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大象粪便,为什么会被捡回来煮?如此“熬翔”有什么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泰国大象神像图片大全 泰国的大象粪便,为什么会被捡回来煮?如此“熬翔”有什么用?

泰国的大象粪便,为什么会被捡回来煮?如此“熬翔”有什么用?

2023-12-04 22: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然后,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大象在前面边走边拉,后面就有职业采粪人前来捡拾球状象粪。在此之后,象粪纸开启了它的精彩一生!

大象粪便制造纸张的流程:

第一步,浸泡。利用水的浮力将更沉的石子等异物进行分离。初步的浸泡要持续一天一夜。

第二步,过滤。用专用的漏勺将象粪球捞到另一个浸泡池中,过滤杂质。如此往复,反复两三次,大致就能提取出粪便中的植物纤维了。

第三步,熬煮。这就出现了开篇提到的一幕“熬翔”:把挑选洗过的象粪放到大锅中进行熬煮,需要用大火熬制四到六个钟头。这个过程主要是用高温灭菌,杀掉粪便中的各种微生物。而且熬煮的时间越久,纸张的触感就越好,因为长时间的熬煮会软化纤维,让纸张更柔软。当然这个过程会充满了味道,不过经过熬煮的象粪就不再有臭味了。

第四步,晾晒。上一过程产生的象粪纤维会被捞出,控水晾干,进行两到三周的晾晒。好在泰国日照充足,只要不是雨季,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第五步,制浆。晒好的纤维混合上秸秆、干草、树叶、树皮等材料投入到机器中进行搅拌,其中还要按照97:3的比例加入部分废纸。通过机器的搅拌,大概一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形成纸浆了。

第六步,上色。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色素可以让纸张呈现不同的颜色。经过这个阶段,不了解情况的人是很难想象出纸浆的原来出自哪里的。

第七步,揉搓。将混合后的纸浆通过手工揉搓,形成一个个纤维球。

第八步,铺展。将上一步得到的纤维球泡在水池里均匀铺开,就可以形成纸张的形状。在有些机械化的厂房里,以上两个步骤都是通过机器来完成的,通过机械的力量将纸浆压制成纸张。

第九步,干燥。把成形的纸张放在太阳下晒,经过四到十二小时的干燥,纸张就定形了。在某些工厂里,会通过43摄氏度的蒸汽进行烘干,效果更佳。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象粪纸就完成了。如果有残次品,可以回到第五步重新制浆。

十公斤左右的大象粪便可以制成600张A4大小纸。成本低廉、工艺奇特,制作出来后不会带有粪便的味道,反而由于添加的草料,会带有淡淡的清香。在设计师的手中,这些纸张常常被做成笔记本、书签、名片,甚至还会做成包包等立体的工艺品。

不仅这些象粪纸的制成品会卖钱,在不少泰国的游览区,手工制作象粪纸还是一项旅游项目,同样可以创收。

整个过程还减少了大象粪便的处理难度,大幅减少了造纸所需的木材,减少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改善了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斯里兰卡象粪纸

其实,除了泰国,还有其他国家也在使用象粪造纸。在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象粪纸更是传统手工艺的代表。据说这是一家建立在“大象收容所”旁边的造纸作坊将象粪纸发扬光大的。在这里,常常食用棕榈叶的大象,排出来的粪便制成的纸张自然带有深色;而长期食用椰子的大象,其粪便造纸,颜色则会相对较浅。

这种几乎零成本的造纸术能够让粪便变废为宝,远销日本、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在商业谈判或者外交场合,象粪纸制作的名片都可以当做工艺品赠送给贵宾,特别是一些加有肉桂、香蕉皮材料的象粪纸还会带有阵阵芳香,可以作为国礼,成为斯里兰卡的象征之一。

其实,除了造纸,大象的粪便还有很多功能。

象粪的多重功能

你听说过“猫屎咖啡”吗?麝香猫在吃完咖啡果后,会把咖啡豆排出。这种原料加工的咖啡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咖啡之一。无独有偶,在泰国有些大象专门以豆子为食,排出来未被消化掉的豆子经过处理后,被制成世界上最昂贵的象屎咖啡或象屎啤酒。这种味道,想必也会非常独特。

大象的粪便分量足,里面还会有部分水分。在荒漠求生的极端情况下,人们可以从大象粪便中挤出水分用来维持生命。“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爷就曾经展示过这种方法。

即便不被人类饮用,在自然环境下,大象粪便都能给一些小型动植物提供部分食物来源。在非洲,部分鸟类会跟在大象后面,当有象粪排出时,这些动物会蜂拥而至抢夺新鲜的食物资源。

象粪中还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还是天然有机好肥料。

不少在牧区生活过的朋友有过经验:风干的牛粪可以当柴烧。象粪也是如此。干燥的象粪富含纤维,可以用来烧。一些印度的村落就是靠象粪来烧火的。而且,象粪还有一项奇特的功能:驱赶蚊虫!这种天然的驱蚊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的刺激性也小。

在某些游乐场还在强迫大象给游客做表演的时候,世界上更广泛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发出更多、更友善、更赚钱的项目来获利了。不仅保留了大象原有的自然天性,更可以充分利用大象们产生的价值。实现人与象的和谐相处,开发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模式。

作者:方骥 校稿:川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