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喝咖啡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这篇综述给你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每天喝咖啡会有什么危害 《NEJM》:喝咖啡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这篇综述给你答案

《NEJM》:喝咖啡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这篇综述给你答案

2023-11-30 1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咖啡和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常被人们饮用以醒神和提高工作效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咖啡和咖啡因会增加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近期的研究发现,除咖啡因外,咖啡中还包含多酚,生物碱,维生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肠道微生物,并调节葡萄糖和脂肪代谢。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了综述文章,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咖啡及咖啡因在人体中的代谢,生理和毒性作用、与慢性病患病风险间的相关性,以及在妊娠期摄入咖啡因的影响等。下面对其展开详细介绍:

 

DOI:10.1056/NEJMra1816604

01

咖啡因的代谢,生理和毒性作用

 

咖啡因在摄入人体后,会在肝脏中被细胞色素P450酶分解,代谢为尿酸排出体外。其在成年人体内的半衰期通常为2.5到4.5小时,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咖啡因代谢酶的活性受遗传影响,另一方面,心血管和抗抑郁治疗等多种药物也会由于竞争相同的代谢肝酶而减慢咖啡因的清除。因此,服用药物时需考虑其与咖啡因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腺苷在大脑中的积累会增加人的嗜睡感。而中等剂量(40至300 mg)的咖啡因可以拮抗腺苷的作用,减轻疲劳,提高人的反应灵敏性。在镇痛药中添加100至130mg的咖啡因也可以起到增加疼痛感缓解的作用。但当习惯性摄入咖啡因后突然停止摄入,会产生持续2-9天的头痛、疲劳及情绪低落等戒断症状。

当然,咖啡因摄入量较高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包括焦虑、躁动、失眠等。当其摄入量达到或超过1.2g时会产生毒性作用;摄入量达到10至14 g时则会致死。

 

咖啡因在常见的食物、饮料和非处方药中的含量

 

咖啡因的来源及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的平均摄入量

02

对慢性病、癌症、体重、神经系统等风险的影响

 

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喝咖啡与高血压风险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但在一项随机试验中,与过滤咖啡相比,大量食用未过滤咖啡(每天六标准杯)会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17.8 mg /dL,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增加11%。因此,限制未过滤咖啡的饮用量可能有助于控制血清胆固醇水平。来自其他人体实验和队列的研究也表明,每日饮用多达6标准杯含咖啡因的过滤咖啡并不会增加房颤、冠心病及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每天饮用3-5杯咖啡,反而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对代谢进行分析,发现咖啡因可以通过减少食欲,增加基础代谢率和食物诱导的热生成来改善能量平衡,其摄入可以略微协助控制体重的增加。此外,血糖评估发现,摄入咖啡因会在短期内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但摄入含咖啡因的咖啡(每天4至5杯)长达6个月不会影响胰岛素抵抗,无论咖啡是否含咖啡因,习惯性的饮用均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降低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咖啡因摄入对人体各器官健康的影响

在咖啡因摄入与癌症的许多相关性研究中,均认为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与癌症发生率或癌症死亡率的增加均无相关性,相反,咖啡的摄入可降低皮肤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肝癌和胆囊癌等癌症的风险。咖啡中的咖啡因和多酚还可以抵抗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降低肝硬化风险。

咖啡因的摄入对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其摄入量与帕金森氏病风险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性。咖啡因可通过抑制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毒性作用以及通过腺苷A2A受体拮抗作用引起的神经变性来预防动物模型中的帕金森氏病。咖啡因的摄入还能降低抑郁症和自杀风险,每天饮用2至5标准杯咖啡则会降低全因死亡率。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03

妊娠期摄入咖啡因会怎样?

 

前瞻性研究发现,较高的咖啡因摄入量与较高的妊娠流产风险和较低的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咖啡因可能会通过增加母亲和胎儿的儿茶酚胺水平而引起子宫胎盘血管收缩和缺氧。尽管咖啡因对胎儿健康不利影响的证据尚无定论,但谨慎起见,建议怀孕期间将咖啡因的摄入量控制在200mg/天以内。

04

   结语   

 

概括来说,该篇综述总结了大量证据,表明饮用含咖啡因的咖啡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相反,每天饮用3至5标准杯咖啡可以减少几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对人体有益。但是,咖啡因摄入过多会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因此适量饮用咖啡或茶可以被提上日程啦,切记不可贪杯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