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韶台的前生今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济阳的美景 闻韶台的前生今世

闻韶台的前生今世

2024-07-15 1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济阳县曲堤闻韶台举世闻名,美誉遍布天涯海角。究其源,概因舜之德神于韶,孔子之德神于闻韶。因此,闻韶台理所当然的成为一种形象载体、成为儒家学说的象征。千百年来似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         闻韶台屹立千古,被列于济阳八大名胜之首。它究竟建于何朝?规模布局如何?韶为何物? 和孔子有何关联?它意蕴着什么? 台上石碑林立是何人所竖? 象征蕴含的意义? 石碑最终的归宿去向?魁星楼引发的故事?台前双狮与台顶香松有什么说故?等等! 这些问题人们一直像远古神话一样传来传去、绕缠不清,下面抛砖引玉做一探讨。  

闻韶台究竟建于何年?  

        史记资料记载: 汉朝汉武帝雄才大略,执政期间,逐灭匈奴,削平藩王,出使西域,取得了一连串决定性的胜利。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在形式上巩固强化了中央集权制。这种情况下,很需要一种精神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潜移默化的从意识形态领域长期教化熏陶人们,达到长久维护其治国安邦之目的。经研讨各教各派宗旨,与孔子的仁政思想、君臣伦理相契合。出于这一动机需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的儒家思想从繁繁杂杂的各类教派中脱颖而出,占据正统主导地位。          汉朝延续到隋唐,治国纲领,理论基础、礼仪制度不变,儒家学说如日东升、更被捧为治国经典。科考取仕制度也慢慢展露萌芽,逐渐形成、走向完善,孔子顺理成章地被推上了至圣先师的宝座。统治集团利用一切宣传工具不遗余力的进行大力传播、灌输儒家思想,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根深蒂固的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人们尊礼守法、重德讲信。国民对儒家思想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浸透到这样的层次,统治集团从长久治理国家目的出发,郑重提出: 一是全国范围内兴建寺庙,弘扬佛法;二是圣人过化之地必有建树,昌大儒学。         玄奘印度取经就是这个时期。济阳县志记载的广福寺也顺应时代潮流而兴建。寺址在距济阳25里的孟家庄。此寺的选址、规模规格、布局修建由京师派专人负责。         建起的广福寺,占地三十余亩,大殿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飞檐叠翠,极尽富丽堂皇。在历史上享名1300余年,1933年战乱时期被毁。 曾有“一台一寺双名胜,佛家儒教两思想”在民间流传。北有韶台屹立,南有广福布施。台、寺双馨,相得益彰。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列国时曾到过曲堤,在土岗上聆听过韶乐,留下了历史行程的足迹。符合“圣人过化之地必有建树”的范畴。汉朝为儒家学说奠定了正统地位,隋唐进一步发扬光大。唐初崇拜儒学,信仰佛道,并有全国性的建筑。根据这种记载和当地民间传说与形势迹象推断,极有可能在唐初这一时期建筑闻韶台。(前唐年间599年——619年)  宋金时期(公元1611年) 闻韶台修缮记载也是有力证据。  

筑起的闻韶台  

        闻韶台占地2800多平方米,台高约40米,台上面积900多平方米。方砖铺地,四周青砖花墙相围。上有正殿、抱厦偏殿、魁星楼、状元阁、水井(水井,经考察是修台时的进料口,筑成闻韶台后,改为台顶排水道 ) 等建筑群体。后来,名家哲人登台瞻拜先师,欣然留墨;乡绅先贤修缮记述隽永,一时碑刻林立。栽植台顶的五株香松也茂盛悠扬,翠绿芬芳,独特的馨香成为一大风景奇闻。正殿檐下悬挂《万世师表》镀金横匾,正殿塑有圣人冕旒像、红光焕发,慈祥和蔼,充满睿智。四哲两旁相陪。正殿门楣是: “子在·闻韶 ” 两侧是: “万世为官祖 百代帝王师”的楹联。登台下望,披襟拂袖,鸟翔于木,鱼游于川,农野耕而贾市集,四街尽收眼底;举目远眺,济水悠悠,帆船争渡,人物风景一览无余。  

 “韶”为何物?  

