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信阳日报:回望新县脱贫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南新县是哪个市管 【关注】信阳日报:回望新县脱贫之路

【关注】信阳日报:回望新县脱贫之路

2024-06-04 1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韩强毛 龚立堂 张友家

仲夏时节,行走在1612平方公里的大别山老区新县,远山经果林木生机勃勃,近山种植基地热火朝天,山下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映衬出群众多姿多彩的新生活。

然而,时针倒回到1983年,新县却是另一番景象:群众生活苦,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6元,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百姓出门难,山高坡陡,农民住土坯房,出门没有路,是典型的“老、山、边、穷”县……

山水依旧,时空轮转,老区新县换了人间。2018年8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告新县退出贫困县,新县成为河南大别山区第一个脱贫县。

如今,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7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6元,7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老区新县迎来新天新地新生活,迈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曾经作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的新县,这里有5.5万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70多年前,这片红土地因刘邓首长签批而获新县之名,一个“新”字,意寓着老区人民的新生活、老区干部的新使命、老区发展的新征程。

新县地处豫鄂两省结合部,辖17个乡镇区(街道)、206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

长期以来,新县最深的烙印就是“穷”。由于受战争创伤和自然条件制约,新县发展一度非常落后,直到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前的1983年,新县主要经济指标仍是“三不过一”:即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县虽然解决了17.78万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但到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时,全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2308户41829人、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达14.9%。

自2014年起,一场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在新县大地拉开了新的“革命”序幕。

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新县拿出一套精准“作战图”,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2014年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县县委、县政府立下“军令状”, 签下责任书,向全县人民做出掷地有声的承诺:“新县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2018年建成革命老区扶贫示范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决“帮扶谁”——建档立卡,精准到村到户。摸清贫困底数,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严格“初选对象、乡镇审核、县级复审”三步走,坚持扶贫对象核定“六签字”,开展“五清”核查;实施“金色兰台”工程,建立县、乡、村、户严格一致的档卡管理系统。经国家和省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综合评定,新县数据质量指数达99.99%。

解决“谁来扶”——各界力量不断向贫困村集结。将全县17个乡镇划分成四大战区,实行“一个战区一个集团化作战部”的推进机制,形成“县委管总、战区主战、主官主责、全员全责”的责任落实机制。组建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10个专项工作组,建立6大精准脱贫平台,49名县处级干部带头开展“昼访夜谈”活动,创新“一户一策一干部、一组一案一平台”精准帮扶机制,为每个贫困户建立一份家庭情况册,谋划一条切实可行的脱贫路子,明确一名干部结对帮扶;先后选派2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179支驻村工作队、6000多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73个贫困村、106个非贫困村和1.2万户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解决“怎么扶”——资金、项目不断向新县集聚。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就业创业、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培训、保障救助6大精准脱贫平台;探索实行“五个一点”资金筹措办法,政府补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扶贫资金给一点、银行贷一点,先后整合涉农资金12.8亿元,争取23个中央、省、市定点帮扶单位投入资金5亿多元,实施项目89个;在金融扶贫模式中,2018年全县累计发放1.9亿余元扶贫小额贷款,3831户贫困户受益。贫困户可入股龙头企业参与分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面对“山高水恶底子薄”的脱贫摘帽“硬骨头”,新县补短板、促攻坚,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号工程”。

78岁的帅家太是泗店乡分水岭村人,他家住在河南与湖北交界的一个偏僻的山岭上,出门买点油、盐等生活用品,得步行2小时再转乘汽车。2017年8月,帅家太和其他贫困户一起搬进了乡政府在集镇上建的吉祥社区。“这个房子好,6口人都住得下,出门干什么都方便。”

这样的安置点,在新县共有39处。统计显示,经过开展村组普查、入户调查,6轮全面摸排,综合考虑群众生产条件、生活习惯和后续发展,2016年、2017年搬迁1865户贫困户,总人口7583人。

如今,新县73个贫困村变了新模样,“致富路”修到了家门口,“安全水”送到了群众家,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标准化卫生室建到村庄旁,农村电网、网络通信、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贫困村“1+7+2”退出指标达到了100%,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美丽乡村绽放幸福之花。

稳定脱贫,关键在稳就业,根本在强产业。新县紧紧抓住产业这个根本之策,亮出自身特色,打健康牌、唱山水戏、走转型路、圆小康梦。

新县 “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场面积大,油茶、中药材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7%,是河南两个国家生态县之一。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扶贫产业优势,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改“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新县立足生态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产业树”,延长产业链,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今,新县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新县有个羚锐集团,这是一家依靠25.8万元扶贫贷款成长起来的本土上市企业,也是扶贫攻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

针对新县70%的贫困户拥有油茶林的实际,羚锐集团大力发展油茶扶贫产业,建成年产5000吨精制山茶油生产线和300亩的油茶良种培育基地,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使龙头企业与贫困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山茶油资源和中药材资源开发成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益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大产业。公司不仅流转了近10万亩的天然油茶园,与周河乡11个村2871户签订协议,形成了企业与农户逐一对接的精准产业扶贫模式,而且帮助贫困群众改造低产油茶园近万亩,使油茶树挂果率和山茶油产量双双增长,通过油茶和中药材种植,带动上万人脱贫。

周河乡熊湾村贫困户熊学兵深有感触地说:“经过低产改造,我家20亩茶园去年收入1.5万元,我家靠山茶林脱贫了!”

