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制作技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汝瓷制作过程图文 汝瓷制作技艺

汝瓷制作技艺

2024-07-11 18: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宋代汝瓷凭借其在历史上的弥足珍贵在当下延续着其美誉。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北宋汝瓷不足百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

汝瓷欣赏

汝窑概述

中国以产瓷器著称于世,“中国”的英文拼写“china”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而宋代更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按照南宋叶 在《垣斋笔衡》中的记载,“汝窑为魁”。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钧三大名窑均在河南。长期以来,官窑的窑址一直未被发现,直到2004年,汝州张公巷窑址才被初步确定为北宋官窑窑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官瓷的发展。而钧窑和汝窑的窑址先后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发现。

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说明由于汝瓷的烧造被宫廷垄断,再加上战乱中朝廷将官窑捣毁,在南宋时,汝瓷已经成为稀世珍品。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瓷器烧造蔚然成风,大规模的仿制使宋代官、钧、哥、定四大名瓷重回民间,但由于汝瓷的独特烧造技艺难以仿制,800多年来,虽然海内外陶瓷艺人呕心沥血,仿烧不断,但终因不得其秘诀而未能成功。因而世人有“造天青釉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汝瓷的辉煌难道像过眼烟云般只属于过去?这期间,汝州人朱文立重续了失传800多年的汝瓷文明。

1953年6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其后,在朱文立等一线技术人员及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于1958年烧制出,汝窑天蓝釉于1983年8月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不过,在为汝瓷博得美名的“天青釉”上进展并不顺利。1984年,为使汝瓷“天青釉”再现于世,当时的轻工业部、河南省科委下达了以省轻工研究所为龙头,以汝瓷一厂为基地联合进行汝瓷“天青釉”攻关的通知,并规定在3~5个月内完成任务。于是,时任汝瓷一厂技术副厂长的朱文立开始向这个目标挺进。

按说,有宋代汝瓷的化学成分,只要配比合理,3~5个月完成此项任务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们调了数十个配方,用各种窑火在小试验窑中试烧,均以失败告终。到这时,朱文立才体会到“烧天青釉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的深意。他们研究了两年多的时间,但收获却只有失望。后来攻关小组撤了,朱文立开始自己琢磨。

其间,“有活人入窑即可”的民间故事给了朱文立一个灵感。人跳到窑里只有骨头能留下来,而骨头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有了这两种元素才烧出了天青色呢。于是朱文立拿来了猪骨和羊骨进行烧制。可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出现他梦想中的天青色。1987年,就在朱文立快绝望的时候,他烧制的4件瓷器中出现了梦想中的天青色。

从800多年前的北宋到今天,代表中国陶瓷文明顶尖水平的汝瓷“天青釉”在历史的迷雾中时隐时现,有多少为之奋斗一生的陶瓷艺人伴随着这种追寻过程抛却年华。经过数年,328次配方的调整,1500多次的失败之后,1987年4月,朱文立终于使断代800多年的汝官瓷“天青釉”重现人间。

1988年7月,朱文立所烧汝瓷“天青釉”通过了轻工业部和河南省科委组织的鉴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