

M2游船码头对拱的使用是在建筑层面上实现城市策略。回到设计问题中,由于高度的限制,一方面要保证候船大厅的室内净高,另一方面要降低覆土高度以减小对江景的影响,这就要求结构板尽可能地薄,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刚度和荷载能力。薄壳拱是实现这种城市策略的切入点。这种拱最初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它是以薄砖和快干、高黏性的砂浆形成弧度较小的薄壳,由于砖与砂浆的整体性好、侧推力小、传力清晰,因而具有用料少、厚度薄、结构稳定的优点[2]。而当代混凝土整体现浇技术为达到这一要求提供了有力保证,使得薄壳真正实现了整体性。

梭柱与光影

经过结构计算,M2游船码头候船大厅以“砼壳屋盖+钢索框架-屈曲约束”为结构体系。连拱采用200 mm混凝土薄壳,并以上翻反梁在屋面上形成井格状,作为二层种植池、铺地层和排水沟。为了使结构轻盈,降低净高,在水平方向上辅以贯通的拉杆体系来平衡拱的侧推力,通过柱头上的接口共同落在下方的支撑梭柱上,使得直径180 mm的梭柱仅承受竖向轴力,完成了主体结构体系。同时为了达到抗震要求,采用了直径180 mm和直径40 mm的屈曲约束支撑,也通过柱头上的接口搭接在梭柱上,使得垂直与水平方向的结构成为一体。M2的结构设计将注意力从单个拱转向了拱的体系,从降低拱板厚度出发,使用了与之相匹配的拉杆、梭柱和支撑,形成了一个轻盈的系统,完成了薄壳拱结构体系的当代进化。

结构单元拆解

结构体系示意图

拱的使用除了在结构层面上实现了城市策略,在空间上也顺应结构的特性,进一步刻画了码头在城市中的在地性,塑造了其作为界面和桥梁的角色。传统的薄壳拱结构整体性良好,只需要在局部进行垂直方向上力的传递,虽然开洞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由[2],但仍主要依靠承重墙,限制了空间的通透。M2码头的候船大厅,通过钢索框架-屈曲约束的使用,将承重墙抽象为点式支撑,几乎去掉了所有分隔墙可能造成的阻碍,创造了空间的连续性,与候船大厅的大运量交通功能相吻合。人们只要一进入候船大厅,就会即刻暴露在拱、拉杆、梭柱和支撑交织构成的世界里。头顶上是连续的筒拱,因为压得低,混凝土薄壳上清晰的木模印痕标定出纵深的方向,引导人们前往码头。而长逾300 m的筒拱体量却是横向的,使得人们可以往来穿梭于候船大厅的不同部分。同样,拱上减少侧推力的拉杆是纵向的,保证抗震和整体结构稳定性的支撑是横向的。它们都在反复诉说着码头在东西方向上对滨江景观带的接续,以及在南北方向上由城市到江面的转换。只有细长的梭柱是没有方向的,它们和拉杆、支撑一道被白漆裹覆,在混凝土粗粝木模的对照下,后者的抽象愈发显得轻盈无物,它们仿若舞者落在地上的脚尖,举重若轻地将拱的构造形式、建筑体量与结构方式标定出一个三维的矩阵,在这个矩阵里是柯林·罗笔下一片片“透明的”浅空间[6-7],暗示了经由身体运动去对建筑进行体验[8]。

拱、梭柱、钢索形成的空间

逾300 m 长的筒拱体量

如果说水平方向是在运动中与城市产生关联,那么垂直方向则是在静观中与城市互动。砼壳屋盖允许在拱上开窗,也允许数段拱接续在一起。为了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创造上下两层间的互动,设计师在均质的网格里,嵌入三个庭院,它们分布在候船大厅两侧以及服务用房的一侧。每个庭院是在单个筒拱的面宽方向上截取3个筒拱进深。这样,就好像从上方揭开了一段筒拱,庭院的屋檐是切割后留下的上翻反梁,在尽可能将围绕着庭院的空间向天空敞开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建筑切面,最上方是城市休憩景观带,下方是候船大厅,而中间则是这座建筑锚固在这片土地上的方式。候船大厅进深方向最后一跨上开挖的圆形窗洞也有着类似的作用,但却是一个更为机巧的设计。这个设计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庞贝古城公共浴室的圆顶天花,设计之初其实是一个上下互通的镜面装置。为了对应不同码头的位置和暗示江面船只的来往情况,在筒拱正中开了圆形的窗洞,上部是一个探出屋顶的潜望镜,在圆形窗洞下方放置一个镜面的矮圆柱墩来反射潜望镜“窥视”到的江景。可惜最后未能实施,只留下圆形天窗,借此照亮混凝土拱券下的空间。

