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乙泸州老窖投资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泸州老窖估值怎么计算 《散户乙泸州老窖投资录》

《散户乙泸州老窖投资录》

2024-06-30 15: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冬去又春来,(https://xueqiu.com/7800966662/286002169)

2017年之前的在这边===27P311.估值体系的崩塌2018-10-29老窖35.6元

市场上主流投资者大概分两种,一种是看技术指标看K线判断股票贵贱并决定买卖。一种是看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指标来判断股票贵贱并决定买卖

近一段时间,第二种投资者会发现,以往用来判断股票贵贱的各种财务指标失灵。无论公司未来有无发展前景,无论公司业绩如何,统统破位狂跌。当你用旧的估值体系认为一个股票很便宜的时候,它不仅不止跌,而且出现加速下跌

我能想到用来形容这一现象的词就是:估值体系的崩塌。 估值体系崩塌后,各种财务指标失灵,第二种投资者一下子就失去了方位感。自然也失去了话语权,她们能说的就是:咦?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有人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体系的搭建形成,都是在一定大环境下由名种复杂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比如,港股和A股的估值体系就不同目前A股的估值体系崩塌,一定是因为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最后现出来的:要么是信心动摇,要么是维持原有生态环境的资金出现问题。而信心和资金究竟谁影响了谁,其实是鸡和蛋的关系,很难说清楚。但是,无论如何,一定是出了问题。

未来的情况有两种,第一,在初始的泥沙俱下后,大盘会在新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慢慢形成新的估值体系,跌得多的涨涨,没跌到位的就再跌跌。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管理层通过大数据发现再跌下去会形成系统风险,就会通过救市强力干预。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这个时间会比较漫长,朋友们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掂量掂量自己手里的股票。生意越简单,越传统,现金流越充沛,分红率越高,就是首选,只要价格合适可以大胆买入。而那些生意复杂,尤其是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金融产品维持的看似很强大的公司,一定要小心。

===28P317.新手写投资总结2019-01-01老窖40.66元

很多人在写2018年的投资总结。大体格式是:2017年最后一天账户有100万,2018年最后一天账户有70万,2018年亏损30%。然后是一系列经验教训。新手通常在熊市的教训是:被价值投资害了,一直持股没动。牛市的教训是:被短线投机害了,过早抛出踏空了。很多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的投资者,基本也是按照股价波动来计算盈亏的。 我就在想,如果是真的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应该怎么写年终的总结? 刚看了乐趣兄的2018年总结,他按照股价总结,身家缩水20%,他老婆就说:那明年我们花钱省点。他按照股东的角度总结:今年茅台经营很好,明年会更好,分红会更多。他老婆就有点懵,撂下一句话:那我就不懂你这账是怎么算的了。

===29P317.持股期限长短影响其关注点的不同2019-02-18老窖49.88元

虽然我现在不太关注和在意股市的牛熊了。但我早期的经历还是这里和短线新手分享一下:如果你发现这段时间很容易踏空,市场总给你踏空的机会,一般是行情启动期。你经历几次踏空后,开始和市场较劲非要等他回调再买,一般是行情的主升期。当你忍无可忍等待无望,决定买入的时候,一般是行情末期。

如果投资,既不关心牛熊,又不关心企业短期业绩,那你关心什么?这个就牵扯到每个人所处的维度了,你所处维度不同,看出去的角度就不同。如果你是三五年的持股,股市的牛熊和企业短期业绩就是投资的首要大事。 对我来说,“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这一投资观点已经越来越深入我心。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如果你持有的资产长期产生的平均收益率远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美国是7%),那么时间越久,你的资产给你带来的收益就会越大。我是铁了心的打算长期持股了。

