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口分布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浙江省人口增加 浙江人口分布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浙江人口分布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024-07-17 15: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浙江人口分布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05 15:14

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来源:

访问次数: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 分享至: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建设,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众多但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与结构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活跃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与现代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素质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等,都日益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包括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优化奠定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对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制定合理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是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长期研究的课题,古典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弗朗斯瓦·魁奈、亚当·斯密斯、大卫·李嘉图等人都论述了人口增长对土地和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长期动向。他们普遍认为有限的自然资源最终将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引向静止状态,这是早期人口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而由马尔萨斯开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口自身的增长以及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给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现代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概括起来,人口与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关系和人口区域分布与经济的关系两个基本方面。前者以美国学者西蒙的《人口增长经济学》为代表,重点探讨人口密度与规模经济,人口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区域再分布紧密关联,研究人口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经济原因和后果,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区域资源环境状况,均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学术界结合中国国情对人口与经济关系运行的机理、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综合这些研究,可概括出如下基本结论:

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区域分布紧密关联,互为变量,人口分布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规模经济和收益报酬递减三个方面。因此,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口对于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其既定的人口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其作用机理主要在三个方面: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规模经济和空间交易费用的不均匀性。

三是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的变动,经历空间分布由集中到分散、地区差异由扩大到收敛,由优势地区优先发展到各个地区均衡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在区域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主旋律。

四是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资源以及社会经济集聚因素是决定一个地区盈利能力,进而获得区际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在这些因素中,促进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是有效的,也是易于实施的重要途径。

这些研究成果,为分析浙江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二、浙江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人口分布与变动情况

1.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约为5447万人,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列第10位; 人口密度为535人/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与2000年相比,年平均增加76.7万人,年均增长1.5%,增速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之后,居全国第5位,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员密集、增长比较迅速的地区。从人口规模扩大的原因来看,人口自然增长较为稳定,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7年以来基本控制在5‰以内。与此同时,浙江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和较好的社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外人口来浙务工经商或落户,外来人口已成为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浙江省还是一个人口净迁出省份,净外出省外人口(外出去省外的外出人口减去来自省外的外来人口)为70万人;至2000年,浙江省已成为一个净迁入省份,省外净外来人口为91万人;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省外净外来人口已高达997万人,十年来年均增长27%,每5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人以上来自省外。不断增长的迁移人口充分说明我省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 也显示出地区经济容量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2.各市人口增长差异明显

分地区来看,各市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全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温州、杭州和宁波,三个地区总人口将近全省一半。与2000年相比,人口总量增长最快的是宁波、杭州和嘉兴三市,累计分别增长25.1%、24.1%和23.2%,而衢州、丽水呈现负增长。根据人口迁移规律,人口的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者预期、城乡收入差距以及该区域提供的就业空间,因此外来人口的增长情况更能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和人口集聚能力。从表1数据可以看到,外省迁移至温州和宁波的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及其占本市总人口的比重都排在前两位,说明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强,也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潜力。

表1:                   2010年各市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

年末人口

(万人)

占全省人口

比重(%)

10年累计

增长率(%)

外来人口占

全省比重(%)

外来人口占

本市比重(%)

