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疍家人的文化守望:重现三百多年历史的水上婚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间婚嫁礼仪图片 斗门疍家人的文化守望:重现三百多年历史的水上婚嫁

斗门疍家人的文化守望:重现三百多年历史的水上婚嫁

2024-05-30 19: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曾经围海造田,滩涂变沃野,疍家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如今,城市化发展吞噬安静小镇,疍民上岸逐渐转型,一段古老的文化濒临消失。

但在水上人聚集的斗门,疍家习俗正在重现勃勃生机,水上婚嫁、装泥鱼不仅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更被打造成响当当的品牌,渐受外地人追捧。一枝独秀不是春,除了这2项国家级非遗外,斗门未来该如何进一步唤醒沉睡的疍家文化旅游资源?举步维艰的传承之路如何实现突围?近日,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呼吁,要真正保护好疍家文化,需要在珠海莲洲镇北部创建疍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样既能加深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又能提高斗门生态农业园的旅游价值与文化价值,更有望促进全世界疍家人来斗门投资创业。

地名

斗门水上人以围为界、以沙为名

据斗门地志记载,斗门水上人,俗称“疍家佬”。他们世代以船为家,居无定所,漂流水上,捕鱼为生,是一个特殊的居民群体。据中山大学张寿祺教授考证,“疍”字源于古南越语,意指小船。

斗门的水上人历史悠久,疍家文化扎根斗门超过400年。据1982年在斗门六乡涌口村官田坑贝沙丘遗址的发掘鉴定,这里发现的河卵石、火焦土、贝壳、尖砂粗陶片、方格纹红陶片和双肩石斧等,属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物。那时,斗门已有水上人在官田坑生息劳动了。

水上“疍家”是在江河里谋生的,生活十分艰苦,渴望能洗脚上岸,过着安定自由的生活。但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水上“疍家”不能陆居,没有土地。到清代中时,清政府才颁布《恩恤广东疍户》令,准予“疍民”上岸定居耕种。于是,才有“疍家”转为沙田农民,开垦荒滩海涂,过着半渔半耕生活。斗门的“疍家”也就改变了生活方式,成了沙田农民。但那时的水上人,过的都是艰辛的日子。

水上人能上岸了,也就说此地已围成沙田,可以种植稻谷作物,可维持生计。若有十户八户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小村。斗门的水上人以围为界,以沙为名,在选择住地时,就在围头围尾种上一两棵榕树或木棉树,作为识记,也作为村的分界。这样,水上的地名大多以“围”或“沙”命名,如白蕉镇的东围、成裕围、泗喜围,新沙、灯笼沙、竹排沙,上横的合益围、保丰围、米围,还有粉洲、竹洲、南环、新环、大海环、涌口、三涌、石狗涌等。

讲古

鱼秤不仅是工具还是“护身符”

虽然疍家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长期在水上生活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疍家人曾对秤十分信仰。

“水流柴枝随水漂,冚篷艇仔八方摇,有幸上得岸上住,风过茅寮似吹箫。”虽然疍家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长期在水上生活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化习俗,咸水歌便是其中一种。

除了咸水歌,以前斗门疍家人生活习俗有趣而有特色,他们出海打鱼为生,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老人说,渔民以船为家,每次出海,要择好吉日,膜拜“天后”。吃鱼的时候,第一筷不能先动鱼头,因为鱼头被视为龙头、船头,先吃鱼头就会把船毁了。吃完一条鱼的一侧后不能把另一侧翻过来吃,否则就会翻船。

斗门疍家人还对“三”这个数目特别忌讳。他们认为,祭祀活动时香是三支,茶或酒是三杯,饭三碗、菜是三碟、筷是三双,人们吃饭时不摆三碗饭,送鱼给别人时不送三条鱼。

疍家人曾对秤十分信仰。不仅把秤视为计算重量的工具,而且还看作“护身符”。以前,交通不便,疍家渔民为了能赶上周邻地区当天的集市,总要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半夜行于野外,疍家渔民认为只要鱼秤在身,即可辟邪,就可保平安无事,时间长了就成习俗。因此,视鱼秤为家珍,不随便放置和转卖。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渔家此类杂俗多已逐步消失。

遗憾

一些传统习俗没落失传

失传的不仅仅是这些渔家杂俗,由于种种原因,独具特色的斗门疍家习俗,逐渐被现代文明同化或逐渐消失。

以疍家婚俗为例,“文革”前水上人家还很流行的婚俗,但之后,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水上婚嫁,这项融合了广府文化、又渗透了客家文化的特色水乡风俗民情,被誉为疍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灵魂精髓,消失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年轻人更是无从学起。而代代人吟唱的咸水歌,已经不再成为疍家人的“流行歌曲”。