横剖面图

4 城市记忆

18世纪工业革命以降,以遵循自然法则为准绳的古典建筑日益面临习俗与经验的挑战[9],比例体系受到质疑、建筑类型大大扩充、结构材料屡屡更新,最终古典建筑语言也在现代建筑的反对声中遭到全盘否定[10]。这背后的实质是建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趋成熟,作为人为创造物的建筑必然需要从模仿自然到表现第二自然——人类社会[11]。建筑所参照的不再是自然环境,而是建成环境。城市,作为文明的结晶、社会的载体,成了审视和评判建筑创作的重要标准。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经历了早期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大拆大建对城市肌理的破坏,建筑圈乃至整个文化批评圈涌现了诸多有关“城市建筑”的思考③[12-14],如何融入城市,再现场所成了建筑师首要关心的问题。除了接续城市的物理空间,M2游船码头的拱券还提供着时间上的阅读线索。

江南人逐水而居,有水的地方就有码头。白莲泾是黄浦江的重要支流之一,这里曾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木材集散中心,原为美商大来码头和民族资本中兴码头组成,自1919年启用,1950年后收归国有,改称白莲泾码头。忙碌的鹤嘴吊,存放木材的长条形临时棚屋曾经是这里惯常的景象。

二层平台上的活动

M2游船码头是这条原先长逾700 m的作业岸线中的一段,也共享着对轻质仓房、临时堆料和机械吊杆的记忆。条状的混凝土薄壳拱回应了保留下来的船坞,隔着防汛墙进行着对话;候船大厅中放置着一个个铝板覆面的小盒子,它们是医务室、广播室、贵宾等候室、厕所等服务用房,错动的排布方式仿佛曾经堆着木材的栈房,充满了暂时与随机;纤细的梭柱增添了轻质结构的印象,而粗糙的混凝土天花则唤起了对仓库的联想。上到二层,就能看到为了加强结构稳定而升出屋面的三角形拉杆体系,勾起了人们对一排排鹤嘴吊沿江作业的回忆。

然而M2码头远非只有对过去的追溯,更是对现在的再现和对未来的期望。站在二层的滨江休憩带上,穿过庭院能够看到下方,弧形的拱顶下,人们正在耐心地等候上船。将视线缓缓上移,二层的咖啡厅延续了拱券的方式,与远处梅赛德斯奔驰中心的弧形体量和卢浦大桥的巨大弧形拉索交相辉映,共同打造一曲城市交响,随着在步道上慢跑、骑行的人们跃动向前。

庭院暴露的弧形屋顶切面

M2码头在设计之初就以织补城市为切入点,这一织补并不局限于对城市肌理的缝合,而是将着眼点放在整合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性之上,整个建筑成为上海船运基础设施的一环,同时又嵌入到黄浦江两岸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之中。而这一城市层面的选择所带来的矛盾又转化为建筑生成的法则——单层覆土的连拱建筑,并通过现代建造手段使得城市策略物质化、具体化。另一方面,城市策略也贯穿于整个空间刻画的过程,以体量、材质肌理所塑造的横向与纵向运动流线,勾连上下交流的庭院和圆形天窗,无不回应着整个建筑向城市展现出的姿态。而拱的形式与场地的过去和现在相互映衬,仿佛描摹了一幅迟来的“看不见的城市”④[15],绘入明日上海。在黄浦江畔,M2码头跳出了一曲和城市共生的“弧”步舞。

夕阳下的草坡小挑台

注释:

① 这是斯卡利在比较康与柯布西耶的原始性时提出的。相对于柯布西耶对古希腊梁柱体系与在建筑中表现人体的热衷而言,斯卡利认为康的方式是古罗马式的,也就是对环境的营造和自足结构的使用("His approach is Roman: we read the environing space and the structure, which is self-contained")。

