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龙虎山崖墓之谜(组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西龙虎山崖葬 再探龙虎山崖墓之谜(组图)

再探龙虎山崖墓之谜(组图)

2024-07-03 01: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鸿 程琳

  仙水岩崖墓科考现场。科考队在泸溪河水面搭起70多米高的攀登架,以进入最大的古悬棺洞穴实地勘察。

  5月8日,备受瞩目的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崖墓文化科考活动落幕。此次由中国社科院、中科院等单位主办的科考活动,还邀请了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韩国文化财研究所,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多位专家组成科学家组,深入龙虎山核心景区对古越悬棺洞穴实地进行了为期10天的科学考察,取得了一批科考成果。

  这次我国最大规模的古悬棺科考,吸引了众多传媒的关注。独特的崖墓文化,更吸引了海内外考古界的关注。

  从悬棺葬找寻文化传承和交流讯息

  崖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存。据史书记载,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西、浙江、湖北、四川和台湾等11个省市,几乎覆盖了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南方自商周青铜器时代至明清直至近代,都有崖墓葬的习俗,最早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崖墓分布集中在东南丘陵地区、长江上游地区和西江地区。龙虎山崖墓群所在的武夷山山脉,有着东南丘陵地区乃至全国时代最早、最为集中的崖墓群。后来,崖墓逐步从东南丘陵地区向西部发展,印证了崖墓文化的传播。崖墓文化揭示出中国多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特点,反映了多元文化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很强的包容性。

  据专家介绍,崖墓文化在向西部延伸的同时,又从东南丘陵地区向海内外发展,影响波及东亚南部地区。日本、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甚至大洋洲等地都有崖墓群,但在时间上都晚于江西鹰潭龙虎山。

  作为中国道教文化发祥地的龙虎山,是至今已发现的我国悬棺葬最密集的地区。目前,龙虎山发现202座悬棺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科考队成员高崇文认为,龙虎山崖墓之所以这么集中,与鹰潭这块宝地山水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生了当时的古越族人这种独特的墓葬方式。他认为,墓葬制度的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崖墓文化的交流不仅体现在国内,且对域外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欲揭崖墓千古之谜

  在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当时的古越人的哪种阶层会采用崖墓葬?为何采用这种绝壁洞穴法墓葬来安葬亡灵?先人采用怎样的方式把巨大棺木运送至悬崖峭壁上的洞穴中……团团谜雾,给龙虎山崖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给国内考古界出了一道千古难解之谜。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内考古界对鹰潭龙虎山崖墓群就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197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对龙虎山崖墓进行首次初步的考古发掘,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7具,出土了包括绢、陶器、青瓷、麻布在内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两年后,由同济大学牵头的中美崖墓研究课题组研制出仿古吊装法,开始初步解答棺木进洞之法。

  然而,国内考古界对龙虎山崖墓之谜仍无法科学破解。鹰潭龙虎山管委会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悬赏30万元,欲解千年之谜。今年4月底,龙虎山管委会又宣布追加10万元,悬赏40万元邀请各地有识之士来破解谜底。

  科考成果虽丰突破却难

  龙虎山悬棺分布点多面广,这次科考队决定按水、陆进洞三条线路同时开展工作。

  从5月1日至8日,科考队的中外专家们实地考察了仙水岩、仙人峰和米仓峰等崖墓,采取搭建攀登架的方式进入了龙虎山最大的古悬棺洞穴;新发现了带有悬棺洞穴的山崖,利用绳索将科考队员自山顶送入洞穴实地考察;先后查看数十座古悬棺,不仅发现了保存最完整的带有封门板的悬棺,还发现了新的古悬棺群,初步描绘出古悬棺迁徙的路线,并发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线索。

  科考队在棺木中发现的有席纺筛纹的“印纹硬陶罐”,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在悬棺葬中出土的纺织构件和纺织品中,有我国最早的斜织机和印花织物,这一发现,将我国成熟的纺织机械史向前推进了500年。专家们根据已发现的部件,初步绘出了一部斜织机草图。这种可以手脚并用的斜织机械,不仅提高了纺织效率,其织物的品质也更加精细。此外,在木剑的剑鞘内发现了类似纸纤维的物质,中科院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中心主任苏荣誉研究员认为,这种纤维非常薄,如果是纸,那么中国造纸术将前推700多年。龙虎山出土的一种乐器为十三弦琴,中国音乐家协会黄成元认为,如果说隋唐时期才有十三弦琴的话,龙虎山出土的这个琴要比历史记载早千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龙虎山崖墓科考组专家召集人刘庆柱教授介绍,我国的悬棺葬历史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到近代明清,包括龙虎山在内的武夷山山脉地区的古悬棺,是我国乃至世界古悬棺的发源地。可以论证,东南亚乃至大洋洲的崖墓,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龙虎山崖墓文化的直接影响。

  仙水岩崖墓群放置的年代集中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对龙虎山古悬棺放置的设想,国内考古界从多个方面给予了论证,现在主要有地质说、土堆说、隧道说、机械吊装说和搭架子说。尽管这次科考有了不少新的发现,为诠释崖墓文化作出了新的努力,但专家们认为,悬棺仍然是个千古之谜,要科学地揭开悬棺之谜,目前为时过早,尚需经过长期艰苦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论证。

  保护崖墓遗存是今人责任

  “这次科考可谓一举多得。”鹰潭市委书记黄建盛谈到龙虎山科考时说,“崖墓文化神秘莫测,我们就是要借助这样的科考加科普活动,吸引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云集龙虎山,通过科考活动来提升人气、做大旅游,聚集财气、促进发展,从而让世界了解鹰潭,让鹰潭走向世界。”

  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申熙权博士是个十足的“中国通”,对中国战国时代以来的古城、古都颇有研究。他说,与众多专家学者一道对龙虎山悬棺葬进行科考研究,很有收获,自己将与中国社科院的学者进行探讨,让更多人来关注和研究崖墓文化。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科技参赞科松希望通过这次科考交流,使中意两国在考古和道教方面有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发展。他把龙虎山形象地誉为“藏龙卧虎之地”,并对鹰潭的文物保护举措表示赞赏,认为对如此珍贵的文化遗存,大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将之保护好,不断探索和认识崖墓群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

  《华东新闻》 (2005年05月13日 第三版)

再探龙虎山崖墓之谜(组图)考古专家组发现新的带有悬棺洞穴的山崖———米仓峰。

  专家对悬棺进行考察。再探龙虎山崖墓之谜(组图)新发现的有席纺筛纹的“印纹硬陶罐”,距今2600多年。

  江鸿 程琳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