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为何“姓陆”?浦东36个街镇的地名由来,侬晓得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道冲击 陆家嘴为何“姓陆”?浦东36个街镇的地名由来,侬晓得哇?

陆家嘴为何“姓陆”?浦东36个街镇的地名由来,侬晓得哇?

2024-07-13 07: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境内以居民住宅小区为主。1976 年至1984 年,境内先后建成潍坊一村至十村及张杨新村,潍坊新村街道因此定名。

周家渡街道

周家渡原是一个渡口,它形成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 年),后来成为黄浦江上著名的“八长渡”之一。改革开放前,川沙、南汇和奉贤三县人民通过周家渡送菜到市区。2006年10月,为配合世博重大工程建设,周家渡轮渡站关闭停航。

沪东新村街道

沪东新村街道是典型的工业居住区,以辖区内的沪东新村定名。沪东新村是上海继曹杨新村之后,于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第二个工人新村。

浦兴路街道

以辖区内的原浦兴路(现名张杨北路)得名。

洋泾街道

洋泾原为地势低洼的近海滩地,成陆于唐代。明嘉靖二年(1523年),“洋泾”作为官渡的名称出现。1996年,原洋泾镇撤销建制,洋泾街道成立。

金杨新村街道

以辖区内的金杨新村定名。

塘桥街道

因塘桥镇而得名。据《上海县志》记载,塘桥镇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1814年。

南码头路街道

南码头渡口是连接浦江两岸最早的摆渡口之一。南码头渡口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南码头的下游有个渡口,以董姓大户控制渡口,叫“董家渡”,上游有个渡口由周姓掌管,叫“周家渡”。而位于中间的渡口,却没有一姓能够独占一方。由于渡口地处黄浦江对岸陆家浜渡口的南方,故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南码头”。

上钢新村街道

1952年,上海第三钢铁厂在此兴建工人新村,上钢新村街道由此得名。

花木街道

花木,因种植花草苗木历史悠久而得名。区域内的凌家花园有300 多年历史,以种植花卉草木闻名上海滩。现有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面积最大的生态公园——世纪公园。

东明路街道

东明路街道是随着上海和浦东的大动迁、大开发,随着浦东农村地区逐渐城市化的步伐而建立的年轻街道,于1999年12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街道地处三林世博地区,四面被三林镇环绕,是名副其实的“村中城”。辖区内有主干道东明路。

三林镇

三林发祥于北宋末年,相传宋代隐士福建人林乐耕携带妻儿来此创业,令三个儿子分居三处,后逐渐形成东林、中林、西林三个村庄。故其地名曰:“三林庄”,其水曰“三林塘”。

浦东中部区域

川沙新镇

川沙名称最早来自川沙滩涂中的川沙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为抵抗倭寇骚扰,太学生乔镗发动乡民在川沙洼的西面筑“川沙堡”,朝廷派兵守护。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川沙堡改建为“川沙城”,设官衙、军营。

1993年4月,川沙老县城区域的城厢镇更名为川沙镇。2005年12月,川沙镇与机场镇合并成立川沙新镇。2012年12月,川沙新镇中原来机场镇部分划出,剩余部分与六灶镇合并,成立新的川沙新镇。

张江镇

明代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有姓张名江者,于此开店铺,筑栅为防,渐名为“张江栅”,张江由此定名。

金桥镇

金桥是金家桥简称,镇名缘起桥名。相传金家桥原名三竹桥。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有一家住东金巷的金圃郎中发起将三竹桥改建为石桥,金家桥地名遂起,至今约有230年历史。

北蔡镇

北蔡镇因宋代有蔡姓大族迁徙来此聚居而得名。据光绪《南汇县志》记载“相传宋蔡功迁居于此,筑园筑池,以娱晚景。本有南北两蔡……北蔡之名源出于此”。

唐镇

原名唐墓桥镇。明朝天启二年(1622 年),唐家三店(今前进村唐家村民小组)唐姓人家在曹家沟上建石桥一座,因西岸有唐姓祖先墓地,故桥取名唐墓桥,桥东首小镇因而得名唐墓桥镇。

周浦镇

因四周河道如网而得名。周浦之名最早见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 年)成书的《云间志》中记载:“永定禅院在周浦村”,说明周浦在800 多年以前,已建有相当规模的寺院了。正式称周浦镇始于明弘治年间(1488 年—1505 年),《弘治上海县志》地图上已标明有“周浦镇”字样。

