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堕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泉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 泉州的堕落

泉州的堕落

2024-07-14 14: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泉州的堕落——一个人,毁灭一座城

老蛮

泉州曾经是我最为激赏的城市,没有之一。

在2018年前它是福建经济最强的城市,经济规模依然显著超过福州和厦门,然而2018年就是泉州经济的转折点,在这一年之后泉州就迅速的变得平庸起来,体现在数据上,2018年泉州GDP还超出福州5.9%,到2020年,两边就几乎一致,到2021年,福州已经轻松的实现了对泉州的反超,再到2023年,福州的GDP反过来还超出泉州6.2%。2018年就是泉州经济的转折点,这一年之前的泉州忠诚于实业,创造出八大支柱性制造产业,诞生了一系列的民营品牌企业,而在这一年之后,泉州突然就大规模启动“腾笼换鸟”政策,抛弃乃至是驱赶制造业,转身投向了房地产的狂潮,大家都搞房地产泉州当然不可能比得过省会福州,这就是泉州经济突然就扑街的原因。

关于这整个过程我将会使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在这里我必须要说明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泉州的城市治理路线的整体转向?一般而言,这种城市治理路线上的突然转变只有一个理由:城市主官换了。并且这位新的城市主官一定不是出身于当地的干部,这个人对泉州本地没有任何感情,对制造业没有任何感情,但偏偏对房地产情有独钟。对应到现实中结论就非常清晰了,2018年3月之前,泉州每一任的市委书记都是泉州本地培养出来的干部,即使不是泉州本地人也是在泉州生活和工作多年的新泉州人,这些人能够包容民营企业,能够全力支持制造业的发展,而在此之后泉州更换了三次市委书记,但是再也没有本地的干部能够得到重用,毕竟支持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在官场上已经被视为是土八怪,根本就不可能再得到重用。

改变泉州的关键人物是从厦门空降过来的康书记,此人从2018年初一直干到2021年的7月份,厦门经济除了房地产之外一无是处,康书记将厦门的先进炒房经验带到了泉州,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彻底毁掉了泉州。再之后泉州的城市主官就换的飞快,从江西南昌官场出来的刘书记只干了一年,算是一任挂职,来不及做任何政策上的调整,到2023年初又从厦门空降了一位张书记。我再强调一次,厦门经济除了房地产之外一无是处,厦门的干部除了对房地产有认知之外对于其他任何产业都是茫然和无知的状态,于是泉州只能继续在房地产的深渊里沉沦,这就是泉州的悲剧之所在。从厦门空降的城市主官只花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摧毁了这个城市的实业根基,将这个曾经充满荣耀的城市带进了房地产的深渊。

泉州是中国最早走向海洋的城市,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条海上贸易通道兴起于汉代,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朝后期中国开始禁海才逐渐落寞下来。泉州作为海上丝路的起点,留下了大量的相关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当然了,即便明清时期的禁海也没有禁绝泉州人民对外交往的通道,他们靠海吃海,打鱼和跑船始终都是泉州人民最大的生计之所在。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泉州因此也是中国最大的侨乡,泉州移民遍布世界各地,泉州的地方文化也因此有着浓厚的海洋文明特征,泉州人民有胆气敢创敢拼,同时他们讲诚信重视商业信誉和口碑,对于假冒伪劣的商家泉州人民自己就会群起而唾之,拥有了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只要国家不加以限制,泉州的品牌型民营企业一定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的爆发出来。红色中国建政之后泉州地区长期处于军事备战状态,经济发展一度非常落后根本谈不上东部港口城市的优势,比内地还穷。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泉州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41元,较全国的平均水平478元还低了7.7%,到1990年也只不过是勉强追平全国而已,这一年泉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元,与全国的平均水平1,510元大致相等,这个时候的泉州已经有了一批侨民回乡投资办厂,1990年实际开业的外资企业就达到了170家,这批外资企业随后也带动了泉州本地老乡的创业,泉州的经济因此迅速发展起来,到2,000年,泉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猛涨到了7,817元,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6,256元,已经超出了25.0%。2,000年的泉州外资制造企业数量上升到了814家,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由回乡的泉州侨民投资创办,因此对于泉州有着很强的粘性,轻易都不会撤离。此时泉州本地的民营制造企业也从无到有上升到了164家,事实上当时的中国虽然还没加入世贸,但是泉州已经完全具备了全面开放的特征,接下来中国加入世贸更是彻底解开了泉州身上的枷锁,泉州经济进入了突飞猛进的阶段。到2010年,泉州规模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已经增加到了5,393家,其中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大概各占一半,此时泉州的八大支柱性企业也已经成型,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

我这里必须再次强调,所有这八大类产业都混杂着回乡投资的侨民创办的外企以及泉州本地的民企,这些企业对于泉州有着高度的粘性,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迁只要条件还允许他们存在他们就不会走,当然这些企业也给泉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2010年,泉州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5,155元,比起全国的平均水平19,109元,超出31.6%。接下来一直到2017年,就是泉州经济发展最为平稳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泉州的制造企业不断壮大并开始摆脱此前傻大黑粗的形象,开始努力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比如泉州的服装行业的代表“安踏”“九牧”、等等,已经摆脱了自己老土的形象开始一步步发展成为时尚休闲等领域的领军品牌,安踏后来就发展成为中国运动服饰第一品牌。在食品领域也出现了“达利园”这种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如果这个趋势不被打断那么泉州的八大支柱性产业里面都将涌现出一大批领军型的品牌企业,整个泉州的经济将会出现质的飞跃。

