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个你一生必须来一次的地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泉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之一 泉州,一个你一生必须来一次的地方...

泉州,一个你一生必须来一次的地方...

2024-07-14 14: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与扬州、广州、交州并列

成为当时的四大贸易港口

宋元时期经济达到空前繁荣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在古时,想要进入泉州的外国商人

首先得经过泉州城南的德济门

还必须要有官方许可,才能进入

△泉州天后宫正门前的德济门遗址

一时拿不到许可的商人

便聚集在城南的聚宝街

与各地往来的商客做买卖。

泉州有一句古话“市井十洲人”

这话说的便是南城里的聚宝街

△大隐于市的老宅第

讲着100多种语言的海外商客,带来了无数的珍宝,其中多半是犀角、玳瑁、乳香、珊瑚……他们卖完这些珍宝后,又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采购上船,运回家乡,如此往返不已。

这条现代人眼中只有400米的街道,当时可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围绕交易市场,银行、票号、当铺、担保等金融机构多不胜数。

△青龙巷的李妙森故居内部

聚宝街和青龙巷交错区域

堪称宋元时期的泉州金融街

外国商人白天去聚宝街摆摊

晚上回到船上过夜

当时的泉州码头和聚宝街一带

彻夜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在1271年,意大利商人雅各·德安科纳抵达泉州港,当即被这座“不夜城”亮瞎了眼:

“因为街上有如此众多的油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照得特别灿烂,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由于这个原因,人们称这座城市为‘光之城’。”

随着宋代皇室南迁,国土面积缩小,朝廷急需海外贸易来平衡财政,于是,大力鼓励民间商人出海。在南宋时期,海关收入一度占了国家税收的15%以上。

△画家笔下的元代泉州港

造船业发达的泉州

正好赶上这波出海的红利

敢闯敢拼的泉州商人努力修缮港口

积极务实的当地方官则上奏朝廷

把当时的海关机构“市舶司”争取到了泉州

官民同心之下,造就了意大利商人笔下的辉煌

△洛阳桥是中国最早的跨海石桥

可惜好景不常,到了明清两代,由于海禁政策,加上战乱、迁界等因素,外国商人不敢进泉港,大批当地商人移民海外。

△泉州港的船只

泉州港从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

滑跌至一般的地区港口

就像一个超级巨星落魄到小镇酒吧驻唱

亮拉高全福建的颜值

穿过“东方第一大港”

海洋文化的气息弥漫在泉州的每一个角落

虽然“海上丝绸之路”的盛景不复存在

但泉州城的面貌却被永久改变

经过长期的海外贸易,泉州人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有钱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地建房,而且是要建像皇宫那样豪华气派的大宅。这种民宅名叫“红砖大厝”。红砖所呈现的红色,原是一种宫廷色,庶民不得使用。但泉州“山高皇帝远”,加上闽南人“敢为天下先”的个性,使得这种红砖民居在闽南一带悄然风行。

△红砖大厝屋脊两端如燕尾

改变泉州的,除了先富起来的本地人

还有旅居泉州的外国商人

他们带来了家乡的珍宝

也带来了异域风情

△墙用红砖和石块混搭,冬暖夏凉

在泉州,各种文明和谐共处,并非冲突,更非吞并。最难得的地方是,见证文化融合的物件至今保存完好。

余秋雨感慨泉州是“一座艺术的码头”,莫言说它是一座让人感受“万古千秋”的城市。近千年来,泉州仿佛一个文明珍宝盒,将海路传来的文明妥善封存,避免年代潮流的侵蚀。

浑身散发仪式感的城市

尊重各种文化的城市

自必格外注重仪式感

当许多城市将传统民俗纷纷抛弃的时候

泉州的传统节日却总不缺热情参与的人群

△泉州闹元宵热闹非凡

每年的元宵节,泉州的游子都分外想家。这夜古城挂满泉州花灯,流光溢彩,满城尽是赏灯人。提着花灯徜徉在古城里,更是泉州人最温馨的童年记忆。

△泉州花灯精致细腻,造型各异

进入五月,每到傍晚时分,从古城笋江上会传来一阵阵嘹亮的龙船鼓。到端午节,除了众所周知的吃粽子外,在泉州还有赛龙船和泼水节等活动。

△蟳蜅阿姨在家教小朋友包粽子

拥有世界唯一的海上泼水节

石狮蚶江泼水节

其中在石狮、晋江一带,海边“捉鸭子”最有看头。

一根长杆伸向海面,上面还抹了油。挑战者得走过长竿,抓住竹竿末端的鸭子。挑战成功就能带只鸭子回去做姜母鸭,不成功的走到一半就“噗通”掉海里。相传这个习俗是郑成功在安海港操练水师的史俗演变。

