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陕西降雨量打破近60年纪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南汛期几月份雨量最多 罕见!陕西降雨量打破近60年纪录?

罕见!陕西降雨量打破近60年纪录?

2024-07-15 19: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年入汛以来

北方天气不平静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

9月以来,北方地区降水量

较常年同期偏多1.4倍

为历史同期最多

其中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

辽宁、甘肃、陕西

山东和山西9省(市)

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这当中

陕西的强降雨频次高、极端性强

多项历史纪录被刷新

秋汛之凶猛历史罕见

譬如,陕西大荔县一个多月来

经历连续5次降雨过程

且降雨间隔时间短、持续时间长

累计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多约60%

当地2万多人紧急转移

那么,陕西的雨为什么会这多?

气象专家给出权威解答

专家顾问

陕西省气象台台长 赵奎锋

陕西省气候中心主任 李明

01

陕西到底下了多少雨?

截至目前,陕西省2021年累计降水量、暴雨日数和站次、华西秋雨降雨量纷纷破纪录,成为陕西气象历史之最。

具体来看:

01 降水量破纪录

今年以来,全省平均累计降水量904.5毫米,较常年偏多334.2毫米,排1961年以来第一位。尤其是,4月22日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823.1毫米,较常年偏多62.3%,排1961年以来第一位。

全省43个县(区)累计降水量位居历史首位。

02 暴雨日数和站次破纪录

今年以来,陕西暴雨过程22次,较去年多了1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15 次,较常年偏多8.7次,较去年偏多9次,排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位。

此外,暴雨日数为81天,暴雨站次为5904站次,均刷新历史记录。

陕西历年降水量变化图。

03 华西秋雨雨量破纪录

8月30日以来,陕西华西秋雨监测区累计平均降水量达444.2毫米,是常年华西秋雨降雨量138.9毫米的3.2倍,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

另外,多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小时雨强大。志丹、城固、勉县、镇安4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吴旗、延安等47站次日降水量突破月极值。7月以来出现的短时强降水均为近5年前列。

陕西华西秋雨历年雨量变化图。

入秋以来,全国累计降水量前百名的县(区)中,陕西占了37个,数量甚至比河南、四川、山西等地还要多,其中镇巴县名列第二,仅次于海南万宁。

02

降雨为何极端、罕见?

专家分析,今年陕西强降水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 暴雨连续性强、持续时间长

8月18日到9月5日,接连出现4次暴雨过程,18天中暴雨日达12天;9月15日到10月6日接连出现3次暴雨过程,21天中暴雨日达14天。暴雨过程连续持续时间长,最短间隔仅2 天。

2. 前期分散性暴雨多,局地性强,8月下旬后多区域性暴雨,区域重叠度高

汛期以来,出现4月21至24日、7月9至11日、8月3至5日等6次分散性暴雨,主要散布于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8月下旬区域性暴雨区主要位于延安南部、关中中东部和陕南大部。9月以来暴雨区主要位于延安、关中、陕南,区域重叠度高。其中,入秋以来累计雨量之大,较为罕见。

3. 往年暴雨少的地区今年暴雨频发,多站暴雨日数位居历史首位

关中盆地、陕北暴雨少发区暴雨日数为2到5天,比常年暴雨日数偏多0.4到3.5天,渭南、蓝田、甘泉、富平、延安、延长、兴平等暴雨日数达4到5天,较常年偏多2.5到3.5天, 位居历史第一位。

10月11日凌晨,在陕西大荔县朝邑镇连家村段的公路上,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修复水毁路段。连日来的强降雨使该县境内沿黄公路等18条重点县、乡道245处发生水毁,出现坑槽12.5万平方米。

03

入秋后陕西为何多降雨?

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陕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陕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陕西地区,为陕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伴随冷空气东移,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不断交汇在陕西上空,从而导致陕西华西秋雨偏多。

陕西遭遇近60年最强降水,刷新多项历史记录。

除了今年环流形势异常外

从大的背景来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近年来

我们北方多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整体呈现频发重发趋势

值得密切关注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专家顾问:陕西省气象台台长 赵奎锋 陕西省气候中心主任 李明

作者:张红平 郑小华 王娜

视频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罕见!陕西降雨量打破近60年纪录? | 权威解读》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