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课堂笔记(第十二讲):清代建筑概述+皇家宫殿以及皇家陵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代建筑装饰彩画有哪些 中国建筑史课堂笔记(第十二讲):清代建筑概述+皇家宫殿以及皇家陵寝

中国建筑史课堂笔记(第十二讲):清代建筑概述+皇家宫殿以及皇家陵寝

2024-07-14 19: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参考资料

先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可以划分为四类:①最基本的参考资料和②一些专门化的参考书,③以及一些最重要的研究素材,④还有跨越时代的基于清代文化的一些研究专题。

最基本的参考资料:

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

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部分

王璞子《工程做法注释》:清代宫廷官式建筑的做法

《营造法原》介绍的是江南地区建筑的工艺,工匠做法

比较专题化的参考书:(按清代不同匠做类型划分)

马炳坚《中国古代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李全庆、刘建业合著的《中国古建筑琉璃技术》

蒋广全《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

第三部分是清代的研究素材,包括清实录、清会典、清史稿,当然更重要的一部分是清代的档案,清代的档案汗牛充栋,清覆之后民国初年有一批清代的宫廷档案被卖到了琉璃厂,用来做仿古纸,被罗振玉赎买,被称为“八千麻袋事”,这是清代档案的一部分,可见清代档案之巨。档案中包括所谓奏销档、活计档、陈设档,这些现在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等处。这些档案是研究清代历史的必不可少的材料。有了它研究清史的方式完全不同,以前只能看文人笔记、正史和地方志来梳理历史,而现在可以精确到皇帝每一天的活动,穿什么衣服……这些资料都能从档案中提取。当然,关于建筑,哪个小的建筑部件得到了更换,哪些工程花了多少钱,这些信息都能从中得到。

有一批跟建筑非常直接相关的档案,我们叫做“样式雷档案”,或者有的叫做“样式房档案”,但它是样式雷家族收藏为核心的一批直接关于建筑的图纸、文档和建筑模型。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清华大学等等单位。

第四部分参考书是现有的研究者基于清代历史资料所做的一些研究,代表性的有紫禁城学会等研究主体对清代皇家建筑的专门化研究,王其亨等老师关于风水理论、陵寝建筑的研究,还有陈志华、陆元鼎等先生以清代为主的地方建筑为对象进行的专门化研究。

二、研究清代建筑史的三个终极目标

1、我们希望对当时的建筑体型环境的真实面貌得到真实的了解,体型环境这个词是梁思成先生翻译的,所谓小到可以把玩的器物,大到城市环境,中观的就是建筑环境,这些环境都是你生存的体型环境,而你对它的了解其中很多线索是一脉相承贯通的。

2、对清代建筑业真实面貌的了解,到底这个房子谁来建造、谁来设计、谁来提设计的要求、谁来使用,建筑业不同的人组成了这个行业,而组成人员地位的高低、知识背景情况能综合决定和解释今天我们看到的清代建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3、第三个是专业化的问题,清代建筑设计的基本模式和方法,需要参考样式雷的资料和皇家宫廷档案,设计是使建筑不同于一般建造工作的一个环节,如何理解设计,设计是怎么进行的,设计的要点是什么,而这个设计的过程和设计的方法又有哪些,清代建筑能给我们更多的解答。

三、清代建筑之所以形成的两个历史因素

1、清代的西学东渐,中西方交流并不是始于清代,古已有之,西学东渐在清代之前最重要的一个事件是利玛窦的来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徐光启之类的文人学者合作,当时还诞生了一部历书叫作崇祯历书(由于明代的命运多舛流产),到了康熙年间才得以刊行。立法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也是重要因素,西方的科学到中国都是因素,但这些因素到中国对哪个中国的建筑影响很大,不得不提到一个事情,就是中国一个圆周的365又四分之一度体系:西方的圆周360°,但中国古代一直沿用365又四分之一度体系,因为古代使用圆周的人都是天文学家,他们观察星象只要每天按照365又四分之一度序列挪移,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换做用360°就会对他们的工作带来挑战,在唐代曾经有一度西方的体系险些传入中国,但由于瞿昙悉达家族和当时僧一行竞争的关系而最终没有实现,到了明朝这个任务实现了,清朝才真正得以贯彻。对于建筑上的影响便是一些建筑设计关于斜度、角度的设计在深层上影响了古代匠人的思维。