△海上捉鸭子比赛

飘洋过海的滋味

来自大洋彼岸的饮食习惯,也漂洋过海,落地生根。每一天,它们依然用一种抽象的方式,续写着“海丝”的历史与传奇。

泉州人爱吃牛肉,与这城海外交流的历史密切相关。一千年前,阿拉伯人从海路来到泉州,经商定居。这些阿拉伯人偏好牛肉,也懂得做好吃的牛肉。

来自异域的饮食习惯,逐渐影响了整个泉州,至今当地人依然对牛肉情有独钟。现在的泉州,仅在市区中的牛肉店不下两三百家。

△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牛排

在泉州,牛肉能贯穿泉州人的一日三餐。一份中式牛排、一碗牛肉粳和一碗咸饭,是碌碌饥肠的全方位满足。吃过牛排再来一碗四果汤,快活赛神仙。

△四果汤

从海路运往世界的茶叶,依然是泉州人的骄傲。

福建本来就盛产茶叶,泉州市安溪县所产的铁观音更是乌龙茶的极品。铁观音带着馥郁兰花香气,滋味醇厚回甘。它漂洋过海到新马泰,成为许多老华侨的舌尖乡愁。

△安溪铁观音茶园

如今在泉州,茶叶店的数量堪比广州的便利店。人们对茶叶品质十分讲究,买一杯普通珍珠奶茶,所选的茶底范围甚至包括铁观音和正山小种。

做生意之余,泡上一壶茶。有客来就与之分享,没客时则自斟自饮,晴天赏花望天,雨天凭栏听雨。潮起潮落,泉州人总有一份弄潮者的包容与淡定。

△德化白瓷冲泡铁观音

经济崛起,古韵犹存

明清年间,泉州吃尽了“闭关锁国”的苦,到了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这座沿海城市绝不放过再次崛起的机会。

哪怕去到海的另一端,闽南华侨有浓浓的故土情结。待国内需要资本的年代,大批华侨回到泉州设厂办企业,给当地经济强劲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现在的泉州是福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GDP连续20年领跑全省。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等“百强县”,更是撑起了泉州经济的大半天下。

△泉州笋江桥和顺济桥

在泉州,“中国鞋都”、“瓷都”、“茶都”、“树脂之乡”……数都数不过来。这里不乏优秀的企业,也产生不少知名的品牌,如安踏、恒安、劲霸、七匹狼、九牧王等。

人们日常生活中,身上的衣服,脚上的鞋子,喝的茶,点的香,有许多皆是“泉州制造”。

泉州闷头发展经济,但不忘留存古韵。

泉州市区分为新区和老城。新区里楼高路宽,便利的交通和匆匆的脚步,让你能感受到现代化城市的朝气。

老城里闽南红燕尾脊随处可见,街巷里依旧保留清新质朴的气息。一切,都像是时光突然停顿,散发着古早味。

在急速发展中,泉州没有在逐利中忘记本心,没有随大流推平自己的过去,而是将古城城脉悉心保存下来。

还在呼吸的历史文化

泉州西街上有一条井亭巷,巷口附近有一座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定心塔。这是一座佛教风水塔,位于古城中心,正好经过古城四个城门的连线交叉点。

△围在民居院子里的定心塔

过去200多年来,万氏后裔一直精心守护这座塔。几十年前,定心塔差点被铲平,在这群老邻居的竭力守护下,才度过了一次劫难。

每天,许多陌生人在塔旁的民居探头探脑。换做别人可能会觉得生活被打扰,但万阿姨却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家保下来的塔,欢迎参观!”

花开花落,四时景致

偶然传来的南音

能瞬间带你穿越历史

几缕茶香,一口石花膏

又能让你身心回到

最真切的市井当中

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不在博物馆里

而在寻常巷陌里,呼吸着

这就是泉州,丰富而内敛

开拓中不忘存续文化记忆

静静等待有心人来读懂...

♥点“在看”,一起游泉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