一旦,这两个观点成为我的投资基础,打算做长期股东了,就会不自觉地将我的关注重点转到了:长期股东权益回报率上。你一旦开始重视股东权益回报率,你会发现,第一:股市的牛熊对这一指标没什么影响。第二:业绩增速低点高点甚至倒退一点,对这一指标也没什么影响。比如,一个企业去年业绩是20亿,今年增速10%,就是22亿,增速20%就是24亿,倒退10%就是18亿,这三组数字,对一个长期经营的企业来说,是很正常的,这三组数字对一个企业的长期股东权益回报率的影响也不大。但是,这三组数字在股票市场上被当做给企业短期估值的依据,对于短期股价来说影响巨大。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决定了你的维度:持股成本。如果你的持股成本远高于当前的净资产,即使一个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很优秀,但你实际得到的股东权益回报率也会很平庸。如果你的持股成本远低于净资产,那么,你实际得到的回报就会更高。同一只股票,持股成本不同的人,关注点也不同。以茅台为例,雪球上我们知道的持有茅台成本极低的几个人,他们都很少说话了,他们只关注能影响茅台长期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于短期业绩增速高点低点,基本不太关心。但是,近几年以较高价格买入的投资者就会很关心短期指标,对于赚差价的,增速意味着能赚多大差价。对于长期持股的,公司的增速意味着自己的持股成本接近净资产的速度。 最后,你对企业生意的理解程度,对企业资产的理解程度(老干妈的一栋厂房和两台设备与老干爹的一栋厂房两台设备是一样的,但给股东创造的价值远不一样),决定了你买什么股。

===30P320.我投资的四个阶段2019-02-28老窖51.24元

我是90年来的深圳,记不清是90年底还是91年底开始进入股市。 我的股东代码卡是6位数字(大概在全国是第五十万个股民)。当时 投入了一笔巨款:两万块。是我在大连业余时间在天津街摆摊赚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投资理念大概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炒股票其实很简单,就是低买高卖.为此我还买了一些绘图纸,每天回到宿舍画曲线,试图判断高低拐点但经过一段时间我就发现:什么是高?什么是低?以多长时间为限?经常是今天高兴的抛了个高点,下周再看股价翻倍了,后悔得直拍大腿。

第二个阶段:炒股就要做趋势。这个阶段我其实就开始判断市场强弱趋势和牛熊了。有了前几年的摸爬滚打,对市场也有了些感觉。判断资金涌入还是流出会比刚入市的新手敏感一点。比如,一直在箱体震荡,突然向下突破,或者突然向上突破,这都是市场开始变盘的一些征兆。还有类似:冲破年线或者跌破年线等。也有了很多观察牛熊的角度。诸如美国某著名投资者说的:如果擦鞋小孩都谈股票,股市就差不多到顶了。中国散户说的:如果大家都羞于谈股票,股票也就差不多见底了。这个阶段,我也是赚了钱的。只是,要确认牛市,股市已经从底部起来一大截,要确认熊市,股市已经下来一大截,看似判断对了牛熊,但你其实买的是具体的股票,如果牛市期间在不同的热点股票之间折腾几下,被打几个耳光,所赚其实就并没有看似的那么多了。