        闻,古时是听得意思,闻韶就是听韶;韶,指韶乐,多种乐器合奏而成。起源于五千多年前,上古舜帝之乐。         “韶乐”是国家庆典专用的一种高级音乐,只限帝王宫廷使用,是等级最高、运用时间最久的雅乐。它侧重于安泰祥和、厚重仁德、礼仪教化;曲调和谐优雅,熏风畅悠,犹如天籁之音。         “韶乐”乃舜创作。尧为帝时注重农桑,发展生产,关心民众的疾苦,是一位有道圣君。在继位的问题上,更是高风亮节,择有德者而禅位。舜即位后,感其品行神于“韶”。就是把帝王的功德谱入韶乐,进行歌颂传扬,铭记品名,教化民众,世代相传。         有记: 舜帝品德足千秋,韶乐音韵美名流。  德神于韶和者稀,千古岁月思悠悠。  

韶和孔子有何关联?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为了宣扬儒家学说弃官从教,创建私学,开创有教无类的先河。先是杏坛弦歌、开馆授徒,后再周游列国、教化国民。此时的周朝已是内忧外患、礼崩乐坏,韶乐之音已绝久矣! 孔子精通六艺,对经典著述了然于胸。曾师承师襄子,神悟《文王操》,崇尚周礼,对韶乐更是羡慕已久,聆听雅乐成了他的一大愿望。         这年,孔子骑“的” (音di,闻韶台雕有“的”像,似骡似马的样子。传说是孔子来曲堤时的座骑) 来到曲堤,先到逄公墓祭拜,然后,弟子安排馆驿。晚饭后,弟子陪同来到塘湾滂,登上附近的土岗子秉高纳凉。徐风微微,星月生辉,临水赏荷,一派天然。…… 蓦然间随风飘来阵阵高雅美妙的韶乐。凝神细听,哪韶乐:          缓似流云,飘逸潇洒,天降舜德拂心田;         行似和风,醒物溉野,地载仁政布祥岚;         急似甘雨,铿锵嘹昂,人习礼仪奏玉盘。          音似啼莺,鸟兽率舞,犹如惠风起沧澜。         韵似仙乐,天籁圣音,恍然仙境在人间。         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孔子大饱耳福,遂了夙愿,感慨万千。赞道: “尽美、又尽善矣!”“闻韶一曲,三月不知肉味!         曲堤商朝是逄伯陵的封地,逄伯陵是周文王的表叔。死后葬于刘台,现代是省二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王灭商后,乃求舜后,得妫满,封于陈地,称陈侯,以奉祭祀。并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准予韶乐贺庆大典,世袭罔替。曲堤这个地方被封为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到了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时期,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三桓(季平子、叔孙氏、孟孙氏)把鲁昭公从鲁国都城逼到齐地,陈侯的后人“完”也从陈地逃往齐国,陈氏子孙痴于乐,能世其音尚。故“韶”独存。由此,孔子在韶乐之音已绝久矣的战乱时期,不经意中听到了天覆地载之遗声,夙愿得偿,难怪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大放赞词。  

韶意蕴着什么?  

        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这年,三桓发难,鲁昭公避难逃往齐国,孔子也受到冲击。他看到君不君、臣不臣,礼崩乐坏的现状,痛心疾首,大呼: “违背礼制,是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由天下大乱,自然而然想到天下大治,他十分怀念周朝初期稳定繁荣的局势,君臣有序,父尊子孝,人人受伦理纲常的约束……。战乱非常时期,孔子在逃难途中听到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有的韶乐,精神得到极大满足,譬如雪中送炭,能不发出尽美尽善、膏肉无味的感叹吗?         “韶”乐呈现君王的意志;         “韶”乐歌颂的是国泰民安;         “韶”乐音符蕴含着礼仪教化;         “韶”乐妙音,深层次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韶”所体现的意境与孔子的儒家理论相契合。所以史学家论言“孔子之德神于闻韶”。         千百年来,孔子的儒家思想经千年磨难而颠扑不灭,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愈来愈被人们捧为经典。闻韶台也成了济阳的靓丽名片,成了孔子儒家学说的形体代表。以闻韶命名的学校、企业、机关、门头比比皆是。济阳人民崇尚礼仪,注重人文,为境内有千古闻名的闻韶台而自豪。在不忘初心、记住乡愁,倡导国学教育的感召下,殷切期盼在我们这一代重建闻韶台,使先师孔子重回故乡,有“家”可归,使历史名胜再展辉煌,让闻韶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千古一脉》龟驮碑  

