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战狼外交"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永远滴神是褒义还是贬义 阎学通:"战狼外交"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阎学通:"战狼外交"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2024-06-28 18: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有不少西方媒体指责中国搞"战狼外交"。战狼外交,顾名思义就是指一种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的,像狼一样具有"攻击性"的外交风格。

西方媒体称中国搞战狼外交,本意是为了夸大中国的威胁,为西方抱团打压中国,阻碍中国崛起制造口实。但在中国民间,战狼外交却更像一种夸赞。因为它与中国的大国实力更匹配,能彰显14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战狼外交"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现在的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外交风格呢?这也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的一个疑问。

其实不管是"战狼外交",还是"绵羊外交",中国的外交强弱都有尺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外交的尺度并没有改变。

只不过如今的中国国力已不同往日,中国在反击西方围攻的时候,底气越来越足,力道也越来越强。

"挨骂"的时代该结束了

在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说过这样一段话: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改革开放后,我们结束了挨饿的时代;我们现在正式进入到"挨骂"的时代。

白岩松的说法,还有些保守,带有些许悲观色彩。其实在笔者看来,把最后一句改成"我们正在结束'挨骂'的时代"更为贴切。为什么这么说呢?

自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崛起,并牢牢掌控了世界话语权。虽然苏联也曾觊觎过世界霸主的宝座,但无奈社会主义阵营整体力量薄弱,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争雄的时候,苏联败得四分五裂。

随后,美国便以绝对优势主导世界的规则秩序。基于"国微言轻"的现实处境,中国一直在埋头搞发展,很少掺和国际纠纷。为了赢得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对美国政策长期坚持的是"扩大积极面,减少消极面"的策略,向来主张避打促谈,不激化矛盾。

但因为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导致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摩擦不断。加上西方人与生俱来的傲慢与偏见,就习惯性地会对中国的内政外交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而中国被动式的"温和反抗"态度,反而加剧了西方的话语霸凌。这就是所谓的"挨骂"的时代。但现在不同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管是在经济,军事,科技哪个方面,中国在国际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威望和影响力。

国家实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激发民众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让14亿中国人民不再仰视西方,崇洋媚外的日子已成为过去式。正如习近平所说,现在的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西方再想在舆论上,经济上,军事上挑衅中国,那么中国就会毫不犹豫地亮剑了。

现在的中国有实力也有精力与西方国家对簿公堂,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声名,让中国人不再挨骂。这不仅是14亿中国人民的诉求,也是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需要。

随着在国际舞台上"出镜"的频率越来越高,中国不仅需要务实精神,也要学会表达。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会挨骂。虽然中国总体上不是一个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的国家,但如果西方还想一如既往地凭借其垄断的话语权攻击中国,那么中国就有必要挑战甚至打破西方的话语权威。

我们要让世界知道,真实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中国过去做了什么?现在在做什么,未来又会做什么?

被"逼"成的"中国战狼"

那么,如何表达才能避免挨骂呢?当然不是与对方对骂。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不符合中国的大国身份。

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有理必争,是非必纠,谎言必揭,污言必驳。除此,我们还要通过国际频道,用英语、法语、德语等不同语言,揭穿西方的谎言和"双重标准",为中国正名。

当然,为了揭穿发难者的双重标准和险恶用心,中国外交人员在回答这些质疑的同时,也针锋相对地指出了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问题。例如,赵立坚曾在推特上批评美国的种族主义问题,并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赖斯互怼。这也让他被西方贴上了"战狼化"的标签。

面对分裂分子的玩火,中国坚决打击;面对美国航母进犯南海,中国解放军强力回击;面对印度越界挑事,中国军人顽强反击,赶走侵略者。如果这些就是战狼外交,那么套用华春莹的一句话: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就做"战狼"又何妨?

如果美国肆意抨击他国的抗疫政策,人权问题,种族矛盾是正义之举,而中国批评美国抗疫失败,跪杀黑人事件,国会山暴乱等问题就是战狼外交,那么就做"战狼"又何妨?

之前的特朗普蓬佩奥之流,屡次公开抹黑中国,言辞之激烈堪比泼妇,还动不动就威胁着要制裁中国。相比西方政治家可以满嘴跑火车,西方媒体可以捕风捉影歪曲事实,中国官方和新闻媒体要克制得多。

至少中国的批评言之有据。不管是揭露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黑暗历史,还是谴责澳大利亚军方在阿富汗滥杀无辜,亦或是指出曾经发生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种族灭绝",中国都能做到言之凿凿,只用事实说话,而从不凭情绪抨击人。

西方的"话语陷阱"

但即使中国的回击如此克制,西方还是不能接受。因为西方沉浸于过去那种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美好优越感中。

就像两个小孩子,一个发育得早,个高一些,另一个发育得晚,个矮一些。于是个高的小孩总是欺负个矮的。后来个矮的小孩长得和个高的那个一样高大了。这时候,原来个高的小孩再要欺负他的时候,他就敢还手了。

原先的力量平衡被打破,这让原来个高的小孩,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冒犯。曾经的手下败将如今与自己平起平坐,总有些心有不甘。

