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最快的地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浦西发达还是浦东发达 上海发展最快的地方

上海发展最快的地方

#上海发展最快的地方|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看到题目大家肯定也想到了,浦东新区是上海发展最快的地方,没有之一!

浦东开发开放是1990年开始的,当时从外滩往对面看,只有低矮的厂房、农田、芦苇荡和密密麻麻的棚户。

那时浦东最高的建筑是1954年建的防洪塔,高26米。但没多久这里就已经矗立起了全市最高的地标建筑: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

可以说,浦东完全是在一片荒滩上“白手起家”的。

如今,浦东开发开放已走过33个年头,她已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的现代化新城,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回首浦东过去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1

浦东的开发建设可以用三板斧来形容:

第一板斧是1990-2001年的打基础阶段。

从1990年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到2001年以浦东为主场召开首次在中国举行的APEC峰会、中国成功“入世”加入WTO为止,是浦东打基础和快速发展的11年。

1990年对于浦东来说是意义特殊的一年,是浦东发生重大命运转折的一年。

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随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相继成立,标志着浦东开发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川沙县被撤销并入浦东新区,整个新区的行政疆域包括了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

1994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建成,后来成为了上海一大标志性名片;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搬迁至陆家嘴,助力陆家嘴金融城建设;

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也迁入陆家嘴,同年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

1999年,金茂大厦建成开业,成为上海三大神器之一的“注射器”;

2000年,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成立!

至此,从作出开发决定到成立新区政府,仅用了10年时间,浦东基本完成了骨架的搭建,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呱呱落地,见证了浦东发展的速度和奇迹!

浦东创造了太多“中国第一”的记录: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外资银行和保险、第一个保税区……

直到2001年中国在这里举办了首次也是历史性的APEC盛会,中国成功加入WTO,浦东新区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入世”的最后一张王牌,也为第一板斧完美收官!

第二板斧是2001-2010年的大发展阶段。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闭幕,是浦东实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阶段。

2002年,交通银行迁址陆家嘴,成为全国首家落户浦东的国有银行总部;

2008年,环球金融中心正式落成启用;

2009年,浦东兼并了南汇,行政版图进一步扩大;

2010年,上海在浦东黄浦江畔举办了为期184天、吸引190个国家参展的盛大的世博会。

进入21世纪,浦东迎来了发展最快速的黄金十年,成了惊艳世界的国家级名片代表!

第三板斧是2010年世博会后到现在的成型阶段。

2013年,浦东设立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5年,上海自贸区扩容至陆家嘴,陆家嘴金融城成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主战场;

2016年,上海中心大厦完工,同年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在浦东开园;

2019年,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设立,同年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2021年,张江科学城大范围扩容,显示出国家搞科创的决心。

这期间是浦东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阶段,21世纪10年代浦东成了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国家级窗口。

正是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开启了逆袭30年的伟大征程!

2

浦东开发建设也就30几年的光景,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无不让人惊叹!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浦东以前不开发,后来才想到要开发?

抛开外部因素,这其实还是上海本身的原因,决定了30多年前必须要搞浦东大开发。

《解放日报》在1980年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学习讨论和共鸣。

文章指出,当时的上海在经济上至少有十个全国“第一”:

一、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八分之一强,产值之大,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

二、出口总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强,其中本市产品占60%,创汇之多,居全国第一位;

三、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六分之一,上缴国家税利占中央财政支出三分之一,上缴之多,居全国第一位;

四、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79年为30,013元,高于全国各省市平均数1.5倍以上,居全国第一位;

五、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的利润,1979年全市平均63.73元,为全国平均数的四倍,居全国第一位;

六、工业资金周转率为69.5天,周转之快,为全国大城市的第一位;

七、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每年国民生产总值,1979年为1,590美元,生产水平之高,居全国第一位;

八、能源有效利用率,1979年为33%,高于全国平均28%的水平,居全国第一位;

九、商品调拨量,上海商业部门调往各地的日用工业品占全国调拨量的45%,居全国第一位;

十、输送技术力量,解放以来上海迁往内地的工厂300多家,并通过其他各种途径,输送技术人员、技术工人100万人,居全国首位。

但是上海也有五项在全国“倒数第一”:

一、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1万人,城市人口密度之大,为全国之“最”;

二、建筑密度高达56%,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拥有道路仅1.57平方米,绿化面积仅0.47平方米。建筑之密,厂房之挤,道路之狭,绿化之少,均为我国大城市之“最”;

三、上海市区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居住面积为4.3平方米(包括棚户、简屋、阁楼在内),4平方米以下的缺房户有918,000多户(其中困难户、结婚户、特困户、外地调沪无房户共69,000多户),占全市户数50%左右,缺房户比重之大,为全国大城市之“最”;

四、上海平均每万辆车一年死亡人数为42.5人,车辆事故为全国大城市之“最”;

五、由于三废污染严重,上海市区癌症发病率之高为全国城市之“最”。

也就是说,40多年前的上海虽然已经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了,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6,出口总值占全国1/4强,上缴利税占中央财政支出的1/3,对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贡献很大。