        曲堤闻韶台巅,八块石碑林立,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格外引人入目。其中一块《千古一脉》龟驮碑,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所竖。         黄庭坚在元丰六年十二月(公元1083年)从江西太和县移监德平镇,至第二年六、七月间到达任所。这一时期,他官场十分不如意,处处受挫,虽然满腹经纶,却难展宏图,以致心情抑郁。这种低调的情绪似阴霾不散,时时折磨于心。过了一年,(乙丑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 他给黄几复传书: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诗中虽说头已白,这时他才四十一岁,可见其心境。         他早知济阳曲堤有座远近知名的闻韶台,是先师孔子听韶乐的地方,向往久矣!天缘机巧,今在德平任职,自然想到闻韶胜景。相距只有四十五公里,正是拜谒先师沐浴心灵、夙愿得偿的好时机。于是,整装欣然前往。         来到曲堤闻韶台,拾阶而上,登临四十米的台巅,近观:         林木盎然,凤鸣祥和,鸟唱其间,犹似世外之桃源;         绿水塘湾,微波轻扬,荷花吐芬,恍如甄妃舞其畔;         和风微醺于空际,鱼虾戏游于溪川;         农夫躬耕于田野,商贾奔波于市间;         远眺:古河悠悠,桅帆高举,百舸争流撸击涟。         鸥鸟绕舟,鹰翔长空,啼声渔歌戏蔚蓝。         沧茫如画天水接,风景兴盛尽眼帘……         黄庭坚身置胜景,愁烦顿消,心胸坦荡,虔诚地来到肃穆庄严的大殿,面对栩栩如生的先师塑像,犹如跻身杏坛弦歌的时代,与先哲围团绕坐聆听教诲。星火燎原,涓流汇海,华夏灿烂的文化就是从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徐徐绽开,蔚然成林,蔓延天下。历练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精英,成为官祖帝师,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指路明灯,成为文明古国的象征。千古一脉、万古长青,史册不朽。历史的车轮碾过烽火狼烟的浮尘旧迹、历尽磨难,愈合旧痕犹如涅槃重生,就是这样: 涉越漫漫岁月而经久不衰,荡涤哓哓辩机而锋芒欲颖。总是充满生机朝着儒家理论指引的正确方向奔驰……。           黄庭坚满怀深情、恭恭敬敬的捻香祭拜先师……。         离开大殿,心潮犹起伏澎湃,感悟盈胸,凝结于心,不吐不快,于是,索笔墨于前,千言万语凝结成四字,奋臂疾书《千古一脉》。         此碑刻立于韶台之巅,千百年来陪伴着先师渡过了鲜花盛开的明媚春天,也渡过了阴霾漫天的凄凉黑夜。见证了人世间的冷暖炎凉,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此碑刻在闻韶台被战火摧残时期移居黄姑寺 (后来济阳第二棉油加工厂旧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很多文人墨客与考古人员及上级领导经常不断去参观拓印,去时又要陪同、又要茶酒招待,很是麻烦。后来,有人出主意,把碑刻藏了起来。据说藏在北街一个枯井里。几十年过去,整平土地,宅基规划,北街刘某某在此处盖上了新房。现在,具体位置有些老年人还说得清楚。  

