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以“红色引擎”推动乡村振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门市开平市百合镇 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以“红色引擎”推动乡村振兴

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以“红色引擎”推动乡村振兴

2024-06-28 14: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茅冈村在宝顶村民小组推出了“碉楼下的党课”,宣传英雄故事,传播英雄精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实习生 王乐怡 通讯员 陈艺锋 黄伟龙

  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是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周文雍的故乡。周文雍和陈铁军是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的主人公。2009年,周文雍和陈铁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21年,茅冈村被列入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 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纳入试点以来,茅冈村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发展动力,成为以“红色引擎”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获评“江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

  忆革命岁月

  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周文雍,1905年8月出生于茅冈村凤凰里(现宝顶村村民小组)的一个贫穷私塾老师家。1927年9月,八七会议后,中共广东省委作出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的决定。为了避免引起怀疑,周文雍与陈铁军以“夫妻”名义开始建立秘密联络机关,筹备广州起义。

  起义失败后,在重建党的机关过程中,由于被叛徒出卖,两人同时被捕。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

  1928年2月6日,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爱情的周文雍与陈铁军,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

  “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1962年,周恩来总理号召作家们把周文雍、陈铁军双双走向刑场、同赴死难的故事写成戏剧。以二人为原型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更是传遍大江南北。

  传红色基因

  红色历史家喻户晓

  “每年春节、清明节,我和家人都会回到故居打扫、拜祭。”周文雍后人周光文(注:周文雍去世后,家族长辈按照农村风俗,挑选同族孩子过继给周文雍为子)说,“父亲一直告诫我们姐弟,要继承先辈的革命意志,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把革命意志、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家乡人民也一直记得他们。在茅冈圩,“文雍街”“团结街”“胜利街”纵横交错,英雄的名字刻进街区。

  镇东楼是一座碉楼,是100多年前宝顶村民筹资兴建的“众人楼”,兼具保卫和防洪功能,曾作为村中少年学习的地方,周文雍就在这里读过书。而与故居遥相对望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近年来也增设了周文雍陈铁军铜像、升级了图文展览、修建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成为江门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于2016年9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

  近年来,在上级和各方面的支持下,茅冈村大力修复红色遗址、积极讲好红色故事,努力做到红色印记随处可见、红色历史家喻户晓、红色英雄人人崇敬。

  “作为英雄的故乡,我们在宝顶村民小组推出了‘碉楼下的党课’,立足‘便捷化’,让党员村民有‘出家门进校门’的良好体验,也希望更多的党员群众可以到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到我们村倾听英雄的故事。”茅冈村党总支书记周润表说。

  茅冈村依托周文雍少年夜读处镇东楼,开展“碉楼下的党课”,邀请茅冈村老党员、烈士后人寻找“红色记忆”,讲好茅冈村红色故事。举办侨乡党史研讨会,并积极通过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周文雍、陈铁军革命事迹,开展青年干部红色晚自修课堂,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在百合初级中学九(1)班门口,“周文雍陈铁军班”牌匾熠熠生辉。2011年6月,教育部授予开平市百合初级中学一个班为“周文雍陈铁军班”,并延续至今。该校校长关能立说:“作为烈士班的一员,应该深入了解烈士的事迹,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好地传承烈士精神。”

  促乡村振兴

  英雄故里 木棉花开

  沿着茅冈村打造的红色教育路线,可寻访周文雍故居、茅冈圩,到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据统计,2023年,到茅冈村开展红色教育的有1200个团体、8万人。

  “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我们充分发掘本土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线路。”茅冈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土盛表示。

  据介绍,茅冈村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打造“侨乡红韵”原乡休闲区,推动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周文雍故居成为红色教育打卡点;用好用活试点政策和资金,投入超1000万元完善茅冈村基础设施和红色教育阵地,升级村容村貌;实施村容村貌美化工程,建设停车场、升级雨污分流系统、实施“三线”下地项目、改造池塘、新建党建公园、建设四小园、升级文化景观等。

  同时,对茅冈圩进行精细化规划,高标准打造社区重构示范点,围绕“红色追思之旅、百年侨圩风韵、市井圩市之味”三条主线,提质改造“文雍街”“胜利街”“团结街”等,打造文创新生活体验区、传统市圩生活区和古村里巷轻商业区。

  凤凰里牌坊下,每天都有阿婆阿伯们在闲聊。游客多了,他们还志愿当起讲解员。

  “当年茅冈圩比较繁华,南来北往的客商、海外归来的乡亲频频带来新思想、新文化,周文雍小时候在茅冈圩杂货店打工,开阔了视野,磨炼了他的‘打工人’生涯。”阿婆们争相讲述英雄的故事,崇敬与自豪溢于言表。有时还哼上几句:“木棉花火样红,不怕血雨腥风。木棉花开万家,永开在我心中。”

  茅冈村还积极承接周边赤坎华侨古镇旅游辐射,与文旅发展公司合作,打造红色研学体验地,以订单化模式承接研学培训、乡村旅游等团体服务。

  南国春来早。初春,茅冈村的木棉树,虽然经历寒冬风吹,却已悄然绽放、火红如炬、俏立枝头,一片片绚丽的艳红色在春风中悠然摇曳、赤焰灼灼,染红了村落,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讯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