第三阶段:投资股票要业绩为王。趋势投资期间,我发现很多股票不跟大盘趋势,有的开始看似跟着大盘趋势,但稍不留神股价就会快速恢复并创新高。而这些股票,往往是业绩出乎预料的好的股票,然后我就开始研究股票的业绩了,即所谓的价值。什么叫业绩出乎预料的好?就是提前判断企业业绩拐点,或者根据行业变化情况判断周期。这个期间的理念是:买一个股票票十年赚十倍难。买一个股票三年赚一倍容易。十二年判断四个企业 赚十六倍岂不更好?这个阶段要时刻盯紧企业的业绩,甚至每个季的业绩,尤其关键的是增速。这时候经常说的话是:我很难判断这个企业未来十年怎么样,但最近一两年我还是有能力看得清楚的。这个期间手里拿着股票,不停的找新的目标,即所谓发现“更好的标的”这期间我也赚了钱,但赚的也不多。因为,我能力有限,所谓看到的“更好的标的”也许并不更好。如果你经常关注雪球的大V,你会发现,云蒙发现的无懈可击的更好的标的,其实就并不更好。当然,也有像小兵和冯柳那样的天才,他们总是能换到更好的标的。所以,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看清股票同样重要。我不轻易否定别人的方法,因为我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 第四个阶段: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企业的一部分。 到了我这个年纪,生活要悠闲,状态要笃定,表情要轻松,举止要从容。显然,我投资的前三个阶段都过于紧张,似乎自己的投资之路总是在起点上。年纪大了心脏受不了。也许前三种赚得更多,但这不是我现在想要的生活。我要选下一季度、下一两年也许看不清楚(股价就不太贵),但看十年比较清楚的企业。 既然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那么,我每年的盈利,就不能再看股价上赚了几块钱,而应该像一个真正的股东那样看企业的分红。每年投资的盈亏百分比,就不能再按股价年初年尾的差价来计算,而是应该看每年我的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多少。 你看,我的投资维度变了,衡量盈亏的坐标也就变了。高卖低买趋势,牛熊,也就不再是考虑因素。当然,我不排除换股,也不排除抛出。但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用天天关注。 结束语:你如果认真看了就会发现,我其实就是一个智商平庸的普通人,一个标准的散户,目前新手所思所想,就是我曾经的所思所想。因此,看到他们,就看到了从前的自己。股票投资比较难,也会亏钱,但不会要人命。我不会劝年轻人远离股市,也不会推荐年轻人买指数基金,不就是亏钱吗?难道花钱买个经验教训就不值得吗?投资要趁早,你越年轻,你老了回头就会发现,当初花巨款(其实就自已那点存款)买的宝贵经验教训是很值得的。 当然,如果你年纪比较大,你的钱是从其他方面赚的钱,你就一定要小心,股市风险巨大!你其他方面越成功,往往越自信,但股市就专治各种不服,你的亿万身家很可能几个回合下来就腰斩。切记!

===31P323.A股的长期价值2019-03-11老窖51.45元

雪球上看到张化桥前几天回答一个朋友的问题。 问:你觉得A股下一步会怎么样? 张的回答:我不知道A股短期如何,我只知道A股长期没价值。他这回答是不是有点像某类女人对男人的评价: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其实这问题并不难回答,打开上证指数月线图,把开市以来近三十年的每个低点连线,可以归纳一句话:短期波动巨大,中期疯牛病熊,长期标准慢牛。 如果再有人问你这个问题,标准答案是:短期波动难免,长期向上趋势不变。

===32P324.持股心态就是长期投资的门槛2019-03-20老窖60.91元

如果你把账户短期波动作为你投资的盈利或亏损,你就一定会千方百计的留住盈利,避免亏损。尤其当你每天账户波动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巴菲特每天账户波动几十亿,美金)。

都说投资没有门槛,其实,这种心态,就是长期投资无形的门槛之一。 没跨过这道门槛,就会觉得长期投资违反人性,是孤独的,苦闷的。你没跨过这道门槛,你的情绪就会被股价波动左右,快乐投资就是一句空话。

===33P324.投资总结年年均不同2019-03-29老窖66.58元

去年底投资总结的主要经验教训是:太贪心,上半年没有及时获利了结落袋为安,下半年不但将利润吐出来还倒亏。牢记教训。

今年如果行情这么走下去,年底的经验教训估计是:胆子太小,拿不住,总是赚点就跑。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换来换去。折腾半天,不如不动。

如果把这两年一总结,如果把2013到2018这五年一总结。如果把2008到2018十年一总结,你会得出新的经验教训。如果你进入股市足够长,二十年一总结,三十年一总结,提炼的经验又不同。 但是,没有亲自体会,就没有真的经验,即使全篇背诵了巴菲特和段永平的话,可能也仅仅是皮毛。

