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蚌的足为什么叫斧足 小结

小结

2024-06-25 1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 6  节 小结

 

        河蚌()

 

        软体动物分布很广,是目前已知最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身体两侧对称或不对称,具有三个胚层,出现了不发达的真体腔。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4个部分,多数有石灰质的贝壳。排泄系统是后肾型,出现了循环系统和呼吸器官。除头足纲属于盘状卵裂外,其余均为螺旋卵裂,属于原口动物。海洋中生活的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有担轮幼虫期。腹足类不对称的体制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的旋转和扭转造成的。

          软体动物的海产种类个体发生中为螺旋型卵裂,且具有担轮幼虫,排泄器官为后肾管,这些特点均与环节动物尤其是多毛类近似。故有理由认为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系统发生中有着共同的起源,在长期进化中,朝着不活动的生活方式发展,因而体节消失,产生了贝壳,运动器官和神经感官均趋于退化。软体动物中单极纲、无板纲及多板纲较为原始,这几类的次生体腔发达,近似梯式神经;有的体呈蠕虫形,无壳,许多器官如鳃、肾、外壳等显不出分节排列现象。这些原始性状的存在认为它们接近软体动物的原始祖先,各自独立发展一支。

        腹足类较为原始,其生活方式活跃,头部发达。瓣鳃纲生活方式不活动,无头,但原始种类具盾鳃,足部具趾面,这与腹足纲接近。掘足纲头不明显,套膜在胚胎时为2片,后才愈合呈筒状,成对的肾,脑神经节与侧神经节分开,这些表明接近于原始的瓣鳃类,但掘足类无鳃,无心脏,贝壳筒形,又显示与其他纲动物在演化上较为疏远,可能是较早分出的一支。头足纲为一古老的类群,起源早,化石种类多。它们生殖腔与体腔相通,似无板纲;个体发生中在胚胎早期无肾,似多板纲和无板纲;生殖导管来源于体腔导管又似多板纲。由于头足类其有原始软体动物的特点说明它们与软体动物的原始种类接近。但头足类有机结构复杂,神经系统高度集中,且为软骨质包围;眼的结构似脊椎动物,基本为闭管式循环系统;直接发生,无幼虫期。由于头足类既有原始性状,又有高度的进化特征,故推测它们可能是很早分出、沿着更为活跃的生活方式发展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