但也有发展不如人意的一面,更准确地说是“大城市病”:

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住了4.1万人,这个人口密度很恐怖了,突显了浦西的拥挤;

人均绿化面积仅0.47平米,像一张报纸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浦西的水泥森林浦东的居民再也看不上了,浦东相对浦西就是宽、大、新、更加宜居;

人均居住面积仅4.3平米,4平米以下的缺房户占全市总户数的60%,上海的缺房现象比较严重,需要更多城市建设用地。

当然那个时候很多人还是更情愿要浦西的“一张床”,而不要浦东的“一间房”。

只是浦东开发建设30多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说法已经发生了反转,真可谓是30年河西、30年河东!

上海搞浦东新区,就好比北京搞雄安新区、天津搞滨海新区,同是治疗大城市病的必要措施。

浦西传统市区向来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空气污染也严重,导致癌症病发率很高,1988年上海就暴发了一场严重的流行性甲肝,30万人染病。

彼时的上海就像个心肺衰竭的老人,急需抢救和治疗。

所以开发浦东、搞大规模城市扩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成了时代的要求和紧要的任务!

3

浦发开发开放作出决定的前一年,正值我国内外交困的一段特殊时期。

搞这个大动作也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将更加开放,当时也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那年正值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选举出了新的国家领导人。

会议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是正确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继续向前推进。

1989年是中国极不寻常的一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之际国际外围处境也很不妙。

5月16日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巴尔戈乔夫,中苏关系终于实现正常化。

11月9日邓公正式退休,同一天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节节败退,全球政治格局出现了雪崩式的变化。

1990年元旦,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给苏联领导人巴尔戈乔夫打电话,问候新年的同时还不忘说上一句:“社会主义肯定完蛋!”

浦东开发前后两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低迷的两年,上海的GDP增速都没有超过4%。

邓公晚年非常关心上海的发展,1990年1月是他第三次来上海过春节,他指出:“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他还特地嘱咐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请上海的同志们思考一下,怎么搞个大动作,告诉国际社会,我们将更加开放。”

浦东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上海也从此进入了浦东时代,发展按下快捷键。

4

当浦东开发开放的日程正式提出时,如何开发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当时有一个普遍的观点,即将浦西的工厂搬到浦东,建成一个工业区,以缓解浦西城市压力。

但这显然不符合邓公的期待,因为上海老早就已经有了吴淞、闵行、金山石化、宝钢、安亭上汽等工业卫星城。

怎么办呢?朱镕基决定以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先把金融搞出来,在浦东建立一个“新上海”,而且是按照一流国际城市的标准来规划设计。

他先是坐直升机视察了浦东,然后跑去新加坡、香港开眼界。

他告诉香港工商界,浦东要建立一个“自由港”,引进外资银行。

后来浦东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

他还告诉港商们,上海要发展房地产。

房地产的开发大大加快了浦东的造城速度,从陆家嘴到世博前滩,从张江到临港,都成了21世纪中国的样板之城。没用多久,浦东的房价就超越了浦西。

在新加坡,他还透露了一个更劲爆的新闻,上海年内就要建证券交易所。

这些在今天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当年却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因为这在当时都被看作是社会主义不欢迎的资本主义产物。

最终在朱市府的努力下,上海证劵交易所于1990年12月19日成功开张,比深圳证券交易所还要早一年正式营业,显示出浦东开发建设者们的毅力和果敢!

浦东的一系列“大动作”在当时力排众议,朱市长做事雷厉风行,冒着众人的质疑、嘲讽、在别人的好奇下用眼界改变了浦东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浦东开发开放,被历史证明是正确和必要的。

浦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欢迎世界资本主义,中国的发展需要全世界经济体系的参与,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

虽然浦东开发开放比深圳整整晚了10年,但起点已经不一样了。

深圳当年是采用“试管婴儿”式的发展方式,以时间为金钱,效率为生命,力挽狂澜,实现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转折。

相比之下,浦东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中央领导的“顶层设计”,由第二代领导人亲自策划、第三代领导人集体亲自操盘,向国际社会展示出了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

国父孙中山曾说:“如果浦东能够发展到浦西的水平,那中国就不得了了!”现在看来,浦东绝对没有让国父失望。

如今,全国和上海市的多项重大功能、重大战略都布局都在浦东,浦东新区的经济总量在整个上海占比超过1/3。

如果浦东单独成市,那么其去年 产生的GDP总量1.6万亿元在全国也能排到第11名,位于杭州、武汉、南京之后,居于天津、宁波、青岛之前!

当然,浦东发展到今天也不是各方面都是完美的,已经到了瓶颈期,面临着金融国际地位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房价上涨过快、人口吸引力下降、医疗商业教育等公共资源不发达、产业增长乏力、缺少互联网基因、至今都没有一寸国铁开进城等诸多问题,这些我们将在下一篇重点探讨,欢迎关注!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