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国汽车厂 历史 

历史 

2024-04-09 16: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私家车发展史

  私家车在中国曾经是禁区,它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象征,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私人购车才出现松动。

  从70年代的一汽红旗发展至今,40年历史见证了私家车的发展,从禁止到倡导,从零到千万,私家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但别以为私家车是建国后才有的,早在20世纪初,外国汽车的广告就已经挂上了中国城市的街头,而在民国时期,就有了最早的私家车牌照。

  

  晚清时期外国轿车出现在上海街头

  1901年,一个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轿车带进上海,第二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才批准这两辆外国车上路。也就是在1901年,中国人袁世凯花重金送给慈禧太后一辆敞篷座驾,这辆车被公认为"中国第一车"。

  

  (清末,两个贵妇人坐在汽车模型后拍照)

  汽车是洋人的发明,晚清时期,行驶在中国街头的轿车,外国使馆和租界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达官贵人的。比如,当时的醇王府购置了一台汽车,铁道宣抚使盛宣怀也购置了一台福特车。

  虽然这时中国开始陆续进口外国汽车,但在数量上却十分有限。

  

  (1907年,法国使馆的车行驶在北京街头)

  民国时期出现私家车牌照

  民国被称为"世界汽车的博物馆",各种汽车广告见诸报端,如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

  上海是当时最时髦的城市,到1912年上海已经有140辆汽车了。而在这一年,工部局设置了1号到500号的私家车号,并开始发放牌照。

  

  (1937年,上海华懋饭店前的私人轿车)

  民国十一年,一辆二手的福特轿车在北京的成交价为8000大洋,这对于年薪20大洋的低收入阶层而言,买一辆二手轿车比如今买一套住房还要困难得多。

  在民国年间,能买得起汽车的,无外乎达官显贵、富豪商贾。到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但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

  

  (1934年影视明星王人美与金焰在南京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辆小轿车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私家车由最初的限制到"文革"时完全消失,街上的轿车几乎都是公务用车。但中国在这一时期建立起了自己的汽车工业。1958年初,我国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牌轿车诞生。

  

  (毛泽东观看并试坐了“东风”牌小轿车)

  1958年8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款高级轿车——"红旗"轿车。

  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到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国产汽车17万辆。

  

  (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红旗轿车)

  80年代

  明星才能买到私家车

  改革开放初期,公务车的级别限制松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使国产轿车不符合需求,丰田皇冠等日本轿车通过合法进口与走私,涌进国门,并于1985年达到顶峰。

  轿车的大规模生产迫在眉睫。1982年,邓小平同志批示"轿车可以合资"。1985年前后,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三个有尝试性质的合资企业开始建立。

  

  (1983年4月19日,上海汽车厂总装成功五辆新型的上海桑塔纳轿车)

  私人买车,也在这时出现松动,在北京,一些专家教授、演艺界明星、或者"有门路"的人,可以通过"特批",买到国外驻华机构淘汰的"二手车"。

  90年代

  私人购车出现松动

  90年代初,中国轿车工业以"引进合资"为主的模式开始起步,建立国际工艺和质量标准的轿车生产体系,依靠改革开放迅速缩小着与国际汽车业的差距。

  

  (沈阳街头的桑塔纳汽车广告)

  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其中有如下表述:"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个人购买和使用正当来源的汽车。"

  虽然没有落实的细则,但是对突破私家车禁区具有重大观念上的意义。

  

  (1995年上海第六届国际车展上的情景)

  21世纪

  私家车的比例超过了八成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天后,面向百姓消费的小型轿车天津夏利宣布大幅度降价。

  同月,以3万元价格为主打的自主品牌吉利,终于拿到了轿车的"准生证"。这一年,上海通用的"十万元家轿"赛欧问世。

  

  进入新世纪,"鼓励汽车私人消费"的方针首次写进党中央对"十五"规划的决议,"入世"后,日本、美国、欧洲、韩国等主要汽车厂商悉数进入中国,中国老百姓对于轿车的需求也呈现突破式增长。

  2014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4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2584万辆。

  

  今天,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把轿车当作自己生活和出行的现代化工具。对于千万个普通家庭来说,汽车带来的不仅仅是舒适、方便和快捷,还有与家人一起出行游玩的温馨,以及跟朋友一起自驾远游的快乐。

  

  来源:新华网、华声论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