② 自现代早期开始,西班牙建筑师就对源自风土建筑的加泰隆尼亚拱进行探索,如著名的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20世纪30年代以降,勒·柯布西耶逐渐放弃了早期白色建筑的白板平屋顶风格,转向结构明晰朴实的风土建筑,尤其是加泰隆尼亚拱,他在50年代初的雅乌尔宅(MaisonJaoul)中将其进行转化利用,利用结构优点进行开窗,形成丰富的室内外空间。60年代中后期路易·康也在金贝尔美术馆(Kimbell Art Museum)的项目中利用混凝土对拱进行了阐释,拱顶中央挖空形成一道光廊,为下方的展品提供柔和的光照。M2码头的设计与这些作品一样,既研究了拱的结构表达,又探索了形式可能性。

③ 对“城市建筑”的思考在战后十分普遍,建筑圈中的代表当属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发表于1966年的《城市建筑学》,文化批评圈中的代表则是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④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在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中描绘了诸多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城市,但每个城市都只是威尼斯一个部分的夸张和想象。在战后,卡尔维诺笔下“看不见的城市”也被用来代指存在于集体记忆中的城市,它们或是已经消逝的城市部分,或是停留在方案阶段的乌托邦,与现实存在的城市一道,共同组成了一座城市的全部。

参考文献:

[1] Vincent Scully. Louis I. Kahn and the Ruins of Rome[J]. MoMA, 1992(12):1-13.

[2] Dietrich Neumann. The Guastavino System in Context: History and Dissemination of a Revolutionary Vaulting Method[J]. APT Bulletin: The Journal of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1999(4):7-13.

[3] Carles Vallhonrat. The In-Visibility of Tectonics. Gravity and the Tectonic Compacts[J].Perspecta:Reading Structures, 2000(31):22-35.

[4] D.J.Herman Spiegel. Site Visits: An Engineer Reads Le Corbusier's Villas[J]. Perspecta:Reading Structures, 2000(31):86-95.

[5] Geoffrey H Baker. Le Corbusier: An Analysis of Form (Third Edition)[M]. Spon Press, 2005 (1996):231-253.

[6] 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 透明性[M]. 金秋野,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 王辉. 透明的姿态[J]. 时代建筑,2014(4):112-117.

[8] S.E.拉斯姆森. 建筑体验[M]. 刘亚芬,译.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9] Peter Collins. 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 1750-1950[M].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10] 勒·柯布西耶. 走向新建筑[M]. 陈志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1] Aldo Rossi. Il concetto di tradizione nella architettura neoclassica milanese[J]. Società, 1956(3):474-493.

[12] 阿尔多·罗西. 城市建筑学[M]. 黄士钧,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4] 柯林·罗. 拼贴城市[M]. 童明,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5] 伊塔洛·卡尔维诺. 看不见的城市[M]. 张宓,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19年第2期 媒介空间:传播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张洁、章明、孙嘉龙《城市水岸边的“弧”步舞: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形式解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张洁,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助理研究员,维也纳艺术大学 博士;章明,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孙嘉龙,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副主任建筑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常规项目(5177080689)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19年第2期 媒介空间:传播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张洁、章明、孙嘉龙《城市水岸边的“弧”步舞: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形式解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张洁,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助理研究员,维也纳艺术大学 博士;章明,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孙嘉龙,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副主任建筑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常规项目(5177080689)

[1] 张洁、章明、孙嘉龙.城市水岸边的“弧”步舞:上海白莲泾M2游船码头的形式解读[J]. 时代建筑,2019(2):68-77.

[2] 许晔、张斌.基础设施的日常尺度:深业上城LOFT [J]. 时代建筑,2019(2):78-85.

[3] 魏春雨、黄斌、吕昌.回到建造:田汉文化园 [J]. 时代建筑,2019(2):86-99.

[4]辛塞波.地形、场所及场景:小岞美术馆(一期)设计实践解读 [J]. 时代建筑,2019(2):100-107.

[5]袁牧.人书俱老﹒城池日新:微光之宅的平凡与不平凡 [J]. 时代建筑,2019(2):108-115.

[6] 张婷.微流:城市反哺与一手命题 [J]. 时代建筑,2019(2):116-123.

[7] 李麟学、侯苗苗.性能、系统、诗意:上海崇明体育训练中心1、2、3号楼生态实验[J]. 时代建筑,2019(2):124-131.

[8] 曾群、文小琴.超级容器与巨型风景: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设计实践解读[J]. 时代建筑,2019(2):32-137.

[9] 王志军、陈祺炜.建筑助力“公共外交”: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新馆舍设计[J]. 时代建筑,2019(2):38-145.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