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河民俗文化园里的“前世今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州民俗文化 桃河民俗文化园里的“前世今生”

桃河民俗文化园里的“前世今生”

#桃河民俗文化园里的“前世今生”|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探访“前世”故事

赴一场民俗文化之约

晋东百业风俗图  演绎百人百业

造纸业、炼磺业、打铁业……数千年来,本土先民世代劳作在晋东这片土地上。至清中后期、民国初期,晋东人民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基础上,构建起包括农业、采掘业、手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在内的体系较为完整且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结构,将传统经济推至历史顶峰。

桃林沟村人以明清、民国时期为时间范围,以平定、盂县、寿阳、昔阳、和顺、左权即晋东“老六县”为空间区域,以晋东传统经济百业为题材,挖掘筛选出108个有本土特色的行业,创造了大型系列石刻作品《晋东百业风俗图》。作品充分利用墙面空间,散布于文化园的各个角落,让广大游客在举首移步间随意观赏,充分感受晋东物质生产民俗的魅力。

砖雕博览墙 讲述青砖上的乡愁

砖雕是我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性构件,是中华建筑艺术的瑰宝。

墀头砖雕,是绽放在墙头上的绚丽;气孔砖雕,是收藏在窑檐下的梦想;墙面砖雕,是勾勒在墙壁上的华美;门题砖雕,是书写在门脸上的品位……桃河民俗文化园内的17面砖雕博览墙,共175平方米,精美的雕花,传统的技艺,令人赏心悦目。精选出的以珍禽瑞兽、佳木异花、吉祥图景为主的晋东砖雕,构图丰满而整洁,风格古朴而清新,传递出晋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走进这里,来感受雕琢在青砖上的乡愁,人们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得到岁月的痕迹,侧耳就能聆听得到婉转悠扬的乡间小调……

古州家风馆 让家风“活”了

去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的古州家风馆,以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内容丰富的展品、生动的故事吸引了不少游客。

古州家风馆由主体馆及家风体验基地、家风研习中心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主展厅按照传统家风内涵分类,由孝悌立本、崇文尚学、明礼谦和、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积善行仁等11个单元构成,汇集了孔子、诸葛亮、潘岳等12位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同时,也以本土传统家风为素材,精选了平潭李氏、盂县侯氏武氏、小河石家、平定黄氏等本地19个家族、家庭及个人的优秀家风故事。

图文并茂的展厅加上讲解员精彩的解说,一段段看不见的家风故事在这里有了“生命”,让游客在悠然自得的旅途中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

老物件展厅 品历史沉香

拍一拍老物件上落满的尘土,人们的思绪会被拉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久远。

老物件展厅昏暗的灯光下,静静地摆放着各式农耕器具,老式收音机、黑白电视机,泛黄的老照片、旧海报,锈迹斑斑的糖果盒、自行车,还有很多年轻人叫不出名字的“小玩意儿”。每个老物件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

“爷爷,这是什么?”“那是我们小时候用来筛面的箩筛,以前基本家家户户有这东西,也常常会用到。”……来到这个展厅,很多游客会将目光锁定在熟知的老物件上,寻找逝去童年的影子,和周围游客分享自己关于某个物件的特殊记忆。

还有场景式再现卤水点豆腐、中医“望闻问切”、铁匠“千锤百炼”等的工匠馆,讲述平定古州人民向域外拓展印染产业故事的“走染坊”记忆馆……桃河民俗文化园,等你来赴一场穿越百年的民俗文化之约。

感悟“今生”百味

踏一次美食探寻之旅

饱尝了文化盛宴,你还差一次实实在在的味蕾“寻欢”。那就加快脚步,去桃河民俗文化园里的美食街逛逛。

武汉热干面、重庆酸辣粉、广式煲仔饭、陕西臊子面肉夹馍,让本地游客足不出市就能品尝南北美食;过油肉面、三晋苦荞片、红稠饭、碗托等各种本地美食,也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大饱口福。

一些美食作坊更是采用了开放式厨房,让游客等待美食的同时,见证美味的诞生。饮食不再只是果腹的选择和味觉的享受,还是一场视觉盛宴,蒸煮的雾气氤氲、烧烤煎炸迸发的火花、搓揉面食的花样手法,无不精彩绝伦。酸甜苦辣咸中,游客感悟着人生百味。

-----

-----

来源:阳泉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