这是西方对中国外交态度变强而感到严重不适的一个原因。中国不仅频频对美国说不了,还经常批评美国的事务,这确实让做惯了大哥的美国很不是滋味。

另一个原因就是,西方指称中国搞战狼外交,其实是一种"语言陷阱",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中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崛起,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了世界几十年,不愿他们制定的世界秩序被打破,更害怕中国的崛起威胁到美国的霸主地位。

所以美国就会千方百计地打压中国,从军事挑衅,到科技封锁,到贸易摩擦,再到通过舆论战在文化制度上攻击,无所不用其极。

但美国又不能明白着说,中国崛起威胁到了美国世界盟主的地位,它只能以借口中国的崛起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西方的民主制度等为由而打压中国。为此,从奥巴马重返亚洲以来,西方炮制的中国威胁论就不绝于耳。

他们三番五次地歪曲中国的发展意图,有意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危及世界安全和打破现有世界秩序的"破坏者"形象。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召集到更多的盟友,加入到遏华反华的阵营。

官方为何否认"战狼外交"?

既然民间对战狼外交大多持支持态度,但外交部却多次否认了这一说法。中国官方一直辩称,中国从不搞霸凌,不干涉别国内政,不谋求势力范围,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

官方为何要极力否认中国搞战狼外交呢?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

第一,中国外交是因人而异的。其实不难看出,中国的外交政策从来是看人下菜的。也就是说,针对反华激烈分子,中国是坚决严厉打击的,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抹黑和攻击越激烈,中国的反击就强硬,甚至不惜主动指责这些国家的那些烂事。

但对德国、法国等美国盟友,中国其实一直是在争取的,并没有展现战狼外交的特性。即使对去年跟中国刀兵相见的印度,中国也是极力克制的,不愿激化矛盾。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期间还说,印度是朋友和伙伴,而不是敌人。

从这方面来说,西方统称中国搞战狼外交本身就有失偏颇。如果中国承认了,那么可能会对德法印等国产生误导,从而阻碍它们向中国靠近。

第二,不给西方联合反华制造借口。前面说了,战狼外交是西方对华舆论战的一种,其目的就是夸大中国对世界的破坏性和攻击性,让世界对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安,于是美国就可以以此为借口纠集更多国家加入到反华的阵营。

而中国否决外交的"狼性",戳穿西方的谎言,让中国威胁论不能成立,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很多摇摆国家跟随美国遏华的可能性。

第三,为中国崛起赢得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现在正处于崛起的关键时机,中美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大。有机构预测,中国GDP十年内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所以未来十年,是决定中美力量走向的关键时期。

美国想稳定现在的世界格局,不惜通过制造各种事端,干扰中国的发展。而中国就必须提高警惕,以免正中美国下怀。要知道,美国的盟友遍布天下,中国随便和其中一个陷入贸易战或者边境冲突,都会拖累中国的发展。

所以中国现在不需要对抗,也不希望陷入对抗的泥沼。即使在去年中美贸易战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中国也没有放弃奉劝美国回心转意回到谈判桌的想法。

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美国同样不是中国的敌人,两国只是互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因此,除了在中国核心利益受到挑战非出手不可的情况,中国还会继续保持"韬光养晦、不主动激化矛盾、专心搞发展"的外交态度,为中国发展和崛起赢得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中国外交的底线原则

很多人认为,中国外交底气越来越足,是因为国力变强的缘故。但影响中国外交态度的,不只是国力的强弱,更取决于国家利益的轻重。

在西方还没有诬称中国搞战狼外交的那些年,中国外交同样有咄咄逼人的时候。在涉及领土主权问题上,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强硬态度。

上世纪60代初,美国支持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周总理传话警告美国:"如果台湾胆敢反攻大陆,反攻大陆之时,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之日!"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面对撒切尔要以非和平方式保留香港治权的威胁,邓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

1987年,菲律宾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那些岛屿至少在地理上离菲律宾更近时,邓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所以,美国等西方国家如果胆敢在香港,新疆,西藏,台湾等中国核心利益上冒犯中国,必然会招致中国毫不犹豫地重拳回击。即使被戴上"战狼外交"的帽子,中国也会在所不惜。在维护国家重大利益方面,当年贫穷落后之中国就如此强硬,更何况今日之中国呢?

这就是中国外交的底线原则。

不过,在经济贸易问题上,中国却始终是持开放态度的。中国更愿意与其他国家搞好关系,合作发展,达到双赢目的。所以,中国在处理这领域的争端的时候,态度会温和一些,一般以劝和为主。当然,万一劝和促谈没有用,那么中国也不会毫无节制地退让。

中国外交的另一个底线原则是:用实说话。不管是解释中国的所言所行,还是批评西方的谎言和错误行为,中国都会以事实为根据,做到有礼有节,而绝不会捕风捉影,空穴来风,甚至造谣污蔑对手。

所以,西方关注的不应该是中国外交是被动忍耐还是主动回击的态度变化,而更应关注中国所言事务的客观真实性。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外交风格有变化之处,也有未变之处。随着国际地位的转变,中国已进入主动外交时代。中国面对来自西方的挑战会越来越多,同时,中国的外交手段也越来越多,也更加游刃有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