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求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底捞会员是一年更新一次吗 海底捞求变

海底捞求变

2024-03-18 19: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3年随着疫情管控结束,餐饮业迎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海底捞,从亏损到盈利、从备受追捧到回归理性消费,未来该如何调整转型,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品牌长青?

作者|何乐

来源|《经理人》杂志

随着餐饮业的复苏,2023年是餐饮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经历一次亏损重创后,海底捞亟需整装待发,未来该如何增强公司的运营能力、拓展公司的品牌价值与成长空间,促进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海底捞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危机尚存

在2018年创造了火锅领域的“神话”之后,海底捞迈开了扩展的步伐。2018年海底捞的门店数量还仅为466家,2019年-2021年,公司新开门店数量就达到308家、544家、421家,一年新开的门店数量,几乎达到了公司多年积累才达到的规模,然而,还没等到新开门店实现盈亏平衡,2019年底疫情的袭来打乱了海底捞的扩张节奏。2020年,海底捞净利润同比减少86.81%至3.09亿元,2021年甚至亏损41.63亿元(图表1)。

然而,就在2021年面临疫情与行业低迷的情况下,2022年海底捞净利润从2021年的亏损转为盈利13.74亿元,同比大涨133.02%。海底捞将公司的业绩变化归因于“啄木鸟”计划的实施,使得餐厅营运效率提高。

年报显示,2021年,海底捞调整了扩张策略,并于11月启动“啄木鸟”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关闭经营业绩不理想的餐厅。2021年至2022年,在该计划下,海底捞共关闭餐厅260家、50家。2022年9月,海底捞还启动“硬骨头”计划——在“啄木鸟”计划中关停的门店经过重新评估后有望重新开业。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海底捞经营的各项成本大幅缩减。其中员工成本从2021年的139.50亿元减少到2022年的102.40亿元,同比减少了26.6%。而员工成本的减少主要是员工数量的减少。截至2022年末,海底捞的员工数量从2021年的14.66万人减少至10.76万人,一年时间员工减少了近4万人,这也不难怪公司的员工成本大幅下降。

租金及相关支出方面,财报显示,2022年海底捞的租金及相关支出从2021年的2.97亿元减少7.5%至2.74亿元。水电开支则同比减少24.4%至10.48亿元,差旅及通讯开支为1.45亿元,同比减少36.7%。另外,日常维护开支、人力资源及其他咨询开支、仓储开支等方面,海底捞都“缩衣紧食”,2022年其他开支同比减少14.2%至13.61亿元。

在“啄木鸟”计划下,海底捞节流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实现了盈利,但是海底捞的总收入是下降的,2022年营业收入为347.41亿元,同比减少15.5%。

另外,2022年,海底捞的同店数量为759家,同店销售额为191.5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23.92亿元减少了32.33亿元,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也从2021年的8.19万元下滑至7.38万元,同店平均翻台率也略有下降,从2021年的3.4次/天下降至3.1次/天。

加速品牌焕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随着疫情管控的结束,餐饮业开始迎来强劲复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餐饮收入15888亿元,同比增长19.8%。

对于海底捞而言,面对行业的变化,也要顺势而为,积极应对,加速品牌焕新,从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海底捞或许能从“五定”模式:“定位、定模、定客、定品、定价”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模式,给消费者带来更加良好的用餐体验,从而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

定位。海底捞是一家川味火锅,而做火锅的企业并不少。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出不一样的火锅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创始人张勇从服务着手,打造出了一家以“服务好”为著称的川味火锅,使其“一举成名”,并为人人所津津乐道。一个好的服务会给消费者良好的用餐体验,海底捞的服务不仅是好,还得是“变态好”。可以说,张勇对海底捞的定位是成功的。

如今人们谈起来海底捞,都不约而同地对其服务赞不绝口,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下,海底捞也给了用户一个吃海底捞的理由。但也有人觉得光有好服务还不够,还得有好的产品。不容置疑,这是正确的。海底捞要做的是,保持公司“好服务”的特色招牌,同时从其他方面去优化;从服务上去吸引顾客,从产品、价格等其他方面去留住顾客。

定模。海底捞是以餐厅经营为主、外卖经营为辅的一家火锅企业。从业务收入来看,2022年年报显示,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93.3%,其他餐厅经营收入占比为0.5%,外卖业务收入占比为4.1%。从收入贡献来看,海底捞餐厅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不过,从企业触达消费者的情况来看,外卖业务起到的作用也不小。

