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丨沙特阿拉伯:沙漠之花,独特风情动人心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沙特占领也门领土面积多大 节日丨沙特阿拉伯:沙漠之花,独特风情动人心弦

节日丨沙特阿拉伯:沙漠之花,独特风情动人心弦

2024-06-29 14: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网上盛传阿拉伯国家男的都娶4个老婆

其实并不是

不少游记都说,在沙特女人不能独自出门

其实并不是

还有新闻说,有钱人看到穷人都直接给钱的

其实并不是

“你去了千万包头巾,不然宗教警察要抓人!”

其实并不是

各种以讹传讹的猜测

充满想象力膨胀的传说

纷纷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神秘难测

沙特阿拉伯人在9月23日庆祝

纪念1932年Abdul Aziz Ibn Saud国王

将Nejd王国和Hejaz王国更名为沙特阿拉伯

一起去这个神秘的沙漠国度走一圈?

01

文明,宗教和战争

“沙特阿拉伯”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幸福的沙漠”,国土面积约2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沙漠,总人口2267万,首都利雅得。

阿拉伯半岛千年历史的总体脉络图

它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达到鼎盛,横跨欧、亚、非。公元16世纪,阿拉伯帝国臣服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设了两个大行政单位:内志、汉志。周边还有一些小部落,即后来的科威特、也门、阿曼、阿联酋等。阿拉伯半岛中心地区是内志,西部狭长地带是汉志。内志面积大,高原地区,富庶;汉志虽小,但拥有两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

内志有三个势力庞大的家族,其中一个是沙特家族。公元18世纪初,沙特家族出了一个牛人——本·沙特,他要恢复阿拉伯人昔日荣光,把土耳其人赶回老家。

18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江河日下,具备了“西亚病夫”的雏形,疲于应付大英帝国的挑战,无暇顾及内志和汉志。

本·沙特跃跃欲试,但其它两个家族横亘在前,怎么搞?他决定效仿先知穆罕默德,用宗教整合各族,最后统一半岛。

可伊斯兰教派林立,互相不服。得找一个精神领袖才行。正巧,当时一个叫瓦哈卜的人在传播一种新的伊斯兰教义——瓦哈比派,提倡回归《古兰经》、恢复伊斯兰教本来面貌,在信徒中颇受欢迎。

本·沙特就找到瓦哈卜,两人合计一番,决定一起干大事:沙特家族负责干仗,瓦哈比派负责洗脑。就这样,政治势力与宗教势力联合起来。

本·沙特建立了沙特第一王国,四处出击,先统一内志,随后发动“圣战”,又占领了汉志,统治区域与今天沙特阿拉伯大体相当。

沙特第一王国占领内志,奥斯曼帝国还可以忍,但丢了麦加和麦地那,绝不能忍,那可是圣城。奥斯曼帝国开始死磕沙特第一王国,虽说干不过大英帝国,但还是能收拾阿拉伯人。

沙特第一王国,卒。沙特家族作鸟兽散,逃往科威特及波斯湾沿海地区。6年后,本沙特的孙子图尔基率部卷土重来,夺回利雅得,建立沙特第二王国。沙特第二王国范围小,基本就是内志地区,可内斗不止。1891年,敌对的拉希德家族趁机攫权,占领利雅得。沙特第二王国,卒。沙特家族余部作鸟兽散,逃到科威特。

20世纪初,内志已是大英帝国的地盘。沙特家族又出了一个牛人:伊本·沙特。1902年,他率部卷土重来,建立了沙特第三王国。

大英帝国当时正摇摇欲坠,觉得内志没啥资源(石油还未发现),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伊本·沙特很聪明,善于借势,跟大英帝国结盟。在大英帝国的支持下,伊本·沙特把世仇拉希德家族给灭了,沙特第三王国重新统一了内志,也被称为内志王国。伊本·沙特的下一个目标是汉志王国。当年奥斯曼帝国夺回汉志后,委任一个总督管理,治所在麦地那。不过麦加特殊,由穆罕默德家族圣裔哈希姆家族管理。

20世纪初,汉志爆发阿拉伯起义,把奥斯曼势力给赶走了,哈希姆家族第38代族长侯赛因·阿里宣布独立,建立汉志王国。侯赛因·阿里自称是阿拉伯之王,要统一阿拉伯半岛,这就跟伊本·沙特成了死对头。

