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方辨治痤疮临床研究进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治痘痘中药方剂 中医古方辨治痤疮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古方辨治痤疮临床研究进展

2024-07-17 16: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孙 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2002级七年制 杭州310053

    指导:余土根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影响容貌,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中医药在治疗痤疮中效果显着,相关治疗经验的报道也较多。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及其加减方治疗痤疮的经验报道共137篇,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中医古方在痤疮辨治中的临床研究概况。

    1 辨证分型

    1. 1 从热论治

    1. 1. 1 肺胃蕴热 面居人体高位,与风性上行之性相关,又肺主皮毛,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因胃经起于颜面部而下行过胸,肺经起于中焦而上行过胸,且肺外合皮毛。久食肥甘辛辣使肺胃积热循经上蒸,上熏于面而成痤疮[ 1 ] 。如陈实功在《外科正宗》所述:“又有好饮者,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

    1. 1. 2 心经郁火 心其华在面,心火不得发越,必循其经上燎其面。故《内经》曰:“诸痛疮疡,皆属于心。”而刘完素根据五运主病明确提出:“诸痛疮疡,皆属心火”。心中郁火是导致面部痤疮的主要病机[ 2 ] 。火热郁遏,致气血瘀滞,津停痰阻,也是痤疮形成并难痊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 3 胃肠湿热 因过食膏粱厚味,胃肠积热,阳明壅滞日久则生热,在下则为便秘,上蒸则发为痤疮。当代医家裴永清先生亦将此病病机归结为“阳明主面”一句话[ 3 ] 。

    1. 1. 4 肝经郁热 此型多见于月经来潮前出现痤疮或加重者[ 4 ] 。妇人以血为本,肝体阴而用阳。月经前阴血下注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以致肝失血养,肝气易郁,郁久化热化火,上炎于面部而发为痤疮。

    1. 1. 5 肺经血热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述:“此证由于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谓:“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

    1. 2 从郁论治

    1. 2. 1 肝气郁结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谓:“郁乃痤”。青年时期生长发育如木之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 5 ] ,故情志易动,肝气冲激,郁则气滞,怒则伤肝,“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气血上冲,郁结于肌肤而产生痤疮诸证。

    1. 2. 2 气滞血瘀 外邪入侵或肺经风热,邪毒凝滞,阻塞毛窍,或因病久气血凝集,宣肃失常,致气血壅滞,气滞血瘀。

    1. 2. 3 痰瘀互结 痤疮患者大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久病多瘀。或因病久脾失健运,水湿停聚为痰[ 6 ] ;或因肺胃积热,久蕴不解,蒸湿生痰,痰与血搏结,痰瘀互结聚积于面则形成各种难治性痤疮内阻而发于面部,且皮损多表现为结节。

    1. 3 从虚论治

    1. 3. 1 脾胃虚弱 有学者[ 7 ]按照东垣的脾胃阴火学说,认为七情内伤或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脾胃气虚;或因过用寒凉药物,克伐脾胃之气,而致脾气不升,则湿气不化,湿邪下流于肾,扰动肾中龙雷之火,以致龙雷之火上犯。上乘土位则消谷善饥,循阳明经而上熏于面,则面起痤疮。

    1. 3. 2 肺肾阴虚 素体肾阴不足,冲任失调,天癸相火过旺,致肺胃血热上熏面部亦为发病的重要原因[ 8 ]。此型以阴虚火旺为发病之本,肺胃血热为发病之标。

    2 经方论治

    137篇中报道2次以上经方20个。以清热类方剂最多,达11个。清脏腑热方中有清心火(栀子豉汤2次,导赤散2次) 、泻肺热(枇杷清肺饮25次,温清饮3次,泻白散2次) 、清胃火(玉女煎2次,泻心汤2次) 、清肝火(龙胆泻肝汤6次) ;清热解毒方有五味消毒饮15次,仙方活命饮13次,普济消毒饮2次。理血类方剂2个,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次)与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4次) 。补益类2个,均为滋补肝肾类(六味地黄丸7次,二至丸3次) 。祛湿类2个,清热祛湿(茵陈蒿汤3次)与燥湿祛风(当归拈痛汤3次) 。和解类3个,均为调和肝脾类(逍遥散5次,丹栀逍遥散4次,柴胡疏肝散2次) 。