===34P325.分红的意义2019-04-06老窖67.9元

看到有球友疑惑:股票现金分红后,股价除权,第二天开市前,账户里这个股票的资产还少了5%的分红税,这样的分红有什么意义?首先,现金分红是公司分出去的钱,这部分钱就不属于公司了:必须从公司市值中减掉。 怎么来体现分红的价值呢? 这个就要看你本人如何理解投资了。 如果你投资目的是短期(比如三五年内)赚市场的钱,这个现金分红对这期间股价的助涨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就很难讨论。也可以说现金分红的意义不大。

如果你想长期赚上市公司的钱,靠长期现金分红来收回投资,现金分红就是最简单最直观的体现。当然,上市公司也可以不分红,将这部分价值体现在股价里。 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假设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话,现金分红比例大的公司,如果造假,只会有隐瞒利润的动机,这就意味着你买入的公司可能实际上比看起来要好。而不分红或少分红的公司,如果造假,就会夸大利润,意味着你买入的公司可能实际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好。第二,如果不分红,对于小股东来说:大量的留存利润,理论上只有能控制公司的少数人可以决定如何使用。而大多数时候大股东和管理层与小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不知大家有没注意,巴菲特在年会上尤其强调,伯克希尔是极少数最高管理者与最小持有股东的利益高度一致的公司)。而现金分红,尤其是大比例现金分红的公司,实际意味着少数有权支配这部分资金的人放弃了权力,让小股东可以自由支配公司的利润(或再买入公司股票,或买入其他公司股票,或消费 掉)。最后,复利的威力已经渐渐被大家认识到,这个威力的特点是:短期看不起眼,时间越久威力越大,第二十九年一年的收益可能是前二十五年的总和。而分红再买入,是复利威力体现的重要一部分。

===35P335.不讲价值是可笑的,计算价值是愚蠢的!2019-12-14 老窖82元

先说最本质的,一个股票的理论价值是它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用什么折现?无风险利率。可见,未来一段时间的无风险利率,就决定了目前股市的价值,而且他是放大的(但实际上,其实没人会傻到去计算这个贴现,你一拿起计算器去计算,就显得有点滑稽了)。其一,当下的估值是与当下的无风险利率有关的再有人说:目前的A股估值接近历史的某个位置,说明股市是否贵就并不严谨。还必须参考当时的无风险利率以及利率的趋势是向下还是向上?与现在是否一样?才有意义。其二,如果你买一个股票的年股息是2%,比存银行是好还是差呢?看似一年收益差不多,但存银行的本金是不变的,而买入股票其实是买了公司资产的一部分,资产是会贬值或增值的。未来几年银行利率会降还是升呢?公司的分红会随业绩增长而增加还是反过来?资产是增值还是贬值呢?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当下的价值判断。其三,两只股票,一只股息 4%,一只 2.5%,哪个便宜呢?粗看肯定是4%股息的便宜。但4%的利息要收回投资也要快20年,这个公司二十年里会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它能活二十年吗?把这些因素一考虑进去,4%还是2.5%就不是决定因素。但是,如果两个公司其他都差不多,对于长期投资的大资金,或者对我这样靠股息生活的人来说4%还是 2.5%也是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其四,股市是否贵?风险是否大?这个是要经过与其他投资品种比较才能得出的结论。不能仅盯着股市就事论事。毕竟,社会上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是必须且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存在的。如果其他几种投资品种的风险更大,则看似挺贵的股市相对其他市场可能就更具吸引力其五,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货币适当宽松,另一方面没什么可投资。这时,优质的、可稳定创造价值的优质资产就会变的稀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的比较久,可能优质资产贵就是常态。比如:房子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六,我们一定要清楚:你看到和感受的世界不是全世界。 当你感觉身边没人买得起房子的时候,房子一出就抢光。当你感觉茅台贵的没人喝的时候,其实有人天天就着花生米喝茅台。当你感觉身边的股民都傻乎乎的,其实股市总是那么狡猾聪明,没几个人跑得赢指数。因此,当你觉得股市贵的时候,主导股市走向的力量可能与你感觉并不一样。其七,还有一个:就是情绪。人的情绪无法捉摸,大喜大悲以及之间的情绪都属正常,它也注定着估值是一个很宽泛的区间。 最后,当我们再评论股市是否贵的时候,不要泛泛的下结论。除非是贵的离谱,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其实很难判断。 投资还是定性与定量的辩证统一: 1、定性就是要选择好公司; 2、定量就是买价要合理,只要不是太高估就行了。

