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指南番外篇】论如何在异世界吃的清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真忌什么肉 【穿越指南番外篇】论如何在异世界吃的清真

【穿越指南番外篇】论如何在异世界吃的清真

2023-09-08 04: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什么?龙肉居然不清真?

什么?刀法不好也违反戒律?

所以说,假若穿越到了中东背景的异世界,怎么样才能不“吃出问题”嘞?

声明:本文的撰写初衷是出于对祖国西北随处可见的“清真食品”的好奇,故尝试性就清真食品的判定标准撰写一篇通俗的趣味科普。本文无任何传教或有害民族团结的目的,还望审核大大高抬贵手。

在村官岗位上苦捱一整年的小李接受了中世纪麻木枯燥的现实,穿越伊始的新鲜感也逐渐消沉黯淡下来。“多咱换个人生online耍耍?”小李一边嘟囔着,一边从床上睁开了双眼,随即发现天花板有些陌生——既不是自己天天住的简陋茅草穹顶,更非前世所熟悉的那种嵌着节能灯的现代版本,而是一种……带有异域风格的款式。考虑到昨晚并没有开过机甲,不消说,他这是又穿越了,人呐就都不知道,换服封测资格都不可预料,也不知是靠着自我奋斗,还是大能计划的一部分。有道是想吃奶来了亲娘舅,一个人的命运啊冥冥中自有决定。

领主:我管家呢?

穿越这事儿向来是一回生两回熟,对小李而言紧张倒也谈不上,只是事发实在突然,让他好一番摸索才搞明白了自己的境遇——原来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顿亚」的幻想世界,在这里,被主选中的人将被授予全套狩猎武器,导引狩猎之力。小李则将扮演一位名为「穆罕默德·阿李」的猎人角色,在自由的狩猎中邂逅性格各异、能力独特的猎物们,并将它们带回乌玛(公社)烹成吃食。好嘛,还是个开放异界设定,就没漏了啥真相要逐步发掘来着?

真相还真有,而且咱聪明的阿李很快就发现了,这服务器恐怕是面向中东玩家的。所以呢,整个世界的饮食习俗都遵照着一种无形无相的规则戒律,其名唤作“哈俩里(halal)”,用道家语言的编译器处理一下,输出的词汇则更令人耳熟——清真。

西北的小伙伴们大概对这标识不陌生

至少在一开始,阿李并不觉得事有多大。对于一位西北汉子而言,清真馆子他是身经百吃,去得多了,无非是不吃大肉、不喝小酒嚒,实在是图样图森破!于是乎,清点了一番装备后,阿李就打算做任务去了——好不容易来一趟游戏异界,核心体验自然是猎取超凡生物的快感。不说多的,先来道开胃小菜,屠条大龙咋样?

有一条年代较早的阿拉伯龙

话说在中东人的神话观中,龙这种生物也是存在的。而颇令阿李欣慰的一点是,比起那些大号蜥蜴似的西方龙,中东人对龙的概念显然更近于东方。在马穆鲁克埃及学者代米里的记述中,龙这生灵乃是一条长达10公里的大蛇,颜色鲜艳,周身覆盖鳞片,却又有着鱼的双鳍。据说,每当海浪高涌时,便是龙在兴风布雨。能亲身对战如此神话生物,阿李激动万分,特别是将猎物带回乌玛后,掌勺颠锅的古拉姆禁卫还会将其烹制成美味的大餐。都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地下的吃过了,再吃吃天上的,多是一件美事啊!

有一条打了结的龙

在食欲的驱动下,阿李上穷山峦,下穷海底,终于与龙打了照面。凭借游戏赋予的巨力与娴熟的太刀见切手法,阿李在猫车次数内将将讨伐成功。洋溢着钓鱼佬勾上大鱼般的美好心情,阿李一路把长龙拖了回来,寻思全社杀一口这玩意,吃半年可不是梦。但旋即,屠龙勇士就尬住了——任务点拒收了龙肉,因为谢赫(长老)说这肉不清真?