杭  州

870.54

16.0

24.1

14.7

20.0

宁  波

761.08

14.0

25.1

16.8

26.1

温  州

913.45

16.8

18.7

23.0

29.8

嘉  兴

450.46

8.3

23.2

9.5

24.9

湖  州

289.42

5.3

8.1

3.8

15.7

绍  兴

491.29

9.0

12.1

7.7

18.5

金  华

536.64

9.9

15.2

10.4

22.8

衢  州

212.32

3.9

-2.0

0.7

3.8

舟  山

112.14

2.1

11.9

1.8

19.1

台  州

597.38

11.0

13.9

10.3

20.4

丽  水

211.79

3.9

-2.9

1.3

7.1

3.城镇化进程加快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一个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人口城市化过程。随着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辐射不断提高,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吸纳能力日益增强。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56万人,占61.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90万人,占38.4%。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78万人,乡村人口减少31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4.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省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8.92%,2010年上升到9.34%,大大超过7%的老龄化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使得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儿童少年组人口减少,其比重大幅度下降,预计今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抚养负担来看,由于生育率下降带来的较低的少儿抚养比例,以及外省年轻劳动力的流入,总抚养比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10年我省人口总抚养比为29.1%,与其他省市比较,列全国24位,但老年抚养比则偏高,居第11位。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年龄的老化,今后养老负担特别是社会养老的比重还会继续增加,对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也会带来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5.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人口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是决定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大,以及优良的发展环境吸收、接纳了不少外来高学历人才,我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提升。2010年浙江每十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9330人,比2000年增长近两倍,增速居全国前列,但与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比还有一定差距。从教育的普及情况来看,2010年我省还有文盲人口306万人,文盲率为5.62%,虽比2000年降低1.44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4个百分点,说明我省人口接受教育的广泛性还不够高。

(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1.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发展质量逐步提高

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7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200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2.5%,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改革开放初的第12位上升到1994年第4位并保持至今。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也上升较快。2010年全省人均GDP为51711元,位居全国第5位,比200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7%,在巨大的经济总量基础上,保持了高于全国的增长速度。反映经济质量的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一产发展趋于稳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10.3:53.3:36.4调整为2010年的4.9:51.6:43.5。

2.地区差距有所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分地区来看,杭州和宁波经济总量居前两位,2010年GDP已超过5000亿元;衢州、舟山和丽水GDP较小,低于1000亿元,但发展速度较快,2001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14.1%、15.1%和13.5%,均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地区的总量差距在缩小。按常住人口计算, 2010年全省人均GDP最高的杭州市为69828元, 最低的丽水市为31296元, 差距倍数为2.2倍, 比2001年的3倍差距明显缩小。一些海岛、山区相对欠发达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使得全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表2:                  全省及各市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增长情况

GDP(亿元)

人均GDP(元)

2001年

2010年

年均增速

2001年

2010年

年均增速

全  省

6898

27722

12.7%

14664

51711

11.0%

杭  州

1568

5949

13.1%

22161

69828

10.8%

宁  波

1279

5163

12.9%

20835

69368

10.5%

温  州

924

2925

12.2%

11935

32586

10.3%

嘉  兴

587

2300

13.5%

15924

52143

11.2%

湖  州

363

1302

12.6%

13520

45323

11.8%

绍  兴

788

2795

12.6%

17903

57580

11.4%

金  华

562

2110

13.1%

12006

39897

11.6%

衢  州

174

755

14.1%

8055

35500

14.3%

舟  山

134

644

15.1%

13384

58378

13.9%

台  州

681

2426

12.9%

12923

41172

11.5%

丽  水

159

663

13.5%

7302

31296

13.8%

注:由于2000年以前各市还没有建立常住人口常规统计调查制度,此处采用2001年数据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3.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城乡差距有所拉大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9元,连续10年居全国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03元,连续2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分别比2001年增长1.6和1.5倍,年均增长11.3%和10.6%。分地区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减小,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增大。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绍兴市为30164元, 最低的丽水市为21093元, 差距倍数为1.4 倍, 小于2001年的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嘉兴市为14365元, 最低的丽水市为6537元, 差距倍数为2.2倍,高于2001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2∶1,大于2001年的2.28∶1,但相比2005年的2.45∶1已有所缩小。

(三)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导致了人口的流失或集聚;与此同时,人口的分布、结构等特点也反过来影响着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形成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

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可供量是经济发展相当重要的因素,适度的人口增长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但人口增长过快则会对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人口的大量增长将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减少,资源人均相对占有量较低及资源供应紧张将引起物价上涨、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

