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电工厂的前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浏阳市哪里有修手机的师傅 韶光电工厂的前身

韶光电工厂的前身

2023-12-26 0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长沙火车站乘169路宽敞明亮节能环保公交车,沿着城市主干道——人民路,20来分钟就可以直达闻名遐迩的韶光社区终点站。1970年3月起,一个为国防服务的军工企业——韶光电工厂从这里迅速崛起。现在这里高楼林立,公路纵横,一个“长沙市军民融合产业园”正在拔地而起,通往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6号地铁线在此设置了“韶光站”。

韶光社区标识牌 (2020年11月12日 作者摄)

韶光电工厂是由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改建而成,后者是我的母校,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

从2014到2019年,每年的九、十月,总有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工程师、经济师、干部、教授、甚至将军汇聚在这里,庆祝他们毕业50周年集会。他们虽然已经皱纹爬上了额头,头上添了不少银丝,但个个精神矍铄。

他们曾经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一批批学生,在祖国各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共和国的两弹一星、尖端武器、航空航天、电光源、教书育人,及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受到过国家和有关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表彰和嘉奖。

毕业纪念章

半个多世纪,时光如潺潺流水,流走了岁月,却流不走我对往事的记忆和怀念……

这里虽然变了模样,但我们心目中移不走的那栋教学楼、实验楼、实习工厂和宿舍楼,还巍然挺立着,和刻在我们大脑中的记忆一模一样。看着这里一草一木,就回忆起我们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

昔日的教学楼(2020年11月12日 作者摄)

昔日的学生宿舍楼(2020年11月12日 作者摄)

选址浏阳河畔,建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

那是1961年8月28日的下午,在浏阳河东屯渡桥下,一叶小舟载着我们几个从津市二中和临澧二中来长沙求学的“乡巴佬”学生,逆水而上,来到榔梨小镇上岸。挑着“脚箱”和简单行李步行三里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来到当时还是草棚的一所学校,热情的老师接待了我们,从此我们的命运就和这所学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所为祖国无线电事业培养技术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

1960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根据国防建设的急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六所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和六所无线电技工学校,发文【(60)机密教字5090号】成立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指派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副校长恽林为首筹建,并担任校长。

恽林校长

恽林校长,是一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功臣。当年他是苏州东吴大学学生会主席,带领两个弟弟和一批进步学生投奔延安参加革命,成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员。后分配到周恩来、郭沫若在武汉领导的文艺宣传队工作,随后跟随李克农领导的广西秘密战线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担任过部长秘书,是我党的高级干部。

刚过不惑之年的校长,马上就在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内“招兵买马”,带领钟华年等36名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来到长沙,和从北大荒抽调来的27名转业军官及分配来的27名转业军人陆续汇合在一起。在湖南省和长沙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一所国防性质的四年制中等专业学校筹建班子很快组成,并在建设中的曙光电子管厂(770)安营扎寨。

根据长沙市的远景规划,长沙市河西是大学区,东郊建中专校区。恽林校长亲自带领有关方面的干部,前往东郊浏阳河畔的榔梨人民公社选址。他们先后走访考察了泉塘、三合、红光三个大队,根据山势走向、地面开阔程度、交通状况、征收拆迁难易程度等情况,综合考虑最后决定将校址定在红光大队三塘生产队。

这个地方东边是一片绿绿葱葱的矮丘陵,北面是一个大水塘,南边面向浏阳河,视野非常开阔,西面一片沃野,一条公路穿行而过。当年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浏阳河》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大家觉得校址选在这一带其意深远。恽校长说这个地方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是一个出人才的风水宝地。

老校长的高瞻远瞩被后来的事实得到了证实。从这里走出去的861名学生,先后分配到全国十三个省十八个城市的军工企业、工厂、部队、大学和科研单位及“马兰基地”工作,后来都成了各单位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骨干。

区域地图

一手抓基建,一手招收新生

1960年4月,恽校长带领这几十位教职员工来到榔梨镇,借用民房办公。这批人是筹建学校的主力军,他们在离校址两里路远的湾塘生产队不分日夜和在当地基建队请来的几位泥木工师傅一起开山丘、修简易马路、平整房基,从三里外的榔梨浏阳河边用板车运沙、运水泥,搬砖挑石块。

经过一个月的苦干,很快修起了三栋砖混结构的简易平房作为教室和办公室,同时盖起了一栋600平米的茅草屋作为学生的临时宿舍。还在宿舍南面用竹子和树皮建起了一所简易食堂。一所培养军工干部的学校具有了雏形。

6月20日,一机部十局颁发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印章,学校于1960年7月15日正式开始启用。