眼见阿李一脸不解,学识满满的谢赫捋了捋长须,娓娓解释道:阿李呀,清真,甚么是清真?哎,清真者,“合法”之义也。而这龙肉,至少有三点与法相悖。先看它这尖牙利爪,穆圣有云,有獠牙与利爪的动物的肉,都不是清真的食物——毕竟它们受造乃是为了捕猎,这要是反过来,岂不违背了主宾关系?唔,再说这龙的性格,传闻东边的龙为了保住甚么定海神针,花招频出,此乃犯了吝啬的忌讳;西边的龙则无不贪图金币,此乃犯了贪心的忌讳。老话说吃什么补什么,咱要是吃了这又贪又吝的肉,不就奔着道德败坏去了?第三么,虽说利未记有云,凡是水里有鳞有鳍的都算可以吃的,可哈乃斐派的学者们又说了,海鲜里除鱼以外,都有麦克鲁亥(makruh)——也就是不清真的嫌疑,谨慎起见还是不吃的为好。最后,还有最后哈,阿李你这刀工可万万要注意——看这龙身上的伤痕,想来你一定是刮痧刮了上百刀,这是妥妥的虐待行为呀!以后一定记得换把伤害高些的武器,以达比哈(Dhabīḥah)的刀法一刀封喉,这样得来的、神道主义的肉才算是百分百清真嗷!”

只有让猎物死的痛快,人才能吃的痛快

次日,经过一夜思考的阿李改换了真蓄大剑的流派,务求采用些据说更清真的击杀方式。至于目标方面,他决定吸取教训,放弃那些花里胡哨、不好说清真与否的神话生物,食肉目的大猫小猫外加狼与狗也由于嘴里的尖牙被踢出了备选范围——那要不咱宰个草食动物?抱着这样的念头,阿李晃荡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河畔,发现了几头家驴——也不知是多少代前从拉磨的地儿逃走的后代。腹中饥饿的阿李回想了一番驴肉火烧的滋味,得,这天上龙肉咱无福消受,眼巴前儿的地下驴肉还能跑了不成!顷刻间剑光一闪,一头反应慢半拍的家驴躲闪不得,当即倒毙。如此大的动静闹出后,河边的大小生物一哄而散,却唯有三两只牛蛙不闪不避,还杵在原地呆呆地吞着蚂蚱,很快就通通便宜了阿李。

就在他大开杀戒之时,一声牛的惨哞从灌木丛间响起。阿李定睛一看,一头大野牛被扑翻在地,喉咙处咬着一只颇为眼熟的游戏生物——大贼龙。看来是他闹出的大动静惊走了野牛,却正好撞进了大贼龙的埋伏里。唔……阿李一阵琢磨,这大贼龙虽说带个龙字,但多半算是大蜥蜴一类的——就像科莫多龙一样嘛!那这东西大约也清真?念在讨伐了它后还能有一头野牛做赠品,阿李果断出手。仅仅三分钟后,整头大贼龙、外加那头死去的野牛就成了战利品——看来中分哥果然和游戏里一样弱鸡嘛!

中分哥的原型多半是个鬣蜥

傍晚时分,已然肚子咕咕叫的阿李拖着大只小只的猎物回来了,庞大的战利品引起了众信士的集体围观。抬起胸膛,阿李一路走进了谢赫的住所,呶,咱一口气搞来了这么多肉,这回总能开饭了吧?

谢赫一时间不置可否,而是蹲了下来,细细抚摸着那头野牛。阿里心中丝毫不慌,他清楚记得兰州牛肉面可是正经清真吃食,自己从小吃的牛大还能记错?过了大约十来秒,长老终于转过头来开了腔:“阿李呀,这野牛不是你亲手宰的吧?”愣了两秒,阿李点了点头,确实是那个大蜥蜴咬死的。“唉,这就麻烦了。”谢赫一捋胡子,“穆圣曾说啊,死于其他野兽的动物肉不清真!再看看你这大蜥蜴吧,虽说此物清真与否没有定论,不过穆圣他老人家当年确实拒吃过蜥蜴肉——所以咱还是谨慎些为妙。然后呢,这驴肉要是野驴肉的话,倒也不是不能吃,然而这是家驴——当年穆圣攻打海拜尔,见人在烹饪家驴肉时,可是曾明言要倒掉驴肉、砸碎锅釜的呀!最后这牛蛙就更别提了,咱穆民向来不吃两栖动物,特别是圣训中还明令禁止捕杀青蛙——罪过罪过,这牛蛙似乎还有一口气存留,快快放生了吧!”

