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花女到肖邦:肺结核何以成为“浪漫”的疾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浪漫叫什么 从茶花女到肖邦:肺结核何以成为“浪漫”的疾病?

从茶花女到肖邦:肺结核何以成为“浪漫”的疾病?

2024-07-02 0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肺结核和面容苍白如今获得了一种阴暗而又迷人的力量”,在浪漫时期,结核病是“文雅、精致、敏感”的标志,健康反倒成了粗鄙和低俗。大仲马也说:“患肺病在1823和1824年是一种时髦”,而最时髦的生命终结方式,是“每次感情激动之后咳血,而且死于30岁之前”。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

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国人所熟悉的结核病患者非《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这样描绘了宝玉初见黛玉时的画面。在那个年代,肺结核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可是在曹雪芹的描述中,似乎觉察不到疾病的疼痛与死亡的恐怖,取而代之,会觉得主人公优雅、精致,仿佛有种独特的美感。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曾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谈到,不论是文学作品中对结核病的艺术美化,或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结核病的趋之若鹜,所谈论的都并不是这种疾病本身,真正起作用的是附加在其上的“隐喻”,因为彼时西欧贵族面临经济、政治地位失落的处境,所以试图用定义美学理想的方式来争夺文化上的领导权,而被审美化的结核病,即是这一历史下被创造出的新模型。

[美]苏珊·桑塔格 《疾病的隐喻》 程巍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4月

而日本批评家柄谷行人进一步认为,浪漫时期的结核病已经成为一种“身份、权力与文化的象征”,结核与文学在这里达成了一种“令人羞耻的结合“,而“将疾病和痛苦幻化为审美和愉悦”,表现的是“人类文化机制与价值体系中的某种‘倒错性’”。

艺术家与文学家:结核病的“常客”

1849年10月17日午夜,巴黎旺多姆广场的一所公寓内,肖邦最后一次感到肺部痛苦异常,短短几个小时后,他溘然长逝。此时,这位“钢琴诗人”只有39岁,真正的英年早逝,夺走他生命就是肺结核病。

在那个年代,像肖邦一样死于结核病的名人并不罕见,艺术家和文学家是这一群体中的“常客”。也许正是因为整个社会弥漫着因病态而浪漫的气氛,这些极具创作才华的人才能将现实投射入他们的作品中去。

音乐家群体中感染结核病的比例似乎格外高,除了肖邦,还有巴洛克时期的亨利·普赛尔,意大利作曲家佩戈莱西、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挪威民族乐派的格里格……他们都曾罹患结核病并被夺去生命。

文学界亦是如此。1820年,雪莱寄给济慈的信里说:“你还是带着那副痨病相,肺结核是对你这样妙笔生花的人的偏爱。”而当济慈充满热情与诗意的生命在26岁时结束,雪莱为其写下长诗《阿多尼》哀悼他,不过他本人也已染上了肺结核。还有拜伦,他曾一心希望自己能够死于此病,因为“女士们都会说:‘瞧这可怜的拜伦,他死时看起来还那么迷人!’”

鲁迅小说《药》

在小说《药》中,鲁迅通过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疗“肺痨”的故事,揭露了那个时代百姓的麻木和愚昧。不过,鲁迅本人亦患有肺结核,加上长期大量吸烟,最终导致他在55岁时便因肺部疾病而离世。

如果你看过电影《黄金时代》,可能会对主人公萧红的结局印象深刻,萧红是鲁迅的学生,很不幸也是结核病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并因此而死。与她大致同时代罹患结核病的最知名女性可能要算林徽因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结核病急剧加速着这些鲜活生命的陨落。

7万年的顽疾,会在10年后终结吗?

如今,结核病听起来已经与普通人“形同陌路”,但它从未远离我们。

2013年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的肺结核感染病例可能早在7万多年前就已出现,与非洲智人向世界其他地区迁移的历史几乎一样长。而直到182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分离出结核杆菌,人类才弄清楚结核病的真正元凶——这一天也因此成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卡介苗的发明者:卡尔美(左)和卡林

又过了大约100年,法国细菌学家卡尔美和卡林受到巴斯德的启迪,在1908年从奶牛身上分离到牛型结核菌,经过13年231代的连续移植、培养和传代,终于在1921年研制出适用于人体的疫苗,肺结核终于有了科学、有效的预防手段。为纪念两人做出的贡献,这种疫苗就被命名为“卡(卡尔美)介(介林)苗”。如今再我国,卡介苗的接种对象通常是新生儿,因此也被称为“人生第一针”。

但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仍是致死的十大原因之一。近几十年来,艾滋病的出现让结核病有了新的“靠山”,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会感染结核杆菌,但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会患上结核病,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风险陡增,艾滋病毒携带者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是常人的约26至31倍。

三分之二的结核患者来自8个国家: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南非,来源:世卫组织

目前,结核病是艾滋病毒(HIV)携带者的头号杀手,他们中有约有35%都是死于结核病。据世卫组织发布的《2019全球结核病报告》,2018年世界约有1000万患者新发结核,且近年来这一数字较为稳定,其中HIV呈阴性的人群中,结核病导致约120万人死亡。

此前,联合国各成员国领导人都承诺在2030年之前“终止全球结核病流行”,尽管人类拥有信心和共识,但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人类与这种曾引发浪漫想象疾病的对抗,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

余凤高《飘零的秋叶——肺结核文化史》

豆瓣时间《肺结核,艺术史中最“浪漫”的疾病》

周琛《贝壳之泪——肺结核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王珏《跻身文学殿堂的疾病“名流”》

科技日报《人类肺结核历史或与走出非洲一样古老》

新京报《预防结核病 从“人生第一针”开始》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https://www.who.int/zh

(文 / 俎燚楠,审 / 任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