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南豫剧简介800字左右 河南豫剧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思考

河南豫剧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思考

2024-07-02 22: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欣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河南豫剧发展的历史进行简要阐述,以及对河南豫剧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挖掘河南豫剧的艺术源流和特征,结合实际发展现状思考、探究河南豫剧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戏剧文化的影响和贡献,同时对河南豫剧发展的未来走向做出畅想和讨论。

【关键词】河南豫剧;历史发展;当前现状;思考未来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1-0033-02

河南地处华夏中原地带,谓之“天地之中”,土地富饶,面积广阔,夏朝、商朝、东周和西晋都曾定都在河南,是华夏文明之源泉。河南人文历史氛围非常浓厚,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河南豫剧正是在这种本土风情中孕育出来的文化形式。

一、河南豫剧的起源及历史追溯

河南豫剧作为中国戏剧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中国戏剧文化影响巨大。河南豫剧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中后期。在河南盛行的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秦腔、北曲弦索的音乐元素,在民间艺人的融合与改良下逐渐形成最初的豫剧形式——河南梆子戏。由于河南地域辽阔,跨度较大,各个地区的语言风格、声音语调多有不同,使得河南豫剧在各地区的唱法相异。比如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豫东调”,主要风格为激昂、奔放、高亢,展现了豫东人民火热的性格特征;以洛阳为中心的唱法“豫西调”,风格则平稳、深情、朴实浑厚,有低沉伤感之情,展现了豫西人民温婉的性格特征;而以豫东南为中心的唱法“沙河调”则类似于说唱音乐,以说为主,说唱结合的方式充满了生活气息。不同唱法展现出各自不同的色彩,充分显示出河南戏剧文化的多姿多彩。

河南豫剧跟随着中国历史的步伐稳步前进,在明朝中后期虽有河南梆子的萌芽,但发展相对缓慢。到了清朝前中期,国家安定,社会繁荣,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休闲娱乐方式较少,因而出现了河南梆子艺术团体。这些团体多在河南地区演出,将这种戏剧形式带给了广大的听众,使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这一艺术形式。到了辛亥革命之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发展,开始进入茶社演唱。最初,茶社中有一桌两椅的简单布置和梆子、锣鼓等的伴奏,形成了河南豫剧最初的舞台形式。而后,演员们逐渐不满足于这种小场地和简陋的舞台布置,开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演出舞台。有自己的独立舞台之后,演出的规格和形式便开始有了新的追求和变化,出现了专门编写的脚本和唱段,以及固定演出剧目,每个演员各自分配生旦净丑等不同的角色。还有专业的民族乐器伴奏,演出的妆容、服饰、道具、布景等都逐渐有了规范化的要求。这使得河南豫剧逐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雅俗共赏,表演更加精致、完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促成了豫剧最繁荣的发展阶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出现了一大批职业化的豫剧表演团体,他们重新编写了河南梆子曲目,并增加了演出剧目,官方也为河南梆子确立了新名称:河南豫剧。河南豫剧因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不仅仅流行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辐射到了台湾地区,深受台湾地区人民的喜爱并得到弘扬。河南豫剧在这一时期发展较为迅速,也创造性地编排了《朝阳沟》这一经典豫剧,其“现代戏流派”特征使其成为豫剧中的“歌剧”。文化大革命期间,河南豫剧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豫剧演员被批斗,大量的戏剧传统服装、道具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被烧毁,豫剧团体被撤销、解散等,使得河南豫剧在这一时期损失惨重,令人扼腕。

改革開放之后,大陆豫剧团体与台湾的豫剧演员进行交流学习,重拾传统并逐渐有了新的发展,走向新的高度。1994年河南电视台开播的河南豫剧擂台赛《梨园春》,借助新媒体,使河南豫剧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直到今天《梨园春》仍然是人们观看豫剧和传播豫剧的重要载体。21世纪,河南豫剧走上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约束》(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改编)的出现,是豫剧艺人改革和创新的体现,结合现代化和国际化趋势,跨越豫剧文化地域性的围栏,开创了豫剧文化发展的新篇章。2015年,由河南豫剧二团主演的新编爱国主义豫剧《苏武牧羊》在西安“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亮相,让河南豫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河南豫剧艺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让河南豫剧不断迎合时代需要,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河南豫剧的发展现状

正如香港媒体在一次报道中将河南豫剧和京剧进行对比时所称,京剧是城市小姐,豫剧是农村姑娘。豫剧以河南地区人民的劳动、生活经历为主,面向的群体大多是河南民众,所以自然带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气息,与京剧相比,自然更贴近河南生活情趣。

从豫剧团体的架构和形态来看,主要分为国营的豫剧团体、民间非营利性的豫剧团体和民间营利性的豫剧团体几种。国营的团体,其必然成为政府文化的名片,因而在选拔人才、打造代言人、宣传推广、购入服装道具、租用场地、培训人员和发放工资薪酬等方面都获得政府的支持。豫剧团体本身也会做一些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以维持剧院更好的运营。