===36p345.真正理解一次性损失的含义和本质2020-02-22老窖82.69元

我感觉很多朋友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一次性损失的含义和本质,我就再说一下。结尾我试着换个角度看能否帮助大家的理解。 这次疫情对大多数公司造成的损失都是一次性的。什么是一次性?比如加油站: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出门,路上也没车,加油的自然就少。疫情过去,车就出来了,而且为避免交叉感染,以往坐地铁不开车的,可能也要开车了。车的数量就恢复了,春节期间的损失,就是一次性的。如果有一个企业是经营野味的,这个损失就是持续的,对他的价值冲击不需要定量,一定是重估的。 我曾经算过,即使这次疫情让老窖少赚利润20亿,20亿-14.65亿股=1.37元/每股。也就是说真正对老窖的价值影响,每股价值就是一块来钱。但这次调整已经从九十多到七十,超过20块。如果这时,你依然强调春节期间对白酒的影响有多大,认为还会跌。那你的投资就根本没入门。有人不以为然,如果你依然不理解一次性损失,那我就换个角度,我们看一次性收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还以老窖为例,假如老窖今年减持华西证券,一次性变现20亿。这就是一次性收入。这一次性收入对老窖的价值有什么影响呢?也是每股1.36元。如果你认为老窖没有疫情影响的合理业绩是4块,25倍pe,价格 4X25=100元是合理的,有了这个一次性收入,那么最多股价是:101.36。如果你认为今年一次性收入让每股业绩变成4+1.36=5.36元,然后价格应该是:5.36X25=136块才合理,那你就是傻的可爱了。反之亦然,一次性损失对价值的影响也是如此,比你感觉的要小得多。这也是很多新手,低价跑掉后,看着股价迅速恢复还摸不着头脑的原因。

===37P349.要正确区分衰退还是增速放缓2020-03-24老窖70.17元

去年、今年、明年的GDP:如果分别是6.5%,6%,5.5%,这叫高速发展后的增速放缓。如果分别是,1%,-1%,-2%,这叫衰退。如果分别是:6%,3%,8%,这不叫衰退,是疫情造成的波动。看上市公司业绩也是如此,如果出现大幅减少,就要判断是某件事引起的波动?还是陷入衰退?是波动,就要利用黄金坑。是衰退就要撤离。

===38p353.股票的股价就是波动2020-08-28老窖151.49元

股票的股价就是波动的,有时波动大点,有时波动小点。在我看来,前几年老窖业绩两块来钱,股价在40元到80元之间波动都是正常合理的。而对有些朋友来讲这叫股价腰斩,是一场股灾,对他们来说,投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能避免如此巨大的“回撤”。在我的投资里,这只是--波动。所以,就不要和我讨论是否该150抛了,等100块再买入了,这都是波动。==>每个几倍的大牛股,都有好多次30%左右的回撤,有时也有50%左右的大调整。

===39p358.投资老窖心态最差的几个月 2021-07-29老窖183.35元

很多朋友觉得我心态好。 其实,投资决策决定持仓,持仓决定心态。

说句白话,自己是不是舒服,姿势决定的。 这七年多来,我心态最差的就是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几个月。确切的说就是老窖涨的最猛的那段时间。 那段时间,我的心态极差,脑子总想着股票怎么办。有点热锅上的蚂蚁感觉,甚至有时发文都有点叽叽歪歪的。 如果依照我以前的操作,干脆把老窖一抛,钱存银行等下次机会了。也就没什么烦恼。 由于这些年对投资的认识加深,我对资产的理解已经由长期以现金为王转变为以资产为王。

