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海麻线将成大众食品 一到两年后大量上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麻线的做法视频 稀罕海麻线将成大众食品 一到两年后大量上市

稀罕海麻线将成大众食品 一到两年后大量上市

2023-09-04 22: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生活在青岛,吃过海带、吃过海苔 ,可你吃过海麻线吗?这种长度在1米左右,形状看起来像挂面一样的藻类,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野生海麻线的数量非常少,贵的时候 ,一斤能卖20元,普通老百姓可不能想吃就吃。25日,中国海洋大学“萱藻工厂化育苗与规模化栽培技术”通过专家现场验收,再过一两年,萱藻就可以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了。

好吃但是太稀罕

“海麻线的口感,比起海带、裙带菜来,那要鲜美得多,”中国海洋大学宫相忠教授,是“萱藻工厂化育苗与规模化栽培技术”这一课题的主持人。宫教授表示,用海麻线做的包子、丸子,味道可不是一般的鲜美,而且,海麻线抗肿瘤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野生海麻线资源非常有限,一斤鲜的海麻线,在市场上能卖到20元。

“在烟台长岛,海麻线算是见的比较多的,但产量也很少,”宫教授表示,野生的海麻线一般春节前后可以采到,到四五月份天暖和了,慢慢就没了,在长岛那边的市场上,渔民也都把海麻线放在脸盆里卖,三斤五斤的,很快就卖完了。

已经可以规模养殖

“经过四年时间,我们已经成功地做到规模养殖海麻线,”宫教授告诉记者,25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主持、相关单位协助完成的“萱藻工厂化育苗与规模化栽培技术”课题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

记者在验收报告中看到专家们的意见为:“对养殖海区的118个萱藻网帘随机抽取进行了测定,萱藻色泽正常、长势良好,118个萱藻网帘的萱藻总产量为2.4吨,评审专家认为该课题组研发的萱藻苗种生产和栽培技术成熟,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据宫教授介绍,目前山东地区能大规模养殖的藻类只有海带,虽然藻类的数量众多,但基本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很难大规模育苗种植。海麻线成功实现大规模种植,用了足足4年时间。

“前两年,我们都在研究海麻线的生活史,看它在每个阶段是如何生长的,后两年才进行实地育苗、养殖,”宫教授说,实际育苗过程中碰到很多问题,经过一次次的试验,终于可以规模化养殖了,这在全世界也是首例。

一到两年大量上市

在实现大规模养殖后,宫教授表示,下一步将形成海麻线的产业链,更好地引导海麻线的消费、深加工以及出口,做出另一个像海苔一样的市场。

“现在超市里卖的海苔,都是紫菜做的,”宫教授告诉记者,从连云港到浙江北部这一条线,紫菜养殖是支柱产业,一个家庭养紫菜,一年的收入能有几百万元,海麻线的市场前景不次于紫菜。

据悉 ,除了海麻线包子、丸子等传统吃法外,下一步,他们还将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海麻线即食食品系列,让市民像吃海苔一样,方便地吃到海麻线食品。“再用一两年时间,让海麻线从稀罕物,成为大众化的食品。”宫教授说。

■相关链接

什么是海麻线

海麻线又名骆驼毛,学名萱藻,是褐藻门、褐藻纲、萱藻目、萱藻科、萱藻属的一种。藻体黄褐至深褐色,管状,膜质,丛生,高20~50厘米,直径2~5毫米生于中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也生长在高潮带石沼中和低潮带岩礁上。

海麻线是一种尚未被开发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极高的褐藻,长期以来被我国沿海一带居民作为海洋蔬菜珍品,但其自然资源非常有限、种苗缺乏、养殖技术不成熟,限制了该海藻的开发和利用。

海麻线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生长盛期4~6个月,系泛暖温带性海藻,生长需要较低的水温,一般在春节前后可以采到,进入四五月份后开始消失。海麻线可作饲料和药用,也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硫酸根具有抗凝血作用 ,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很有帮助。

文/本报记者 刘雪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