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治皮炎的中成药膏都有哪些 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应用

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应用

2024-06-26 1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使用CNKI数据库,查阅了2002年~2012年10年间我国外用中成药治疗皮炎湿疹文献共60篇,其中符合上述A级标准的只有徐金华教授主持的奇正青鹏软膏治疗湿疹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1篇(5)。其他研究多为B级或以下级别。某些研究存在试验设计不尽合理、纳入病例数量少或对照药物选择不恰当等问题。

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尚缺乏系统的大样本临床研究,但是局部刺激、接触性过敏,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也有报道。

五、外用中成药临床使用原则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属于中医外治法,总的原则是对症治疗,同西药一样,应该针对不同皮损、病期、部位采用不同的外用中成药。其中止痒,阻断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是关键。疗程要足够。

1.常用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中成药分类:根据剂型,也可以分为溶液类、洗剂类、软膏类等。

2. 使用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西药联合、序贯应用。①急性期:治宜清热除湿、收敛止痒。皮损表现为潮红、红斑、丘疹、斑丘疹,无渗出者,以清热止痒类中药洗剂外涂或湿敷,常用有止痒消炎水、复方炉甘石洗剂等;皮损表现为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者,以清热燥湿止痒之溶液剂湿敷或冷湿敷,常用有皮肤康洗液、复方黄柏液、甘霖洗剂等。②亚急性期:治宜除湿收敛、祛风止痒。皮损表现为少量渗出者,以清热收敛止痒的洗剂外搽或湿敷,常用有舒乐搽剂、儿肤康搽剂。皮损表现为潮红、鳞屑,无渗出者,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的洗剂、软膏先搽后涂,常用有舒乐搽剂、儿肤康搽剂、肤疾洗剂、青鹏软膏、消炎癣湿药膏、丹皮酚软膏、冰黄肤乐软膏等。③慢性期:治宜清热、活血化瘀,润肤止痒。皮损表现为皮肤肥厚浸润,苔藓样变者,以清热、活血化瘀止痒的酊剂、软膏外用或封包,常用青鹏软膏、消炎癣湿药膏、冰黄肤乐软膏、蜈黛软膏等;皮损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有鳞屑者,以清热、润肤止痒的软膏外涂,常用有青鹏软膏、冰黄肤乐软膏、黑豆馏油软膏等。

3.特殊部位用药:①头面部:有渗出者,常以溶液剂或洗剂湿敷或外搽,常用有皮肤康洗剂、甘霖洗剂等;无渗出者,以丹皮酚软膏、冰黄肤乐软膏等外涂。涂药后,任其暴露,勿包扎;忌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并注意勿误涂入口眼部。②外阴部:以皮肤康洗液、复方黄柏液、甘霖洗剂等湿敷、坐浴;若皮肤肥厚、瘙痒剧烈者,以羌月软膏、冰黄肤乐软膏等外涂。忌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有些药物如皮肤康洗液,需稀释后外用,切忌将原液直接涂抹于患处。③肛门部:以百安洗液、甘霖洗剂等坐浴、熏洗,若皮肤干燥、皲裂者,以冰黄肤乐软膏、除湿止痒软膏等外涂。④手足部:急性、亚急性者,常用皮肤康洗液、除湿止痒洗液、复方炉甘石洗剂等湿敷、溻渍、浸浴、外搽;慢性肥厚性者,以青鹏软膏、丹皮酚软膏、消炎癣湿药膏等外涂。⑤乳部:糜烂渗出瘙痒者,常用皮肤康洗液、复方黄柏液等湿敷,若肥厚、皲裂者,可以用消炎癣湿药膏、冰黄肤乐软膏、奇正青鹏软膏、除湿止痒软膏等外涂。

4.使用中成药注意事项:①应交待外用药物的用法、用量、浓度和疗程。目前还缺乏外用中成药疗程的相关研究,但可以参照西药的方法,在症状完全消失后在原皮损处再间断外用(每周2天)3-6个月,以减少复发的可能。②要考虑患者的部位、性别、年龄的差异,如头面、乳房及外阴部位湿疹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儿童及老年患者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③注意勿涂入口眼等粘膜处。④应注意观察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置。如某些外用中药含有冰片等,长期大面积应用可能会引起中毒;樟脑、薄荷脑、肉桂醇等香精是常见的变应原,容易引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还有些中药可能引发皮肤刺激;长期应用液体制剂会增加皮肤水分丧失,造成皮肤干燥。⑤有些外用中成药有多种品牌,比如青鹏软膏既有西藏奇正藏药等多个厂家生产,虽然名称类似但不是同一产品。⑥还有,有些外用中药有明显的颜色和气味,容易污染衣物,引起患者不适,应该提前交待。

5. 不良反应的处理:用药后如果出现局部烧灼感、疼痛、瘙痒等症状,出现红斑、丘疹等提示出现了接触性皮炎,应立即停药,处理同接触性皮炎。

六、结论:

1、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深得广大患者和皮肤科医师信任,在湿疹皮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西药可以相互补充。

2、公开发表的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药效学研究文献不多,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报告更少,应大力开展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

3、外用中成药在与西药联合应用、长期维持治疗、预防湿疹复发方面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4、外用中成药并非绝对安全,相关系统研究有待补充。

5、应该严格按照循证医学方法正确评价外用中成药,推荐使用具有高级别证据的外用中成药。

主要执笔人:李邻峰、顾恒、刘巧、张锡宝、徐金华、施辛、杨志波、温海

责任作者:李邻峰、刘巧、温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