2、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在雍正朝基本得以实现,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人头税,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废除匠户,明代在食货志里明确规定有匠籍的人被视为工匠,而农民给国家交的是田税田赋,匠籍应该给国家服徭役,给国家干活,但是这个匠籍一直是很难废除的弊端,在清代真正的废除了匠籍解放了匠人,让他们可以在社会上自由服务,人身约束也解除了,可以说是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迁徙,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使得从制作、施工、技艺到设计类的匠人都得到了解放。

这两件大事从外在和内在都给清代的建筑的变化提供了环境和土壤。

四、清代历史背景

清代的十二位君主,从入关前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入关后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最后一位宣统。

这十二位皇帝中真正在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必须一提的是康熙皇帝,他在位执政61年,他在政策上的想法,制度上的要求,肯定会影响到建筑制度的形成,甚至他在审美口味的好尚都会影响到清代的建筑。

再有就是乾隆皇帝,在他执政的60年间,英、法、俄罗斯、美国的领导人都不停更迭,而乾隆一直稳稳的坐在皇位上,他的事业也不局限于满族统治者的传统文化,他非常喜欢汉文化,对汉文化历史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梳理,他的视野中还有西藏的布达拉宫,应功能需求他还在承德也盖了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他的视野中也有传教士给他带来的信息,譬如西方广场上的喷泉,他因此在圆明园西洋楼的一角做了海晏堂的水法,他的视野中还有汉文化的南方私家园林,譬如无锡的寄畅园,他因此有了类似的创作,创作了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他对制度上的考虑,对审美上的需求,对工艺上的关注,深刻地影响了清代的建筑。而这个对宫廷建筑的影响辐射到了外围,影响到了整个社会。

再有后来的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的背后,甚至还有慈禧太后,对于艺术对于建筑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

荷兰画家Hubert Vos给慈禧画的肖像画

慈禧与驻华大使夫人的合影

当时同治年间有重修圆明园的企图,所谓同治中兴,清代在那个时代相对稳定,在这个构想中有一个工程已经画完了图纸做了模型,甚至开始了一些建造,这个工程就是圆明三园万春园里边的天地一家春,这个建筑是专门为了慈禧盖的,而天地一家春的主殿的大殿反映了慈禧对建筑的一些要求。中间四坡顶的房子就是天地一家春,这个建筑形式在整个中国建筑史上都是很少见的。四坡顶在构造上有很多问题,譬如说防水问题,建筑等级的问题等等,但慈禧更需要的是一个大空间,对空间的需求和对敞亮环境的需求,实际就是慈禧品味的一种体现。四卷的建筑只略做隔断,中间的空间是很敞亮的,解读它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

模型烫样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慈禧命样式雷所画的天地一家春的平面图

还有需要提到的是不仅是皇帝,还有皇帝的口味辐射到其它清代的省、府、州、厅、县等各级单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今天观察清代建筑还需要了解清代建筑的文化中心。这个文化中心基本是跟行政中心挂钩的,关于这部分内容有几个资料可以参考:

故宫和德国马普学会合作的《宫廷与地方》

Willian Skinner(施坚雅)曾把中古版图划分为九个区域,以流域为主要线索,以经济交流圈为线索,打破传统的行省的划分

紫禁城与外界的技术交流,不仅限于建筑,还包括我们熟知的三织造,就是所谓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为皇宫提供丝织品;景德镇为皇宫提供瓷器;西藏为皇宫特制一些造像;两淮盐政和一些地方的工艺;粤海关为皇宫提供家具、木料、建筑装修。这些皇宫与地方重要点的直接联络,使得宫廷和地方的工艺发生非常有趣的交流。

清代建筑的基本时代特征首先涵盖了建筑在清代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一直固化到比例的改变,下图中左边16世纪的额尔德尼召寺 右边是18世纪的建筑,时代差别并不久远,但左边的建筑斗栱比例相对的大和疏朗一些,而斗栱下面的阑额非常细而窄,窄而长。与其形成对比的是乾隆时期改造的北京先农坛的庆成宫大殿,斗栱比例缩小数量增多,斗栱下面的额枋比例变高了,可以形成独立的装饰很强的画面。