《人仁为本》龟驮碑  

        闻韶台上与千古一脉并排还有一块《人仁为本》的龟驮碑。这块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立。         曾巩的思想属儒家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在任齐州知府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驰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         曲堤镇北街周家,富可敌州,为富不仁,气焰嚣张,势力能撼动权贵豪门。之子周高倚势横行乡里,残害乡民。邻居刘家有桃花园,春季花开芬芳艳丽,引得行人驻足称赞。花谢叶绿,青果转熟,新桃脆甜可口,是一笔丰厚的收入。周高多次寻衅,想霸占桃园,均未得逞,渐渐起了杀心。趁刘家赶集归来之际,家奴埋伏半路将其打昏,拖入黑风口旁的烂泥塘;周高生性恶劣,贪恋女色,流氓成性。谁家媳妇长得漂亮,谁家女儿靓丽标致,只要被他见到必遭其殃。周高穿的衣服、用的器皿都僭越犯上、超出本分。扬言“本土我为皇,州县皆我邦。”乡民多次上告,州县官吏惧其权势不敢诘。         曾巩到任后,以仁为本,快速治理奸恶盗贼。曾说:“其恶不除,其善何举?除恶务尽,德善方倡。”了解到周高无恶不作的案情,亲到曲堤,落实罪证,当即把周高拘捕,取置于法。行刑时人山人海,乡民高兴的敲锣打鼓放鞭炮。曾巩为此有感写下咏柳诗一首: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处理完案情,曾巩感慨万千,登上闻韶台,祭拜先师。想到先师“仁”的哲学观点,很是敬仰感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仁德治国就兴旺发达,就得民心、得天下,立于不败之地。仁是立世之根本,仁是扬善之源泉。想到此,亲书《人仁为本》碑刻,以勉励后世,传承先师之思想。         此碑刻立于台颠千百年来,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人世间的兴衰变迁。于黄河洪水泛滥时期同九块修缮纪事碑一块填了堤坝。曾巩魂魄天堂有灵不知做何感想!  

香松与海静  

        闻韶台巅有一颗神奇的古松,伟岸挺拔,四季墨绿,香味缭绕,芬芳袭人,人们故此称其为香松。 此松是翠云庵的尼姑海静所植,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         一次,海静随师父到韶台大殿去敬拜先师孔子。师傅顺口说了句:“高台之上若有青松巍翳、绿荫拂风,将增色添韵,一大风景矣!”海静把师父的话牢牢记在心中。         隔了一段时间,海静到三教付家村去化缘,正赶上村中一大户人家从东北铁岭捎来一捆松苗。海静想起师父的话,上前化缘。她不化钱财不化物食,只求主人施舍一株松苗。主人费尽周折辗转从东北捎来,把松苗看得十分珍贵,舍不得。海静说了些佛理因缘、因果报应。恳请劝导:“树栽墓地荫子孙,只是一家一户的小事,要是植在韶台顶上那将是福临千家万户的大事了。舍己利惠众人,善莫大焉!”         主人见海静心诚意坚,便割爱给了一株松苗。海静高兴的连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海静如获至宝,缘也不化了,匆匆返回古镇。进庵房取出一包裹,持锨登上闻韶台,自坤位挖一大坑,把松苗植入内中。然后,打开包裹,把经年集蓄收藏的花瓣蓓蕾撒入坑中。一层花蕾一层细土地填实,浇透水。栽完,扬起汗润的脸,对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时情景像乾隆皇帝描写的那样:“汗润粉面花含露,尘沾峨眉柳带霜。”         自栽下松苗,海静经常从台下提水浇灌。松苗得了天地日月精华的润泽、风霜雪雨的滋养,长得很是茂盛。刚吐出嫩绿的新芽,就散发出一股沁人肺腑的幽幽香气。树越高大,香越浓郁。人们深以为奇,一棵普普通通的青松为何香气悠悠? 为何踏进韶台便被芬芳浸润? 一时传的四面八方皆知。松树灵异,物显名彰,因其质,冠其名为香松;海静亦因了松的缘故被称为小香师傅。         后来,这棵香松历经风雨岁月,蔚蔚嶷嶷,干入云天,荫覆台地,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古镇一大奇观。学子入学登台拜先师、仰魁星(东南角有魁星楼),绕香松,成了一种时尚礼节。传说,魁星点状元,香松喻桂树,暗含蟾宫折桂、状元及第。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匆匆到了民国时期。这时的闻韶台经过战争的蹂躏,已是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兴盛已成昨日梦,香松独立亦凄然。         建国初期,古镇修建学校,有位刘姓老先生征得有关部门同意,把香松锯倒做了学校大门。那独板大门特有的香气引来不少人参观。人们欣赏之余深深惋惜:“可惜台顶香松从此不得观矣!”         小香师傅也早在战乱时期悄悄离开翠云庵,有的说到河南更大的庵院去修行,有的说孤身一人四处飘零。从此,香松和小香师傅都香消玉殒,再无形迹可寻了。         有感:香松飘渺已无迹,海静远遁事更奇。          遥想当年繁华韵,玉珂达圣空追忆。  

