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神水赋》看传统文化复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洛神水赋youtube 从《洛神水赋》看传统文化复兴

从《洛神水赋》看传统文化复兴

2023-06-02 2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一段洛阳的传统文化“洛神”的故事,被创作拍摄成为水下舞蹈《洛神水赋》,火遍了全国。演员在水中拂袖起舞的风姿,把曹植《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完美呈现了出来,令网友无不古今交感,纷纷留言“怒赞”:“我是看到神仙了吗?”

这段舞蹈表演时长不足2分钟,却处处体现着对传统文化雕琢的匠心。无论是故事的选择、节目的表现形式,还是服装、道具,都让观众耳目一新。它所带出的超高热度,既展示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巨大力量,又让我们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传承、创新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怎么挖是一件很讲究的事。从《洛神水赋》的创新来看,它通过水下虚拟效果,将空间场景无限放大,从而让传统文化不再停留于文字、图片、文物,瞬间立体、灵动起来,变得真实可感。换句话说,我们身边优秀的传统文化,只要找到契合大众需求的出口,跟得上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就能获得喜爱和认同。

洛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们常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唐砖汉瓦”来形容文化的厚重。近年,以洛阳文化符号为核心,已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产品出现:从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推出《古画里的大唐》,让“唐朝小姐姐”从唐代名画《捣练图》中“走出来”,到洛阳牡丹博物馆的牡丹霓裳装束复原秀,让沉睡千年的文物“重生”,再到以龙门石窟为大幕演绎《帝后礼佛图》,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复活”……这些创新之举,都在不断收获观众的“芳心”,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勃勃生机。

无论是本土文化节目“圈粉”,还是外地文化节目“出圈”,都在启示我们,多一些创新精神,多用匠心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别开生面的创作,不仅可以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且能为自己“创造”越来越多的高光时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