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乾隆审美,看清代斗彩瓷器的发展,其样式有何艺术特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代瓷器造型图解图片 浅析:从乾隆审美,看清代斗彩瓷器的发展,其样式有何艺术特征?

浅析:从乾隆审美,看清代斗彩瓷器的发展,其样式有何艺术特征?

2024-07-03 21: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引言

“斗彩”发源于明宣德时期并在明成化时期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彩瓷门类。至“康乾盛世”景德镇御窑不仅仿制出了高质量的成化斗彩瓷器,而且还在继承明斗彩的基础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一、清乾隆时期斗彩瓷器的发展背景

在说到乾隆时期斗彩瓷器的发展之前,就不得不承认乾隆时期的瓷器发展史是和雍正时期属于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决定这个特性的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原因所决定。

而在历史上串联起雍正瓷器和乾隆瓷器两代发展史的,正是中国陶瓷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声名卓著的督陶官唐英。唐英不仅在历代的督陶官中最为著名,而且他本身也是一名著述颇丰的作家和能文善画并且本身也精通瓷器烧造的书法家和陶瓷艺术家。

唐英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景德镇御窑厂的官窑瓷器烧造事业上,而在唐英担任督陶官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也由此被称为“唐窑”。

而大量的清乾隆斗彩瓷器就是在由唐英担任督陶官时期烧制而成,可以肯定唐英为清乾隆斗彩的精致和美轮美奂做出了相当程度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火爆一时的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第一季中所展示的并号称“瓷母”的“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就是当时已经六十六岁的唐英根据乾隆帝的旨意而拼尽全力烧造而成,而各种釉彩大瓶在接近颈部的部位装饰的就是一圈斗彩宝相花。

在严格的质量把关下也直接导致了烧成的官窑瓷器器型完美并且釉色透明。而无论是烧制新式瓷器还是仿制其他窑口和前朝的瓷器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没有唐窑仿烧不了的器型和釉色。

而且在唐英担任督陶官期间,景德镇御窑厂还创烧了大量新创色彩的瓷器,譬如洋彩乌金、珐琅画法、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釉和通过控制变量特意烧成的窑变釉等。包括乾隆斗彩在内的唐窑瓷器都造型优美、色彩缤纷、图案新颖。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御窑器物已接近于完美,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这巨大的成就也正是唐英和御窑厂广大窑工的共同努力使得清乾隆时期包括斗彩在内的的唐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乾隆时期的斗彩瓷器具有乾隆时期特有的时代特征。

除了景德镇御窑厂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之外,乾隆时期斗彩瓷器另一个突出的发展背景就是一定程度上藏传佛教的影响。这是因为随着从元代开始,中央政府确立了对西藏地区的领导权,喇嘛教也就和宫廷有了联系,到明末时期,藏传佛教就传入了蒙古地区。

到了清顺治时期,中央政府就正式册封了达赖喇嘛的封号。到了清乾隆时期,确定西藏各大活佛继承制度的“金瓶掣签”制度也正式落实,而且乾隆时期也是清代历史上藏传佛教最兴盛的时期。

除了藏传佛教在宫廷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加之外,乾隆帝本人就修炼密宗。乾隆帝不仅修建众多喇嘛寺庙,而且在紫禁城中建造了专供自己修炼的雨花阁。就连宫廷画师也绘制了一张乾隆帝身着藏传佛教服饰的唐卡。

可以说乾隆时期藏传佛教在宫廷中的兴盛就使得在乾隆时期出现了诸如斗彩八宝云龙纹盖罐等大量藏传佛教题材的斗彩瓷器。

可以说,乾隆时期的藏传佛教题材斗彩瓷既说明了当时西藏和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通往来,也说明了藏传佛教文化对乾隆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深知藏传佛教对蒙藏地区影响的乾隆也正是通过了解并利用藏传佛教,并以此作为更好控制蒙藏地区服从于清政府的一种有力工具。

二、清乾隆时期斗彩瓷器的特征

1、清乾隆斗彩的造型特征

乾隆斗彩瓷器造型繁多,凡生活用品、陈设品、玩赏品等各式具备,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之外还有大量诸如鼎、尊等依照古时瓷器和青铜器等器型烧造的传世品,而且清乾隆斗彩中众多传世品中也有很多是每年照例为皇宫御用或是皇帝和皇太后万寿节的贡品,而作为皇帝寿辰的万寿节也是除元旦和除夕之外宫廷最重要的节日,而景德镇御窑厂也要为万寿节烧制大量祭祀、筵宴和赏赐用瓷,因而制瓷工艺十分精巧。

此外清代乾隆制瓷的分工极细加以官窑的制度改革使得御窑厂最终形成了专业的工匠队伍,对成型工艺来说更是精益求精,从而为造型品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条件。