台颠水井之谜  

        闻韶台巅有一口水井,下望黑洞洞深不见底,甚是吓人。平常安置三角架遮护,以保护游人安全。         世世代代说是水井,却从来不见有人汲水,也不见汲水器具。         1972年搞政治运动,作为对运动对象的一种体罚——抬土垫湾进行重体力劳动。颓废的闻韶台作为芟高填低目标之一。由运动对象组成的杂牌队伍,以最原始的劳动工具——肩扛人抬粪筐揹进行劳动。毁台一开始,东街一位老先生怀着惋惜沉痛的心情时常去观望。老先生发现扒到台底,圆形的井筒拐向东南角,慢慢斜向塘湾。老先生灵巧顿开,豁然省悟:“这不是水井,是台颠排水道。”         试想40多米的高台,方砖铺地,四周花墙相围,多雨季节900多平方米面积的积水何处排泄?老先生的推断合情合理、天衣无缝。但亦有疑云,既是下水道为何修的如此圓大宽敞?带着这个问题老先生访问了远近闻名的建筑专家张永义老人。         老人是本镇人,对韶台十分熟悉。听后哈哈大笑:“这个问题我早就搞清楚了,根本不是水井,筑台初期是进料口,用滑车把砖瓦用料倒运台顶,即省工又省力,不宽敞行吗? 台成,用作排水道,一孔两用,合情合理,图纸上一定是这样设计的。我早就和祖师爷探讨过这个问题。”         至此,台颠水井之谜揭开了。         知道闻韶台的人都说是个高高的土台子。试想,四十多米的高台,用土堆起来,能千百年来风雨侵袭屹立不塌不倒吗?         老先生怀着对闻韶台的深情,关注着它的一草一木,对这个问题也有证据确凿的解释。闻韶台倒塌期间,他发现四周边角都是圆木扣起来的方框,层层叠叠,外用粘土锤实。时间一久,雨天外层生出一种滑滑的绿苔,晴天绿苔被土吸收,表层坚硬,防暴雨侵蚀、风吹日晒。这种粘土一定是掺了粘合剂一类的东西,使土有了韧性,变成立土。不生杂草,只生起保护作用的粘膜。扒闻韶台时内土松散,外土坚韧成大块疙瘩,有明显差异,充分说明这个问题。观察遗迹和零散记录,筑修闻韶台时,掘修九沿水井,工棚二十几处,就地用土挖出塘湾四百余亩,可见工程之大。充分体现劳动人民的力量与聪明才智。不说闻韶台蕴含的意义,在那个时代,就平地起四十米的土台,就足以震撼人心了。  