与此同时,羚锐集团以制药核心产业为依托,在浒湾乡曹湾村建立占地2100亩、集中药材科研试验、示范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使贫困户每户年增收2400余元;基地吸纳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中就业,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与种植户签订中药材回购合同,引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目前,已在新县9个乡镇、23个行政村、800余户贫困户推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000亩,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壮大产业,助力脱贫,这只是新县培植产业、造血扶贫、助推致富的一个缩影。新县还培育出新林玉露、绿达山茶油、久久农业等“北纬31°”农特产品开发企业68家,开发出山茶油、蒸青茶、葛根粉、土布、根雕等特色旅游商品180多种。

岑新顺是土生土长的吴陈河镇阳土墩村人,在外闯荡多年、事业有成的他却回乡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农民。他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流转土地近5000亩办起了茅屋冲家庭农场,打造了吴陈河镇独具特色的“耕读小镇”。如今,茅屋冲家庭农场年营业额突破16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2个乡镇5个村的近300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土地收益与农户五五分成。农场吸纳贫困户入股,安排55名贫困农民稳定就业。

近年来,新县通过强化政策支持、财政奖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89个“多彩田园、创业工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62家扶贫车间遍地花开。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在落实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中,374名贫困群众获得护林员岗位。发展中药材5万亩、茶叶30万亩、油茶30万亩……绿色生态产业不断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新动能。

新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培育出了茅屋冲、绿康源等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民俗鉴赏、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14个,催热了乡村旅游“后备厢经济”,使农户成为旅游商户,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全县3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整体脱贫,84.34%的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各个环节受益,1.1万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贫困户年人均增收近8000元,“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

一业兴,百业旺。健康产业与绿水青山的和谐共融,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新县大地激荡出发展大潮。医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智能制造和文化旅游、健康健身、休闲养生“四个一百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打造出了一条又一条产业链,编织成了一张托举新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幸福网”。

在周河乡西河村的小河北岸,一幢幢透着厚重历史气息的百年老屋,挨着被磨得油光锃亮的青石板路渐次排开,原来的民居变成了现在的旅馆、药铺、工艺特产店;南岸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仓,被改造成了粮油博物馆、西河餐厅、咖啡馆和村民活动室。

“古村落由清华大学建筑专家设计修复,粮油博物馆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的。”西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孝翱自豪地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这个昔日穷困破败的“空心村”,如今变成了闻名遐迩的“网红村”。

络绎不绝的游客为西河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近50家农家乐、民宿宾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几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带动12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108户367人实现脱贫。

今年49岁的西河村村民陈志兰就是受惠者的典型代表。2016年,她与丈夫结束了在外漂泊打工的生活,回家开起了“海兰之家”农家饭庄。让她没想到的是,头一年收入就超过15万元。“地锅饭、土灶菜……乡愁原来也能生钱!”谈起她的致富之路,陈志兰满面笑容。

西河村只是新县发展乡村旅游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缩影。新县通过实施“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先后邀请全国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突出“一镇一产业、一村一特色、一湾一主题”,着力打造“九镇十八湾”的乡村旅游品牌。目前,全县有10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12个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29个村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

脱贫攻坚开始后,新县立足资源优势,科学确立了“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大别山旅游公园”的产业定位,按照“靓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观”的发展思路,以“红色”引领,用“绿色”辉映,借“古色”添彩,坚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把每一个乡镇作为一个景点来构图,把每一个村庄作为一个小品来设计,推动乡村旅游全景化建设、全要素配置。

“新县发展旅游的原则是既要保护好乡村原生态,又要按照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和要素做好全面设计和规划,坚决不让村庄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土壤。”新县县长夏明夫如是说。

丁李湾村是八里畈镇的贫困村,这里风景如画、风格统一的明清徽派古建筑群已历经700多年,但因其位于曲曲折折的山路尽头,交通极为不便,村民致富无路,望景兴叹。

2014年,丁李湾被作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正式启动保护开发,通过古屋整修、环境整治、道路改善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原汁原味的徽派水乡风采重现。同西河湾一样,丁李湾、田铺大湾、莲花村、杨高山村等一大批乡风浓郁、生态良好的古色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满血复活。

香山湖畔林冲村,山色青郁,树木葱茏,总投资达5.9亿元的大别山露营公园就建在这里。在新县全域旅游的框架下,露营公园坚持走研学游、生态游、乡村游融合发展之路。项目建设以来,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就业,年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新县打造“一城三线”精品旅游线路,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村吸引如潮游客;建设500公里大别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建设的大别山全民健身公园,举办了12场国家、国际级体育赛事,“旅游+体育”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举办大别山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启“赏花济”模式,让赏花旅游催开幸福花……

结合脱贫攻坚和全域旅游发展,新县整合涉农建设性资金用于修路、架桥、建广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显著提升。伴随着“六小工程”“厕所革命”逐步深入,225座A级以上旅游公厕全面覆盖新县乡村旅游景点,引领乡村文明风尚。

旅游品牌亮,外来游客多。旅游业已成为新县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转型发展的龙头产业,近3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均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2018年,新县共接待游客63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42.5%。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带动5万余人实现就业,有力促进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5月13日,投资30亿元的新县全域旅游核心启动区项目正式奠基,又一座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里程碑”立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目前,新县已形成以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脱贫只是新起点,高标准小康才是目标。如今,退出贫困县的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仅为1.36%。回首脱贫路,新县县委书记吕旅感慨万千:“新县老区人民在‘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中实现脱贫摘帽,未来必将创造出更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来源:信阳日报

转载:新县先锋

本期编辑:吴美美 审核:程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