而且,乾隆斗彩也是历代斗彩瓷器的集大成者,除了之前提到过的品种繁多且制作精致之外,清乾隆时期也是一反前朝以小型瓷器的传统,大型陈设用瓷的数量也是多于前朝并拥有高40余厘米的格式贯耳瓶、天球瓶、螭耳瓶、梅瓶、壁瓶等器型,还有刷新斗彩体型记录的宫廷御用器具。

并且清乾隆斗彩也受藏传佛教影响而大量出现了僧帽壶、多穆壶、藏草瓶等宗教用品造型的斗彩瓷器。

除了出现大量创新器型之外,清乾隆斗彩瓷器仍然仿制了大量诸如斗彩杯、斗彩盖罐等明成化斗彩瓷器的经典器型,虽然说仿明成化斗彩的器型并不算多,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斗彩杯和斗彩盖罐这些器型,但是清乾隆仿明成化斗彩的器型尺寸和形式已经由清康熙时期的参差不齐逐步发展到了整齐划一。

2、清乾隆斗彩的款识特征

从款识上讲,乾隆时期包括斗彩瓷器的官窑款识也是十分独特。乾隆斗彩瓷器官窑款识有两种,一种是粗细均匀并且规整划一的六字双行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识,另一种则是青花四字双行隶书“乾隆御制”款识,其中官窑斗彩瓷器主要使用的就是前者的篆书款识。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时期特别的篆书款识是景德镇御窑厂根据乾隆帝批准的纸样再以统一的标准大小写在烧成官窑瓷器的底部的,所以斗彩器物的体积大小也决定了这个篆书款识的规格大小。除了使用乾隆御制款识的官窑瓷器之外,乾隆民窑斗彩则是使用不同的书堂名款识。

除了乾隆本朝款识之外,清乾隆仿制斗彩瓷器的款识仍然有一部分仿写了明成化斗彩款识,不过部分乾隆仿成化斗彩瓷器底部所书写的是“大清乾隆仿古”款识而不是仿写成化款识。不过有的清乾隆仿明成化斗彩盖罐就仍然仿写了斗彩天字罐所独有的“天”字款识。

3、清乾隆斗彩的工艺特征

清代乾隆一朝六十余年,而乾隆时期也正是所谓“康乾盛世”的落笔之作。所以乾隆斗彩瓷在工艺上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相比于之前的清雍正斗彩瓷或者其他的斗彩瓷也极为繁缛、华丽和奇巧,同时在用彩工艺上的繁缛和华丽也是乾隆斗彩一个重要的特点。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了乾隆时期这一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和期间封建经济繁荣和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乾隆帝本人也酷爱各类工艺美术品,所以在工艺上刻意求精、求奇和求巧的做法就使得乾隆斗彩瓷器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显示出乾隆唐窑彩瓷生产的非凡情景。此时乾隆的斗彩瓷器无论在造型、纹饰、用彩方面都以繁复和华丽著称,一改雍正时清丽淡雅之风。

譬如清乾隆斗彩云龙纹盘,虽然此盘的造型和纹饰仍然承袭了雍正时期,但是纹样就以繁缛的布局取代了雍正时期的疏朗,用彩色泽也比雍正时期更深。清乾隆斗彩夔凤纹盘的用彩更是明艳和饱满,尽显乾隆时期的奢华风格。

而且乾隆斗彩仍然继承了成化时期的填彩技法,在填釉上彩的同时适当用釉下青花钩线渲染,不过,乾隆斗彩也在继承成化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加饰的金彩、黑彩、珐琅彩、粉彩等合绘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用多种彩从而将粉彩的温润柔和、五彩的光鲜艳丽以及珐琅彩的凝重典雅综合运用在一器之上的用彩方式使得整个器物的瓷画不仅繁复华丽,而且鲜明娇艳。

这些华丽至极的乾隆斗彩不仅是清乾隆时期斗彩瓷器在用彩方面的突出特点,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法。这种创造性的用彩手法也使得清乾隆斗彩在艺术上达到了一种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不过与之相反的是,不少清乾隆时期的仿明成化斗彩瓷器在用彩上反而没有原创斗彩器那么的富丽堂皇和娇艳华丽,譬如之前提到过的乾隆仿斗彩天字盖罐的用彩就不及雍正仿品那么的鲜艳明亮了。

4、清乾隆斗彩的装饰特征

在装饰方面,清乾隆斗彩的纹饰由于是以朝廷具体的规定和乾隆帝本人的旨意设计而成,那些不符合宫廷规定或者乾隆帝本人不喜欢的纹样就会随时被取消或者修改。而之前提到的各种釉彩大瓶就是在乾隆的旨意下诞生的产物。

