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新中国丨时光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鸥df相机维修图解 品牌新中国丨时光记忆

品牌新中国丨时光记忆

2023-12-15 0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海照相机厂的检验员正在给上海牌4型相机作镜头试验

1963年,4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也就是方镜箱照相机登上历史舞台。上下两个镜头呈“8”字型,一个取景一个曝光,操作简便、成像清晰。1964年,4型照相机在广交会上受到外商的欢迎并首次出口,第一批成交300台。原海鸥相机厂副厂长周文亮回忆,正是因为出口的需要,上海牌才被改为海鸥牌。

原来写的是上海牌,上海牌在广州出口的时候,成交以后,因为地方品牌不能出口,由上海轻工进出口公司注册了一个海鸥牌。

▲海鸥4型系列中的明星产品——4A型120双反相机

海鸥相机之所以能出口,和它过硬的质量分不开。

当时从英国专门的摄影杂志的评论上来看,看到中国这个方镜相机拍出来的效果,觉得很惊叹的。

当时有日本品牌的照相机甚至让海鸥代工生产。

在日本,你不要以为日本的照相机都是日本做的,日本有个叫TEXER的牌子,它所有的方镜相机也都是海鸥做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谁如果拥有一台私人照相机,那真是风光十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赵新宏攒了一年的工资,又找家里赞助了点儿,买了一台海鸥双镜头相机,找对象时,这成了他的一个“优点”。

我爱人长得很美,当时谈朋友,介绍人就给她说,他是拍照的,以后可以让他给你多拍点照片。

▲海鸥相机的发票 来源:STV上海故事栏目

摄影爱好者姜鑫元那会儿刚参军,他做梦都不敢相信,因为自己会拍照,受到了部队领导的赏识,专门为他配了一台海鸥4型照相机,让他做摄影记者。

海鸥它是圆了一帮普通工薪阶层这个摄影的梦,因为当时进口相机非常贵了,像我这一类的人,只有海鸥相机才能圆我们的摄影梦。

直到今天,海鸥双镜头相机仍然深受国内摄影爱好者、器材收藏家的追捧。

高光地方它没曝光过度,有层次,有呈现;低的部分,它有丰富的内容;中间部分,质感很漂亮。我们曾经的海鸥真的是辉煌。

海鸥相机的另一个骄傲是DF系列单反相机。如果说58系列和4型相机充满了工匠的朴素与执着,那DF系列烙印的就是他们的热血与激情。当时全世界仅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生产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上海照相机厂以国外的高级单反相机作为参考,积累了9700个关键数据后,终于在1964年炼成DF-7型相机。对于这段历史,周文亮记忆犹新。

一共分析了9700多个数据,做了非常完整的剖析。这次剖析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照相机工艺里面最基础的一次剖析。

▲上海照相机厂的工人正在测定一批海鸥DF型相机的快门速度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海鸥走向了最辉煌时期:员工超过6000人,年产相机50万架,市场占有率50%,产品紧俏到需要通宵排队才能买到。当时,海鸥的图纸还曾应邀送到哈尔滨、广州、成都等地,孔雀、珠江、熊猫等相机品牌由此先后诞生。

如果丹东要做照相机,它是不需要自己研发的,它只要向机械工业部报告,然后机械部请他们到这里来,由我们这里提供全套的图纸给它。比如说,常州照相机厂、天津照相机厂做的照相机里面的快门有问题,那么它的快门自己不用生产,就到这里来,由我们这边来做,上海做,做完了提供给它。

图片来源:IC photo

作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国货品牌,海鸥相机曾陪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太空,远渡重洋参与南极科学考察,记录我国首枚原子弹爆炸的壮观景象……如同一架时光机,海鸥相机不仅为无数中国家庭留下珍贵的记忆,也将国家诸多辉煌的时刻定格,为历史添了一笔笔注脚。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呈现

《品牌新中国》

央广经济之声微信、微博

央广网同步呈现

敬请关注

总策划:蔡万麟

审稿:柯成韵、韩志峰、冯 雅

编辑:田芳毓

播音:刘 倩

制作:秦梓元

责编:李兆颖

编审:刘志军、李 锐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