比比例改变更深层的改变是构造的改变,构件之间交接关系的改变,工艺技术的改变,但真正反映出的是匠人设计逻辑的改变。

这两张图片都是梁思成先生手绘,左边画的是宋《营造法式》基础上的结构图,右边这张是以清代工部工程做法为蓝本的庑殿顶的图,两个建筑都是庑殿,两个殿都使用斗栱,等级都很高,但是其间的构造却发生了非常重要的进化。

艺术装饰上的变化,所谓口味的改变,可以直接用家居来作为例子。

明式黄花梨锁纹绣墩的环锁纹连接在一起,结构清晰,用同样的材料质地统一;而清式的紫檀木嵌珐琅绣墩首先用了不同的材料,不仅有紫檀木还有珐琅,珐琅还有不同的色彩,简约的结构却被遮掩在绣墩的装饰的内部,追求的是无所不在的装饰,是变化的感觉,是为了装饰感而做的设计。这种品味的改变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整个清代社会。

五、清代的紫禁城

清代的紫禁城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清因明旧。

但实际上清代在明旧的基础上做了很多自己的调整,要了解这些调整还得了解一些历史资料和当代前辈学者的那些研究:

还有国外的一些关于皇帝和皇帝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的整理:

紫禁城清因明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三朝五门,这个说法一直可以追溯到周礼,三个朝所谓外朝、治朝和燕朝。外朝是朝中朝,五个门,所谓“皋、库、雉、应、路”五门。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解读,根据茹兢华先生的研究,到了清代,可以把三朝五门复绘成这样一张图纸:

这是比较具有清代特色的,因为清代对皇宫的使用进行了他自己的调整,关于紫禁城的整体照片,我们可以从鸟瞰图和总体上来看,和明代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变化大的集中在乾隆朝的一些改造,比较有代表性的对规划布局的改造体现在宁寿宫上。宁寿宫在乾隆时期被改造成为所谓太上皇宫,他想在执政六十年后退位后为自己找一个养老的地方,于是他选择了紫禁城之内东北角的衣蛾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太上皇一定要遵照他理想的宫城模式来进行布置,既是紫禁城中路乾清宫一区的翻版,又有很多他自己的理解在这里。

宁寿宫被分为了朝仪和寝心两部分,而朝仪部分的主殿“宁寿宫”对应着紫禁城中路的殿宇“坤宁宫”,宁寿宫后面的殿“皇极殿”对应着紫禁城中路中轴线上的殿宇“乾清宫”。

而寝心部分第一座重要的殿宇是皇帝所谓宵衣旰食办公之所,这个殿对应着紫禁城中路偏西的一个殿“养心殿”(雍正以来皇帝办公之所),在宁寿宫里叫做“养性殿”,而宁寿宫里其它的殿宇,比如说“乐寿堂”对应乾隆比较喜欢的一个在圆明园里的场所叫做“春华轩”,后面还有“颐和轩”、“景祺阁”一路,相应的都对应颐和园长春园中的含京堂一区的主要殿宇。

这样的布置基本体现了乾隆皇帝理想中的一个宫殿格局。

如果说到紫禁城里清代的改造细节,可以从前往后梳理:

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和殿在紫禁城中位于三台之上,三殿之首,其实并不是明朝的太和殿,而是清康熙三十四年重修的结果。

基泰工程公司1949年拍摄的太和殿照片

太和殿在清代史料(官员江藻记载的康熙三十四年重修太和殿的情况)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太和殿一座计九间,但是我们从外观上数看似是十一间,为什么会是九间呢?因为在清人的理解中周围一圈的周围廊在早期被叫做副阶周匝的东西是单独计算的,所以在江藻的文字里是这样写的。东西二边各一间,被称为边间,九间里明间若干,次间若干,而太和殿的形式叫庑殿重檐,在档案里匠作和匠作官僚经常用通假的方式,在这里称为吾殿重檐。

溜金斗科,指的是太和殿所用的斗栱,这个斗栱的样子是有一个斜杆向上,这种做法被称作“溜金斗科”。上檐单窍三昂,下檐单翘重昂。窍在清代斗栱里面指的是华栱一个栱头,昂指的是有斜间的一个构件。

