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人》报449期•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比亚迪成本统计员 《比亚迪人》报449期•专题

《比亚迪人》报449期•专题

2024-07-11 14: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工厂厂长黄政益在采访中提到:“如果想要留住员工,首先,必须保证员工工资分配公平、公正,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让多付出的人都能得到高回报。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个人成就感,还能形成榜样的力量,激励其他员工奋进。”

提升管理人员亲和力

工厂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从操作工提拔起来的,了解一线员工的想法,他们身先士卒,会操作,会解说,会培训。各班组建有自己团队的微信群,与员工成为朋友关系,生活工作中相互关心。产线紧张时,抽管理人员固定支援产线,与员工一样同时上下班,服从车间管理。车间主任、领班、组长、统计员都可以上线操作,他们晚上经常去产线支援,让员工感到团队凝聚力。如果有员工请假,管理人员能及时替岗。这不仅解决了员工请假难的问题,生产产量也得到了保证。

对于管理人员,黄厂长分享到:“我们的管理人员不单独定岗,每个人都负责多项业务。订单量大时,他们会主动到产线支援,并且都能做出很高的产量。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一起并肩作战,增强了一线员工的认同感。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一定要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真真切切地把员工当家人对待。”

维持产能的弹性与员工的收入稳定

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工厂根据产能弹性安排时间:平时工作时间9.5小时/每天,赶产量时通过动员可以延长到10.5小时/每天;正常生产七休一,紧张时会动员员工两周休息一天。同时,根据订单预测,合理安排库存量。这样,工厂的产能可以在20%上下浮动,不会因为订单的增减就招聘新员工或者放假。保证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员工的收入稳定。

做好员工的管理与培训

工厂的培训更注重实效性,主要教会新员工工序的动作要领。培训教师一般由老员工兼职,示范手把手的教。只要员工动作规范,再经过一定时间段的练习,便能熟能生巧,效率就能提升。为了让员工更好地掌握操作要领,讲师也会通过顺口溜的形式讲授(比如卷绕顺口溜:不良片,请挑出。小纸正,不遮孔。大纸直,不错位。正负极,放到位。手压紧,不跑偏。弯极耳,需压正,卷绕后,请自检。极芯平,方下传)。新员工经品管确认合格后,就给他们制定相应的产量目标。同时,工厂非常重视多能工的培养。对于产品型号多且工艺要求不一样的情况,多能工非常重要。特别是关键岗位,要有多能工的储备来应对订单的变化。另外,工厂树立岗位标杆,发挥榜样的作用。除了新员工培训,工厂坚持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甚至黄厂长也亲自授课。

做好班组建设

做好班组建设工作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的去尊重员工,让员工真正感到被关怀、被尊重,才能起到作用。工厂对所有员工进行血压检查,对于高血压员工在工作安排上进行重新调整。如果员工请假了,必须了解员工请假的真正原因,除了做到有特殊情况可以请假,又不耽误生产。管理人员时刻与已离职员工保持联系,有些通过领班劝说重回工厂,有些是感觉工厂好又想回来可以马上回来。工厂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与工厂一起承担责任,分享喜悦(去年给予H级岗位员工每人200元年终奖红包)。当然,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已经变成家常便饭了。

黄厂长表示:“员工是工厂最宝贵的财富。工厂有很多70、80后的老员工,他们在工厂工作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他们操作规范、效率高、良率高,个人产量相当于3-4个新员工的总和。很多的夫妻、兄弟姐妹甚至有一家两代人或者婆媳等同时在工厂上班,已经把工厂当做了另一个家。我们会定期安排员工进行身体检查,保证员工健康工作、快乐生活。我们工厂的中基层管理人员十分接地气,他们经常与一线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状态,为员工解决困难,和他们成为朋友。”

制造部经理何远成在介绍中提到:“我们工厂的员工平均工龄在六年以上,员工是我们工厂的宝贝。”

2

通力协作全员参与

为了做好精益生产,由制造部主导,工厂厂长亲自协调,工艺、品质、设备等各部门一起参与。只要大家都参与了,才能真正做到改善。

工厂根据产品特点、工艺路线、设备能力水平、员工的熟练程度等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力求工序平衡。同时,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多做改善,提出合理化的改善建议和方案,奖励优秀提案,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做到持续改进。

2016年,工厂通过对厂房布局重新规划,节约租金成本308万/年;制片产线改善之负极连线人均效率提升35%;装配产线经过第四代的改善,与第一代相比,效率总提升139%;iRobot专线改善主要是设备半自动化从根本上代替人工操作,效率提升30%。类似的工艺优化,举不胜举。

同时,根据产品特点,结合工艺路线,工厂设备科与车间机电团队对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简单实用低投入为指导思想,效果非常理想。