眼见阿李的表情越来越便秘,谢赫心一软,又在他的布袋里翻捡开来。要说袋子里还有些虫子啥的,拿油炸了倒也算个小菜。可谢赫还是一脸痛惜地将它们丢在了地上:“这昆虫什么的都是无有鲜血的动物,依照圣训呐,都不可食,唯有一样例外,经书里倒是允许吃蝗虫。我看刚那牛蛙的嘴里有半截蚂蚱,要不你就先拿这玩意交任务?”

与鱼类一样,蚂蚱也不用遵循“死物不清真”的标准

最终,高强度肝了一天的阿李,靠着一口烤蚂蚱度过了第二个夜晚。饿得浑身无力的他开始寻思,这与其说是狩猎游戏,不如说是生存游戏——明儿也别考虑啥大型猎物了,先琢磨着随便弄点肉,混饱肚子再说吧。换上了不怎么费力的轻弩,环顾一圈后,阿李发现昨天丢在村外的猎物尸体上站满了乌鸦——嗯,鸟肉也不错!然后……要不去掏掏村后的老鼠洞?向洞里灌了些烟,等待半晌后,阿李喜提土拨鼠一对。而当天的最后一项收获则是一只大马猴——趁着他掏洞时,那猴子居然试图偷走乌鸦,曾被峨眉山猴子抢手机的阿李怒从心起,你小子,这地儿可没有保护动物的说法,今儿咱就让你见识见识恐怖直立猿的威力!

中午时分,饿得双腿发软的阿李蠕动到了谢赫面前,敦促谢赫赶紧找人加工成吃食。一番拨弄后,长老怜惜地看了他一眼:“唉,你怎么就不读经呢?这乌鸦和鼠鼠,再加上蛇和蝎子,乃是伊斯兰教义明确列出的四害,如此害兽,烹了连锅铲都会给污染的!而且你怎么还带回一猴子?须知这猴子本是古代的异教徒,由于妄自尊大、不遵戒律才遭了贬,反向进化成了猴子,哎呀呀,信士要是吃了这玩意,四舍五入之下可不就……”

听到此处,阿李眼前一黑,登时坚持不住、饿昏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后,才被肉香所诱,缓缓醒转过来,却看见那野牛、那蜥蜴均已被烹饪完毕,呈在桌前。看着谢赫复杂关怀的表情,阿李不禁弱弱地问道:“谢赫啊……这几只动物不是说不清真,不能吃吗?

谢赫的表情更加同情了:“阿李,胡大是普慈特慈的,教义里提及了紧急避险的情景,要是人快饿死的话,就算见猪啃猪、见酒灌酒,胡大也不会怪罪的!你啊,就安心吃罢……”

这里是注释:

1、 关于清真的划分:清真是伊斯兰教对食物合法性的判断标准,当然,在食物之外,部分染料、织物也会因为各自的来源被纳入清真的考量范围。清真这个词本身是个道家名称,伊斯兰教传入后进行了借用,不过这个词好像本身有点不好理解。以更通俗的翻译方式,清真(halal)就是“合法的”(回族一般将其音译成哈俩里或者哈拉勒),不清真(haram)就是“禁止的”(回族人叫哈拉目),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两种中间状态,一个是麦士布呼(Mashbooh),意味有嫌疑,但不确定;另一个是麦克鲁亥(Makruh 可憎的嫌疑),意为没有明文禁止,但嫌疑程度较重,根据推断应该厌弃。麦克鲁亥这个词并不仅用于规范食物戒律,在礼拜、葬仪乃至性行为的规范上同样会用。

2、 关于龙:尽管中东人对龙的“认知”多半来自前伊斯兰时代的神话(比如巴比伦神马杜克或者海怪提亚马特——没错,就是lol里提亚马特的名称来源),但是在伊斯兰时代后,龙的形象依然在中东民间、占星界或者医学界流传。不过,来自阿拉伯与波斯的两条传播脉络为中东的龙塑造了不同形象,在阿拉伯,龙更多是一种强大的怪兽,而在波斯,龙则更倾向于一种邪恶且有毒的怪兽。9世纪之前对龙的记载还比较……混乱,大致是一种骆驼大小、靠四条腿走路且有翅膀的雌性生物,由于帮助撒旦诱惑夏娃被砍掉了四条腿(emmm……)。到11世纪后,对其的记述就更接近于长蛇了,周身覆盖鳞片,牙齿锋利,且与星象、魔法相联系,因此龙的形象在伊斯兰艺术中开始变得常见。不过挺有趣的一个事儿是,在蒙古征服后,龙似乎一度被用来隐喻蒙古人,并且形象也显著凶恶化了,被认为是“又大又丑、张着满是牙齿的大嘴,能吞下所有猎物”(出自Aja 'ib al-Makhluqal 创世奇观,成书于13世纪末)。阿拉伯人对蛇夫座中“蛇夫”的描绘也像是个蒙古人,不知道是不是也与此相关。最后,也许是继承自提亚马特的传说,阿拉伯的龙怪也常常与海洋相关,比如Hydra和Cetus都是如此。

