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让双拥之城成色更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泉州泉港是否封城 泉港:让双拥之城成色更足

泉港:让双拥之城成色更足

2023-09-05 11: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泉港,“双拥”早已成为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情怀、历久弥新的风尚。

在义诊活动现场,医生为退役军人进行裂隙灯检查。(陈嘉纬 摄)

红衣娘子敲锣打鼓送喜报已成为泉港的一种新民俗。(泉港区双拥办 供图)

在泉港,“双拥”早已成为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情怀、历久弥新的风尚。多年来,泉港区坚持把双拥创建工作作为讲政治、保安全、促发展的大事来抓,不断健全双拥共建机制,着力解决军人军属最为关注的“后院、后代、后路”问题,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双拥工作服务保障体系。

驻地官兵慰问孤寡老人(泉港区双拥办 供图)

喜报军功新民俗 

拥军优属蔚然成风深入人心

“红衣娘子来送喜报了,咱厝又出功臣了。”日前,在泉港区峰尾镇奎壁村,一支身穿红衣的“送喜报小分队”,敲锣打鼓走进村里。热闹的锣鼓声,吸引了邻里乡亲们的关注。

“送喜报小分队”来到现役军人林树荣家中,送来立功喜报和三等功臣牌匾,并送上寓意福气绵长和大吉大利的面线、橘子等慰问品。

林树荣2009年考入军校,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

“这是我们全家人的荣誉,我们会继续支持和鼓励他安心服役、好好工作,争取再立新功。”在村民的见证下,林树荣家人激动地接过喜报和牌匾。

敲锣打鼓送喜报,拥军优属暖人心。泉港区是一方有着双拥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已经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喜报连着军心士气,也连着军属荣誉。我们结合泉港民俗送喜报,既是落实拥军优属政策,也是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职业的新风尚。”泉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热烈而简朴的送立功喜报仪式,不仅能见证军人功绩,提升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和幸福感,还体现了军民鱼水亲情。

近年来,泉港区通过组织上门送喜报、悬挂光荣牌、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等方式,激发广大适龄青年奉献青春、立志军营的报国热情,树立参军光荣、立功更光荣的鲜明导向。截至目前,全区悬挂光荣牌8462块;其中2021年,泉港区13名现役军人获三等功及以上荣誉。

此外,泉港区还落实各项拥军补贴政策,做细优属工作,广泛开展“关爱功臣”活动,深入到军属烈属家中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上学、扶贫济困等实际困难。截至目前,该区共帮助122名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低保或特困家庭,协调1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申请重建或翻修住房审批,并为45位军人子女解决就学问题,营造了良好的拥军优属氛围。

在泉港区无偿献血现场,驻地官兵的身影从不缺席。(林弘梫 摄)

新时代拥军驿站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加油站

“多亏这笔贷款,让我们公司渡过难关。”近日,来自工商银行泉港支行“拥军驿站”的“及时雨”,让乾丰宝通物流总经理庄宇鹏感激不已。

自2006年从边防武警部队退役后,庄宇鹏与朋友合作开办一家主营渣土运输的物流公司。受疫情影响,公司各项业务陷入停滞,员工工资发不出去,资金周转遇到困难。

“工商银行泉港支行的金融‘拥军驿站’面向退役军人提供低息贷款……”通过战友群,庄宇鹏得知这一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通过驿站向工商银行提出申请。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有工商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简化审批手续,第二天就把77万元的贷款打到账户上。

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是泉港精准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区全力抓好退役军人再就业工作,由政府牵头联合辖区多家企业为退役军人搭建桥梁、提供舞台,积极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到村(社区)“两委”班子任职,及时向退役军人提供就业信息,组织现役、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发动50名退役军人报名参加泉州市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就业有去处、创业有扶持、失业有帮扶。

拥军千万招,真心最管用。该区各级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同时,坚持数字化赋能,推出退役军人优待证,通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链接、数字化呈现,一卡覆盖退役军人医保、住房公积金、社保等全方位保障,从“碎片化”到“一体化”,实现实时办理,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捷与尊崇。

大雾山上拥军路

远近闻名的军地连心路

5月1日,界山镇东张村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有的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修缮房屋,有的走进大棚里帮助种植户装运蔬菜,有的走进大街小巷打扫卫生……他们就是大雾山驻地部队官兵,此次下山来与东张村签订军地共建协议,以“双向奉献、共同提高”为原则,联合建设军民共建基地,开展军地互办实事项目。

“我们下山的‘拥军路’都是在群众的帮助下才修建起来的,所以我们也想通过这次活动为当地老百姓尽一份力,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们部队工作的支持。”大雾山驻地部队教导员介绍说。

教导员口中的“拥军路”是大雾山驻地官兵下山主要途径,在2003年之前还只是一条土路,一下雨路面就会坑坑洼洼,军车行驶的时候常常会陷进坑里,行车非常困难。为了保障驻地部队正常出行,由当地政府和部队共同投入约1000多万元,对12公里土路进行硬化和修缮,由此得名“拥军路”。

“拥军路”的建设只是泉港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区不断深化“三挂一”军民共建模式,帮助驻区部队做好基础设施、训练设施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共计划投入1000万元配套资金帮助海警工作站协调征地建设新营区、新办公大楼,帮助雷达站协调建设军用设施用地及特种设备通行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善驻泉港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条件。

军爱民,民拥军,最是动人鱼水情。泉港浓厚的拥军氛围、务实的拥军举措也得到了驻泉港部队的积极回应,官兵们牢记宗旨、拥政爱民,主动融入地方建设发展,在乡村振兴、经济建设、抢险救灾、结对帮扶等重大任务、爱心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方面,驻泉港部队官兵主动作为,积极投工投劳,动用车辆、机械600多台次,支援工程建设项目15个,支援公益事业项目30余个。

在乡村振兴方面,驻泉港部队官兵也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无偿献血、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每个驻军单位均确定一个经济落后村作为帮扶对象,进行定点帮扶,截至目前共结对帮扶数量22人,捐资助学13人,扶残济困29人。

(陈嘉纬 肖斌)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