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港中旅集团简介及构成 重磅 

重磅 

2023-05-20 05: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衷心希望和祝愿新集团开创改革发展的新辉煌。港中旅集团和国旅集团重组整合为中国旅游集团,是中国旅游业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衷心希望中国旅游集团树立起新形象,打造出新品牌,实现新跨越。

张学武董事长在讲话中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重组双方的充分协商、共同努力,中国港中旅集团和中国国旅集团的战略重组得以顺利实现,集团上下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将殚精竭虑、奋发有为,再创佳绩。

张学武董事长指出,要站在中央决策的高度认识重组。此次重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企改革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国有企业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国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带动作用的重大安排。要站在历史责任的高度认识重组。此次重组是引领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打造中国旅游强企、深化自身改革实现协同发展和国际竞争、加强在香港“在商言政”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是历史的选择,是发展的选择。要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重组。重组后的中国旅游集团公司将更好地发挥集团知名品牌和业务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旅游主业,实现旅游主业“中国第一、亚洲前茅、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进入世界“500强”。

张学武董事长提出六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要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两集团重组批复的要求,认真负责地抓好全面对接。设立若干职能对接工作小组,对接工作突出全面性和精细化,确保重组对接工作平稳有序。第二,两大集团所属各级经营单位、各级企业领导班子,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好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国资委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第三,要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订,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战略梳理和战略定位,通过战略引领推动重组后的新集团迈向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第四,要在重组整合中坚持以改革增活力、促发展。第五,要在重组整合中始终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第六,全面推进企业文化融合。

李刚书记表示,国旅集团广大干部员工坚决拥护和服从国务院、国资委的安排,全力配合支持重组整合工作,积极融入中国旅游集团的大家庭。

李刚书记要求,一是要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组大局上来。要正确认识这次重组的现实背景和重大意义,尽快完成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二是主动抓好战略融合。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出发,梳理论证国旅未来发展规划,推进业务协同发展;三是主动推进重组对接工作有序开展;四是主动融入集团文化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深度融合;五是抓好企业经营,主动服务集团长远发展大局。

随后,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港中旅集团董事长张学武共同为中国旅游集团公司揭牌。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厅局领导,港中旅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总部部门及驻京、驻深机构、旅游研究院,各板块、渭电、证件业务部、邮轮事业部总经理室成员及专业公司主要负责人;国旅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集团暨股份双总部部门负责人及以上和所属企业班子成员出席重组大会。

答记者问

8月3日下午,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冉德章、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江在北京接受了来自中国旅游报、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大公报、旅行家杂志等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并就此次重组相关问题做出回应。

冉德章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郑江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此前有一种声音认为港中旅和国旅的重组是国资委主导的一门亲事,对此有何回应?

可以明确地回答,不是。国资委的态度非常明确,重组不是拉郎配,一定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确保重组双方有协同项目、有1+1>2的效应,才会启动重组。通俗一点说,国资委的一贯政策是你们自由恋爱,领结婚证的时候我给你颁证。港中旅和国旅从去年6月开始接触,经过深度细致的互相了解,双方都认为两家走到一起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双方重叠业务并不多,从传统旅游业六大要素来看,港中旅在吃、住、行、游、娱方面都很完备,唯一欠缺的购(免税业务),正好是国旅的强项,两家的重组使得传统的旅游产业链更加齐全,产业链之间的价值链的作用会更大。所以说,重组是两家的共识,这是引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中国旅游强企的需要,更是双方深化自身改革的需要,同时还是双方实现协同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此前有一种声音认为港中旅和国旅的重组是国资委主导的一门亲事,对此有何回应?

可以明确地回答,不是。国资委的态度非常明确,重组不是拉郎配,一定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确保重组双方有协同项目、有1+1>2的效应,才会启动重组。通俗一点说,国资委的一贯政策是你们自由恋爱,领结婚证的时候我给你颁证。港中旅和国旅从去年6月开始接触,经过深度细致的互相了解,双方都认为两家走到一起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双方重叠业务并不多,从传统旅游业六大要素来看,港中旅在吃、住、行、游、娱方面都很完备,唯一欠缺的购(免税业务),正好是国旅的强项,两家的重组使得传统的旅游产业链更加齐全,产业链之间的价值链的作用会更大。所以说,重组是两家的共识,这是引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中国旅游强企的需要,更是双方深化自身改革的需要,同时还是双方实现协同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双方业务的深度整合方面,是否有明确的时间表或线路图?

涉及到具体业务层面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旅游主业的重组预计在半年到一年内完成,旅游主业之外的产业在三年左右完成,我们会按国资委要求加快业务重组的速度。

在双方业务的深度整合方面,是否有明确的时间表或线路图?