2022年疫情期间,海底捞为了应对疫情反复摸索出新的经营策略,组建了社区营运事业部,强化“到家”服务业态,同时满足消费者“堂食+零售+自提”的到店需求。虽然外卖的业务收入贡献不大,但是海底捞外卖+餐厅堂食+社区运营的方式,在特殊时期给予了消费者多样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看,也体现了餐饮企业的一种人文关怀。

定客。餐饮企业的目标客户人群是谁?以及如何吸引客户,留住客户,这是餐饮企业创办与扩展开店选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一般而言,火锅消费的重要群体一般为年轻人。海底捞在客户定位和留存方面,也是比较成功的。从过生日、免费美甲到提供免费零食或小礼品以及用户会员制、大学生特定群体优惠制度等方面,海底捞在用户忠诚度上可谓是费尽心思。

尤其是海底捞的会员模式,吸引了不少的回头客。年报显示,2022年海底捞注册会员超过1.16亿人。从数量来看,人数十分可观,也是海底捞可以持续转换的客户。海底捞会员按等级从低到高可分为红海会员、银海会员、金海会员、黑海会员。而会员的等级与消费者近12个月的消费金额挂钩,达到一定的消费金额即可升级为更高等级的会员,反之会员等级则会下降。不同等级的会员所享受到的优惠也不同,如免排队、打折优惠、赠送果盘、赠送伴手礼等,从各种优惠政策上增强用户的黏性,吸引回头客。

不过,据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反馈,海底捞的会员优惠在不同门店会出现差异,以及会员享受到的优惠,和以前也有差别。会员模式是海底捞绑定忠实客户的重要手段,海底捞要想增加用户的黏性与忠诚度,或许可以通过优化会员模式,以及增加其他附加价值形式的优惠活动吸引用户。

定品。海底捞一直以“服务好”著称,而产品才是绑定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团或大众点评等平台上,海底捞的推荐菜有招牌虾滑、捞派鸭肠、捞派澳洲肥牛、牛百叶等等。事实上,这些菜品在其他火锅店也比较常见。但是同一样产品在不同火锅店,产品的新鲜度、口感、味道均不一样。因此,海底捞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塑造自己的菜品特色,推出自己独特的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产品差异化,以此来吸引消费者。除此之外,菜品品类的多样化,也十分重要。除了研究产品的味道外,海底捞还应该在产品品类上,加以创新。一边保持招牌菜品的独特性、一边推动产品品类的更新,从多个方面,通过产品锁定消费者,增加顾客的回头率。

定价。产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是否忠诚或复购的重要因素。在餐饮业中,企业的产品价格若明显高于同行、或频繁涨价,这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喜好。

不久前关于“海底捞必须点锅底”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根据消费者反馈,海底捞和其他餐饮店的火锅相比,其消费相对要贵。从年报数据来看,上市前2017年,海底捞的顾客人均消费为97.7元,还不到百元每人,但上市后2018年人均消费上涨至101.1元。其中2020年4月,海底捞因菜品涨价引发了较大的关注,对此海底捞发致歉信表示要恢复“原价”。不过同年财报显示,顾客人均消费从2019年的105.2元上涨至110.1元。剔除海外业务数据,海底捞2022年的人均消费从2021年的102.3元微涨至104.9元。

由于清水锅底是免费的,不少消费者为了节省开支,会全部选择清水锅底。还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如何利用调料,加入到清水锅底调出不同口味的火锅锅底。不少人对此褒贬不一。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少消费者达到了用更少的钱,享受到海底捞不一样美食的需求。

从海底捞近年来的人均消费金额来看,确实存在波动上涨的情况,消费者反映消费贵了,或许的确存在。由于今年餐饮业迎来强劲复苏,消费者“报复性”消费心理较强,海底捞或将迎来一批新老顾客的消费。因此,海底捞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价格变化、员工以及经营成本上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让消费者吃得开心,留住顾客。

事实上,海底捞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产品、供应链、渠道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体系,但正由于企业的惯性经营思维的束缚,成熟企业容易步入品牌老化、发展缓慢的危机中。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看,海底捞仍然需要从定位、商业模式、客户、产品、价格等方面去优化,打造自己的品牌差异化,以此抓住年轻消费者的胃和心,给用户更多的理由去吃海底捞,才能促进业绩的增长,推动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