2017年,泉州常住人口865万,根据泉州建设局的统计,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6.8平米,这种居住条件已经非常充裕了,比大部分欧美国家都强,可以说根本就不缺房子。泉州的外地打工人数也不多,在865万常住人口里有742万是本地户籍人口,外地打工人只有123万,并且泉州的产业并不集中,他们分散在泉州下辖的11个区县,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泉州市因此甚至都没有中心城区的概念,打工人分散在这11个区县里,房租水电衣食住行都很便宜,生活非常便利。对于外地打工人的医疗福利以及子女的教育,泉州一贯都是一视同仁,没有任何歧视,泉州的户籍管理本身也非常宽松,号称“无门槛落户”,也就是只要你带着一张之前的身份证其他什么都不用带就能办出一张泉州的身份证,不需要有房产证明也不需要有工作证明,泉州从来都没有将社会福利或者户籍体系与购房相捆绑。

在理论上,就泉州这样的实业型城市根本就不应该兴起地产泡沫然,而从厦门空降而来的康书记有着极其丰富的炒楼经验,他居然神奇的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主要措施就两条,第一条就是罪大恶极的“腾笼换鸟”,“腾笼换鸟”政策从2015年开始走出广东,由中央强行推向全国,这套政策将制造业强行区分为低端和高端,然后擅自关停和驱赶所谓的低端制造业,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正式的法定流程,就跟40年前将人群区分为左派和右派、革命群众和反革命一样,只要随便贴上一个标签就可以剥夺一切人身和财产权利,没有任何程序和流程。企业辛苦经营几十年,现在突然被认定为所谓低端,于是所有的经营成果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按照当时全国“腾龙换鸟”的疯狂劲头,泉州的所有小微型制造企业,无论他们的存在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有多么重要,提供了多少辅助性的工作,他们都得死。

好在 2017年前的泉州政府顶住了压力,仅仅只是在泉州开发区进行极小规模的推行,假模假样的改造了一个千把亩的工业园区就宣布完成了这件倒行逆施的政治任务。然而康书记上任之后当即将“腾笼换鸟”工作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强行向全市推行。在两年之内泉州的小微制造企业遭遇了一次血洗,基本上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他们腾出来的工业用地全都被用作房地产开发,即使在这场大清洗中侥幸逃过一死的企业也全都被驱赶到了集中建设的豪华工业园区,厂房租金水平因此从此前的每月5块钱暴涨到15块钱以上,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暴增,也丧失了精细化升级的动力。

与此同时,康书记启动了第二项工作:中心城区扩容。要把楼市炒起来就必须有一个引爆点,有足以炒作的概念,将泉州原本高度分散的人口集中起来实现中心城区扩容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概念,康书记将泉州16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规划扩大到240平方公里,全都规划为商住功能,同时大量集中教育和医疗商业资源,也就是新增了一个8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豪华住宅区,这么双管齐下的结果就是泉州中心区的房价开始猛烈上涨,比如丰泽区的房价2017年还只要9,000,2018年底就暴涨到了1万5,到2019年已经突破2万。这么胡搞八搞一通下来,泉州就从一个纯粹的工业型城市变成了地产依赖型城市。

2017年 泉州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只有26.3%,关于这个指标我在此前的文章里解释过很多次了,卖地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值超过30%就可以认定为地产依赖型城市。2017年之前的泉州在财政上是很健康的,整个城市的运转成本也很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也非常高,然而康书记的“腾笼换鸟”加上市区扩容毁掉了这一切。2018年泉州的土地财政依赖度暴增到43.2%,然后一直维持到2023年依然维持在39.0%的高位,一个原本健健康康的城市被强制染上了地产的毒瘾,已经根本就戒不掉了。

更麻烦的是泉州由此就丧失了从业人口的增长性,2011年到2017年泉州的从业人口就在530万左右浮动,在此期间泉州的企业家正在自主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精细化和品牌化的转型,如果这个过程不被打断接下来的成就不可限量。然而泉州政府的骚操作彻底打断的这个进程,此后泉州的就业人口就开始一边倒的下降,2018年下降到523万,到2022年已经坚定的下降到了507万。2023年的就业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从泉州2023年统计公报数据来看,2023年泉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又下降了10%,由此推断,2023年泉州的就业人口肯定已经下降到500万以下了。

注意,在此期间泉州的常住人口一直维持着小幅增长,从2017年的865万增加到了2023年的888万,一方面增加了23万人口,另一方面工作岗位减少了至少30万,合起来的超过50万人,不要有任何疑问,这就是泉州现在的失业人口。对于一个制造业基础如此强大的城市来说居然都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失业现象,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2023年的泉州经济整体萧条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吧,泉州统计局此前每个月都会发布详细的统计月报,有足足8页。

到2023年之后这种月报就停止发布了,改成发布只有几个数字的信息简报,简简单单的半页搞定。

在文章的最后,我需要说明一下康书记的去向,他高升了!2021年7月他升任福建省副省长,党组成员,而这恰恰就是反映中国官场文化的活生生的例子,那些坚守实业的泉州本地的干部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升迁的机会,泉州此前的历任市委书记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都有,而康书记在根子上摧毁了泉州的实业基础,将泉州带进了房地产的深渊,却被视为政绩显赫必须高升。

对于这一切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或许当下的中国人也就只配享受这样的官员吧。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关于洋少

一位有心人而已。

平日诸事繁忙,也在为碎银几两操劳不止。

搭建这个平台,是为了让大家能听听不同的声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公众号:洋少的自留地

三观一致,更多未公开文章,加微信 fengyu-ii 有偿获取。

平台搭建不易,维护需要人力与资金,随缘赞赏,以示鼓励!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