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村“唱”出来 乡村春晚美名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浆面条的做法 文化兴村“唱”出来 乡村春晚美名传

文化兴村“唱”出来 乡村春晚美名传

#文化兴村“唱”出来 乡村春晚美名传|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文化兴村“唱”出来 乡村春晚美名传

周莹贤在整理乐器

身处山区的鲁山县瓦屋镇楼子河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5年多来,在村党支部原书记周莹贤的带领下,设立了“乡村音乐厅”,成立了农民艺术团,用艺术引领村民的文化生活。

如今,楼子河村成为全省首个“乡村音乐厅”示范村,曾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变成了演员,歌舞小品样样都会,多次参加文艺表演并获奖;村里连续两年举办乡村春晚,面向全国网络直播,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2020年,在河南省开展的“寻找村宝——大型文化志愿公益活动”中,周莹贤被评为“最感动村宝”。

文化兴村 改变村里面貌

周莹贤在擦拭盘鼓

3月6日下午,在楼子河村周莹贤家,红梅开得正艳,门口挂着“楼子河乡村文化合作社戏剧培训基地”“河南公益无限楼子河农民艺术团”和“河南乡村文化合作社”的牌子,周莹贤正和妻子刘画在屋内打扫卫生、收拾被褥。

“最近因身体抱恙,我一直在家休息。今天趁着天好,我们刚把屋里打扫一下,晒晒被褥,文化志愿者周末来上课了也能休息好。”周莹贤一边说,一边打开了车库大门,里面的架子上放满了盘鼓,“鼓不能受潮,隔段时间要通通风”。

一旁的刘画说:“他去年卸任了,本来想着能在家好好休息,但他嘴上说休息,心里还一直惦记着‘乡村音乐厅’和文化合作社以后的发展。”

今年68岁的周莹贤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这里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文化落后,很多村民靠外出捡破烂谋生,该村也因此被称为“破烂王”村。

为了改变村里面貌,周莹贤决定组建一支农民艺术团,用文娱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说干就干,周莹贤组织村两委开会,召集党员凑出12个节目后,便去市里争取试点。2016年12月16日,河南省“乡村音乐厅”建设在楼子河村启动,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团队走进楼子河。从此,楼子河村的文化活动就没有间断过。每周五下午到周日,市区文化志愿者都会赶来,在村民中开展舞蹈、戏曲、音乐等方面的培训。

文娱活动改变了楼子河村的精神风貌,邻里纠纷少了,治安好了,村民们的笑容多了,话题多了,也有凝聚力了。

“过去天天在家闲着打牌,要不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63岁的村民雷琴说,如今她是村里舞蹈队队长,曾经的牌友也变成了队友,经常去宝丰、汝州、郑州等地演出,不仅开阔了视野,连多年的颈椎病和腰疼也好了。村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大家的幸福感更强了。

卖车筹资 发展“乡村音乐厅”

村民在周莹贤家门前排练节目

村民在周莹贤家门前排练节目

“为了‘乡村音乐厅’的发展,他没少费心,甚至把自家的车都卖了。”早已被楼子河村村民当成自家人的市和谐之声合唱团文化志愿服务团团长王巍说。

“乡村音乐厅”刚成立的时候,王巍等文化志愿者来上课都会自带干粮,因为没有地方休息,周莹贤就把自家的屋子腾出几间供他们使用。村里举办活动,很多人从几十公里外开车来排练演出,不要一分报酬。周莹贤看在眼里,心想不能让人家来了一口热饭都吃不上。而且,搞活动需要服装、道具等,都需要花钱买。

村里没有资金,周莹贤决定把自己花50多万元买的车卖了,这台车只开了3万多公里。他把这个想法说出后,儿女们表示反对,家里为此还吵了架。他顶着压力,最终以不到20万元的价格卖了车,为“乡村音乐厅”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卖车那天,我们夫妻俩坐在车里哭了一场。虽然特别不舍,心里对他也有怨言,但是为了村里的发展,我只能支持他。”提起卖车的事情,刘画不禁又红了眼圈。

2019年,该村第一次举办春晚,大家提前半年就开始排练。周莹贤家成了文化艺术的“集结地”,大家吃住都在他家。刘画每天从早到晚忙着为大家做饭,晚上12点多还在拖地、收拾屋子。每送走一批排练者,刘画就把被褥床单拆洗一遍,方便下一批排练者来的时候入住。王巍说:“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很心疼,多次劝她歇歇。但是为了让大家住得舒心,她还是忙个不停。”

2019年1月25日,楼子河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以“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为主题的百场乡村春晚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5家媒体进行现场直播。舞蹈、歌曲、戏曲、小品、情景剧等节目都由村民自编自演,吸引了十里八村上万人前来观看,也带动了村子发展。“俺卖浆面条一天都挣了800多元。”村民乔安提及此事时说。

这也是周莹贤夫妻最忙碌的一天,他们早早地买了一口大锅、五六百双筷子。由于吃饭人多,供应不及,演员们只能分批来吃,从上午10点多一直到下午4点多,灶台的火都没停过。

“当时我们还邀请到了国家一级相声演员范军免费来参加演出。不少来得晚的观众没看到他的表演,还深表遗憾。”周莹贤说。

文化能人 乡村振兴“唱”出来

戏曲社成员在排练

如今,“乡村音乐厅”不仅成了楼子河村的文化符号,还成为提升乡风文明、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不少外出创业者纷纷返乡,投资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开办企业,周营贤带领村民走上了文化兴村之路。

2020年11月12日,在河南省文旅厅的帮助支持下,楼子河村成立了乡村文化合作社,获“中国乡村文化能人”称号的周莹贤当选社长。文化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楼子河村迈上了文化兴村的新征程。现在,加入文化合作社的村民有150多人,还在周边村开设了15个分社,包括舞蹈社、戏曲社、器乐社等。

王巍说:“我在做文化志愿服务时,接触过很多村干部,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周莹贤。热爱乡村文化他是认真的,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但是没有动摇他文化兴村的决心。他说村民要想富,先让头脑富起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联合打造了一个楼子河村的农民艺术团,这也是一支永远带不走的文艺团队。”

周莹贤说:“目前,我正在筹划2023年乡村春晚。虽然我退休了,但是‘乡村音乐厅’和文化合作社我是不会丢弃的,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带领大家走得更远。”

来源:平顶山晚报

编辑:刘晓敏

戏曲进社区 惠民暖人心

所有遇见,皆是天意

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平顶山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通知

我市开展2021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

叶县第四届桃花节今天开幕

文化鹰城 近悦远来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