当股市里自己视力所及的股票都涨幅巨大,都不便宜的时候,又要长期持股,以资产为王。对我来说确实超过我的能力,对我是个挑战。 很多人不理解:一个持有抱团股,在白酒上赚了钱的人,怎么会转手买了神华呢?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你只要理解为:我本应该银行等下次机会的钱,我买成了资产,且比存银行的利率更高。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事实是,截至目前,神华账面还有十几个点的浮赢。 总有人问我,老窖跌成这样,你买不买老窖?其实老窖目前的价格,对我来说可买可不买,因为我还持有相当比例的老窖,压在箱底:什么是压箱底?就是没什么大事基本就不翻腾出来看了。 当然,如果老窖出了大事,股价跌到100甚至之下,那时,就会用神华逐步再换回老窖。当然,不是简单的坐电梯,老窖再跌回一百,我老窖的股数会增加为当初的一倍。 面对未来不确定,我的如意算盘让自己的感觉就挺好,面对大跌我也没那么在意。这就是心态的由来。反正我自己觉得价值投资一点不痛苦,也不煎熬,挺舒服的。

==>神华是煤炭火电一体化,龙头企业,在行业全体亏损下还可以盈利的企业,当时在1PB左右,股息率高,不大可能死掉的央企。白酒整体在60PE时高估下换到低估的神华后进可防守,退可增长股数。

2021-09-17 老窖181.99元 总有人问我:目前老窖仓位多少。我集中回答一下。 本来老窖陆续抛了60%,还剩40%(如意算盘是涨到400再跑20%涨到500清仓)。

后来在不断买入煤炭的过程中,老窖也跌了,经过考虑,就又将老窖加回50%。这样,就是一半一半。然后又经过这半年,股价此消彼长,老窖的市值和神华的市值也是在变化的。目前老窖的仓位按市值已经降到1/3。

===40p370.怎么理解白酒的周期风险2022-02-09老窖214.18元

怎么理解白酒的周期风险? 我之前的帖子说:对于有些行业,不要太在意周期。我还说:过度关注短期业绩变化的蛛丝马迹来推测未来,并决定重大的买入卖出决定,并不是价投所为。

我发现有些朋友可能不太理解。 其实,价值投资,一切都立足于长期价值。 所谓风险大小,也是考量其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影响大小。

对那些负债高,重资产,行业更新换代快的行业,遇到一个周期就会伤筋动骨,甚至殃及生存。对于这类行业,周期就尤为重要,要想投资,必须准确把握。我能力有限基本就不碰了。

而对于白酒这类企业,你要对引起它的周期有一个起码的认识。我的理解就是:白酒涨价的预期开始降低后,外加流动资金的趋紧,会导致渠道囤货的意愿降低,开始慢慢减少进货优先消化库存,这就使的经销商从厂家进货量减少,厂家的报表上出现利润增速减慢甚至降速。一段时间后,渠道库存降低到一定程度,渠道的补货开始增加,就导致厂家报表增速开始提高,就形成了白酒的周期。

当然,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来自终端消费出现的变化。 但喝酒人数的周期变化导致的终端实际销量变化,远远小于厂家报表体现出的周期变化幅度,因为它叠加了渠道清库存的部分,就放大了白酒真实消费的周期。

那么,白酒的所谓周期影响,主要就是清理库存。一个品牌有十亿库存,对该白酒企业在这轮周期的影响就是十来亿。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轮周期后,白酒企业又是一条好汉的原因。

白酒周期对一个白酒企业影响的大头,其实就是累计的渠道库存数 。老窖2013年的那轮惊心动魄的周期调整,说到底不过是清理了50亿的渠道库存而已。体现到报表上就是业绩断崖。

当然,传导到股市上,股价波动会大一些。对特别在意股价的人,对于靠短期股价来排名的基金经理来说,可能就是个挺大的风险。 而从价值投资者来说,这五十亿对老窖长期现金流的折现影响有多大呢?并不大。 所以我说:不要太在意。