康桥镇

康桥镇因镇域内有座康家桥,1992年,南汇县人民政府在镇域所在地创办康桥工业区而得名。

新场镇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 年),原设下沙的盐场在新场设分场,在衙前桥北岸设两浙盐运司署,由此人们称下沙盐场为老场,称此为新场。建炎二年(1128 年)新场正式建镇,沿用盐场之名称为新场镇。

航头镇

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上海镇设立市舶司,在南汇县县境航头设航运码头。古称“行头”“航头”,航头地名由此而来。顾名思义,即行船停泊的码头。航头也是浦东最早成陆的区域之一。

惠南镇

惠南镇原是南汇县治所在地,原名南汇城,城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 年)。惠南镇之名启用于民国23 年(1934 年),南汇县实行保甲制之后,以“有惠于南汇”之意而得名。

大团镇

明隆庆二年(1568 年),松江知府清丈土地,编团甲,按“团、图、甲”分等开征田赋,大团地区处在下沙盐场自南而北9个盐区(以“团”为通名)的最南端,名头团、一团,取其意,遂称大团。

宣桥镇

相传在400多年前,有个姓宣的宜兴人在宣桥开了一家缸甏铺,为方便行人,在四灶港上独资造了一座木桥,人称“宣家桥”。人们逐渐在桥的附近开设店铺,逐渐形成小集镇。

滨江沿海发展带区域

高桥镇

境内黄潼港上,旧有古“高桥”,桥下可行巨舟。1928年,因黄潼港东段淤塞多时,古高桥被拆除。“古高桥旧址”石碑现位于花山路上。

高行镇

高行镇得名于高家行市。一说以高姓集居而得名;一说因“介于海(东海)、浦(黄浦江)之间,地势独高”而得名。2001年8月以境内高行集镇命名为高行镇。

高东镇

高东镇因镇域在高桥东而得名。

曹路镇

南宋乾道八年(1172 年),浦东修成老护塘,沿线的一些出海口、舟楫往返不断,人口逐渐增加,形成一个个集镇,犹如以老护塘为线串起的珍珠。人们称它们为路口,又冠以大族中的姓氏分别称其为顾路、曹路和龚路等。曹路镇由此得名。

合庆镇

清同治初年(1862 年),顾氏七十二世孙顾彰在本地开店铺名“顾合庆”,逐渐形成集镇,合庆因此得名。

祝桥镇

祝桥镇原名竹桥,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 年),太学生乔镗为御倭寇,于内捍海塘东侧挖御寇河,上以横竹为桥,后来该地区逐渐成为集镇,镇名由此而来。因“竹桥”与“祝桥”同音,约定俗成而为“祝桥镇”。

老港镇

老港镇因境内有一条老港河而得名。早在民国初期,沈、潘、杨姓三家地主在彭公塘西侧和老港河北岸相继造房,租赁给商家开店,逐渐形成丁字街的老港集镇。

南汇新城镇

“大海环其东南,扬子江水出海,折旋而南,与钱塘江水在此交汇”,而两水相汇的地方,形成一块向水中凸出的陆地。当地百姓称它为“嘴角”,故称“南汇嘴”,曾称“海曲”、“南沙”,南汇名称由此而来。2012年11月,撤销原芦潮港镇、申港街道,调整老港镇大治河以南部分区域,组建南汇新城镇。

泥城镇

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 年),崇明人和浙江宁波人到泥城地区垦荒谋生,安家落户。开垦时,为防海潮侵袭,曾筑有四方如城的泥圩,故得名“泥城”。

书院镇

清末,清政府为了储存书院地区的租税粮,在现书院村8组建造了5个开间两厢房的仓库,当地人叫它“收租厂”。因为这些租税粮专用于南汇县的教育经费,故又叫“书院厂”,简称“书院”,后以此定名。

万祥镇

万祥镇旧称黄家厂。1895 年,财主夏裕芳在黄家厂开设“万祥裕”南货店,规模较大,经营范围广,号称“塘东第一店”。人们常去“万祥裕”购物,就简说“万祥”。随着市面的兴旺,渐成集镇,后来建镇时也沿用了这一称呼。

以上街镇排名不分先后。

以上街镇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沈丹

资料来源:《浦东简史》《浦东老地名》、浦东新区地方志办公室

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