涉及到具体业务层面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旅游主业的重组预计在半年到一年内完成,旅游主业之外的产业在三年左右完成,我们会按国资委要求加快业务重组的速度。

携程等OTA企业被称作“在线旅游巨头”,O2O被视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中国旅游集团在这方面有何计划及考量?

携程、途牛、去哪儿等都是“互联网+”模式,一开始是互联网企业属性,再逐渐加入地面旅行社,我们的模式正好相反,是首先有我们自己的旅行社、旅游企业,是“旅游+互联网”的概念,而不是“互联网+旅游”。相比之下,我们有十分强大的地面旅游网络系统以及实体旅游企业,在“十三五规划”中也已将“旅游+互联网”作为我们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景区、酒店等业务,都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携程等OTA企业被称作“在线旅游巨头”,O2O被视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中国旅游集团在这方面有何计划及考量?

携程、途牛、去哪儿等都是“互联网+”模式,一开始是互联网企业属性,再逐渐加入地面旅行社,我们的模式正好相反,是首先有我们自己的旅行社、旅游企业,是“旅游+互联网”的概念,而不是“互联网+旅游”。相比之下,我们有十分强大的地面旅游网络系统以及实体旅游企业,在“十三五规划”中也已将“旅游+互联网”作为我们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景区、酒店等业务,都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重组以后,中国旅游集团公司在旅游新模式、新产业上有何计划?

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结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中国旅游集团将着重发展“三高产业”,即高附加值产业、高回报产业、高成长产业。现今中国旅游市场非常庞大,2016年上半年国家旅游收入已达到2.25万亿,全年估计将达到5万亿,但目前真正高端的旅游服务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我们将在“三高产业”上做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顺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中国旅游集团将在“五化”方面做提升,即平台化、社交化、移动化、大数据化、顾问化。

目前集团是“三老三新”的规划布局,“三老”即旅行社、景区、酒店三大传统行业,我们进入市场较早,并且现在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产生了一定规模效应;下一步将着重发展“三新”。第一个就是邮轮产业,我们即将开通海南三亚至西沙群岛的航线,接下来还会涉及国际邮轮航线的开发,目前正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筹划中。第二个就是房车产业,房车在中国市场刚起步,但发展非常快,潜力巨大。中国西部地广人稀、风景优美,不适宜大范围扩建酒店,却十分适合发展房车旅游,我们的“移动酒店”跟过去,不光提供了交通工具,也提供了住宿。我们最近在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进行考察,各省省政府都对此十分欢迎,并提出了非常优厚的合作条件。第三个就是免税业务,从销售数据上看,我们国旅的中免,还不及韩国乐天一个单体店的销售收入,而目前中国游客的境外消费力之强劲,所以免税业务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并且国家也大力支持。此外,对于养老、可交换物业等新产业,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和适时发展。

重组以后,中国旅游集团公司在旅游新模式、新产业上有何计划?

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结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中国旅游集团将着重发展“三高产业”,即高附加值产业、高回报产业、高成长产业。现今中国旅游市场非常庞大,2016年上半年国家旅游收入已达到2.25万亿,全年估计将达到5万亿,但目前真正高端的旅游服务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我们将在“三高产业”上做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顺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中国旅游集团将在“五化”方面做提升,即平台化、社交化、移动化、大数据化、顾问化。

目前集团是“三老三新”的规划布局,“三老”即旅行社、景区、酒店三大传统行业,我们进入市场较早,并且现在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产生了一定规模效应;下一步将着重发展“三新”。第一个就是邮轮产业,我们即将开通海南三亚至西沙群岛的航线,接下来还会涉及国际邮轮航线的开发,目前正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筹划中。第二个就是房车产业,房车在中国市场刚起步,但发展非常快,潜力巨大。中国西部地广人稀、风景优美,不适宜大范围扩建酒店,却十分适合发展房车旅游,我们的“移动酒店”跟过去,不光提供了交通工具,也提供了住宿。我们最近在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进行考察,各省省政府都对此十分欢迎,并提出了非常优厚的合作条件。第三个就是免税业务,从销售数据上看,我们国旅的中免,还不及韩国乐天一个单体店的销售收入,而目前中国游客的境外消费力之强劲,所以免税业务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并且国家也大力支持。此外,对于养老、可交换物业等新产业,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和适时发展。

重组后的中国旅游集团已是中国旅游市场的老大,是否还存在某些方面的短板?

中国旅游集团名头大、资产大,但实际收入利润占整个旅游市场份额还很小。举个简单的例子,2016年全年旅游收入预估5万亿,即使港中旅加国旅经过未来三年发展达到1千亿,市场份额也只占2%。市场份额占比小,在行业的影响力就有限,所以说,中国旅游集团现在还不是为“大”而烦恼的时候,它还不够大,还应该继续大。从短板方面来看,我们在国际化方面还有待发展,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运营经验等方面还需加快发展步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强企。

您们认为,中国旅游集团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主要是民营在线旅游企业。它们拥有强大的国际资本,尤其是在初期投资方面肯下血本、敢烧钱,而我们作为国有企业,每投一分钱都要讲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在这方面不能与之相比。还有就是它们有着十分灵活的市场机制,比如这个企业就算再亏损,它仍以市场化的薪酬高薪引进人才,但这对于国企来说十分困难。

您们如何看待近年来出现的旅游企业大整合?

