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渔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池市宜州区地图高清版图 宜州渔鼓

宜州渔鼓

2024-04-15 1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宜州渔鼓——广西河池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高东风

|

2020-03-20 22:47:36

0

 

宜州区文艺工作者表演渔鼓。

在三姐故里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流传着一种源自生活和劳动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形式——宜州渔鼓。它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唱词,委婉清亮的悦耳唱腔,以碟、杯、盘、筷子等为道具,赋予了宜州渔鼓极强的生命力。2012年5月30日,宜州渔鼓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摇篮繁衍曲艺精品

宜州是一块钟灵毓秀的山水宝地,2000多年的悠悠岁月,如情如梦的青山绿水,纯朴厚重的文化底蕴,演绎着宜州昨日的辉煌。壮族歌仙刘三姐用歌声追求幸福、赞美自然、歌唱劳动;宋代诗人黄庭坚曾为民风纯朴而吟诗著书;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为其山川之秀美而流连忘返;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集众将登峰唱和……史迹沉沉的宜州,山水地理背后,渗透着浩瀚文化,在这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宜州渔鼓(1993年宜山撤县改市前称“宜山渔鼓”)“应运而生”。

宜州区文艺工作者表演渔鼓。

渔鼓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曲艺品种之一,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用,宗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道情、唱歌的方式也演变为一种说唱的艺术形式,形成渔鼓的雏形。到了元代,渔鼓广为传唱,至明清时期,渔鼓已经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从此,渔鼓便成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渔鼓主要分布于湘、皖、豫、桂、粤、赣、浙等省,其中,广西渔鼓有宜州渔鼓、全州渔鼓和桂柳渔鼓三个流派,流行于河池、桂林及柳州三地的城乡地区。

宜州区文艺工作者表演渔鼓。

宜州渔鼓源于宜州当地的民歌,是宜州地方戏剧、民歌逐渐融合演变而成的方言说唱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山野风味和朴实的表演风格,节奏明朗轻快、唱腔舒展流畅等鲜明特点,其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兼备,在宜州地方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承谱系尚待科学考证

宜州渔鼓是河池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科学、严谨地查清宜州渔鼓的产生过程、传承谱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翻阅2009年宜州区(当时称宜州市)上报的“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宜州渔鼓”时看到,在“历史渊源”章节表述为“宜山渔鼓相传由宜州市老艺人吴老年所创”,但在“传承谱系”章节又明确宜州渔鼓的第一代传人为乔祖旺、唐玉龙;第二代传人为吴老年、陈治廷;第三代传人为韦善光、黄文祥、李国梁;第四代传人祝继祯、李吴平等11人。

第三代渔鼓传人韦善光。

从上述资料分析,如果认可吴老年是宜州渔鼓的第二代传人,那么“宜州渔鼓是吴老年所创”显然是自相矛盾。反之,如果“宜州渔鼓是吴老年所创”并有权威的证据证明,吴老年就应该是第一代传人。但目前都无法找到权威的、科学的、令人信服的佐证,尚待相关专家进一步探讨。

此外,宜州渔鼓的传承人呈现老龄化态势,第四代传人中年龄最大的祝继祯是1931年出生,80后仅有4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说,现有的宜州渔鼓传承人中,绝大多数是业余爱好者,很难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传承事业当中,特别是随着老艺人陆续凋零,宜州渔鼓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

艺术特色地域性特征明显

宜州渔鼓是宜州文化三绝之一,声腔源于宜山地区民歌,属民间叙事性的分节歌形式,既可独唱,也可群唱,传统无乐器伴奏。旋律属五音阶徵调式,曲调性强,曲风明朗活泼,曲式为四句一段式,唱词是七言四句一组,音乐属“基本曲调反覆”结构型。

宜州渔鼓的唱曲分为传统唱曲和现代唱曲,不管是传统唱曲还是现代唱曲都有它们独特的特点。传统唱曲,曲调明朗,轻快活泼,利于较小场地的演出;现代唱曲,曲调清新,音域宽广,适合大舞台的表演。