伊本沙特又跟大英帝国签约,得到支持,把哈希姆家族给灭了。1932年,内志王国和汉志王国合并,即为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沙特。

独立后的沙特阿拉伯国力并不强,如果不是1938年的那次发现,沙特也许至今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国。幸运的是,1938年3月3日,注定是阿拉伯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沙特的地底下他们发现了石油,从此沙特阿拉伯的命运改变了。

02

风情沙漠之花

鲁卜哈利沙漠

鲁卜哈利沙漠意为“空旷的四分之一”,由于其面积占据阿拉伯半岛约四分之一而得名,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这个沙漠覆盖了整个沙特阿拉伯南部地区和大部分的阿曼、阿联酋和也门领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超过荷兰、比利时和法国面积总和。

鲁卜哈利沙漠又称“阿拉伯大沙漠”,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200千米,宽约640千米,面积达65万平方千米,因富含氧化铁而多呈红色。鲁卜哈利沙漠从形态上大体可分为东西两大沙漠,其中东部沙漠海拔100~200米,多为平行排列的大沙丘,有些沙丘高300米,长20千米,近乎一座沙山。在地下水位较高处,有局部绿洲,形成良好的牧场。西部沙漠海拔100~500米,多为砾漠,沙丘间沼泽、盐湖广布。

鲁卜哈利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其沙丘的移动主要由季风引起的,并且由于风向和主流风的差异,沙漠的沙丘被分成3个类型区,即东北部新月形沙丘区、东缘和南缘星状沙丘区和整个西半部线形沙丘区。

利雅得

行政首都利雅得,是全国政治、商业、教育中心,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约130万。利雅得以前是一座占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沙漠小城,20世纪30年代发现石油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为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花园城市之一。市区分居民区、农业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布局井井有序。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气候温和。

位于利雅得中心的王国中心大厦。据悉,该大厦由沙特王子出资建造,被美国著名旅游杂志《旅游者》列为最新现代化建筑的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利雅得博物馆坐落在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设施里,充满了流动的falag或灌溉通道,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示历史,还展示有沙特文化。不要错过1936年统一后建造的穆哈巴巴宫。它就在不远的角落里只要走几步路就到了。

利雅得最古老的地方之一。利雅得开启生活的要塞。如果您喜欢历史古迹,那就是利雅得旧城区必游的地方。马萨马克堡垒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堡,Abdul Aziz Al Saud国王在这里开始他的旅程,建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国。这座城堡是古老的内贾德民居的代表建筑。

吉达

外交首都吉达,为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 第一大港、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海、陆、空交通枢纽 。国家的主要政府机关与外交使领馆都驻在此。

吉达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红海东海岸的中部,行政上隶属麦加地区管辖,是红海乃至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吉达市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1/3。

吉达喷泉于1980年到1983年建造,1985年开始使用,全名法赫德国王喷泉,是一个很特别的喷泉,它没有在王宫里,没有在广场上,而是建在海里。这是因为法赫德国王喜欢大海,所以在吉达的行宫是建在海边的“和平宫”,平宫建好后,设计师为了让“和平宫”和大海成为一体建筑,把宫殿中的喷泉建到了海里,在海里建立了海水喷泉。

吉达喷泉是国际公认的建筑杰作,如今也成了吉达的象征,喷出的水高达31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喷泉,喷泉使用的是红海中的咸海水,而不是淡水,喷出的水可达到每小时375千米。吉达喷泉是法赫德国王捐赠给吉达港的,整个城市都能看到,喷泉水柱冲向天空,又缓缓飘洒而下,融入大海。

在柔和的红海海风吹拂下,远处的吉达喷泉,犹如一面珠帘挂在天际。游人在此驻足,久久不愿离去,赞叹着人类的无限创造力。在夜晚,500支聚光灯被用来衬托吉达喷泉,使喷泉更加妩媚多姿。