国际上经常用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来评判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人口增长弹性系数越低,表明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越适应。一般来说,当人口增长弹性系数大于或等于1时为社会停滞级,0.2-0.99为社会渐进级,0.2及以下为社会协调发展级。从浙江发展的情况看,2000年至2010年之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5%,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2.5%,人口增长弹性系数为0.12,处于社会协调发展级,表明浙江省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较高。

2.人口特征与区域经济水平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以11个设区市为样本,国内生产总值与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大专以上人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95和0.95,说明区域经济总量与非农业人口和大专以上人口高度相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大专以上人口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84和0.72,说明人均经济水平与非农业人口比重、大专以上人口比重相关性较高,但与人口密度关系不大。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城镇化水平和区域人口文化素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3.人口与经济分布集中度的相关性

地理联系率是反映两经济要素在地理分布上联系情况的指标。当地理联系率数值较大时,表明两要素在地理上的分布较为一致,反之则表明两要素地理联系不太密切。人口与经济布局的集中、分散化变动趋势可从人口与土地地理联系率、GDP与土地地理联系率和GDP与人口地理联系率变动曲线来分析。

从下图可以看到三者变动趋势表现出如下特征:

(1)GDP与人口地理联系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在这一时期,人口与经济分布变动的总体趋势均趋向集中,两者的空间匹配程度不断提高。

(2)GDP与土地地理联系率较低,说明两者地理联系并不密切,在相对固定的土地空间里,经济的发展变化更多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

(3)人口与土地的地理联系率高于GDP与土地的地理联系率。说明人口地理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集中化程度) 低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集中化程度)。

三、人口与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不断增长的人口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压力。具体表现在:

一是人口增长过快会抵消经济增长的部分成果。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均GDP呈反向关系, 人口增长速度越快,人均GDP增长速度就越慢。

二是人口增长过快影响积累与消费。经济增长速度应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 否则, 不仅新增人口的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 反而使原有人口的生活水平下降。

三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就业压力。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如果超越了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长的速度, 存在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另外,科技发展、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化, 对低文化程度、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对高技术含量及管理人才需求迫切,造成结构性的就业失衡。

(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增加资源环境的负担

浙江省人口稠密而资源禀赋条件差,是一个资源能源小省。除水资源总量、森林覆盖率较高之外,各种自然资源都十分紧缺,人均占有量更是大大低于其他地区。2010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占全国的4.1%,而土地面积只占1.1%,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约为

(三)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经济社会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首先,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口的抚养负担,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当前,浙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能力还比较弱,绝大多数老人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方式。但是,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的比例上升,使得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压力。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逐年增大。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对医疗保险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三,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降低了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老年人口比重过高会造成人力资本总体活力特别是创新活力的衰退,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四)就业结构和劳动者素质不足制约未来发展

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从表3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省就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但同时也看到,浙江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偏差仍然比较明显,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属于纺锤型的“二、三、一”结构,且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仍明显偏高,在第一产业中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发展略显不足,对扩展就业渠道产生了一定影响,就业结构的转变还有待于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

表3:               2001-2010年全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分布状况

从业人员构成(%)