中明间龙井天花,安照壁,周围隔井天花,两傍垂花门,桩修菱花隔扇,雕做玲珑云等……这些术语都是描述的当时康熙三十四年装饰太和殿的手法。

它的木结构是用典型的已经简化了的晚期的木结构形式

而上面的龙井就指的这个藻井,藻井雕龙,旋轩辕镜

龙井的位置位于宝座的正上方

宝座下面高台,高台上面还有一层台阶,台阶上面宝座屏风一套,还有用端宝象的陈设,四根宝座周围的金柱用贴金来形成一个非常炫目的效果

而宝座的细节我们可以在今天的太和殿里面见到

屋顶用黄颜色的琉璃瓦,同样排设脊兽等装饰构件

屋顶在档案里面叫做“头庭”,指的就是头顶的瓦面

上面讲到乾隆所兴建的宁寿宫是仿坤宁宫,而坤宁宫位于后两宫,在乾清宫之后。坤宁宫的独特之处在于第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它的窗户,用术语来说就是装修的形式与其它大殿不同,其它大殿往往采用隔扇门窗,而在这里用了大型的支窗。

再看坤宁宫的平面布置形式,坤宁宫的门没有开在明间,而是开在东次间,这样的做法使室内左侧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大空间,在这个大空间里可以沿着外檐装修和墙做出一个U字形的床张,大家可以坐在这里休息聚会,而正对着坤宁宫的门的是一个大灶,里面有两口大锅,大锅用来煮白肉,不是为了日常的烹饪,而是为了烹饪好了忌萨满神的。所以我们可以马上判断坤宁宫的这种形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满族的独特的习惯,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明朝皇帝的做法。

坤宁宫右侧是皇帝大婚的地方,坤宁宫的形制如果追溯一下,就必须提到沈阳故宫,它是清代宫廷建筑的原始版。

沈阳故宫从整体上来看大概分为两个大区域,一个区域是大正殿和十王亭(图片右边框内),大正殿是最里面的那个核心的殿宇,十王庭逐渐地展开向两侧,并不平行布置,而在中间形成一个梯形的广场,研究者一致认为有架设毡包式的空间原型,在汉地并不多见。

沈阳故宫大正殿的西路在高台之上是寝宫区,高台之下是办公区,而寝宫区后面的一个殿叫做清宁宫。

清宁宫的门同样不开在明间,而是开在东次间,室内主要有两个主要空间区域,一个是由沿着墙和外檐装修展开的床张,有个独特的名字叫“万字炕”,右手边则是帝王的寝宫,这个格局是我们现在可以追溯到的坤宁宫的早期原型。

努尔哈赤在万历十五年时修建的自己的山寨,并没有当做一个显赫的地方政权存在,确实带有一些山寨色彩,当时满族人越境采参被朝鲜的卫兵射杀了,需要一些外交上的协调,朝鲜方面便拍了一个人,这个人一方面是使臣同时也是个特务,名叫“申忠一”,他沿着朝鲜到努尔哈赤山寨的道路绘制了路线图,并于图上标注他的所见所闻,到了努尔哈赤的山寨(山寨名叫佛阿拉,在今天辽宁新宾灶突山下),他把佛阿拉的布置也画了出来。下面这张图左边的叫奴酋家图,是努尔哈赤住的宅子;右边的叫小酋家图,是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的弟弟)住的地方。奴酋家图里就有一些空间甚至能够看到沈阳故宫的原型。

山寨的左半部是集会之所,右半部是起居之所。而集会之所中间的一个大房子曾经接待过朝鲜使臣以及其它地方的使臣,关于这座大房子室内的描述,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这个大房子开门在一侧,使得大房子之内可以布置万字炕,第二正对着开门的地方设了一个大灶,申忠一记载:“此大灶每日烹二鹅首”意思就是每天煮两只鹅头来祭天,与清宁宫和坤宁宫的布置如出一辙。