当时部分老师借住榔梨镇文化馆,开始编写教材和筹办开学。一手抓基建,一手招收新生。8月31日,第一届新生入校开学典礼在平房外临时草坪前举行。草坪上升起了五星红旗,国歌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的歌声响彻浏阳河畔。

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一位文质彬彬、带着金丝眼睛的中年男子,用他那苏州软语宣布:“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从今天起正式开学了。”台下200多名学生和老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实现了上级要求“当年筹建、当年招生开学”的目标。招收了三个专业四个班学生(无线电通讯设备制造专业1601班、1602班;无线电电真空器件制造专业7601班;无线电化学工艺专业3601班)。这一届同学因为学校急速上马,基本上都是招收的长沙市和长沙县中学的初中生,以长沙县各中学为主。

第一批上战场的人是奉献最多的,第一批开路的人是最辛苦的,第一批到学校的老大哥(姐)是最吃苦的,也是最能吃苦的。他(她)们住在草棚内,中间用树皮、稻草、泥巴糊成隔墙,分成为男女宿舍。

就在开学典礼的当天夜晚,天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大水倒灌进了宿舍,外面又吹起了狂风,学生居住的草房宿舍被大风吹得吱吱作响,漏水的茅草屋内也下起了小雨,吓得刚离开家门的15、6岁的女孩子们尖叫。这时恽校长来了,他号召老师立即起床给同学们聊天讲故事,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使初来乍到的新生消除了惊慌情绪,感到分外的温馨。

60多年后,原7601班的大哥大姐们讲起她们当年的这一幕,虽心有余悸,但校长关爱的暖流至今还涌动在他们的心中。

当时的困难条件是现在学生所想象不到的。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WIFI,没有卫生间,有的只是昏暗的电灯和蜡烛、煤油灯以及经常不时停电的困扰,及那四面漏风的草房和厕所。没有教材老师自己动手加班加点地编写,没有教室就在草棚内上课。

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学校动员后勤员工上山种菜、围栏养猪、下浏阳河捕鱼,来改善教职员工和同学们的生活。没有自来水,更没有锅炉烧热水,同学们就扯着井水刷牙漱口、洗脸、冲澡。草棚内就餐,蓝天下沐浴。

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建校劳动。教学楼的建设工地上,一块块红砖,一块块预制板,无不渗透着我们的汗水。老师是最辛苦的,他们辛勤备课,自制教具,白手起家建附属工厂,陆续开设钳工实习、机加工实习,培养着我们强有力的动手能力,使我们受益终身。

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步伐,用“抗大”精神武装起来的师生员工们团结在恽校长的周围,以苦为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员

我是1961年入学的第二届学生,我们报到时条件就好了不少,住进了刚建好的正规学生宿舍,每间五架高低床,住十人。

后排右二系本文作者

记得我分配在靠走廊边的上铺,正好30公分高的地方有一扇玻璃窗户,外面过道上有一盏照明电灯,它晚上不息的灯光透过玻璃蚊帐照在我的床上。每当大家睡觉后,我就利用这透过来的一缕灯光看着我喜欢的小说和杂志,《三国演义》、《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海的早晨》、《青春之歌》、《苦菜花》、《中国青年》、《无线电》等。

五十年代,共和国的工业刚刚起步,苏联老大哥给我们援建了156项工程,绝大部分项目是国防军工企业。随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工厂急需技术设计人员、基层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全国成立无线电工业学校和无线电技工学校,弥补了当时大学培养这方面人才的短板。

我们班的全称是无线电电真空器件制造专业7611班。一年级的基础课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体育、俄语和高等数学。我最喜欢的是语文课李老师讲的“卖炭翁”和“孔雀东南飞”;程老师教的代数和微积分课。王老师教的体育课我只能勉强及格过关。

从二年级起就进入基础专业课学习,开设有制图、电工、电工装置、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和金工(车钳铣刨磨)等课程。每学期有两周时间到学校实习工厂劳动。

我记得1962年下半期在学校实习工厂,跟着工人师傅学着开砂轮机,锯铁棒、铁板、锉金属件等基本工劳动,结束前要求我们每人做一把“钳子”,我做的“钳子”灵活、光滑,受到带班工人师傅的表扬。1963年上半期到实习工厂参加的劳动是在师傅的演示下学着开车床、铣床、刨床、磨床。

1963年下半期开始进入专业课学习,直到1965年6月毕业,课程有电真空技术、电子管设计、电子管制造工艺、无线电技术、电子束管、离子管、电真空装置等。我最喜欢的是巫瑞幼老师教的“无线电技术”课和程秀兰老师教的“电子管设计”课。童舜涛老师做着手势“扫描”教的“电子束管”课,曲发田老师教的“电真空装置”课,徐惠义老师教的“电真空工艺”课,饶扑新老师教的“离子管”课,也让我印象深刻。感谢这些为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们。他们当时虽是那样的年轻,但知识却是那样的渊博。

