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2024,快来泉州古城看“龙”!“十龙九子”陆续上街,一起来寻“龙”打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泉州西街美食推荐 【攻略】2024,快来泉州古城看“龙”!“十龙九子”陆续上街,一起来寻“龙”打卡……

【攻略】2024,快来泉州古城看“龙”!“十龙九子”陆续上街,一起来寻“龙”打卡……

2024-06-18 1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该图来源于鲤城微视)

去年春节期间,泉州“簪花兔”等5只独具特色的兔子艺术装置“出圈”,掀起“寻兔”热潮。转眼新春将至,世遗泉州再次“出手”,以甲辰龙年的“龙”为线,精心设计“十龙九子”生肖艺术装置,11条龙从本周起将在古城各点位陆续上线。

1月19日下午3时许,西街熙熙攘攘,在青狮队伍的护送下,“十龙九子”的第一条龙子——蒲牢(pú láo)正式出街,从西街新华路口一路前往钟楼。青绿色的龙子憨态可掬,手捧明珠,盘旋在缩小版的钟楼上,沿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拍摄。

在青狮队伍的护送下,蒲牢正式出街

蒲牢正式出街

蒲牢

在《山海经》中,蒲牢为龙之四子,平生好吼,古寺常有的洪钟上龙形兽钮,就是它的模样,喜欢盘踞在洪钟之上。蒲牢的形象与泉州古城标志建筑之一“西街钟楼”相结合,盘于高楼之上,寓意大厝兴起,八方来财。这条龙寓意 “龙众起大厝”,在闽南语中就是“大家都能盖大楼”的意思。

虽然这组艺术装置名为“十龙九子”,但实际将有11条龙与市民游客见面。对此,鲤城区文旅局副局长林菲解释说,这11条龙中包含“龙之九子”以及一大一小两条名字都叫“龙鲤鲤”的青龙。每条龙的性格特征都与泉州古城对应的点位和非遗文化做融合,每一条龙子都有对应的闽南语祝福,包括“龙众趁大钱”“龙众水铛铛”“龙众平安无代志”等等,或为奶凶或为Q萌或为憨憨的瑞兽形象,与闽南语祝福一同烘托新春美好欢乐的节日气氛。

市民游客驻足、拍摄

“从1月19日开始,我们将每周陆续安排龙子登场,一直持续到2月5日。”林菲说,经过精心设计,这些龙子将分布放置于古城区域的街巷、世遗点位、文创园区,以点带面,稍后将推出线下打卡地图以及线上AR互动,让市民游客在打卡时也能深度游古城。每条龙的设计和寓意,都是泉州给予广大市民游客最真挚的祝福,欢迎市民们出街“寻龙”、拍照和打卡。

盘旋在钟楼之上的“蒲牢”又奶又凶,它手捧龙珠,目光如炬,既可爱又不失龙的威严。“‘蒲牢’是龙之四子,它的喜好是盘旋于洪钟之上,正好钟楼是钟,也是泉州地标之一,所以我们就让这条神龙从古代洪钟盘旋到现代的钟楼上。”泉州匹克国创设计总监卢建军介绍,古寺常有的洪钟上龙形兽钮就是“蒲牢”的模样,“蒲牢”形象与泉州古城“钟楼”相结合,再匹配上闽南话祝福语“龙众起大厝”(闽南语,“大家都能盖大楼”的意思),千里传音送福,寓意大厝兴起,家业兴旺。

此次,泉州精心打造“十龙九子”龙年艺术装置,结合“龙生九子”这一古代传说,制作了9座形态各异的龙形艺术装置,对应命名“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此次率先登场的便是龙之四子“蒲牢”。

福建师范大学舞蹈系学生带来拍胸舞元素学院派舞蹈

“龙众”谐音闽南语“拢总”,是“全部”“都”的意思,设计团队给每一位“龙子”都赋予闽南特有祝福,如“龙众趁大钱”“龙众水铛铛”等,将奶凶、憨萌的瑞兽形象与闽南语祝福相结合,为古城春节添一份喜气、一份欢乐。

除了龙之四子瑞兽蒲牢

近期 大家还有机会看到很多龙龙~

(↓↓↓)

一、龙鲤鲤:

甲辰龙年来临之际,古厝屋顶上飞龙起!剪瓷龙幻化成龙鲤鲤,腾飞于刺桐古城之上,从金鱼巷逐浪而起,一跃龙门,蜕变成龙,卧于中山路,闪耀光明之城!它安如磐石,团坐于祥云之上,左拳竖起大拇指,为龙的传人点赞,首肯闽南人大方、豁达、包容、乐观、爱拼敢赢的精神!龙鲤鲤也象征万物“拢总好”之意,以闽南方言为内核!