宜州区文艺工作者表演渔鼓。

现代宜州渔鼓唱曲的声腔源袭了传统宜州渔鼓唱曲主旋律,但经过不断创新,已经突破了旧的演唱形式,在原基础上扩展了音域,一些地方改变了旋律,这样就使得唱曲更生动活泼,更富表现力。唱曲部分还改变了音乐属“基本调式反复”结构型,灵活多变,成为一种多段式的新曲式。

命运多舛的宜州渔鼓

韦善光是宜州渔鼓的第三代传人,师从第二代传人陈治廷,也是宜州渔鼓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据韦善光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宜州渔鼓曾风靡一时,享誉八桂。1951年韦善光在怀远小学任教时,就自愿地从事宜州渔鼓编导、传授工作。当时正值抗美援朝,韦善光创编了渔鼓《打败美国野心狼》,把原来由一个人或两个人表演的渔鼓发展为多人表演,由多名学生一起街头演出,由此声名远扬。韦善光也成为宜州渔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爱。1954年,韦善光调到宜山专区文化馆工作。

韦善光命运多舛,先后两次被戴上“右派”的帽子,包含宜州渔鼓在内的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被当做“封、资、修”的余毒,被禁止传唱。所幸的是,韦善光依旧对渔鼓等民族文化情有独钟,冒着危险,保存下了一批珍贵的宜州渔鼓影像(音)资料,为宜州渔鼓的传承留下了珍贵的“种子”。

韦善光介绍渔鼓的传承的情况。

1979年1月,韦善光被摘掉“右派”的帽子,回到原来所在的宜山县文化馆任创作组组长,也迎来了他创编宜州渔鼓的春天。韦善光陆续创编了《下广东》《师生情》《李贵凉粉》《大山英魂》《夜半钟声》等渔鼓作品。其中,《夜半钟声》获河池市首届反腐倡廉文艺汇演一等奖,文化部主办的“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二等奖,入选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作品集》。

张艺谋钦点的“谋老汉”

在中国影坛上,有几位女演员,因为得张艺谋钦点,被称为“谋女郎”。而韦善光则可以称为“谋老汉”,他也因与张艺谋“结缘”而让后半生更精彩。

宜州区文艺工作者表演渔鼓。

韦善光退休后,组建了一个演彩调、渔鼓和唱山歌的春光艺术团。2002年7月,央视到宜州拍摄《童年刘三姐》片段。他无意中听到这个消息,便连夜组织演员排练,并带领6位演员挤上了央视的拍摄船,一起开腔唱壮歌双声部《嗬嗬腔》时,演员们的歌声震惊了央视导演,随后导演把《嗬嗬腔》包装推送央视“魅力12”节目。没想到著名导演张艺谋恰巧收看了该节目,演员们独特的唱腔,纯美的韵味,打动了正在筹备博鳌亚洲旅游论坛演出的张艺谋,他立即派人前往宜州,邀请他们加盟当时正在筹备的《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当韦善光率领平均年龄只有19岁的演员们出现在张艺谋面前时,张艺谋很惊讶。经过试唱,张艺谋当场拍板让他们参加论坛闭幕式演出。回忆起那一次神奇的经历,韦善光依然意犹未尽:“当我听到参加论坛的各国总统、部长们热烈的鼓掌声时,我无比激动,没想到我们的本土艺术竟能在这样高规格的舞台上亮相。”

张艺谋和春光艺术团的演员们在一起。

那次演出成功后,韦善光和他的艺术团正式加盟参演《印象·刘三姐》团队,他创编的《打起渔鼓迎贵宾》参加了《印象·刘三姐” 》的演出,此后也多次在宜州三姐故里流河寨演出。 此后,韦善光与张艺谋合作多年。

韦善光耐人寻味地说:“与其说是张艺谋给我机会,不如说是他使刘三姐文化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他亲切地鼓励我,一定要带领年轻人继续弘扬民族文化。”

渔鼓传承任重而道远

为了加强渔鼓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宜州区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宜州渔鼓的保护措施,将宜州渔鼓领导办公室设在宜州区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

宜州区文艺工作者表演渔鼓。

该中心对宜州渔鼓进行拉网式的普查,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用数字化媒体手段对宜州渔鼓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妥善保存。利用节庆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研讨等形式,扩大宜州渔鼓保护传承的文化空间,从而实现宜州渔鼓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传承。(记者 高东风  文/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