3、 文章中提到的代米里全名Kamal al-Din Muhammad ibn Musa al-Damiri,是14世纪的马穆鲁克埃及作家,撰写了史上第一本动物学分类著作《大动物志》,介绍了931种动物的习性、生理特点、名称词源、宗教意象、文化意象,以及清真与否——考虑到代米里本人也是沙斐仪派的教法学家,他对清真的判断标准也是依照沙斐仪派来的,因此在伊斯兰世界倒也不完全“普世”。

有一本《大动物志》

5、 关于清真这块还有一条……怎么说呢,不太“现代性”的原则,就是异教徒宰杀的肉不清真(如果不知道肉是谁宰的,吃之前念经也行)。不过这里的“异教徒”不包括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毕竟伊斯兰教也承认这俩是“信奉天经者”。

6、 猪肉不清真基本算是流传最广的一条了,而对其的基本解释则是猪肉“不洁”。具体而言呢,当时阿拉伯人觉得猪生活习性不好,“乐从卑污”,“性格贪鄙”,吃的食物也比较不干净,还懒惰……总给人一种“我怕吃了你的肉被传染了你的懒癌”的既视感……。顺便在10世纪的《圣训校补》里还提到了个宗教含义比较强的,说曾经有个部落由于彻夜暴食酗酒变成了猪,倒是与猴子那事儿有点相似。最后再补个好玩的,代米里的《大动物志》里提到,梦到一大群猪的话预示着“将要统治一群犹太人或基督徒”。

7、 关于各种海鲜清不清真,这块quran和部分圣训的记载有矛盾,所以不同教法学派的态度也不一样。逊尼派的沙斐仪、罕百里、马立克学派都允许吃大部分海产,哈乃斐学派则只允许食用鱼类,什叶派则只允许食用有鳞的鱼类和虾(鳗鱼也不行)。除此之外,一部分在泥里打洞的螃蟹啥的几派都不让吃,因为地下打洞的动物被视为不清真。然后海豚也被部分的认为是不清真的,因为海豚在阿拉伯语里就是“海里的猪”。

8、 关于蜥蜴这块,不同教法学派对其的认知确实不太一样。一部分学者觉得当年穆圣虽然拒吃蜥蜴,但也没禁止其他人吃,所以无所谓(对此的记述出自Taqririah圣训);另一部分学者根据某些经文条目(我没找到指代的原文,可能是因为与蜥蜴类似的壁虎被列为害兽)将蜥蜴归纳在fawasiq(害兽)类别内,因此禁止食用。还有一种折中的路子,是把蜥蜴分成了若干门类,比如阿拉伯的jundub蜥蜴就可以吃,印度尼西亚的Khobaits蜥蜴就不能吃,等等。由于这块确实混乱,现在国际上使用的清真食品标准(沙斐仪标准)中,所有蜥蜴都被归纳在不清真的范围内。

9、 说起来尽管饮食戒律很多,但“紧急避险”原则也蛮多的,除了快饿死了啥都能吃外,因为治病的目的吃非清真食品也是可以的,最后,如果是非自愿情况下,乱吃也不会被追责。

10、 最后说几个其他判断清真的原则:(1)自然死亡的动物,除了蝗虫和鱼以外都不可食(被刺死、被殴打、被勒死、摔死、被野兽咬死的都不可食,至于为啥死鱼能吃,是因为穆圣认为“水是纯净的”)。(2)不能饮用血液,理由似乎是“野蛮”(鸭血:那我呢?)。(3)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仪式的用肉被视为麦克鲁亥,原因是肉可能是被献给伊斯兰教不承认的圣徒的。(4)不能吃地下打洞的动物(5)不能吃经文里明确的“害兽”和“益兽”,害兽包括乌鸦、鹞鹰、蝎子、老鼠、恶狗、壁虎等;益兽包括蚂蚁、蜜蜂、戴胜、雀鹰、青蛙等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