二、“龙之九子”系列来源:

此次“匹克X泉州古城-龙众九子”装置艺术的创作灵感是匹克国创团队的龙九子IP与泉州古城,泉州在地文化的一次深度碰撞,每一条龙子都有对应的闽南语祝福:“龙众起大厝、龙众趁大钱、龙众水铛铛……”

1、囚牛(qiú niú)(龙众水铛铛):

囚牛,龙之长子,性情温顺憨憨,专好音律,抚琴弹拨,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其喜爱音乐的特点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有所呼应,同时南音表演扮相精致,在闽南俗语中形容为“水铛铛”,而“龙众水铛铛”意为“大家都漂亮”。

2、睚眦(yá zì)(龙众是兄弟):

睚眦,龙之二子,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性格刚烈是钢铁直男。有着爱憎分明的性格,“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江湖义气,诠释着闽南的一句俗语:龙众是兄弟。睚眦是辟邪克敌的化身,黑金的颜色象征着威严与高贵。

3、嘲风(cháo fēng)(龙众平安无代志):

嘲风,龙之三子,形似兽,平生好望,作为殿角走兽性格活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辟邪安宅的好手。嘲风形象在天后宫,德济门遗址与泉州海洋文化结合,右手搭在头顶望远,左手手持平安风车,象征着“龙众平安无代志”,在闽南语里就是“大家都平安无事”。

4、蒲牢(pú láo)(龙众起大厝):

蒲牢,龙之四子,平生好吼。古寺常有的洪钟上龙形兽钮就是它的模样,喜欢盘踞在洪钟之上。蒲牢形象与泉州古城标志建筑之一“西街钟楼”相结合,手捧明珠,盘于高楼之上,寓意大厝兴起,八方来财。“龙众起大厝”在闽南语中就是“大家都能盖大楼”的意思。

5、狻猊(suān ní)(龙众趁大钱):

狻猊,龙之五子,形如狮,喜烟好坐,坐于庙中佛前或香炉之上,撩牙竖耳,吟叫则云烟出。狻猊形象与泉州香火最旺的“关帝庙”做结合,慵懒的侧卧台座之上,元宝环绕其身,表达了躺赢、赚大钱的朴素愿望。“趁大钱”,是闽南语中“赚大钱”的意思,“龙众趁大钱”便是“大家都能发财赚大钱”。

6、赑屃(bì xì)(龙众勇):

赑屃,龙之六子 ,外形似龟,身强力壮,善驮重物,是长寿吉祥健康的象征。根据神兽的特点,背驮石碑,石碑的“勇”字突出闽南语谐音“龙众勇”之意,勇在闽南语中代表着强壮,“龙众勇”则是“大家身体都强壮”。祝愿所有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7、狴犴(bì àn)(龙众灯场):

狴犴,龙之七子,形似虎,秉持公正,明辨是非威严不可侵犯。是维护光明正义的象征,也是百姓的守护神。与三朝巷“三朝元老”公正护民的含义相契合。狴犴形象与闽南花灯做结合,取名“龙众灯场”谐音“隆重登场”,象征着光明会驱除黑暗,照亮人间。

8、负屃(fù xì)(龙众敖读册):

负屃,龙之八子,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喜欢碑文书法。负屃与泉州“府文庙”做结合,负屃身着“状元红”大褂,怀中抱着“敖读册”,在闽南语中是“会读书”的意思。“龙众敖读册”就是“大家都会读书”,寓意红红火火、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9螭吻(chī wěn)(龙众糕升):