努尔哈赤山寨复原图

皇太极便出生在佛阿拉,他在这个山寨里一直生活到11岁,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是努尔哈赤决定搬家,从佛阿拉搬到赫图阿拉,因为这个山寨已经不能适应他的发展了,同年皇太极的母亲过世,怀着对母亲的回忆和对佛阿拉的空间布置和各个建筑使用功能的印象。当他成为继承人后兴建盛京(沈阳的宫殿),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线索,满族的生活习惯和满族作为统治者在宫殿里一定要把建造符合自己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的建筑作为一个标志的这个计划,根深蒂固的种在各个帝王的头脑里。而且我们不妨扩大视野来看,在满族的亲王府邸,在紫禁城内皇子居住的院落里,都一定要有一座建筑,它可能开门不一定在次间也可能在明间,但这座建筑一进去,左手是万字炕,右手是居住寝心之所,这样的格局成为一个标志而存在了下来。

养心殿在康熙的时候并不是皇帝一定在那办公居住的殿宇,而且康熙把造办处安在了养心殿,他在养心殿学习科学知识,让造办处的工匠们实现他的想法,这是康熙的初衷。但康熙驾崩后,他的倚庐便设在了养心殿,雍正在这里纪念他的父亲,从雍正开始,养心殿这个在紫禁城并不在中轴线上的殿宇却恰恰成为了皇帝居住最适宜、办公很方便、接见大臣也很方便的地方,雍正正式把养心殿作为了皇帝的寝心之所和勤政之所。

养心殿的位置在紫禁城的西偏,西六宫的南边(下图绿色框内)

而养心殿的布置并不是一个具有极庄严效果的空间,而是一个相当方便、亲密的空间。

养心殿门口有一个抱厦,起到了遮阳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保密的作用,使皇帝有更多的私密感。

养心殿这个殿宇由三个大间组成,每个大间分成三小间,如果数立面开间可以数出九间,但是九间的开间并不是像常规的汉式建筑那样明间最大依次减小,而是小大小、小大小、小大小这样一个规律,在三间的基础上划分的一个九间,是改变功能要求的一个结果。

而养心殿室内,它的布置更为明确:地屏、宝座、书案、香炉、甪端宝象、后面的书阁、上面挂有匾额,是皇帝接见大臣的地方。

右侧是皇帝看书、学习甚至小憩的地方

左侧后来改成了佛堂

还有三希堂,也是他办公披览奏章的地方

这样的一个布局被雍正皇帝固定了下来,进而成为清朝皇帝勤政寝心的一个模式,在不同的地方得以运用。首先包括圆明园里的勤政亲贤,有一个形式上的勤政殿,还有一个概念上的勤政殿,名字叫做“保和太和”,可以从样式雷的图纸上看到它的形象。保和太和面阔九间,实际这个九间也是在三大间的基础上分割的。中间是设宝座的地方,它的前面有一个抱厦,隔绝院落空间和室内空间,右边(东侧)是明间和仙楼,左边(西侧)布置着类似三希堂的的地方和佛堂,后面二层的小钟庭里还有一个佛塔的设置。此布局与养心殿如出一辙。

在乾隆为自己策划的那个太上皇宫里,前面有仪典的空间,后面有寝心的空间,而到了后半部分一进大门,正对着就是一个殿宇,这是一个大殿带抱厦,平面和养心殿极其相似,名字也是起的很有意思“养性殿”,这是勤政空间的又一次复刻。

六是阴数,东西六宫一共十二宫,是为嫔妃们准备的。

东西六宫基本的标准的室内空间如下图所示,一进门是一个宝座加地屏的一套语言,它的一侧由室内罩隔分隔出来,坐床、佛堂,西端后檐可以设置寝床,前檐是前应床或其他的家具摆设。这样的标准模式在清代后期也得到了一些调整,跟皇帝的生活习惯有关,紫禁城一方面是要坚守概念的,另一方面也是要方便皇帝生活的。以咸丰皇帝为代表的在乾隆之后对东西六宫进行了一些改造。其中重要的一个改造就是打通太极殿和长春宫,反映出咸丰身体不好、腿脚有病的实际情况。