然而在如今多种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艺术选择日趋多样化,而选择“流行音乐”“现代舞蹈”“电影电视”的较多,很少有人会选择河南豫剧,更不用提主动购票来剧院观看。另外,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通过网络即可观看自己喜爱的河南豫剧,无需到剧院购票观看。河南豫剧如同很多传统艺术形式一样,也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在运营和发展方面现状堪忧。当今时代,要想大力弘扬我们的传统豫剧艺术,就必须进行豫剧的改革,让更多的现代人理解与欣赏河南豫剧之美,从而推动河南豫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一些非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主要是由河南“夕阳红”老年戏剧迷组成的,这些老人年龄较大,每周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娱乐性的演出。他们的这种演出并非像剧院那样有场地、服装、专业乐队伴奏等进行辅助,只是凭借一个音响、一个话筒进行表演,条件好一点的会有二胡和梆子进行伴奏以辅助演唱。但他们对河南豫剧的喜爱程度之深令人动容。这种情况在河南的各个县市都可以看到,而观看这类演出的人也大多数是老年人,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由此可见,豫剧欣赏年龄居高不下,这种状况的确也值得我们反思。

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主要是指一些小型的团体进行豫剧的商业演出,这种团体进行私人化管理,而专业水平比非营利性的演出团体要高。加之河南有一种风俗习惯,部分地区如豫西南地区每逢红白喜事、庙会等,便会邀请豫剧团体来演出助兴,使得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有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与国营的豫剧团体相比,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凭借较低的出场费用、专业的演员及演出设备、灵活的演出剧目、自由的演出形式等优势,更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些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诸如灵巧的经营方式、流动性的舞台演出等成功经验,也值得国营团体进行学习与借鉴。

河南豫剧在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有这些豫剧团体在推动,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豫剧文化进中小学生校园、豫剧文化进大学生校园、豫剧公益演出、豫剧博物馆展演等一系列的活动,都由政府主持操办,让学生和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到了豫剧的熏陶和感染,体验到了河南传统文化独特的美,这些活动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在河南豫剧进校园的活动中,一些学校专门为河南豫剧开设了课程,培养学生对河南豫剧的情感,让喜欢河南豫剧的学生有机会可以学习到纯正的豫剧。这一活动对河南豫剧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对河南豫剧未来发展的思考与畅想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加快、大众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的背后,是人民浮躁的内心和对快餐式娱乐模式的偏爱,这使得观看豫剧这一娱乐方式受到冷落,而电影、电视剧等能立刻抓住人眼球的直观的娱乐方式的增多,更使豫剧的地位一落千丈。河南豫剧在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豫剧欣赏年龄集中于中老年层次,传统文化延续出现年龄断层,少年儿童虽然在政府的帮助之下慢慢开始接触了解豫剧文化,但是反响却并不强烈。豫剧进大学校园,给音乐、戏剧学院的学生免费发放豫剧门票,然而本着喜爱之情去欣赏豫剧文化的学生寥寥无几,真正想要学习豫剧表演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着实令人堪忧,传承几百年的优秀地域传统文化面临无人欣赏、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在倡导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相关专业的学生与从业者、爱好者,应该直面传统文化发展遇到的瓶颈,并着力去解决这一问题。

河南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河南豫剧可以联手河南旅游产业一同打造河南豫剧文化旅游专线或河南人文旅游專线。在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客的过程中,让游客领略到河南豫剧的文化之美,实现旅游参观与人文学习的一举两得,使河南豫剧得到更好的传播。在打造旅游专线的同时,可在休闲茶座区进行豫剧曲艺表演,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用这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来传播豫剧更容易让大众接受。与此同时,影视这一传媒手段也可用来传播豫剧文化,在电视剧、电影的主题曲中融入豫剧唱腔,使大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豫剧文化,这样的做法能使豫剧文化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更容易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

四、结语

豫剧作为中国戏剧文化中闪耀的一员,其历史悠久、涵盖内容广泛,豫剧结合河南语言文化和地方风俗特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同时,也展现了河南人民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和对艺术文化的追求。不同经营模式下的豫剧团体也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豫剧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就鞭策豫剧人需在工作中查漏补缺,放大优势、解决问题。在对青少年和豫剧传承人的培养上也需加强关注,让豫剧不仅仅做到全国共赏,更要做到世界共赏,让世界人民感受到豫剧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谭静波.豫剧文化概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2]雷红薇.豫剧传播扩散研究[M].大象出版社,2012.

[3]吴素珍.豫剧的形成与发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刘明.河南豫剧的发展特点及困境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2013.

[5]胥飞帆.浅谈河南豫剧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广西艺术学院,2016.

[6]王磊.戏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大舞台,2013.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艺术评鉴(2016年18期)2017-02-22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艺术评鉴(2016年15期)2016-11-29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戏剧之家2020年31期

戏剧之家的其它文章东莞木鱼歌与苏州弹词比较分析戏曲艺术生存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模式探析论话剧演员如何塑造舞台人物形象试析戏剧舞台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舞美设计的创造性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