螭吻,性情好望喜吞,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魑魅,曾是“鱼跃龙门”的励志逆袭主角,与“金鱼巷”鱼跃龙的寓意相契合。千年来立于屋脊上为人们护佑避灾。螭吻结合泉州非遗手艺妆糕人的手法制作其造型,取“糕”字做谐音,“龙众糕升”是大家都能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

网传龙众九子及相应景点(以正式官宣为准)

赑屃(bì xì)1月20日亮相

据了解到,名为赑屃(bì xì)的龙子已于1月20日下午在威远楼亮相。赑屃,为龙之六子 ,外形似龟,身强力壮,善驮重物,是长寿吉祥健康的象征。根据神兽的特点,背驮石碑,石碑的“勇”字突出闽南语谐音“龙众勇”之意,勇在闽南语中代表着强壮,“龙众勇”则是“大家身体都强壮”。大条的“龙鲤鲤”将从金鱼巷逐浪而起,盘旋在古厝屋顶,卧于中山路上,象征万物“拢总好”之意。

9位龙子的形象将被制作成艺术装置

亮相于泉州古城的9个景点

每位龙子都对应一个景点

以及一句闽南语祝福

例如“龙众起大厝”(寓意家庭兴旺)

“龙众趁大钱”(寓意财运亨通)

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

欢迎大家前往古城景点处

不仅有古城艺术装置展

“龙众九子”系列还为大家带来名为

“寻龙打卡”的AR体验活动

走遍古城角落

以AR互动的形式寻觅九位龙子

找到它们,就有神秘礼品等着你!

2024年2月5日,2024年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启动仪式将在中山路金鱼巷口举行,届时,传统非遗大型青龙装置“龙鲤鲤”将精彩亮相。随之点亮的,还有金鱼巷的“龙”主题裸眼3D屏。

相关链接

“龙九子”的民间流传版本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文化源远而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古人有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中国民间关于“九龙子”有很多说法,广为流传的有两个版本。在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的《怀麓堂集》中,九龙子分别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赑屃、蚩吻;在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升庵外集》中则是: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金猊、椒图。

根据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的说法,龙生九子分别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其母分别为:牛、豺狼、飞鸟、蛤蟆、狮子、乌龟、老虎、青龙、鱼。

1、囚牛(qiú niú),其母为牛。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乐器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人们常常在琴头上雕刻上它的形象。

2、睚眦(yá zì),其母为豺狼。平生好斗喜杀,所以常在刀环、刀柄、龙吞口雕刻它的形象。

3、嘲风(cháo fēng),其母为飞鸟。平生好险又好望,所以常常在殿台四角上雕刻它的形象。

4、蒲牢(pú láo),其母为蛤蟆。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形象。

5、狻猊(suān ní),其母为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形象。

6、赑屃(bì xì),其母为乌龟。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形象。

7、狴犴(bì àn),其母为老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形象。

8、负屃(fù xì),其母为青龙。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形象。

9、螭吻(chī wěn),其母为鱼。口阔噪粗,平生好吞火,螭吻常常被雕刻在古代木屋的屋脊梁之上,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龙生九子的其他说法:

1、明代的杨慎《升庵外集》中也有提到另一种龙九子的说法。分别为: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tāo tiè)、蚣蝮、睚眦、狻猊、椒图(jiāo tú)。

2、《西游记》中曾提到泾河龙王的九个龙子: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此乃第九个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

【注解】龙生九子:囚牛(qiú niú),睚眦(yá zì),嘲风(cháo fēng),蒲牢(pú láo),狻猊(suān ní,又称金猊、灵猊),赑屃(bì xì ,又名霸下),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 ,负屃(fù xì),螭吻(chī wěn,又名鸱尾、鸱吻、鱼龙)。又有版本传言:龙有九个儿子分别是赑屃、螭吻、椒图、蒲牢、蚣蝮、狴犴、睚、狻猊、饕餮,饕餮是否是其中之一尚存争议。

来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泉州晚报、泉州热门

· END ·

点亮文章末尾下角小花花

转发+点亮❤让更多人看到吧❤

欢迎文章底部写留言、来吐槽!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合作微信/QQ号:1065863848

资讯|本土|福利|旅游|美食,推广/置换/爆料

已入驻公众号/微博/头条/抖音/网易/搜狐/百家/新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