乾清宫旁边东五所和西五所合成北五所,是为皇子准备的。北五所的改造可以追溯到乾隆时期,乾隆之前北五所是确确实实的东西五所并存,所谓乾清宫东边的五个院子和西边的五个院子保留了很长的时间,有研究说北五所原为北七所,乾清宫东西七所,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论不做讨论,乾隆登基之前被安排在乾清宫西二所居住,在他登基之后顾虑最多的是以后他把谁安排在这个院子里的问题,于是他把西二所改造成崇华宫。随着这个改造,他希望做更大的手脚,于是把西一所改造成了漱芳斋,用这个院子里的戏台取悦他的母亲,相应也带来一个问题,需要一定的服务空间,他接着改造了西三所,改成崇华宫厨房,西五所一下子就变成了西两所。接下来他把再西面的两个院子继续改造,改造成建福宫花园。

尽管这座花园在清朝覆灭后不久就遭到了火毁,但幸好还存有历史资料。宫廷画家丁观鹏绘制的《太簇始和图》反映了宫城外的景象以及建福宫花园的景象。

再有一个资料就是样式雷图纸,是建福宫花园的设计图之一。

现在回头看,从太和殿作为朝仪空间的核心殿宇到后来寝区坤宁宫作为内宫朝围空间的重要殿宇,再到后面皇帝办公的地方叫养心殿,再到东西六宫,北五所的改造,可以简单的梳理出这样一个线索,作为皇帝的家和展示皇权的宫殿,这两个意义是同时存在的,皇帝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一方面在实现概念,另外一方面也为便利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紫禁城和理解紫禁城时必须有的一个基础的思路。

六、清代皇家陵寝建筑

清代的陵寝基本继承了明代的陵寝制度,保存状况基本完好,历史资料极大丰富,可以通过样式雷的图纸了解陵寝这个概念在建筑学上的深化和解决过程。

清代陵寝分为东陵(河北遵化)、西陵(河北易县),东西陵分治。

样式雷绘制的东陵全图

东陵包括了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和同治的惠陵,还有慈禧、慈安的陵寝,妃园寝和公主陵园,而清西陵是从雍正帝开始,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棱和光绪的崇陵,也有太后陵寝妃园寝和公主陵寝。

西陵全图

以雍正的泰陵为例,前面有拱桥、牌楼门、碑亭、拱桥、祾恩门,纵轴线上还有祾恩殿、石五供、方城明楼、哑巴院、宝城宝顶这一套系列。

将几大陵寝的平面图放在一起比较,基本中轴线上的建筑都保持一致,布局、关系保持相对一致。

石拱桥作为空间序列的开始逐渐往里延伸,一直延伸到前面的碑亭,碑亭过后又是一个石拱桥,石屏桥,再往里去就是所谓的祾恩门(陵寝院落的大门),再往里走是祾恩殿(祭祀主殿),祾恩殿的后面用三座琉璃门分隔空间,进入三座琉璃门才是石五供和方城明楼,方城明楼的后面有一个小的哑巴院,旁边是宝城,宝城上面隆起的顶就是宝顶,这是主要的一个序列。而样式雷这张图更有意思的一个点在于它的平面上是打了方格的,而沿着侧立面的延续,这些方格每个位置都有不同的标高,形成了一个在高度上的层层抬高的格局。陵寝作为一个后人瞻仰的地方,不仅追求平面的空间序列,更注重空间上的组织形式,当你看见前面的一组建筑形成这样一组层层叠加的高度关系时,视觉震撼力是可想而知的。这一点恰恰是设计者的匠心之所在。

对于清代陵寝地宫的解读现在也是比较深入的,究其原因就是清覆后陵寝多次被盗,里面的空间格局就很明白了。地宫有系列的旋洞组成,最终抵达存放棺椁的地方,也就是金井之所在。

宝城地宫的基本情况

大量的清代原始设计图纸显示,从选址到方案的推敲再到最后的确定,从现场地形的勘查到地形的整治,到最终确定每一个建筑的高度和位置一系列的工作程序,都得到了非常详尽的记载和介绍,不仅有图还有很多史料,所谓的随宫日记,这笔无价之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读清代陵寝,类似的史料以及它们体现的工作流程和秩序,也能帮助我们了解清代其它建筑的建造过程和设计过程。

历史 建筑 艺术 笔记 公开课

© 本文版权归 青痕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