GDP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年

33.4

36.1

30.5

9.6

51.8

38.6

2002年

31.0

37.4

31.6

8.6

51.1

40.3

2003年

28.3

41.2

30.5

7.4

52.5

40.1

2004年

26.1

43.6

30.3

7.0

53.6

39.4

2005年

24.5

45.1

30.4

6.7

53.4

39.9

2006年

22.6

45.8

31.6

5.9

54.1

40.0

2007年

20.1

46.8

33.2

5.3

54.1

40.6

2008年

19.2

47.6

33.2

5.1

53.9

41.0

2009年

18.3

48.1

33.6

5.1

51.8

43.1

2010年

16.0

49.8

34.2

4.9

51.6

43.5

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差异以及人口的经济社会动机等促成人口的迁移流动,这种迁移和流动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和分布,导致了生产力和市场分布的变化以及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动,从而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在浙的外省人口中有83.8%是务工经商,仅次于广东列全国第二位,这些人口成为浙江劳动力的重要来源。比较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可以发现,在浙的外省人口中,未上过学、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比重均超过全国,而高中以上的比重只略高于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外来人口仅占4%,列最后一位。省外迁入浙江人口的相对低文化和主要从事工业生产性活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浙江现有产业层次不高,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使部分制造业失去转型升级动力和竞争力。随着今后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 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劳动力素质状况不能适应这一需要, 将会成为制约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五)城市化发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城市的功能作用导致生产要素和人类活动不断向城市集聚,从而产生显著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为现代化、专业化的生产协作与联合提供了空间环境,也为更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要素资源提供了一种机制。但城市化并不等于城市的地理扩张或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还有更深的内涵。2011年,浙江城市化率为62.3%,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有30多万,这些人口虽然已被统计为城市常住人口,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市民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再分布不只是一个人口数量规模分布的机械变动过程,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和重构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经济发展、土地使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体系,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要加强城市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浙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四、对策和建议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对经济的影响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人口流动向着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的方向发展,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思路是:遵循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结合政府行政指令和政策引导,以人口分布和投资分布的调整为手段,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城镇发展为基点,积极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向发达区域、重点开发轴带、重点开发据点和重点城镇集中,逐步使全省区域发展具有良好的规模效益、低交易成本和高投资回报率,获取区域竞争优势,同时缓解生态脆弱区域的人口压力,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区域格局。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降低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按照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做强企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改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促进浙江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发展,进而降低经济发展对普通劳动力的过分依赖。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整个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力地支持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推进三次产业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使得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与之伴随的是就业规模的扩大,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满足,推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使经济发展更为协调和持续。三是着力培育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增加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加快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及相关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首先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实现城乡人口自由迁移。改变户籍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分配公民基本权益的做法, 以住所、社会保险参保年限等作为人口管理以及权利分配的替代性手段, 促进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居民家庭有效需求的释放。重点是要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权益和福利, 同时又必须找到一种替代性的人口管理手段, 以保证人口的有序流动, 这也是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基础。同时,要积极推进与人口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为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一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区域内统筹, 确保社保关系在同一功能区内的自由转移, 为充分利用区域内剩余劳动力提供制度上的便利; 二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充分衔接。比如可在部分区域进行城乡社会保障无差别化的试点改革, 将针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险补贴制度扩展到全体从业人员, 纠正社会保险过度依赖劳资双方交费的做法, 以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和强化经济拉动就业的作用, 最终过渡到同一功能区内统一社会保障体系, 从而推动人口迁移的进程。

(三)加强城镇体系建设,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的集聚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调整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关键一环。要强化区域规划导向,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城乡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将城市中心组团与周围乡镇及乡村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 统一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 最终建立一个城乡衔接、设施配套、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并根据区域经济优势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城镇布局,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从而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通过人口与生产要素的集聚,调整城乡人口结构, 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城市化水平。增强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作为城市化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二三产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 切实维护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四)高度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强化人口经济活力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在合理布局人口分布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力资源状况,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要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善多层次社会化办学体系,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在职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覆盖范围,抓好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为有能之士搭建创业平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经济体系需要的人才队伍;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发挥用人机制和流动机制作用,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专业人才拥有量,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首先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城镇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在农村积极完善并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济工作,提高社会救济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扩大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和完善能切实减轻老年人负担的医疗报销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第二,要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第三,还需要积极探索老龄产业发展道路,不仅可以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有拉动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多方面贡献。推进老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采取多种模式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管理和营运,依托浙江的机制活力和产业优势,积极研制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课题负责人:王启金

课题组成员:朱飞飞  金良家  汪维薇

王  娟  张序旦  张  琦

执     笔:王  娟

【关闭窗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