这是必然趋势。现在,中国旅游企业确实处于一个大整合的时期,大家都是为了能在整体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和话语权,不管是在线旅游企业还是传统旅游企业,这个趋势都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中国旅游集团来讲,下一步仍将在市场并购方面发力,除了市场规模的需要,更是弥补短板的需要。比如在国际化方面的短板,我们将并购有着成熟国际化运营经验的资本品牌,既能提升中国旅游集团在海外的影响力,也能树立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将真正懂国际化运营的高端人才引入到我们集团中来。去年港中旅收购英国Kew Green HotelGroup以及其在英国的55家酒店,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在未来的品牌建设上,中国旅游集团有哪些考虑?

这是我们集团从去年以来着重思考、并且将在今年下半年有所表现的一项重点。重组之后的中国旅游集团在旅游全产业链上十分齐备,但在此之前,我们确实没有太关注品牌宣传,总觉得自己把事做好、在各个行当稳步发展即可,但现在的市场环境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特别是作为一个旅游集团,更要注重品牌宣传。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已加大了力度,预计将于8月在凤凰卫视与大家见面,接下来与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合作也将跟进。今年上半年我们投巨资所拍摄的一部宣传片就将集团的悠久历史、口碑很好的景区、酒店,以及近年发展的旅游新业态如房车等很好地融入在了整体品牌中,从品牌管理、品牌提升等角度有一个整体构想,一定要把中国旅游集团的品牌打响!今天揭牌仪式上,张喜武副主任也讲到,中国旅游集团是一个“高大上”的品牌,那我们一定要在业务上也做到“高大上”,同时在品牌价值宣传上做到与之相称。

重组后的中国旅游集团已是中国旅游市场的老大,是否还存在某些方面的短板?

中国旅游集团名头大、资产大,但实际收入利润占整个旅游市场份额还很小。举个简单的例子,2016年全年旅游收入预估5万亿,即使港中旅加国旅经过未来三年发展达到1千亿,市场份额也只占2%。市场份额占比小,在行业的影响力就有限,所以说,中国旅游集团现在还不是为“大”而烦恼的时候,它还不够大,还应该继续大。从短板方面来看,我们在国际化方面还有待发展,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运营经验等方面还需加快发展步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强企。

您们认为,中国旅游集团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主要是民营在线旅游企业。它们拥有强大的国际资本,尤其是在初期投资方面肯下血本、敢烧钱,而我们作为国有企业,每投一分钱都要讲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在这方面不能与之相比。还有就是它们有着十分灵活的市场机制,比如这个企业就算再亏损,它仍以市场化的薪酬高薪引进人才,但这对于国企来说十分困难。

您们如何看待近年来出现的旅游企业大整合?

这是必然趋势。现在,中国旅游企业确实处于一个大整合的时期,大家都是为了能在整体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和话语权,不管是在线旅游企业还是传统旅游企业,这个趋势都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中国旅游集团来讲,下一步仍将在市场并购方面发力,除了市场规模的需要,更是弥补短板的需要。比如在国际化方面的短板,我们将并购有着成熟国际化运营经验的资本品牌,既能提升中国旅游集团在海外的影响力,也能树立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将真正懂国际化运营的高端人才引入到我们集团中来。去年港中旅收购英国Kew Green HotelGroup以及其在英国的55家酒店,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在未来的品牌建设上,中国旅游集团有哪些考虑?

这是我们集团从去年以来着重思考、并且将在今年下半年有所表现的一项重点。重组之后的中国旅游集团在旅游全产业链上十分齐备,但在此之前,我们确实没有太关注品牌宣传,总觉得自己把事做好、在各个行当稳步发展即可,但现在的市场环境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特别是作为一个旅游集团,更要注重品牌宣传。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已加大了力度,预计将于8月在凤凰卫视与大家见面,接下来与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合作也将跟进。今年上半年我们投巨资所拍摄的一部宣传片就将集团的悠久历史、口碑很好的景区、酒店,以及近年发展的旅游新业态如房车等很好地融入在了整体品牌中,从品牌管理、品牌提升等角度有一个整体构想,一定要把中国旅游集团的品牌打响!今天揭牌仪式上,张喜武副主任也讲到,中国旅游集团是一个“高大上”的品牌,那我们一定要在业务上也做到“高大上”,同时在品牌价值宣传上做到与之相称。

旅行家杂志记者 发自北京

转载请注明来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