对于产线改善,黄厂长表示:“工厂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产线柔性定制。我们不但要满足客户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成本。工厂的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对产线十分了解。我们不断尝试,改造废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利用小改善来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以前,一条产线大概有60米,120个员工,日产量6-7万支,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四个小时。各工序产能经常不平衡,造成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浪费。有时候,前段已经下班,后段却要加班到半夜。如今,我们把产线都改成短线、U型线,每条产线只有21-24个人,日产能达到四万左右。”

何经理提到:“我们的很多工序由手工改成自动,这些改善,是机修、工艺、品质、技术、生产部门共同提出来的,因为他们经常接触设备,更有说话权。比如生产的员工反馈说,这个工序太慢了,影响效率,可以如何改进。这些设备都是根据产品的特性自己制作,虽然不好看、但非常实用。”

3

产业调整转型

镍电池是公司最早的产业,经历了创业、发展、鼎盛、衰落,现在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此,工厂也开始做产业调整、转型。

铁芯项目

三车间铁芯产品(铁芯项目)主要为第十四事业部电机工厂提供F3DM、e6、K9、秦、唐等新能源车型电机铁芯,于2010年开始研发试产。从最初的1条高速单线发展至今有4条高速连线,2条高速单线,1条单冲线。

锂电池组装

2014年,工厂启动圆柱型锂电组装项目,通过与优质电芯厂商合作,结合自身的Pack设计与制造优势,继续供应锂电池Pack给客户。目前,借助公司平台、优质供应链资源,核心电控部件自主开发、制造,有5条半自动产线,20000pks/天。

4

与工厂共同成长

产线优化是精益生产的重要体现,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产品精度,操作安全性,更能节约人力,减轻员工工作强度。员工是精益生产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商银洲(工艺技术部工艺工程师)

刚来比亚迪的时候,觉得自己顶多做个一年半载。后来,越来越觉得工厂会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团队成员相处也非常融洽,同甘苦、共患难。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一做就是十二年。我爱人也在这里工作,也有十个年头了。

调到锂电车间之后,我开始参与产线改造,把相对独立的各工序连接起来形成自动化流水线,对注液等高危工序进行改造。两年间,我和我的团队一起改了将近20条产线,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和生产效率,节约了不少人力:一条线可以节约十几个人,从人操作机器转变为人管理机器,减轻了员工的劳动量。今年,自己要更加努力学习、深造,改造更多的产线,进一步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降低故障率。

杨氏宿(制造部操作工五星级员工、岗位标兵)

十八年来,我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一个熟练工。这些年,从五车间到二车间到三车间,我做过装壳、垫片,也做过物料。现在,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新设备加入到产线中来,逐步实现自动化,我们也确实轻松了很多。另外,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我老公也在这里工作,现在我们夫妻俩住在公司提供的夫妻房里,我们已经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了。我经常跟新来的年轻人说,现在你们很幸福,宿舍里有热水,有空调,床位也没有当年那么紧张,你们要知足。今年,自己要更努力地工作,赚更多的钱,希望能够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

王定彪(制造部操作工五星级员工、岗位标兵)

2007年入厂,与工厂共同走过了十年。记得当年刚入厂时,做卷绕的基本上都是女孩子,只有两个男孩子,我是其中之一。做电池卷绕需要一定的毅力,因为要一直坐着,不能来回走动。还要有耐心,要慢慢观察,不断摸索,从中总结技巧。这样,操作速度不断提升,产量自然而然不断增长。近年,工厂里开始进行设备改造,部分步骤得到了简化。刚开始有些不适应,现在觉得确实方便轻松了很多。以前卷绕机上有一个按钮,按下按钮做好的电池才能弹出来。我每天能做5000多个产品,就要按5000多次。现在这个取消了这个按钮,这确实是对双手的解放。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小问题,有些设备的转速不够,对于我们这些“快手”们,机器跟不上人的节奏。我已经和技术人员反馈过,希望他们能给我们定制专门的机器,这样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产量至少能冲到6000以上。今年,争取把驾照考下来,买一辆比亚迪宋,尽快把孩子从老家接过来,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夏亚娜(制造部操作工)

2009年9月进厂后,我一直做卷绕,每天能做4000个产品。如果产量需要,最高能做到5500以上。现在工厂里改造了很多设备,我们做事比以前轻松多了,卷电池的效率也越来越高。目前和车间里的兄弟姐妹们相处的很好,而且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应该会一直在这里做下去。我儿子去年也进入工厂工作,成为了比亚迪的一员。希望今年可以多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

IT事业群精益生产交流会在葵涌成功举行后,各事业部陆续到镍电池工厂参观,交流精益生产方法。黄厂长表示,工厂做的还不够好,有些地方仍需持续改善:“每个工厂都有很多的亮点,我们以后要多去其它工厂参观、学习、交流,这样才能将精益生产做的更好!”

(第一事业部供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