    2. 1 清热方剂

    2. 1. 1 枇杷清肺饮 源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基本方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生甘草、人参(现多不用)组成,用于治疗肺胃蕴热所致痤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枇杷清肺饮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显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性病灶分解吸收,并具有激活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枇杷叶、桑白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柏、黄连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9 ] 。

    2. 1. 2 仙方活命饮 出自《外科发挥》,亦有谓出自《妇人良方》,主治痈疽初起,红肿热痛或已成脓而未溃者,仙方活命饮正是集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化瘀散结诸法于一体的方剂,妙在疏风清热解毒之同时,又能豁痰、化瘀、散结。本方适用于痤疮属阳证而体实者[ 10 ] 。

    2. 1. 3 龙胆泻肝汤 出自《医方集解》,原方功在清泻肝胆湿热实火。有研究表明[ 11 ] ,龙胆草、黄芩、连翘、丹参对痤疮丙酸杆菌明显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制大黄、栀子、黄芩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过敏的作用;丹参、连翘、制大黄均有改善局部微循环,活血化瘀散结,减轻毛囊口角化程度。本方适用于肝火挟湿热上逆而发的痤疮[ 5 ] 。

    2. 1. 4 银翘散和银翘解毒丸 两方均出自《温病条辨》。银翘解毒丸系按银翘散方组方制成的丸药,其功用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以温病初起。药效研究发现,两方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均可用治肺经血热型痤疮[ 12, 13 ] 。

    2. 1. 5 泻白散和加减泻白散 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原方清泻肺热,主治肺热咳喘之证,《卫生宝鉴》将泻白散去粳米、甘草,加黄芩、知母、麦冬、五味子、桔梗,名为加减泻白散。药理研究表明[ 14 ] ,泻白散中的桑白皮、地骨皮均具镇静、抑菌作用;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药物、食物中毒,代谢产物中毒均有解毒功能,且具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作用。后方则较钱氏泻白散加强了清热泻肺作用。用于治疗肺经蕴热型痤疮。

    2. 2 理血方剂

    2. 2. 1 血府逐瘀汤 源于《医林改错》,原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瘀血兼气滞之证。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多种治疗方法不愈,痤疮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从瘀论治。经临床验证[ 15 ] ,血府逐瘀汤具有扩张毛细血管,使瘀血和渗出物等病理产物吸收,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2. 2. 2 桃红四物汤 出自《医垒元戎》,功具养血活血,主治血虚兼血瘀证。本方在调血养血的四物汤基础上加桃、红二药,调血中寓活血之意,养血而无留瘀之弊。适用于痤疮反复出现并伴有斑痕者[ 16 ] 。

    2. 3 补益方剂

    2. 3. 1 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 前者源自《小儿药证直诀》,三补三泻的药物组合,以滋补肾阴为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并酌加清热凉血之品可用于治疗各型痤疮。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六味地黄汤有抗炎、降血脂等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代谢及提高微量元素含量。有报道知柏地黄丸具有调节内分泌、抗菌消炎、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且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17 ] 。两方均适宜阴虚火旺型。

    2. 3. 2 二至丸 出自《证治准绳》,由女贞子、旱莲草组成,具有益肝肾、补肝血的功效。实验研究发现,二至丸除能增强免疫功能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延缓衰老及镇静等作用[ 18 ] 。对于肝肾不足的痤疮患者,常可配合使用本方。

    2. 4 除湿方剂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彭氏认为[ 19 ] ,胃肠湿热型痤疮临床较为多见,如炎性浸润明显,伴有大便秘结的丘疹性、脓疱性痤疮尤宜;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血热型痤疮予以清肠通腑亦有益于肺热的清除,也可用之。

