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提分卷:字义理解、新词积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清的什么填上合适的词语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提分卷:字义理解、新词积累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提分卷:字义理解、新词积累

2023-04-09 16: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1)句中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意思相

反。“负”的意思是________。

(2)这句话强调,与人相处,遇到矛盾,“________”比

“________”更重要。

3.人心齐,泰山移。

(1)“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断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群结队

(1)“结”在这里读作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成群结队”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五谷丰登

(1)“五谷”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在这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丰登”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五、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能读通读懂文言文。(30分)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跌,失蹑也。蹑,踩。照此理解,“足跌”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读作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结果。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皆:________。持:________。击:________。

迸:________。

(2)句子中的“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人若爱其身。

(1)句中的“人”指________,“其身”指______________。

(2)“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

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

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下面加点的“度”,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根据你的理解,

选择合适的解释。(4分)

①量好的尺码②测量

(1)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

2.翻译句子。(8分)

(1)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出现“之”字,读句子,写出“之”的意思。(9分)

(1)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归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字义理解提分卷答案:字义理解

4 新词积累提分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6分)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10分)

1.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

2.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

3.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   )

4.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

5.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

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10分)

1.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

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

3.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    )

4.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    )

5.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    )

四、读句子,把画“——”的部分换成一个成语,写在括号里。

(16分)

1.秋天的雨,有一盒色彩繁多,非常好看的颜料。(     )

2.我被声势雄壮浩大的大海深深地震撼了。(     )

3.青头对发生的意外事情十分吃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

(     )

4.秋风轻轻地吹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     )

五、按类别积累词语。(27分)

1.写有关人物的四字词语。(18分)

(1)外貌: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衣着: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性格: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品格: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神情: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心理: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写成语。(9分)

(1)源自历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源自寓言: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源于神话: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九龙壁

(文明 闻名)全国的艺术珍品九龙壁,是一(座 坐)用琉璃

砖瓦砌成的影壁。今天,我游览了北海公园,亲眼看到了它。它

那精美的造(形 型)使我赞叹不已。

这座九龙壁高5米,长27米,厚1.2米。在影壁的正反两

面,用七色的琉璃砖瓦分别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彩鲜艳,形

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雾,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你看,一条

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它们瞪圆了双眼,怒目相视。

黄龙伸出了锐利的爪子,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

蔑地瞟着对方,仿佛在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较量吗?”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战了。只见蓝、白两条

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碧涛之上,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

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各的特色。有的气势汹汹,杀气

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有的回首遥望,像在呼唤同

伴……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精致的九龙壁,我不禁感慨万分。我国古代的工匠们

真是心灵手巧呀!九龙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明媚的阳光照耀在九龙壁上,琉璃砖瓦闪闪发光,光彩夺目。

闪光吧!灿烂的九龙壁。

1.用“√”在第1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3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9分)

精美 ——(    )

轻蔑 ——(    )

照耀 ——(    )

3.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9分)

(1)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意扬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词积累提分卷

一、穿戴 敬礼 闪闪发光

清凉 旅行 一本正经

翠绿 墙壁 争分夺秒

翅膀 演奏 恍然大悟

二、1.稳定 2.愉快 3.雄壮 4.威风 5.惊异

三、1.反对 2.轻松 3.冷清 

4.稀疏 5.嬉皮笑脸

四、1.恍然大悟

2.波澜壮阔

3.大吃一惊

4.秋风习习

五、1.示例:(1)五大三粗 眉清目秀 浓眉大眼

(2)西装革履 衣衫褴褛 衣袂飘飘

(3)活泼开朗 风趣幽默 豪放不羁

(4)助人为乐 无私无畏 光明磊落

(5)垂头丧气 眉飞色舞 全神贯注

(6)忐忑不安 欣喜若狂 喜出望外

2.示例:(1)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2)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3)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六、1.

2.精致 不屑 照射

3.(1)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3)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