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之求分布函数(二重积分区域)的规范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求二重积分必须画图吗 概率论之求分布函数(二重积分区域)的规范性

概率论之求分布函数(二重积分区域)的规范性

2024-07-13 16: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涉及到确保一个二元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joint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在其所有可能值的范围内积分为1。【概率分布表和概率密度函数都要满足“非负性”和“规范性”】

目录

步骤1: 定义或获知概率密度函数

步骤2: 确定积分区域

步骤3: 设置二重积分

步骤4: 计算积分

步骤5: 验证规范性

补充:

步骤1: 定义或获知概率密度函数

假设我们有二元随机变量 (X,Y)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f(x,y),这个函数必须满足非负性 f(x,y)≥0

步骤2: 确定积分区域

识别变量 X 和 Y 的取值范围,这些范围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如整个实数线)。如果区域是有界的或者是一些特殊区域(如圆形、矩形等),需要清楚地定义这些边界。

步骤3: 设置二重积分

根据 X 和 Y 的支撑集(即所有 f(x,y)>0 的(x,y) 值的集合),设置二重积分:

∫∫Regionf(x,y) dx dy

这里,“Region”代表 X 和 Y 的取值范围或者更具体的子集。

步骤4: 计算积分

实际计算这个积分,可以手动解析计算,或使用数值方法,如计算机软件(例如 MATLAB, Python等)。

步骤5: 验证规范性

为了验证规范性,上述积分的结果应该等于1:

∫∫Regionf(x,y) dx dy=1

如果得到的积分值不是1,那么给定的函数f(x,y) 不是有效的概率密度函数,或者积分的区域设置不正确。

补充:

①二重积分的计算:确定积分区域、计算内外层积分;

②二重积分的转换:(极坐标系)一般涉及到圆形或部分圆形区域时;

③变上限积分法:(也称为莱布尼兹 Leibniz 积分法或定积分的变限定理)

【即通过先计算 F'(x) ,  然后对其积分,从而得到 F (x)】

④正态分布函数(也称高斯分布函数,PDF)(单变量):

即描述了一个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其中每个变量代表样本空间中的一个可能取值。在正态分布函数中,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变量:

x:这是随机变量,表示正态分布中的一个可能的取值。对于给定的正态分布,x 的取值范围通常是负无穷到正无穷。

μ:这是正态分布的均值,表示整个分布的中心位置。均值确定了分布的位置。

σ:这是正态分布的标准差,用于衡量分布中值的离散程度或分散程度。标准差越大,分布越分散。

σ²:这是方差,即标准差的平方。方差也是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一种指标,它与标准差的关系是 σ²=σ×σ。

Φ(x;μ,σ2):这是正态分布函数,表示随机变量 x 在给定均值 μ 和方差 σ² 下的概率密度函数值。可以使用积分计算累积分布函数(CDF),即给定一个值 x,计算所有小于或等于 x 的概率。

⑤泊松分布:泊松分布是用来描述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随机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它适用于描述稀有事件的发生情况,比如每天接到的电话数、每小时发生的交通事故数等。泊松分布的特点在于事件的发生是独立且平均发生率恒定的,它告诉我们每种可能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大小,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事件发生的情况。

⑥正态分布函数与泊松分布函数的关系 

        正态分布函数和泊松分布函数都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情况的概率分布,但它们在描述的情况和特性上有所不同。

1. **正态分布函数(高斯分布)**:    - 正态分布函数描述的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其曲线呈钟形,对称分布在均值周围,而且呈现出尾部较长的特点。   - 正态分布适用于描述一些连续性的情况,比如人的身高、体重等,以及一些现象的变化,如温度的变化等。    - 正态分布由两个参数决定:均值 和 标准差。

2. **泊松分布函数**:   - 泊松分布函数描述的是在一个固定时间或空间内离散事件的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事件的发生是独立且平均发生率恒定的。    - 泊松分布适用于描述稀有事件的发生情况,如每天的交通事故数量、每小时的电话呼叫数量等。    - 泊松分布由一个参数λ决定,表示单位时间或单位空间内事件的平均发生率。

        虽然两者描述的是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但在某些情况下,当泊松分布的参数 λ 趋向于无穷大时,泊松分布的形态会逐渐接近正态分布。这是由于中心极限定理的作用,即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趋向于正态分布,这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件发生率较高时,泊松分布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