唯独流传至今甚广,且仍有人沿用的是装泥鱼。它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间(1765年),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究其仍能延续至今的原因,是装泥鱼作为一种生产技艺,现今仍有很多村民用这种技艺来捕鱼。

尽管装泥鱼村民仍在沿用,但对于未来的传承,不少人提出担忧。斗门区非遗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认为,现今工业社会发达,对河涌环境空间挤压较大,自然滩涂又越来越少,如果鱼儿没有了生存空间,这项民俗面临的传承压力可想而知。

拾回

2项国家级非遗再现世间

面临一度没落失传的文化,在国家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后,斗门区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重拾面临濒临消失的疍家文化,传承之路迎来曙光。

2006年,斗门区开始对全区情况进行普查,从70多个非遗线索中筛选出水上婚嫁,通过村民口述、历史记载、图片资料等形式,被进一步挖掘整理出来,“花船迎亲”、“问般太公”、“敬拜海龙王”等13个繁复多样的过程被重新呈现,而作为民间婚俗,2007年11月成功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同样濒临失传的“装泥鱼”习俗,也于2010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人聚集的斗门,一下拥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传承基地遍布社区、农村、学校

成功入选国家非遗,并不意味着今后文化传承一路坦途,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甚至外地人认同疍家文化,考量当地文化部门的决心。

“水上婚嫁我们想到搞集体婚礼,最早是给参加的一对新人奖2万块。”斗门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称。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以及家长认同,集体婚礼逐渐火爆,不仅仅被本地人熟知,每年更是有多对外地新人参加。

白蕉灯笼沙,新娘已漫步花船;井岸黄杨河,新郎岸边焦急等待;南澳村河涌,咸水歌响彻水乡。如今的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在不同地点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成为了斗门区乃至珠海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以在南澳村举办水上婚嫁为例,这个位于白蕉镇北部的村庄,交通并不便利,但通过非遗文化表演,以及组织具有特色的疍家文化活动,假期3天吸引了近4万人到访观光,带旺了当地的乡村游。

同时,当地文化部门也着手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全区90多个传承基地如今遍布社区、农村、学校。在五山中心小学,每周都有一节特殊的课程,由装泥鱼传承人代表黄炎庆和黄国富向学生教授装泥鱼的文化,并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编制鱼笼。

斗门区还投入了10万元对装泥鱼文化基地进行重新装修,如今该课室墙体贴上了灰色的复古壁砖,并挂上了装泥鱼文化和传承人的文字和图片简介,还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鱼笼、滑板、蚝袜等生产生活用具,有利于文化传承。

出路

斗门区文化馆馆长:

创建疍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需加大力度推进

位于斗门主城区正中心的“15层”,曾是老斗门心中的地标楼,而现在摇身一变为一家崭新的酒店。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家新酒店是全国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人文酒店。103间客房分别以22种斗门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打造而成。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融合,是斗门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探索。但斗门非遗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除了这2项国家级非遗外,还有8个省级非遗,18个市级非遗,24个区级非遗。一枝独秀不是春,又该如何唤醒尚处于沉睡状态的疍家文化旅游资源?

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认为,在斗门区,国家农业科技园是疍家文化沉淀最丰厚的地方,该区域聚居大量水上人家,当地保留着具有疍家文化特色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风格。要真正保护好疍家文化,需要创建疍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样既能加深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能提高斗门生态农业园的旅游价值与文化价值,充分挖掘疍家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形成文化旅游的整体风格。

沈俊校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斗门最具创建疍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优势。首先在硬性条件上,斗门已经有水上婚嫁、装泥鱼两项国家级非遗,疍家文化沉淀丰厚;其次,作为沙田水乡,生活在斗门区的疍家人预计超过15万,人口众多,具有代表性,较为完整的原生态保护,也让斗门更具优势。

“梅州创建了客家生态保护区后,全世界的客家人都来梅州认祖归宗,擦亮的不仅仅是客家文化品牌,更带来了客家人对当地的投资。”在全国仅有4个国家生态保护区时,沈俊校称其就首次提出过创建疍家生态保护区的理念。作为珠海市政协委员,早在4年前,沈俊校就曾将提案上交,并获得过优秀提案。今年记者在珠海市“两会”上,留意到其再次提出创建疍家文化博物馆,但其坦言,目前推动缓慢,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