学校为了让我们了解工厂生产实际情况,老师带领我们到长沙曙光电子管厂,参加电子管生产全流程中的生产劳动。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我参加了电子管的封口、排气、老炼、测试,熟悉了工厂、熟悉了产品、懂得了劳动,培养了我们的专业劳动技能,培养了与工人阶级的感情。

生产车间(网络图,仅供参考)

1964年下学期,老师带我们第一次坐火车到北京电子管厂(774厂),参观电子管的设计、生产,为毕业设计做论据准备。当时我们住在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舞台上,我们班按5-6人编为一个小组,便于参观学习和讨论毕业设计有关问题。

1965年7月,我们班经过严格的考试和毕业答辩,有41人顺利毕业,分配到北京、上海、“马兰基地”、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西安、长春、南昌、宝鸡等地的科研所、大学、四机部和七机部下属工厂及重工企业,有七名同学集中分配到成都一家军工企业。

学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系统地培养了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使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得心应手地担起工作任务,普遍受到各自岗位上领导的称赞和表扬。

学校根据国家无线电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开设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制造专业、无线电电真空器件制造专业、无线电化学工艺专业和无线电化学分析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分别设置有自己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从1960到1965年,共招收了六届941名三湘大地的优秀孩子,经过严格的考试,有861名学生顺利毕业,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其中绝大部分在祖国的军工企业。

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早晨六点,大喇叭中起床号吹响,我们揉眼、翻身下床,跑步到操场,排队站好后,齐声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代校歌),在进行操练或跑步半个小时后到教室里开始早自习。

后排左三(穿粉红T恤者)为本文作者

改建为国营韶光电工厂

1963年9月,国家成立第四机械工业部,首任部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讯事业创建者、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王诤中将担任。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正式划属四机部领导和管理,定级为地师级单位。

根据“高教70条”,1963年学校增加投资,建设速度加快,完全走上了正轨。黄埔军官学校毕业的王诤部长,特别重视教育,对学校和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当时一门功课不及格就必须留级,三门不及格就除名。

四机部部长王铮中将

1965年12月,国家对学校进行了验收,四机部刘寅副部长到会祝贺。然而正值学校如日中天的时候,因文革,学校于1966年秋季停止了招生。随着最后一届学生走向社会,学校结束了它十年的生命里程。

1970年,四机部军管会以(70)军生综字114号文,正式决定将学校改为国营韶光电工厂。1970年4月1日召开校改厂命名大会,正式启用工厂印鉴。四机部以(70)四远字687号文批复,规定产品大纲为年产半导体器件160万只。

韶光大门(2020年11月12日 作者摄)

工厂各项工作尚未走上正轨, 1971年3月8日,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将厂改为半导体研究所,划归通讯兵部第十九研究院建制领导。研究所的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18研究所。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字898部队。从1971年6月15日开始启用新印章,执行师级权限。

通讯兵部副主任黎东汉中将来校参加组建大会,他说898部队是最年轻、最有活力、最有希望前途的一个研究所。后因发生913林彪外逃事件,“研究员”们未能实现穿军装的愿望。

1974年5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决定》。12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1974)33号文决定将十九院所属的九个研究所(含1918研究所)划归四机部建制领导,将中国人民解放军1918研究所改为第四机械工业部1918研究所。

紧接着四机部于1975年3月14日发(75)四计字(0191)号文,决定将1918研究所改为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化工厂,厂名仍为国营韶光电工厂,代号4435厂。产品大纲为年产各种数字电路、模拟电路100万块。后又决定从瑞士引进成套匀胶生产线,生产匀胶铬版,年产量为15万块。

直到现在,“韶光牌”微电子集成电路和铬版在同行中具有着遥遥领先的优势。

2020年11月12日作者摄于韶光厂内

由学校调整为工厂,由工厂变为研究所,由地方建制划归部队管理,最后改回为国营韶光电工厂。学校原来的老师转岗成了研究所的研究员,后又成为工厂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

韶光电工厂生产的产品在我国两弹一星、轨道卫星、中远程导弹和远洋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获得过无数的荣誉。

今天的韶光已声名远扬,但昨日母校的辉煌依然在我心中激荡。

参考资料:

1、《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友录》,1991年9月30日;

2、《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纪念长沙无线电工业学校建校三十周年》,恽林,1990年9月1日;

3、厂志资料(韶光电工厂原人事科科长肖立章同志提供);

4、作者于2020年11月13日采访原韶光电工厂党委办公室秘书申聚根同学的记录;

5、作者于2020年11月14日与恽林校长长女恽燕平同志(现居住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话采访记录。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张业恒,编辑| 明明,部分图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