所以这就导致了乾隆斗彩的纹饰图案构图严谨、细致工整的特点,其中常见于乾隆斗彩的纹饰有缠枝纹、吉祥动物纹、八仙等人物纹、婴戏纹、花果纹、各类莲花纹、福寿纹、牡丹纹等。而其中代表吉祥的图案比比皆是。

而在构图上,清乾隆斗彩也多次用缠枝花纹于富有美好含义的物品串联成一个整体,有的是“福寿双全”、“吉庆有余”等吉祥画,也有的是与各类的吉祥物体组成“鹤鹿同春”、“万代长久”、“万寿无疆”等题材的写意画。

其中斗彩缠枝莲纹折肩贯耳尊就是典型的缠枝花纹斗彩瓷器。此外由于受藏传佛教影响,有宗教寓意的八吉祥纹、八宝团纹和作为藏传佛教法器的法轮、法螺、宝伞等纹饰也出现在了乾隆斗彩器之上。

在仿制斗彩的纹饰上,虽说乾隆仿成化斗彩与成化原品纹饰布局一样,但是两者内容和色彩比较起来仍然有一定差别。可以说乾隆仿明斗彩瓷器并不是完全刻意模仿和照搬成化原品,而是通过在图案处理和纹饰内容上都做了些小改动而成为了在继承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又不失乾隆特色的瓷器。

除此之外,御制诗也是清乾隆斗彩中的主要纹饰。这是由于乾隆帝本人除了精于满洲八旗传统的骑射和兵机并完成了所谓“十全武功”之外,还从做皇子时就开始书写诗文,同时乾隆的御制诗斗彩瓷也为斗彩增添了一份高雅。然而,御制诗斗彩和其他写上了乾隆御制诗的瓷器一样,更多显现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封建统治者对这些器物所有权的标志。

总结

总而言之,清乾隆时期的斗彩瓷器是在雍正时期斗彩瓷器的兴旺之后的又一次高峰,但是清乾隆时期烧造的斗彩并不是清乾隆彩瓷的主流,此时更多的彩瓷则是粉彩瓷器和珐琅彩瓷器。所以虽然仍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相比雍正时期的斗彩发展仍然是有那么一些不及的。不过这不影响乾隆斗彩瓷器在斗彩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清乾隆斗彩仍然继承了传统釉下青花轮廓线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传统施彩方法,而且乾隆斗彩也将雍正时期釉下青花加釉上粉彩的技法进一步的拓展和发扬为釉下青花钩线配釉上粉彩、金彩、珐琅彩、墨彩等更多的釉上彩绘,再加上督陶官唐英和广大窑工劳动者不辞辛劳地设计和烧制之下,就使得清乾隆斗彩显得极为华丽和精美,进一步贴合了乾隆时期的社会文化。

而除了更加华丽的施彩方式之外,乾隆斗彩器的器型和体积和前朝有很大不同,乾隆斗彩器中大量出现了诸如斗彩缠枝莲纹折肩贯耳尊等大量陈设用大型器和更多的新创及仿古器型,斗彩瓷器也从一开始只是在手中把玩的小杯小碟和斗彩牡丹凤纹盘等日用的碗盘器具大大拓展为陈设用的尊鼎、万寿节的祭瓷和壁瓶等更多的门类;除此之外,大量出现的密宗题材斗彩瓷和乾隆御制诗瓷器也是乾隆时期斗彩的又一显著特点。

而除此之外,清乾隆斗彩的风格也要综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和乾隆帝本人的审美等多种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众所周知,清乾隆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所谓“康乾盛世”这一封建王朝和传统小农经济最后的盛世和巅峰。

而“盛世”也就是在乾隆时期表现最为突出,此时的中国也在康熙和雍正时期的基础之上拥有了更大的发展,人口大量增长,而中国的版图也被基本奠定,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清政府的专制皇权也达到了顶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耗费大量财力的斗彩瓷烧造工作也会有足够庞大的制瓷业体系支撑。除了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外,乾隆本人的因素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乾隆的审美由于《国家宝藏》节目的大火而越来越引人注目,而乾隆时期雍容华贵和五彩缤纷的风格也让乾隆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农家乐审美”,但是实际上乾隆帝的审美在学术界一直颇有争议,而这在斗彩瓷器上就体现了出来,乾隆斗彩既有人物纹那种淡雅,又有缠枝宝相纹的繁复。

这其实可以看出乾隆帝本身的审美其实根本不粗俗,相反从御制诗斗彩来看,乾隆还是一位很有文采和艺术欣赏水平的皇帝。

总之,清乾隆的斗彩为清三代的斗彩瓷器发展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然而在此之后,斗彩瓷器的发展就如盛极而衰的清王朝一样逐渐没落。

可以说,清三代时期的斗彩奏响了继明成化之后斗彩发展史上的第二幕高潮,然而在高潮的同时也为一个时代的悄然落幕奏响了最后的挽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