德拉伊耶遗址

德拉伊耶遗址的阿图赖夫区是沙特王朝的第一任首都所在地,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利雅得西北部,始建于15世纪。这里仍然可以看到阿拉伯半岛中部特有的纳吉迪建筑风格。18 世纪期间及19世纪初,随着政治和宗教的作用加强,阿图赖夫区的城堡成为了沙特王室临时权力中心,以及穆斯林宗教内部传播瓦哈比教派改革的中心。

这一遗址包括了许多宫殿遗迹和一处在德拉伊耶绿洲边缘兴建的城市区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和习惯提供了依据。

玛甸沙勒考古遗址

石谷(玛甸沙勒)考古遗址曾经被称为黑格拉(Hegra),是约旦佩特拉城南部的纳巴泰文明保留下来的最大一处遗址。遗址上有保存完好的巨大坟墓,坟墓正面有纹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

石谷(玛甸沙勒)考古遗址中还有约50件纳巴泰文明之前就已存在的铭文和一些洞穴绘画,是纳巴泰文明独一无二的证明。该遗址上有111座巨大坟墓,其中94座都有纹饰,而且还有多处水井,它突现了纳巴泰文明的建筑成就和水力技术知识。

2008年,这一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巴拉

哈巴拉(Habalah)是沙特阿拉伯境内一处绝佳的旅游目的地,以前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而现在遗留下来的一排排僻静的房屋受到了许多旅游者的青睐。

英文名字名字哈巴拉(Habalah)的意思是指悬挂的村庄,而实际上这所小村庄坐立在一处高一千英尺悬崖的顶部,哈巴拉是第一个用缆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地方。哈巴拉村庄里漂亮的房屋位于缆车车站的一百米处,最初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日常的出行要用系在铁绳上的绳索滑行,哈巴拉之所以被遗弃也主要是因为当地居民面临着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来到哈巴拉的游客都很期待观看村落房子门廊上精美的雕刻,俯瞰整个山谷的自然美景和悬崖下依次错落有致的梯田。游客可以从沙特阿拉伯的阿布哈市(Abha)乘坐汽车到达哈巴拉,阿布哈市距离哈巴拉只有40千米,也可以租车到达。

麦地那

老城麦地那是苏斯市的主要景点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老城之所以出名应归功于它的古城堡和大清真寺。城堡修建于公元821年,历史上曾作为灯塔和警备烽火台,是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清真寺是公元851年阿格拉比特王朝国王穆罕默德下令建造的。清真寺院墙极厚,由方石叠成,无宣礼塔,其中三个墙角各有一座穹顶塔楼。寺中庭院由白色大理石铺地,古色古香。

塔伊夫

塔伊夫是沙特阿拉伯的夏都。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赛拉特山地的中段,是一座山城,海拔1682米,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约39万,距吉达160公里,离圣城麦加88公里,行政隶属麦加地区管辖。

该城建在盖兹旺山上,海拔约1,500米,为避暑胜地。建有豪华的住宅和别墅,王宫与机场建在该城以北约30公里的哈维雅。未得最高政权许可,非穆斯林不得进入此城。塔伊夫及附近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为重要农耕区。所产水果、小麦、大麦、蔬菜等,除自给外,还供应麦加等城市。蔷薇水供朝圣者使用。

塔伊夫是沙特东、西部地区通往南部的交通要道,是沙全国公路交通的枢纽,也是自古以来保卫沙特东部的通道,是疏导朝觐人员的主要城市,地理位置重要,也是沙特的重要战略城市。

麦加

麦加是一座因为宗教兴起的城市,但整个城市都是服务于一项全球独一无二的职能:朝觐。

每年伊斯兰历的十二月(Dhu al-Hijjah 都尔黑哲月),来自全球的数百万穆斯林汇聚到这座城市,追随先知穆罕穆德的脚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后,在麦加大清真寺围绕天房逆时针绕行(Twarf)七周,这就是“朝觐”(Hajj)活动。

1935年的麦加大清真寺,也称禁寺。清真寺中间开阔地带上的黑房子就是克尔白(Kaaba,天房),克尔白的东南角上镶嵌着黑石。在伊斯兰教的观念里,黑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亚当和夏娃的时代,而克尔白则由先知 Adam 亚当和先知Abraham ( Ibrahim)亚伯拉罕先后修建,是全球所有穆斯林祈祷的方向,是最神圣的圣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