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花岛之殇:文旅地产狂飙突进背后的生态之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花岛近期 海花岛之殇:文旅地产狂飙突进背后的生态之伤

海花岛之殇:文旅地产狂飙突进背后的生态之伤

2023-08-26 01: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伊始,地产界最大的震天惊雷莫过于恒大海花岛39栋建筑被勒令拆除的消息。去年爆雷事件还在持续发酵,许主席刚强调完要“要恢复销售、恢复经营、还清各方面债务,创造一个涅槃重生的美好未来。”一纸处罚令让恒大这个曾经的宇宙第一大房企,再次成为未来“历史事件”中的一个注脚。

  陷入拆除风暴眼的恒大海花岛

  恒大的抓马持续上演,瓜民们早就前排就坐,围观这个注定会被记住的“历史时刻”。

  海花岛项目对外号称总投资额高达人民币1600亿元,是由三个独立的离岸式人工岛组成的文旅地产项目,规划填海面积约8平方公里,其中1号岛为文旅景区,2号和3号岛为住宅。截止到2021年底,恒大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资了810亿。

  

  此次被通知拆除的39栋建筑,位于2号岛的2-14-1地块,占2号岛的1/10左右,占整个海花岛的1/30左右,合计43.5万平方米。据链家数据显示,海花岛售价在每平方米1.8万元左右,涉及房产总值约78.3亿元。

  

  细数细数海花岛立项至今的整个过程,对外号称投资超过1600亿的恒大海花岛,曾是海南旅居地产龙头项目。2015年底,海花岛首期项目开盘销售,当时创下销售金额122.05亿、销售面积136万平方米、认筹到访10万人的喜人成绩。只不过它的高光时刻极为短暂,这次的拆除令正是陈年积弊的一次爆发。

  

  上下滑动查看海花岛开发历程

  2010年10月,恒大集团与儋州市政府签订《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填海项目投资开发框架协议》,宣告海花岛项目启动。

  2012年12月,国家海洋局批复同意《儋州市白马井海花岛旅游综合体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从监管层面同意了海花岛的整体开发规划。

  2013年8月,恒大陆续获得全部的《海域使用权证书》。

  2015年起,恒大陆续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开始了海花岛的开发建设。

  2017年8-9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海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儋州市政府及海洋部门违规审批海花岛填海项目,造成大面积珊瑚礁和白蝶贝受损。

  2018年1月,儋州市对违法违规填海项目暂停建设和营业,海花岛项目赫然在列。但几个月后,海花岛悄然复工。

  2018年9月,儋州市环保局因海花岛2号岛三(六)期项目(即本次拆除地块)未办理环评文件,擅自在2017年就开工建设,对项目单位处以5万元罚款。

  2019年4月,海南省政府就开始对海花岛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先后立案共14宗,处罚款约人民币2.15亿元。并被勒令停工建设,撤销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2020年10月,海南省政府责令儋州市要针对2号岛的39栋大楼落实整改,随后更责令该项目要全面停工丶收回预售许可证丶撤销备案,并要求提出妥善处置方案。海花岛项目需要完成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拆除4条涵管桥;恢复公海属性;依法处置39栋住宅建筑,规范落实生态修复,消除岛体安全隐患。

  2021年1月,海花岛1号岛试运营,聚集了包括酒店、商业、会展、童世界乐园等28大业态。开业一年,累计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

  2021年11月,海花岛项目的3#涵管桥和4#涵管桥完成了拆除,其他拆除工作正在推进。同时,设立了生态修复基金,持续推进海花岛及周边海域生态修复工作。据儋州市政府审计结果显示,海花岛生态修复需继续投入1.77亿元,恒大海花岛公司已缴纳500万元。

  2021年12月,儋州市行政执法局要求儋州信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0天内自行拆除海花岛2号岛三(六)期项目共建设39栋楼。

  从整个开发历程来看,令海花岛陷入拆除危机的,正是始于2017年的“环保风暴”。彼时,海花岛因违规填海破坏生态,填海面积高达783公顷,造成大面积珊瑚礁和白蝶贝受损,被定性为“鼓了钱袋、毁了生态”。

  

  作为一个超大型填海造岛项目,项目在前期的报批与填海拿地阶段,得到了当时儋州市政府的支持,但其规避政策“化整为零”获取土地的方式,也为日后遭到环保整治埋下伏笔。

  虽然恒大方面已于1月4日申请了行政复议,要在60天内审批回复,但大概率不会逃过被拆除的命运。

  文旅地产狂飙突进背后的生态之伤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发会”)最近发文称,恒大海花岛的环评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涉嫌造假,建议生态环境部依法启动调查,严肃追究环评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的责任,实施相应行政处罚,并依法将其列入环评失信黑名单。

  

  绿发会的调查表明,海花岛区域存在着大面积的珊瑚礁和白蝶贝,与项目环评报告中称的“4.1公里内没有珊瑚”不符。珊瑚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是海洋生命的“产房”、“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在经过近10年的开发,海花岛附近部分海域珊瑚礁环境的改变已不可逆,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除了海花岛之外,近两年因违建、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而踩到红线被责令拆除的文旅项目不胜枚举。海南本省就有中汇宏基葫芦岛项目、融创万宁日月湾月岛填海项目、三亚凤凰岛二岛项目等,放眼全国更有青岛涵碧楼、滦平饮马川、成都秀丽东方、安吉阿丽拉等地方明星项目都因踩到生态红线违规建设,而面临整治或拆除。

  

  安吉阿丽拉如今已关闭

  由于人类活动建设带来不可逆的生态栖息地破坏,是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的重要因素。那些因为地产能快速实现了创收和推动经济,就忽略生态代价,蒙眼狂奔的文旅项目,最终难逃“坍塌”的宿命。

  海花岛警示:红线面前没有侥幸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

  当下,我们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监管日益严格。生态不只是发展红线,更是保护红线。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起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性的生态支撑。生态红线区可以有人类活动,但不能改变其生态属性。

  

  文旅项目的开发需要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点。切忌为了过度追求“差异化资源”而冒进。在守住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找到适合的产业基础,构建生态环境体系,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生活三者协调创造的价值转化,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消费能力提升。

  项目开发主体一方面要注重生态环保的相关规制,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用地的开发限制,将“生态红线”作为项目开发的前置条件。另一方面,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等都要有相应的合法程序,若程序合规的项目在后期因为环保原因进行调整,可以向相关审核部门追责或协商赔偿。

  

  海花岛事件只是众多文旅地产中的一个缩影,给了我们文旅从业人一记响亮的警钟。文旅产业发展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绝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抱着侥幸心理在违规违法的边缘试探。自己埋下的雷,终有一天会爆,没有一个项目能幸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