2022-02-10老窖216.18元

对这次白酒“周期”强弱的判断 历史上白酒的确是有周期的,这个周期表现在全国白酒的产量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网上搜一下中国历年白酒产量,我查到最早是从 1989年开始的,依稀记得1990年白酒产量是400多万吨,然后逐年增长到 1998 年的 800 万吨。然后又逐年降低到2004年的300 多万吨。周期性还是很明显的。当然,全国产量数字波动如此之大,就不仅是渠道库存的影响,更有大量酒厂趁周期向上外购基酒自己贴牌的产量重复计算。

按照全国产最数据变化来看,这轮白酒周期应该从2016年已经开始向下了。 你对历史上白酒周期造成的影响有记忆吗?我相信,除了2013年那次,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印象。 我对历年白酒周期的总结是:对于普通酒,每轮周期都会涌现出几个热点广告酒,然后再消失。

对于头部酒企,每次周期对他们的影响都极小,且每次周期都成为他们再上一个台阶的契机。 2013年是白酒的正常周期调整吗?回头看,当时的白酒产量依然向上走着自己的向上周期通道,并无拐点。 2013年只是白酒周期上升期时遇到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就是:塑化剂和八项规定。它的主要冲击就是名优酒。

2013年的调整为什么会如此惨烈?你可以脑补一下:大批经销商正在享受白酒上升周期带来的红利,毫无顾忌的囤积着未来还会不断涨价的货物。然后突然不计代价的紧急清货,唯恐砸在手里,更有很多经销商金盆洗手离开白酒行业。这一切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 这就是为什么以往白酒周期没什么波澜而2013年惊心动魄印象深刻的原因。

说到这里,还要明确一下,既然这轮白酒周期下行在2016年已经明确了,那白酒“资深”人士嘴里的周期下行,其实指的是名优白酒。我不知道名优白酒是否已经进入下行周期,也无从判断。 既然曾经持有白酒的“资深”人士根据蛛丝马迹固执的认为已经进入下行了,那我就全当进入了。 那就重点讨论下名优白酒的这轮下行会否真如“资深”口中耸人听闻的惨烈呢?

历史上所有名优白酒的经销商都有囤货的行为,不仅是这一次。道理很简单:如果预期明年会涨价,今年都会尽量多进一点。这次货数量会是多少?没人说的清。呵呵,在我看来,这个数字其实没必要说的清。你看历史就行了,既然“囤货”行为历史上每次周期都有,而且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害怕这次?

你不能用2013年那次当参照系,那次是特殊事件,这次周期并没有出现 2013年的突发事件,为什么要认为它会和2013年那次惨烈呢?

我们应该和2004年那次正常的周期调整来比较。你可能会感觉这次渠道囤货量要大的多。你也别忘了,2004年GDP才20多万亿,现在都110万亿了,整个消费的体量比GDP增长的更大。 另外,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多少也会让经销商的囤货有所顾忌。2021年疫情会持续多久?也会让渠道留有后手。2022年面对地产经济等风言风语也会让他们有所准备。总之,风险来自突如其来的猝不及防,比如2013年那次。而这次即使是周期也是市场有所准备下的正常周期。

所以,我觉得这次真的进入下行周期,不要用2013年吓唬自己,要用2004年那次做参考。 退一万步,真如 2013年又怎么样呢?又不是没经历过, 当然,我讨论的是这轮“周期”对名优白酒本身价值的影响,而不是股市对股价的影响。名优白酒股价会不会经历双杀,我就不清楚,我也不猜测。

再谈白酒周期2022-02-26老窖215.30元 首先声明一下,我谈白酒周期,并不牵扯白酒的股价周期。我还是那句话:未来老窖有可能业绩增长到10元每股,如果届时市场估值是15倍,股价有可能只有150块,如果40倍估值,股价有可能400块。目前股价这块,我不是算命先生,我就不猜测了。