魁星楼戏捉麻雀  

        艾元徵历任清朝的翰林院大学士、刑部尚书……。在曲堤闻韶学院读书时,是张稷若先生的得意门生。勤奋好学,品学兼优。但也有孩童天性,好玩调皮。         一次,艾元徵和几个同学站在桌子上搭肩攀上魁星楼捉麻雀。魁星楼离地面高近六十米,离闻韶台台顶也近十米。楼高砖滑,陡险万分。正当艾元徵伸手向洞中掏麻雀时,一条花蛇突然窜出,直扑艾元徵嘴脸。事出偶然,险中之险。艾元徵一惊,马上镇静下来。头一闪,避过蛇头,急中生智,一口咬住蛇的七寸处。然后,不动声色得继续掏麻雀,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怕下边搭肩的同学得知心慌害怕,把他从楼上摔下。艾元徵在这种事发突然的危险中,从从容容把麻雀掏出,嘴衔花蛇、手握麻雀安全下来。搭肩的同学见状吓得魂飞魄散,惊倒在地。张稷若先生事后得知,狠狠教训了艾元徵一顿,背后却说:“艾元徵有胆有识,非等闲之辈,后必成为国家之栋梁。”  

闻韶台阁前双狮  

        闻韶台阁楼前有两个石狮子分立左右。左边是一头雄狮,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胸前有一道斜斜的红色伤痕,脸上挂着痛苦惭愧的表情;右边是一头母狮,怀里抱着一头小狮子。母狮的脸上充满幸福慈祥与爱,小狮子仰起顽皮的脸、用前肢的爪抚摸母狮的腮,另一爪指着雄狮怀里的西瓜。雕刻逼真,充满诗情画意和无限遐思。           据传说,雄狮为了照顾抚养小狮子,夜间到附近的瓜田去偷瓜。不幸被看守瓜园的人发现,顺手用西瓜刀砍了一刀。雄狮仓惶逃回,胸前留下了这道昭世醒目的羞辱印记。         千百年来,这对石狮迎接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它的形体表情彰显着世间理性。亦如闻韶台上的一草一砖一雕刻,一物一景一故事,都蕴含着特殊的教育意义,时时唤醒人们的良知。例:         闻韶台代表的是儒家正统思想,是孔子的化身与灵魂;         《千古一脉》追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继承延续了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并将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人仁为本》彰显先师“仁”的内涵,以“仁德”为做人的准则,世间将变得无限美好;         魁星楼中魁星点状元,激励学子发愤图强,成就一番事业;         香松既是景观,又蕴含儒家思想万古长青;         阁前双狮教育世人,不能以爱为诱因,起盗窃之念;爱子爱女,情在理中,但应以正道引之!          往事已越千年,人们在饭后茶余街巷乘凉,望着满天星斗或古迹旧址说古道今,发思古之幽情,还在谈论着古城的兴衰变迁和先贤的智慧。历史行程的轨迹犹如彩虹行空,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名胜古迹与先贤故事将一起载入历史史册。         韶台已毁若许年,旧址新建农家院。         儒家精神永不灭,千古一脉世代传。

         附: 闻韶台历次修缮            每次修缮都由碑文记述,理由、费用、修缮程度、主修人……记、费用、修缮程度、主修人……         第一次 宋 金   公元1161年  周点(官职:肃政廉访史  曲堤人)   王绘(官职:著作郎)创建大成庙         第二次  元 泰定四年   公元1327年  王士熙(御史台 东平人)  张友仁(儒生 曲堤人)扩建闻韶台         第三次  明 嘉靖三十二年  公元1553年 曹天宪(武定兵备道佥事 浮梁人)修缮         第四次  明 万历三年  公元1575年  刘世赏(武德兵备佥事  四川人)重修         第五次  明 万历二十一年  公元1593年  尹应元(武德兵备佥事  湖北人)          蔡惟忠(知县 吴县人) 黄应魁(知县 灵川人)修缮         第六次  清 康熙二十一年  公元1682年  李能白(县令  天津人)         艾元烈(儒生  济阳人)   修补         第七次  清 乾隆十七年  公元1752年  朱 垣(县令 北京人)  修缮         第八次  清 乾隆二十五年 公元1760年  胡德琳(县令 广西人) 修缮         第九次  清 道光十年  公元1830年  刘仲元(贡生 曲堤人) 监修         九块记事碑于黄河洪水泛滥时期填了堤坝; 1972年搞政治运动,闻韶台被铲平垫了塘灣,形迹消失。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