    2. 5 和解方剂

    2. 5. 1 逍遥散 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具调理肝脾(胃) 、表里双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有研究表明[ 20 ] ,“肝郁”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功能紊乱而表现出的一组症候群,逍遥散可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整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改善肝郁脾虚的症状,使气血生化有源,气机条达舒畅,血亦因之流通无阻。本病的发生,与肝郁血气失和,复感风热毒邪外袭而成。因此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本,气血调合,则痤疮乃平。

    2. 5. 2 小柴胡汤 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杨氏等[ 21 ]认为,此症与肝肺郁热有密切关系,总因情志不畅,肝失条达,郁而化热,郁热循经上蒸于面部而发为痤疮,以小柴胡汤调畅气机,发散郁热故可治之。

    3 小 结

    近10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治疗痤疮的报道不少,无论从古代文献的记载,还是从现代医家的辨证施治,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和良好前景。从辨证分型上分析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风热、肺热和血热,提出了从肝、心、肾、脾论治及湿热、血瘀、气滞、痰凝、热毒、阴虚、冲任失调等的新观点。这些新观点不仅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充实了中医对痤疮的辨证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古方用以辨证论治痤疮疗效比较肯定,然其临床运用并不普遍,更多的临床报道所用的方剂为自拟方,随意性较大。究其原因,与这些古方多散在众多的古医籍中,缺乏系统的发掘、分析和整理有关。若能将此类美容经方按以法类方、以药类方的方法以系统化收集、整理,不仅能为开发治疗痤疮新中成药奠定理论基础,还有利于痤疮等损容性皮肤病的中医药治疗规范化,更能推动中医美容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熊丽亚. 玉女煎加减治疗寻常痤疮120 例. 湖南中医杂志, 1998, 14 (3) : 65

    2 冯瑞雪,张再康. 栀子豉汤加减方治疗痤疮12例. 四川中医, 2002, 20 (9) : 66267

    3 邓建平,邓小岗.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痤疮62 例. 中医中药, 2006, 1 (1) : 113

    4 刘丰兰,谢慧明.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痤疮52例.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 5 (5) : 55

    5 彭红华. 龙胆泻肝汤治疗寻常痤疮58例.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 18 (1) : 41242

    6 廖武孝. 化痰法治疗寻常性痤疮150 例. 广西中医药,2003, 26 (2) : 58

    7 刘恩钊. 益气升阳散火法治疗不典型痤疮例析. 实用中医__内科杂志, 2006, 20 (6) :6462647

    8 梁冬梅,李鸣九. 补肾法治疗寻常型痤疮30例疗效观察.湖北中医杂志, 2004, 26 (6) : 37

    9 石学波,周仁恩,赵一栋. 枇杷清肺饮(变化)对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吉林中医药, 2005, 25 (8) : 24225

    10 白润珍.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青年痤疮临床分析. 中国校医, 2003, 17 (6) : 539

    11 黄 畋. 48种中药的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2, 26 (5) : 3072309

    12 马淑珍. 银翘散加减治疗痤疮54 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1, 9 (3) : 32233

    13 李光亚. 银翘解毒丸治疗痤疮162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4, 12 (5) : 43244

    14 肖培根,李大鹏,杨世林. 新编中药志. 第3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12

    15 杨崔领.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痤疮32例疗效观察. 北京中医, 2004, 23 (3) : 168

    16 李守霞. 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面部痤疮40例.浙江中医杂志, 2005, 4: 167

    17 吴艳华,李其林. 知柏地黄丸加减对女性寻常痤疮血清睾酮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3, 10(2) : 87289

    18 熊立新. 二至丸在损容性皮肤病中的运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 3 (4) : 239

    19 彭武斌.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痤疮116例. 新中医, 2001,33 (2) : 58259

    20 麻 婧. 逍遥散加减治疗痤疮68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 20 (3) : 134

    21 杨超前,何红英. 小柴胡汤新用3则. 山西中医, 2001, 17(5) : 3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