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西南联大精神】站得够高方能不畏“小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泉州未来哪个片区发展比较好 【赓续西南联大精神】站得够高方能不畏“小困”

【赓续西南联大精神】站得够高方能不畏“小困”

2023-06-30 17: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未来,“站得高、看得远”的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将继续引领着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顶尖人才,让学生扬起青春的自信风帆。

西南联大旧址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苗瑞祥

  近年来,中国高考竞争愈发激烈,学生和家长们都在寻找一所最适合自己的大学。甚至在前不久,大家还在为高考后填报志愿,是为了就业还是理想在网上展开大辩论。焦虑、彷徨、徘徊,大学该学什么?大学能学什么?甚至“上大学为了什么”这样的开放型拷问,也在烈日炎炎中炙烤着网络和网络空间。

  “大学,乃大人之学,其名远久,其意深长。”纵然,中国历史中的大学与当今的高校意义不同,但是“学的目的”却有那么几丝“殊途同归”之意。就像曾经,创建于1937年的西南联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仅仅用8年时间,就培养出无数国之栋梁。

  谈起西南联大,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那些顶尖的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这些科学家的功绩不用多说,他们的发现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科技进步,也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不仅是科技领域,西南联大在文学、人文等领域也有着不少杰出校友。许多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如许渊冲、汪曾祺等,都曾在西南联大求学,他们的文字作品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西南联大培养出这么多杰出人才的背后,离不开其独具远见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在成为专业人才之前,要先对社会、对历史、对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当时抗日救亡的国家形势下,西南联大的教育者们深知,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从教材中方能体会师者的用心。1937年那个时代,教育资源非常紧缺,就连教材都是十分难得与珍贵的。然而细数西南联大的教材,我们发现,从诗经、楚辞、论语到鲁迅、徐志摩,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不同观点俱有,鼓励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个人身份和人格形成的严肃选择。别具一格,独立思考,将国学,甚至是西学也化为己用的教材与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更是让学生学有所成的关键。“不仅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重个性,轻利禄,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对于联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借用罗选民教授的话:“在这里,学生知道何为学,为何学,为谁学,如何学有所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从来不是一气呵成的。以西南大学的英文课本选文为例,43篇文章,篇篇语言优美,思想深邃。它不同于一般的课本仅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为目的,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理解西方思想与文化的平台。它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辉,引导青年人思考人生应负的责任和使命。常有一问:学习、到大学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在高谈阔论间,不在意气用事间,而是尽在耳濡目染间,尽在潜移默化中。那年芳华,高考难度非常高;那所校园,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扎实;那片学习环境,为中国培育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代,人才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而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也为当今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相信,在未来,“站得高、看得远”的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将继续引领着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顶尖人才,让学生扬起青春的自信风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