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启Talk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毒液男主演员有哪些人名 赋启Talk

赋启Talk

2024-07-14 0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而在笔者眼中,这部非典型的英雄主义题材电影的争议也正是美国个人英雄题材电影历史演变的隐喻。

(1)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1.0

如果你是漫威,DC等超级英雄生产厂的忠实粉丝,你一定会注意到:好莱坞电影很擅长将个人理想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各路豪杰靠着各种方法获得能力,完成普通人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事情,轻则挽救国家于水火,重则守护宇宙于危难。这类电影的精神核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个人英雄主义。

词典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解释是:当某一伟大的民族事业以及为实现这一事业而积极克服矛盾和障碍所必需的巨大努力和自我牺牲精神,并体现在个别人的行为中,使行为具有了伟大意义。

美国价值观的形成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文学巨著《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就可以看作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化身,它带动了一股影响深远的民族思潮:美国的拓荒者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当个人利益和自由受到侵害时,英雄便带着各种主角光环,在选民中挺身而出,承担起救赎世界的责任,为追求民主和自由光荣献身。

而这种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了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美国民族个人意识强化,平等意识和自由崇尚。

而随着时代变迁,最初的“奥德赛”元素,加入了基因变异,加入了科技战衣,伴随着一系列具有超人能力的盖世英雄出现在银幕之上。

而这种通过科幻大片对超级英雄人物塑造而输出出来的,带有一点商业催化味道的民族主流价值观,受到了很多社会学者的口诛笔伐。

(2) 传统英雄题材的滑铁卢

从好莱坞影视业刚起步,到今天毒液获粉无数,美国的超级英雄已经多到泛滥。而在这些英雄的塑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个人英雄主义的演变痕迹。

细看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发展历程,出现过以《真实的谎言》,《龙胆虎威1》为代表的现实题材英雄主义电影,也出现过以《勇敢的心》《角斗士》为代表的战争题材电影,而随着《蜘蛛侠》,《神奇四侠》为代表的科幻题材超级英雄电影的问世,“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的时代到来了。影片中炫酷的打斗场景,超前的剧情构思,使这类超级英雄影片迅速占领美国英雄主题电影市场高地。

而各国学者对越来越泛滥的超级英雄电影开始了批判:此时的个人英雄主义,混入了太多不切实际的空想。特效十足画面满分的爆米花电影,实在难以承担民族价值观输出的重任。此时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开始变了味道:机缘巧合获得能力,烧钱打造黑科技武器装备的设定意外地受到追捧,这使得影片中塑造的主人公有了强烈的距离感,而大众潜意识中对英雄的定义也随着这些影片的内容逐渐被“神化”。

近些年来,这类过度消费英雄角色,以特效场景为主要卖点的超级英雄科幻大片也快速失去了热度,例如《超凡蜘蛛侠2》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票房滑铁卢,致使此系列被迫中止。现在看来,它们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大家需要的是榜样,而不是神。

随着经典风格的超级英雄失去部分人气,以《死侍》,《毒液:致命守护者》为代表的反类型英雄电影凭借一系列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开始利用同人漫画,表情包刷屏群聊朋友圈。在超级英雄被神化,被过度消费的时间节点,观众开始审美疲劳,将注意力更多分配在特效,动作和演员阵容上。直到死侍,灭霸,毒液这类反类型英雄出现,这种僵局才被逐渐化解。

(3) 美国英雄主义2.0

让很多人好奇的是:为何这些反常角色有时站在正义的对立面,却能收割更多的粉丝呢?

在笔者看来,最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电影英雄角色对“人”的回归,更加完整而真实的诠释“个人英雄主义”的内涵。

以《毒液:致命守护者》中的毒液为例,电影海报中毒液“亦正亦邪”的形象,到影片中多次帮男主脱险的“反常规”举动,再到后来舍身保护男主的结局,影片的很多部分都在角色性格转变上着重发力,虽然表现欠佳——毒液性格转变突兀,行为动机缺失足够的解释。但是观众可以明显感觉到编剧和导演在努力丰满“毒液”这一角色。

毒液没有很强的超能力,在同族人中它是失败者,在地球上必须借助埃迪的身体才能生存,但是它凭借其带有矛盾色彩的性格特点,“大我”与“小我”的双重实现,再加上网络上丰富的同人创作空间带动的热度,一跃成为票圈吉祥物,最终促成了《毒液:致命守护者》这一影片的长虹票房。

电影中的毒液起初并不是善良的,它刚开始寄生在埃迪身上时,不断蛊惑埃迪与自己为所欲为,但埃迪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伤害普通人。随着两人性格不断磨合,毒液接受了人类世界的价值观,在面临共同敌人时,毒液与埃迪为了共同生存选择了相互妥协,合力对抗。

在影片的最后,埃迪出于保护人类的想法,毒液则希望阻止同族人对地球的入侵,让自己再次出于不利地位,两人因各自的动机选择了合作,并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击败了实力远超毒液的暴乱。

在精神层面,毒液这类反类型英雄角色更贴近于美国民族价值观中对于“个人英雄”的部分定义,如“独战群雄”,“个人理想”,“自我牺牲”,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上了更多的正向元素:合作,妥协,团队目标。表面看上去这些新元素和“个人英雄主义”不符,但是影片中传达的真正意味是:没有个体能够完全脱离团队而独立获得巨大成功或成就,只有埃迪的“1”,毒液创造出的无数个“0”才能发挥全部的作用,团队是个人贯彻英雄主义的绝对前提。

在角色塑造层面,毒液,死侍等反类型英雄角色打破了以往影片中对反派角色的思维定势:正派角色高大伟岸,玉树临风,集所有异性择偶标准于一身;反派角色矮小猥琐,生活作风引人侧目,自私自利与世为敌。而像毒液这样长相可怖,但生活中话痨又贪吃的反派,并不让人反感,也更加贴近生活的本真面貌:世间没有绝对的正邪,正义中总包含对私利的追求,而邪恶也往往有自己独特,善良,富有情感的一面。这样的角色瞬间缩短了观众与影视角色的距离,而英雄的那一层“神”的外衣,也正悄悄地褪去。

可以说,《毒液:致命守护者》尽管在角色,剧情等内容方面做的并不够,但是,在宣传统治阶级思想的任务上,它超额完成了任务,而观众老爷也在不知不觉中良好地接受了“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新内涵。

(4) 新英雄主义的时代影像

也许,在这类反类型英雄角色收获意外人气的背后,漫威和DC都会反思:是不是我们以前打着个人英雄主义的招牌,卖着越来越逼真刺激的烧钱特效呢?舍本求末追求感官冲击,观众总有一天会厌烦,只有真正在文化输出方面下功夫,赋予作品充分的时代价值,才能取得长期的有利地位。

电影一直是统治阶级向外界宣扬精神思想的工具,不难看出,在近几年来,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制作团队,开始了拨乱反正的工作。在经典超级英雄将“个人英雄主义”由普世转为超世之后,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在思想传达方面的偏差:靠制作经费和演员阵容撑起的,失去初心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再有积极进取,追求平等自由的正能量;

与之相反,“不劳而获”“时势造英雄”成了那时个人英雄主义的代名词。于是他们又创造出了如毒液,死侍,灭霸一般没有神气,更加接地气的角色,让“英雄”回到人民群众的身边。

这是否可以说明,美国的统治阶级意志主体正在将自己宣扬的思想,摆回正确的轨道呢?

一切交给时代去验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