说回正题。回看整个白酒的周期,其实非常的清晰。上一轮白酒从2004年的320万吨最低点开始,一直持续上升到2016年的1358万千升的顶点。然后开始下跌,一直到2020年的741万千升。2021年我估计这个数字可以持平,是否进入筑底阶段,还有待观察。 如果最近才通过观察白酒的整体销售并大呼小叫的得出结论:白酒已经进入下降周期。就并不是吹哨人,而是后知后觉。 我不是投资整体白酒的,我就并不关心整体白酒的周期情况。我投资的是泸州老窖,而老窖的利润大头是国窖1573,它属于名酒,那我就只关心名酒的周期。 我曾经把早年名酒和整体白酒的产量做过统计,名酒的周期基本与整体白酒同步,只是波动更小,更平滑。

而这次名酒的周期和整体白酒明显的不同步。 原因有二。一,2012~2013年名酒先后出现了塑化剂事件和八项规定。导致名优白酒的销售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基本上是渠道出清存货的一次彻底调整。二,随后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富裕阶层快速膨胀导致的消费升级。

这两个原因,导致这轮名优白酒首先是在上升周期时突然中断、出清,随后的消费升级又导致需求增大。 我看到有资深白酒人士用白酒前 30年的周期变化来预判这轮周期,我觉得就并不靠谱。先不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就是把整体白酒与名优酒混在一起来谈也是不恰当的。你看洋河还有老白千基本是跟着整体白酒的周期在走,而茅五泸就不是。 既然名优酒是受惠于富裕人群的增长,那富裕人群的数量是周期变化的吗?还是不断增长的? 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名优酒的销量短期内有可能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疫情、比如局部经济冷热交替等等短期因素扰动,会有一些同比或环比的波动,但绝不可能再次出现什么所谓的大周期。我个人认为,即使有周期,也比洋河的这轮周期调整幅度小。 从目前多地的经销商报告都很明确可以看到,受疫情影响,厂家不压货,渠道囤货也很谨慎,其实变相的也降低了周期风险。 另外,大家普遍担心的茅台巨量囤货会在周期出现拐点时倾销,导致价格崩塌,进而影响其他白酒。呵呵,白酒的囤货很大部分在私人手里收藏无法对当期的销售造成冲击。另外,即使是囤积在渠道的茅台,他们也都很清楚,这是一个越放越好喝、越放越贵的东西,并不同于股市里融资买入的热门股,不需要有点风吹草动就夺路而逃,更不存在强制平仓。 粉丝问:一直有个大问号,为何不选择茅台呢,519的ROE独步A股。呵呵,我就坦白了吧。其实又是分红率占了上风。当时我计算,茅五泸三个股分红再投入,只有老窖10年可以回本。

===41p380.投资成功经验总结2022-05-02老窖199.93元

我这几年赚了点钱。其实就一个老窖一个神华。 这两个股都是大路货,既不复杂,更不神秘,也不是行业里涨的最多的股。 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也买过。

我的财务也是很水,有一次我好像没搞清楚消费税和营业税而被人耻笑,类似露怯的事不胜枚举。 很多朋友想和我学投资,我就自己总结了一下。 首先,是国家这些年发展的好,其次是有运气的成分。而真正是自己的因素可能有三条: 1,乐观。对未来有信心,乐观才拿得住股。 2,别人押5%了仓位,我押了全部。据段永平说:一个押5%的人和一个押身家的人功力差了 20年。 3,我91年入市,今年60岁,也许经验就是功力吧。

===42p381.深海中潜水战法2022-07-18老窖234.53元

在股市里不停的寻找更好的标的,不停的轮换,我把这个比喻为浮在水面冲浪。

寻找一个可长期投资的股票,利用市场对它有误解的时候,重仓买入并长期持有,几年后买入成本沉没,每年分红回报越来越高,不到公司基本面发生本质变化或者特别高估一直持有。我把这比喻为在深海中潜水。

==》靠10年分红回本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