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有温度的人物报道炼成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温度的代表人物 有深度、有温度的人物报道炼成记

有深度、有温度的人物报道炼成记

2023-06-12 1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 萍 唐啟荣

      好的人物报道太难求,能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来的人物形象更不多。原因何在?是因为人物报道陷入模式化、类型化,远离生活,甚而不带烟火气。如何让人物报道接地气,有深度、有温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去尝试。

      一是写大人物要还原真情实感,拒绝“高、大、全”。报道名人或典型人物时,挖掘其寻常情感,能拉近受众与人物的距离,能让人物更加鲜活生动,更易广泛传播。挖掘非常人物的寻常情感,首先是要树立平等的理念。大人物是“人”,明星、企业家、劳动模范等都有着普通的一面,这一面往往又那样的动人。“喜忧都要报”,不回避矛盾,切忌把人物写得“高、大、全”,通过性格展示、行为描写和细节刻画,让读者印象深刻。

      二是要善于捕捉细节。好的人物报道必然胜在细节,有时候一个细节,就能点亮整篇稿件。没有生动细节的稿子,往往缺少灵魂。如何捕捉细节,第一,人物采访不能只局限于面对面的、一对一的访谈。记者一到达采访现场,就要提醒自己充分调动起5大感官,同时接收信息。采访对象的状态、衣着、语气、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等,都是写活一个人物的基础养分。比如让物件“开口说话”。第二,要捕捉紧要处的细节。就是有着丰富人性内涵的细节、决定人物人生际遇和性格特质的细节、推动人物作出重大决定的细节、交代人物与这个时代复杂关系的细节。要打破人物报道模式化,就要去捕捉紧要处的细节。

      三是材料要越多越好。有时采访时觉得材料差不多了,可一到下笔写稿时又觉得还差不少。记者掌握足够多的原材料,才好判断什么样的细节和素材可以入稿。如何获得足够多的材料,首先多次采访,而且采访时要深入,时间相对长一点。要深入到采访地,要“走近”,越深入基层,就离新闻越近。有时候我们还要制造机会,深入采访对象内心,那么惊喜可能会越来越多。其次询问要细致。这是采访获得“真料”的关键。

      四是要立体化采访。除了采访前的情况了解、现场访问,人物采访还要注重外围采访,也就是要采访和被访者相关的人。导致人物报道干瘪的另一个原因是采访层次单一。每个人都有多种社会角色,要立体化展现一个人物,需要立体化的采访做基础。通过他身边的人讲述的小故事来以小见大,这是必做的功课。外围采访有助于记者与报道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使观察更加透彻、清晰,报道更加客观全面。

      五是写作时选材要得当。无论写消息还是写通讯,具体、生动、典型的例子必不可少。选材得有取舍的标准,要精选那些过得硬、能说明问题的、典型的、见人见物见思想的实例。比如写农家的好日子,某记者是举某农民手里的“3个小本本”的实例,这3个小本本分别是:村医疗报销本、合作社分配本和特色农业收入本。由此可见,典型的事例,往往能收到“一个顶十个”的好效果。反之,事例不典型,举的再多也没用,还让人觉得琐碎、啰嗦。

      六是要会讲故事,叙事结构要有讲究。出色的人物报道往往离不开精彩的故事。作为记者,要有敏锐的嗅觉,要善于发现故事线索,写出好故事。首先,故事要有悬念、有冲突。悬念,能让读者跟着你的故事走。悬念通常都要放在故事的开头。其次,要有谋篇布局的功夫,要创新叙事结构。叙事结构的创新,让作者对时间的处理有了连贯、交叉等多种手法,让讲述平添了魅力。比如用对比的手法。举个例,记者在某村采访时,看到一些青年人围着书桌读书看报,同是一个村,记者从前些年的恋牌桌到今天的恋书桌,两种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谓思想深刻、主题鲜明,使得稿子生动可读、引人入胜。

      七是用短开头和短结尾捕获读者。“好的开头,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别在故事开始的地方开始”。写作时要选择一个能吸引读者的节点,这个节点,或者集合了多种矛盾因素,或者能唤起读者的共鸣,或者是推动人物作出重大选择的动因,这才让人印象深刻,有读下去的欲望。人物报道的结尾多种多样,但是对整个人物报道有所呼应是必须的,好的结尾应该富含弹性和张力,适当延伸文意,不要穷尽,给读者营造一个回味空间。

      采访人物时,没有经验的记者往往会被采访对象带着走,成为他的传话筒、个人报告。文章没有重点,没有“神”,读者看完之后,无法对这个人有一个生动的判断。写人物报道,需要既用情又用心,只有采写上下足功夫,才能传递出真正直击心灵的力量,才能写出人物的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东川区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