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末时期女性服饰 民国时尚

民国时尚

2023-07-03 06: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民国之初——服制新规下的文明新装

民国初年,大圆角短袄裙是当时女性的主要穿着,此时袄裙还保留清末满汉女装好装饰的风格,立领镶滚,斜襟大袖,裙长至脚面。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这种“文明新装”由留洋女学生和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着,很多西式教会女学生装元素的融入使“文明新装“兼有东西方的风格。

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时或露腕呈喇叭形,袖口一般为7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饰。裙为套穿式,初尚黑色长裙,长及足踝,后渐至小腿上部。

这种装束由北京、上海两地的女学生最先倡导,之后蔓延至知识女性,不久连家庭妇女也脱下了华丽的衣衫,换上一身朴素。这种风格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适于卫生,便于行动,实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饰改革原则相符合,宋庆龄、陈洁如等也极为推崇和提倡这种服装,众多场合都穿着倒大袖风格服装,在当时可谓是举国崇尚。

北伐前——悄然过渡的倒大袖

北伐前的北方地区盛行穿倒大袖长袍,也是由文明新装演变而来,也有地区流行旗袍马甲,内穿倒大袖短袄,外套无袖长马甲,或者短马甲加长裙,袖口多做装饰。

北伐前后,南北地区着装相互融合又各有特点。早期旗袍都是呈现筒状,并无现在旗袍的开衩。而这类旗袍的雏形,有着早期京派旗袍的典型风格,款式宽松,衣领略高,腰身宽大。

20世纪20年代——上海旗袍的最初诞生

1926年,短袄和长马甲合二而一,此为民国新旗袍的最初款式。上海作为当时公认的服饰时尚中心,其声势远远领先于全国各地并左右着中国服饰时尚的变化。上海旗袍时尚的最初,是以无袖的长甲形式出现的,短袄外面的长马甲代替了长裙。

上世纪20 年代末,欧美女子盛行短裙。画家万籁鸣在1928年8月为《良友》杂志第29期设计若干新式旗袍,上海南京路的鸿翔旗袍店善加模仿,依照西方流行的人体曲线美加以重新剪裁,生产出短式旗袍,促成了海派服饰风格的形成。

张爱玲评价道:“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袍身宽松、廓形平直,长度在踝关下之上或大约小腿肚的地方,倒大袖,领、襟、摆等处仍喜做滚边镶饰,但繁褥之风日减。

20年代未,旗袍开始收腰,受欧美短裙流行潮流的影响,摆线提高至膝下,仍为倒大袖,但袖口变小,装饰性质的镶滚趋洁,甚至完全取消,色调也力求淡雅和谐,后体上显得十分简洁方便。

20世纪30年代——摩登时代,中西合璧

20年代的旗袍一直沿用倒大袖袖形,直至30年代才慢慢消失。旗袍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这些改革的应用虽并不广泛,但表示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须遵循的。旗袍与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别裁派”的一个特点,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可以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

19世纪30年代,欧美服饰审美标准对中国女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了微微有一些扁平宽松的美国20年代爵士乐风格,旗袍的下摆也一升再升,至1929年升至膝盖处,女子大大方方地露出她们秀丽而健美的小腿,充满时代气息。

1929年上海女学生穿的旗袍,受欧美的影响,收腰,袍身变得合体,袖口缩小。 摆线已到膝盖处。有的袖口装上仿西式的克夫,成为流行一时的时尚。

三十年代初,旗袍长度沿袭二十年代的样式,流行短旗袍,下摆长度稍过膝盖,但在1932年开始不断加长,长至“衣边扫地”。这主要是因为1932年前后都市妇女中开始流行高跟鞋。这种来自欧美风尚的皮鞋与旗袍相配,改变了旗袍的时尚走向。原本以下摆线提高为时尚的旗袍,为增加高跟鞋的美感而加长旗袍下摆,使女性显得纤细修长、性感动人。

到1934年前后,旗袍长度能盖住脚面。这种“扫地旗袍”多为高领,装着三粒纽扣,领高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夏天也不改风尚。随着旗袍的加长,旗袍的开衩也越来越高,到1934年前后几乎开到了臀部,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玉腿乍现。

1931年旗袍长度下垂,低衩,中长款,温柔婉约。这款旗袍袖缩至肘,领处两粒钮,双宽滚边,碎花锦缎为料。

1933-34年,流行大开衩旗袍,风气万种。这款旗袍提花缎为料,花纹是如今也很流行的动物纹,衩高过膝甚至及臀,腰身变得极窄。

1935年,旗袍又流行低衩,长度发展到全遮脚的极点,开衩却降至膝下小腿。 穿着这样款式的旗袍坐时显得含蓄大方,走时优雅慢步,但行走不便。

无袖紧身长旗袍,是海派旗袍的一个创新,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袍身尤为称身合体。这种形制的旗袍在上海的流行时间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的最后两三年里。

1937年的双开襟旗袍,平肩连袖缩至肩下两寸,橙红色竖条纹,极为修身,打破右襟开缝的传统。

1938年的海派旗袍高领低摆,开衩至膝,橙色提花缎为料,袍身紧窄修长而无袖。

这一时期,国内外通商、交流的机会增多,扩大了国人的着装选择,改变着人们的着装观念。旗袍的面料因此极为丰富,从各类绸缎到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应有尽有。尤其是出现了镂空织物和半透明的化纤及丝绸以后,“透、露、瘦” 的旗袍就开始流行。

旗袍和西装进一步结合起来,裁剪更多采用西式服装做法,加胸省、腰省、垫肩。领和袖更多采用当时流行的款式,领用西式翻领,袖则有荷叶袖、开叉袖以及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更为时尚的就直接在旗袍外穿着西装大衣。

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百花齐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各界女性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为了行走方便,袍身逐年缩短,开衩也逐渐升高,袖子也变得细长合体。灯红酒绿的三十年代过去了,进入抗战时期的中国大陆处于一个奇特的时代,战地和租界共存,一面是战火纷飞,一面是歌舞升平。而旗袍的款式也由此发展出不同风格。

抗战时期,旗袍下摆升高,易于行动,颜色也较为朴素。此款为三钮高领短袖低开衩旗袍。

40年代的旗袍,做工精致,衣料讲究,此款式的领口、袖口及下摆镶有宽花边。

而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一般妇女,尤其是执教鞭的教师及进步学生,一直都盛行穿着"阴丹士林"不褪色的蓝布素色旗袍。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与当时女性解放密不可分。到30年代和40年代,旗袍已经成为城市女性重要服饰。如今重新流行的旗袍,已迥然不同于旧制,其实是在民国旗袍的基础上进行西式改良,但依然保留1930年代至1940年代确立的旗袍的基本形态和那一抹化不开的东方风情。

本文来源艺之卉百年时尚博物馆

如有侵权 立即删除

有一种穿搭叫同色系穿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